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周e来的报告,陈独秀沉默了半响问:“军事部和苏联顾问有什么建议吗?还有,能不能请国民党方面立即在南方发起进攻,牵制北洋军阀的兵力?”
听了陈独秀的问题,与会的领导人无不是心中一凉,事情到了现在这种地步,陈独秀竟然对国民党右派仍然抱有幻想。这次的反革命政变虽然不是国民党右派所发动,但是他们的纵容和袖手旁观也是敌人敢于联合起来的原因。
周e来用指挥棒在山西的周围画了个圈说:“军事部的建议是中央立即向晋察冀三省交界处的山区转移,红二方面军将跟随中央在晋察冀边区建立苏区。红四方面军在掩护中央和冯玉祥将军完成转移之后向绥远方向转移,争取在绥远或是晋西北开辟苏区。这样我们就能在山西省的周围拥有三块苏区,随后再找机会赤化整个山西,将三大苏区连成一片。”
“那北京怎么办?”陈独秀犹豫了一会儿又说:“有没有可能坚守北京等待国民党军北上呢?如果我们在北京牵制住奉军主力,靠直、皖两系的那点军队是顶不住国民党军的。这样我们两党最后不就能在北京会师,共同完成国民革命了吗?”
周e来也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对于陈独秀周e来是非常尊敬的,正是由于陈独秀的知遇之恩,他才能在26岁便坐上中G军事部主任中央局委员的位子,成为中国GCD的领导核心之一。不过这位大知识分子的幼稚却又让周e来哭笑不得,且不说国民党军这潭子远水能不能解北京的近渴。就算是他们打过来了又会有什么好事?到时候人家拥有整个天下,GCD就只有一座孤城,等待GCD的命运会是什么?
就在周e来不知道怎么劝说陈独秀为好的时候,中G的另一位领袖瞿秋白起身发言支持了周e来:“我认为现在应该采取e来的办法,开辟晋察冀和晋西北、绥远等苏区,对山西形成三面包围。争取先解决实力较弱的阎锡山,只有这样我党的目标和理想才有实现的可能。如果我们困守北京,那最后的结果只会是另一个巴黎公社!这不是我们的目标,对中国革命也毫无益处,因此我建议中央局就这个问题投票表决。”
“我也支持e来同志的建议,我们不能困守孤城。”中央局的另一位领袖从陕北过来的蔡和森也附和了瞿秋白。他和毛ZD早就力主向山西发展,现在的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这一届的GCD中央局有陈独秀、周e来、蔡和森、瞿秋白、张国焘、李大钊、彭述之七人组成,比历史上多了两人。现在李大钊在北京城没有参加会议,张国焘则在四方面军督战。所以与会的五名中央局委员已经有三人支持放弃北京开辟苏区,面对这种情况,陈独秀也就不再坚持了。
************************************************
求推荐,求收藏,求抚慰,各位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有票票就砸两张,什么票无所谓,觉得勉强过得去就收藏一下。呜呜,就权当是鼓励新人吧。谢谢。
一百三十七 青年党
北京城内外的枪炮声断断续续响了一整夜,直到丝丝晨曦从东方透来,重新照亮了古老的城市。此时的北京,已经变天了!大革命以另一种方式走向了低潮。
透过美国公使馆的玻璃窗,罗耀国看到一队队身穿蓝色军服的奉军,扛着长长的三八式步枪,在东交民巷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巡逻。罗耀国的眉头微微一紧,他想不明白奉军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是为了国民党代表团?
“罗将军。”一个三十岁上下的美国海军少校军官出现在罗耀国身后,他是美国公使馆武官维克多。亨利。他走到罗耀国身边,指了指窗外的那些奉军解释道:“他们是去包围苏联大使馆的,张将军已经得到了列强公使团的同意,所以可以派兵进入东交民巷。”
“苏联大使馆?”罗耀国一惊,随即想到那个在恍惚间被自己带进美国公使馆的女孩。在流了一夜的眼泪之后,现在已经昏沉沉的睡去了。
“是的。张将军说苏联大使馆内储存着四千支步枪,这些武器将用来发动一场暴动以推翻中国政府,所以他要先下手为强。”亨利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显然他根本不相信这种鬼话,估计列强公使也不会幼稚到这种程度。
罗耀国轻轻吁了口气:“我们在北京的使命差不多完成了,这些苏联步枪就交给张家去处置吧。对了,亨利先生,您知道廖仲恺先生的情况吗?他没有事情吧?”罗耀国虽然和廖仲恺在政治观点上有分歧,但是也不希望这位国民党左派领袖有什么意外。
“应该不会有问题。”亨利笑了笑说:“张大帅已经声明只针对GCD,其余都不会追究。再说,张大帅也要坐那张椅子的,他是不会和贵党结下死仇,所以张学良将军现在希望能和您见面,探讨一下合作事宜。”
“那么说来那些GCD人现在都很危险?”说到这里罗耀国心中一紧,他可不希望楼上那位女孩太过伤心:“他们的中央现在没有事吧?”
亨利摇了摇头答道:“那是自然的,今天凌晨当投靠奉军的鹿钟麟部攻占西山碧云寺时,GCD人早就不知所踪了,现在察哈尔西北部的GCD人也已经放弃了多伦向西南方向撤退。估计他们会退往绥远,以后中国这座舞台上又要多一个势力了。”
“那就好,那就好。”罗耀国心中一阵轻松,他还以为瞿明和GCD中央在一起,现在已经顺利转移了呢。“亨利先生,您说张学良要和我见面?是我去天津还是他来北京?”
“张学良将军已经到了北京,他现在正在中南海等着见您。”亨利点头应道:“如果您有时间,我现在就陪您去见他。”
坐在美国使馆的汽车上,罗耀国细细打量着战后的北京。现在已经没有了红旗,标语和情绪激动的革命群众。也没有了拿着破烂步枪,很不专业的用枪口随便乱指的纠察队。取代他们的是身材高大强壮,但表情呆滞麻木的奉系大兵。现在北京已经被张作霖的军队完全控制,那些叛乱的国民军不知道被张老将安排去了哪里?或许是被驱使着和GCD作战吧?
北京现在处在戒严之中,虽然是戒严,不过大街上仍然是人来人往,气氛并不是很紧张。这些四九城的居民们早就见惯了大场面,已经学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了。就算是张作霖的红胡子来了又怎么样?该过的日子不还得过?
中南海周围更是被奉军封锁的严严实实,张学良现在是这里的新主人,他的奉军第三军今天凌晨坐着火车开进了这座中国的都城,然后便接管了这里的一切。
公使馆的汽车挂在美国的旗子,又是张学良的邀请,负责戒严的奉军大兵们自然不敢为难,一个个堆着笑脸,随便往车里看了看,就算是检查了,然后点头哈腰的敬着礼,一副奴才相的将罗耀国和亨利迎了进去。
24岁的张学良一身笔挺戎装,站在怀仁堂门口迎接,他的身边是身材魁梧的郭松龄和一个带着一脸傲气的的中年人。看到罗耀国和亨利走来,张学良和郭松龄很热情的迎了过去,和两位客人握手、寒暄。
随即张学良又将那位中年男子请了过来,给罗耀国引荐:“这位是**的党魁,《醒狮》周报的主编曾慕韩先生。”
“青年党?”罗耀国点了点头。“久闻慕韩先生大名,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昨天的各派政治协商会议时,国民党代表团就知道奉系和青年党勾结在一起了。所以今天在张学良这里见了人家的党魁,罗耀国也不感到奇怪。
“辅文将军,没想到国民党里竟然有你这样的人物。”曾琦的话说得没头没尾,说完便大摇大摆的进了怀仁堂,一副狂生模样。
看着曾琦的背影,罗耀国微微一笑问身边的张学良:“怎么,汉卿已经加入青年党了?昨天的会议就是出自此人的手笔吧?”历史上青年党就和奉系有过勾结,不过似乎也没有什么用处。这些人的主张太得罪列强,奉系估计也是不敢大用的。
“哪里,哪里。”张学良摇摇头,拉着罗耀国一边走进怀仁堂一边给他解释:“青年党和我们奉军是合作关系,我们奉军在政治上和青年党有共同点,所以双方的合作是一拍即合,希望贵党可以谅解。”
青年党在这个时代奉行反俄**的路线,和现在的奉系倒是一致的。不过张学良也不希望就此和国民党翻脸,这个时空的国民党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