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度帝国主义的军队又挡在了我们的面前!为了拯救苦难中的祖国,为了完成世界革命的伟大使命,同志们!我们只有向前,迎着印度帝国主义的炮火向前!打过勒亚里河!解放全印度!解放??????”说话的是赫鲁晓夫军团级政治委员。四天三夜的急行军加上一夜冒着炮火的督战,他也已经憔悴得不成样子了,由于一直在大声做着政治动员,嗓子已经嘶哑了。身上的军服也早就被汗水浸透,秃脑袋光着,军帽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好像是在印军的一次炮击中被掀掉了。他站在一个土丘上面,目光灼灼地看着下面平地上的一千几百个神情呆滞好像已经完全绝望了的苏军战士们。似乎在等待着他们像以往一样,高呼革命口号,士气昂扬地冲向前线。
挤满了人的平地上,空气一下沉寂了下来。大家都低着头沉默不语。他们只是一群亡了国流亡出来的军人,刚刚打进波斯那会儿或许还有那么一点恢复红色江山的幻想。但是再次失去了立足之地,被中俄联军从波斯赶出来,一路逃亡,走了两三千公里以后,当初的那些理想也好志气也罢,都已经被残酷的现实消磨殆尽了,所剩下的只是求生的本能!可是当他们被各自的上级军官挑选出来,送到这里以后,最后一丝生存的希望也已经破灭了。
“政委同志,没说的。为了复兴我们的苏维埃祖国!为了保卫伟大领袖斯大林!为了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布尔什维克党!就让我们拼死在这里吧!”
“是啊!咱们是gcd员,又是红军战士,党要我们打向哪里,我们就打向哪里!”
“对!苏维埃的红旗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现在轮到我们用自己的鲜血把红旗染得更红啦!”
三个满脸红光,在一千几百个面带菜色的红军战士中间显得非常另类的家伙,这个时候开始大声呐喊起来,吸引了不少憎恨的目光。能够追随斯大林一路转进到这里的自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炮灰了,很多人之前也都在内卫军里面干过,知道政治动员里的各种窍门。比如这三个人就是事先安排进来的托??????用来烘托气氛,将士气鼓舞到顶点的!当然待会儿冲锋的时候儿是别想在队伍中找到他们三个!
“苏维埃祖国万岁!布尔什维克党万岁!伟大领袖斯大林万岁!!!”
三个家伙还是一脸激愤的在那里努力表演,高呼着各种各样的革命口号,虽然没有多少效果??????不过从表演艺术的角度来看,几位都已经是大艺术家的水准了,即使到后来的柏林戈贝尔电影节上拿个小金人当个影帝也是绰绰有余的。
看到这种情形,赫鲁晓夫倒是容色平静,作为一名高级政工人员,他早就已经感觉到苏联红军的士气已经不行了!自从苏联本土沦陷时起。虚无缥缈的gc主义理想早就在大家的心中破灭了。更麻烦的是,由于斯大林前段时间因为害怕部众逃亡而采取的那些“宽仁”政策,让各种各样的“不良思想”在红军中大量滋生,失败主义、享乐主义的情绪也开始蔓延??????
“崔可夫同志,”赫鲁晓夫长吁了口气,对身边的军团司令员崔可夫说:“我的动员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看你的了。”说着他又转头望着下面的几百个红军战士,一张面团团似的胖脸也阴沉下来了。“同志们!我和军团内务部们的同志,待会儿会在勒亚里河西岸用机关枪督战!所有人只许前进,不许后退!”他咬了咬牙,脸上露出一丝痛苦的神色。“斯大林同志说了,等打下卡拉奇,全体放松军纪三天,想对那些印度人干什么就干什么!”
“乌拉!乌拉!乌拉??????”
斯大林的指示到底是非同寻常的,在赫鲁晓夫传达了“放松军纪”的指示之后,原本低落的士气居然被鼓舞了一些起来,在一阵阵“乌拉”的呐喊声中,大约一个团的红军敢死队又踏上了必死的征途!同时也将勒亚里河一线的血战推向了**。苏联红军对勒亚里河一线印度军队的进攻一直打到了7月18日。除了近卫第二军团的两个师,近卫第三军团的近卫第三师、近卫第五师,近卫第四军团的近卫第六师、近卫第七师,以及近卫坦克军团(当然也是没有坦克的)的近卫坦克师、近卫海军陆战师,内卫军团的内卫师和约瑟夫?斯大林师也都先后投入了进攻。使得苏联红军在勒亚里河一线的总兵力达到了10个师近12万人!
可是这条算不上宽阔的河流,仍然阻挡着苏联红军前进的脚步!因为印度军队的援兵也正源源不断的到来。
而此时在印度,卡拉奇,印军西北战区司令部里。威廉?斯利姆中将正背着手站在信德地区的巨幅地图前面,沉默不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在他的周围,是接连不断的电话铃声,还有参谋们下达命令,询问情况的声音。正是一个指挥着一场大战的司令部应有的样子。
在地图上面,最新的战况发展已经详细的标注了出来,10个苏联红军师的番号被准确无误地标在了勒亚里河对岸的战线上。而在河的东岸,也有三个印度步兵军的九个师的番号!从地图上看,苏联红军“声北击南”好像完全没有起到作用,印军的主力根本没有离开卡拉奇。可实际上,马上就要赢得一场空前大捷,打败括朱可夫、铁木辛格、崔可夫等“前苏联”名将的英国外援斯利姆中将根本没有识破对手的诡计,除了印度第1军之外,原本驻守在卡拉奇的三个印度军全都悉数北调了!
只是那些苏联名将们千算万
却漏算了英国强大的海运能力!虽然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要么已经沉入海
要么就逃亡去了加拿
可是英国多达几千万吨的商船却没有遭到多少损失。和另一个时空不
这个时空的希特勒拥有了强大的水面舰
因此对用潜艇封锁大西洋航道的兴趣不
没有向邓尼茨下达‘无限制潜艇战‘的命
因此英国商船的损失也非常有限,《罗马和约》签署以后,这些挂着米字旗的商船很快就重新回到了印度洋上,开始他们原本的营生。而斯利姆中将在发现自己中了苏联红军的调虎离山之计后,就立即要求印度政府征用了孟买港内所有的英国轮船,用它们将驻守在孟买附近的两个正在训练的新组建的印度步兵军海运到了卡拉奇,解了燃眉之急。此外,印度唯一的一个装甲军,印度第一装甲军也已经从新德里开到了孟买,现在正在装船!
905 反围剿和长征十二GC国际装甲师,出发!
905 反围剿和长征十二gc国际装甲师,出发!
斯利姆现在就在等待这个印度第一装甲军的到来,这个装甲军可是花了新德里当局无数的金钱和心血才组建起来的。该军拥有一个轻型装甲师和一个重型装甲师。轻型装甲师的番号为印度第一装甲师,这个师在英印军时期就开始组建了,原先是一个装甲汽车大队,在1938年11月珍珠港事件后逐步扩充成了一个师,眼下拥有三个轻型坦克营,每个营都装备了五十六辆维克斯轻型坦克,此外,该师还有三个装甲步兵营、三个摩托化步兵营、一个装甲威力搜索营、一个工兵营和一个摩托化榴弹炮营;全师一共拥有一百六十八辆6吨重的维克斯轻型坦克,十二门25磅榴弹炮,二百辆装甲汽车,二百五十多辆卡车和一万一千多名官兵。
重型装甲师的番号是印度第二装甲师,这个师是抽调了部分第一装甲师的骨干,再加上从印度各地招募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教青年所组成的。该师的编制同第一装甲师基本相同,只是坦克营的数量是四个,其中轻型坦克营和重型坦克营各有两个,装备了中国生产的一号坦克和二号坦克各二百辆。此外,印军第二装甲师所装备的装甲车、卡车和大炮也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虽然这两装甲师所拥有的装甲力量对真正的军事强国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但是斯利姆还是相信,用他们来对付那些早已经变成丧家之犬的苏联红军还是绰绰有余的。只等他们一到,卡拉奇的印度军队就立即发起反攻,彻底粉碎斯大林的残部。然后就能回过头去对付印度东部的那支所谓的gc国际南亚军了。。。。。。
一阵嘹亮的军靴声音忽然从他身后传了过来,斯利姆从思索当中被惊醒。转过头来就看见刚刚从英国本土来印度“淘金”的詹姆斯。卡特中校,他现在是印军西北军区的参谋长,这位三十多岁,看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