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鼎革(小黑醉酒)-第8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朝廷中,由于谭纵在清平帝支持下的异军突起,已经有了“谭党”一说,虽然“谭党”的官员并没有在京城任职,不过由于他们在地方上握有实权,成为了朝廷里最为“低调”的实权派。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吏部将表彰谭纵以及有功人员的奏表上报给清平帝后,御史台的御史,有着“鬼难缠”称号的钟正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上述弹劾谭纵以及那些进入湖广平叛的军队乱杀无辜、军纪败坏,请求清平帝按照大顺律例治谭纵以及那些军队的罪。

钟正在奏疏中列举了一个官军在湖广滥杀无辜的例子,这个例子就是柳镇,经历了一场血腥厮杀后,柳镇几乎被两广的城防军夷为了平地,成为了一片废墟,侥幸活下来的人寥寥无几。

钟正的奏言立刻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谁也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给搅了这喜庆的气氛,当即就有大臣对钟正进行了指责,认为两军激战之时死伤在所难免,岂可以此来定谭纵以及那些有功人员的罪?

不过,钟正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竟然搬出了大顺律例,大顺律例规定擅杀平民者要被克以重刑。

为了表明自己的说的没错,钟正当众询问刑部尚书仇勇,问他大顺是否有这条律例,仇勇虽然不想搅和进这件事情里,但是在众目睽睽下他不得不回答钟正这个问题,向清平帝表明大顺律例确有这个条款。

随后,钟正义正严词地指责谭纵没有约束好手下的军队,致使无辜百姓惨死,已经触犯了大顺的刑律,要其受到刑部的审查。

对于钟正的指责,谭纵还没有开口,朝堂上的武将们就炸开了锅,当堂与钟正吵了起来,毕竟行军打仗伤及无辜再所难免,如果按照钟正的说法,那么以后打仗的时候大家岂不是要为畏首畏脚,稍有不慎就会被定罪。

钟正不甘示弱地与那些武将们辩论了起来,吵得是不可开交,如果不是有人拦着,一些脾气火爆的武将准备动手揍钟正。

面对着眼前的这场闹剧,清平帝终止了朝会,冷冷地瞪了钟正一眼后拂袖而去,满朝文武都感觉到了清平帝对钟正的不满。

原本在春节前还有一次朝会,清平帝不想钟正在朝堂上再针对谭纵,于是下旨停了朝会,并且让御史大夫去给钟正做工作,让他放弃弹劾谭纵,很可惜被油盐不进的钟正给拒绝了。

据宫里传来的消息,当得知了钟正是铁了心要弹劾谭纵的时候,清平帝气得摔了手中的茶杯,大骂钟正有负皇恩,要罢他的官让他滚回家乡种地。

虽然清平帝无比气恼,但他毕竟是一位以仁爱著称的贤君,生完气后并没有罢钟正的官,只是让他在家中休息,没有圣旨不得上朝,想以此来断了他弹劾谭纵的念头。

谁料,过完年后开朝的时候,不能上朝的钟正竟然手里捧着大顺律例跪在了午门外,请清平帝按照大顺律例来治谭纵的罪。

或许是受到了钟正的影响,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一些大臣们也开始弹劾谭纵在湖广放纵手下滥杀无辜,尤其是御史台那些以钟正为目标的年轻御史们,纷纷加入了钟正的阵营中,跪在了钟正的身后,以维护大顺律例为由,请清平帝惩处谭纵。

眼见事情越闹越大,为了平息这一场风波,谭纵在朝堂之上将钟正所指证的罪责一力承担了下来,为那些参与了湖广平叛的官军进行了开脱,表明那些官军都是按照他的命令行事,毕竟湖广确实有百姓死于官军与功德教的交战中。

伴随着谭纵的表态,钟正弹劾谭纵一事的后果逐渐明朗化,清平帝不得不对他做出相应的处理,在升任谭纵为监察府正五品的巡查使后将他调离了京城,委任他为北疆边防军的一名将领,前往北疆戍边,算是对他的惩戒,同时也将他调离了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在临去北疆之前,谭纵回了一趟江南,见了苏瑾和施诗等人,安排好了家里的事情,在被施诗接来扬州城的家姐面前郑重承诺,一旦他从边疆回来,那么就正式赢取苏瑾和施诗等女过门。

如果他不幸战死的话,希望苏瑾和施诗等女另外嫁人,他会在九泉之下祝福她们。

谭纵的一番情深意切的言语打动了苏瑾和施诗等女,使得她们眼眶红润,心中感动不已,都抱定了今生非谭纵不嫁的念头。

对于谭纵被贬往边疆一事,民间的百姓们对此是忿忿不平,纷纷为他感到冤屈,毕竟打仗的时候死人再所难免,况且杀人的是那些官军而不是谭纵,凭什么要谭纵来承担这个责任,而他在洞庭湖和柳镇的事情成为了又一段传说,令百姓们津津乐道。

虽然谭纵去了北疆,不过以他为首的“谭党”却在清平帝的特殊关照下异军突起,成为了大顺官场上的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也使得苏瑾和施诗等女的事业蒸蒸日上。

从江南回来,谭纵进宫面见了清平帝后就启程赶往了北疆,太子亲自前去给他送行,不过已经从五台山回来的赵云安却没有出现,着实令人感到有些玩味,毕竟赵云安与谭纵关系菲浅,谭纵又是他的准美服,他理应前来送行才对。

在外人的眼中,从五台山回来后,赵云安就过着低调的生活,可以说是闭门谢客,家里冷冷清清,好像一下子从京城官场里消失了似的。

不过,自从赵云安回来后,太子与他倒是走动得越来越勤了,经常邀请他去太子府去作客,两人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好了。

第六百六十三章  边防军

谭纵所要去的地方是大顺在北疆的重镇――达拉城,边防军的主力驻扎在此,人口达到了数百万之巨,是北疆最大的一个城市,担负着捍卫大顺北部领土的重任。

与谭纵同行的那名中年人是达拉城的副将马啸天,得知谭纵要来的消息后,达拉城的主角王双派他前来迎接谭纵。

王双是清平帝的心腹,他不仅是达拉城守军的主将,同时也是北疆边防军的统帅,手中握有大顺最为精锐的五十万北疆边防军。

谭纵此次前来,身份很是特殊,虽说他是王双的手下,但是同时由兼任着监察府的巡察使一职,这个官职足以表明他身份的重要。

先前谭纵在江南的时候,是江南六品游击,只能监察江南的官员,而此次前来北疆则不一样,清平帝给了他一个监察府巡察使的官职,这个职位可以监察大顺的文武百官,就连王双也在他的监察之列。

马啸天是王双的得力助手,土生土长的达拉城人,对北疆的事情了如指掌,从他那里,谭纵对北疆的形势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北疆地域辽阔,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个国家,其中以阿斯曼帝国最为强大,是北疆各国的盟主国,是大顺在北疆最大的对手。

阿斯曼帝国的都城是阿鲁拉城,阿鲁拉城是北疆诸国最大的城市,充满了异域的风情,是北疆文化的聚集地。

听到阿鲁拉城三个字的时候,谭纵的心中不由得一动,眼前浮现出一位身材妖娆的碧眼美女来,在扬州城的时候,对方曾经大胆地向自己示爱,令他感到颇为尴尬,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她好像就住在阿鲁拉城。

谭纵和马啸天穿过了山区后,又行进了几日便来到了达拉城,这是一座有着高大坚固城墙的庞大城市,城墙上的刀伤箭痕表明它经过了无数战火的洗礼。

达拉城是大顺与北疆各国进行贸易的场所,城里不仅居住有大顺的百姓,而且还有北疆人,可谓北疆最为繁华的一个城市。

谭纵到达的时候,王双和达拉城的城使李裕已经领着手下的人等候在达拉城的城门口,按理说两人是达拉城的文武最高长官,都是正四品的官阶,完全不用在城门口等谭纵这个正五品的手下。

不过谭纵既是监察府的巡察使,又是未来的驸马爷,有着这两重身份,再加上是清平帝眼前的红人,王双和李裕不敢怠慢了他。

王双和李裕已经安排好了酒席给谭纵接风洗尘,众人一边喝酒谈笑,一边欣赏着充满着异域风情的舞蹈,场面十分热烈。

“谭将军,听说你勇武过人,在京城的时候单臂举起了重逾千斤的石狮,力挫群雄,末将也有几把力气,想与谭将军切磋一下,以助大家的酒兴,不知道谭将军意下如何?”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一名身材高大的黑脸大汉冲着谭纵一举酒杯,宏声说道。

黑脸大汉的话音刚落,现场就安静了下来,在座的人们饶有兴致地望向了谭纵,等待着他的回答。

北疆由于连年征战,在这里的人们无不崇尚武力,以骁勇善战者为尊,这名黑脸大汉是边防军中的英雄,名叫张山,曾经率领着五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