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明(知白)-第7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剩下的便是关陇之地,而只要拿下长安,这就不是问题。

李闲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虽然看起来如今他在长安城内布小局,但眼光却放了长安之外,放眼天下。

……

御书房

刘政会去了齐王府之后便直接来找李渊复命,只是这一趟走的有些没什么用处。他和李闲谈了足有一个时辰,他几次将话题引到南下的事上,李闲又几次将话题偏开。刘政会无奈,只得再找话题,然后循序渐进再给李闲提醒。可李闲若是想装傻,怎么可能有人能让他变得聪明起来?整整一个时辰,李闲只说书法绘画,说花鸟鱼虫,甚至说起服饰,女子的首饰,偏偏关于南下的事一个字都不提。

李渊听了刘政会的回复,心里忍不住有些着急。

“明日朕将他召进宫里来,再听听他如何说。若是他不愿领兵南下……朕便直接在朝堂上下旨。除非他现在就想反了,不然他没办法拒绝。”

李渊想了想说道。

“会不会太心急了些?”

刘政会提醒道:“若是陛下明旨,他表面上应承下来,带了兵便乘船返回巨野泽,似乎没有办法拦得住他。臣以为,还是应该想办法让他愿意去。”

“哪里有办法!”

李渊微恼的说道。

“不如臣拉上裴寂明日再去劝劝,若是再不成,陛下再下旨也罢。”

“就这样吧”

李渊揉了揉发酸的眉角,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宁。

第六百四十一章御书房结案

总算是过了皇后的丧期,长安城里的色彩也重新变得多了起来。虽然青楼里的姑娘还不敢打扮的花枝招展,但颜色稍微光鲜一些的衣服总算可以换下穿了一个多月的素服。天气已经变得温暖起来,大街上的女子都早早的换上了纱裙,即便早晨的风从身上扫过的时候那凉意还让人皮肤发紧,但这丝毫也不影响她们展示自己妙曼身姿的勇气。

这段日子长安太平无事,百姓也好朝臣也好都松了一口气。虽然死了一个从七品的前御史,但这对于之前发生的一系列大事死的一系列大人物来说简直不值一提。皇后丧期一过,人们竟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刑部的人在调查宋宇的死因,经验丰富的仵作断定凶器必然是一柄超乎寻常之大的刀,也或许是槊,戟这样的长兵器。毕竟能将车厢劈开的武器绝对不会太小,而从断口上来看更像是陌刀,环首大刀之类的武器。

这样的兵器只有军方才有。

普通百姓禁止带刀,别说陌刀,环首大刀这样的重型武器,便是横刀,甚至短刀民间百姓也不许私藏。在朝廷制定的法令中明确指出,刀是凶器,但剑不是,剑在这个时代饰品的意义更加重要一些。事实上,作为饰品的剑也很难杀的了人。太薄了些,一碰就弯。

而大唐军方的人似乎没有理由去杀一个已经失了势的御史,再说此人即将赴外地就任,若是有什么私怨的话,完全没必要在长安城中下手。路途遥远,随便制造个死于劫匪的假象并不难。虽然宋宇得罪过一些权贵,但显然还没有到让人迫不及待想杀他的地步。

一个不太复杂的推理之后,刑部的人便被得出来的一个假设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宋宇是第一个弹劾燕王的御史,燕王似乎有理由杀他。而且燕王手下一个侍卫手里,有一柄足够大的环首刀。

可这假设得出来的又太轻易了些,反而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真的。

才刚刚接任刑部侍郎的皇甫无奇觉着这事有些棘手,一个不小心就有诬陷一位王爷的嫌疑。若是惹恼了那人,只怕不好收拾局面。这件事可大可小,往大了说甚至可以上升到谋逆那个层次去,往小了说死一个小小的前御史实在不值一提。燕王似乎也没有必要容不下这样一个小人物,更没必要做得这么明显到让人很容易就看出来。

但皇甫无奇不敢擅做主张,还是将这假设写好了奏折呈递了上去。早朝散了之后才递上去的奏折,没过半个时辰他就被李渊叫进了御书房。第一次进御书房的皇甫无奇确实有些紧张,以至于手心里都捏了一把汗。

他进门之后就行了大礼然后一直没敢抬头,所以不知道这房子里除了皇帝之外还有什么人。只是进门的时候听见皇帝和人说话,听声音依稀能辨认出尚书左仆射萧瑀,纳言裴寂,中书令刘政会。他不知道的还有两个人,永兴公虞世南和谯国公柴绍。

“这便是你这些日子查到的东西?”

皇甫无奇听到啪的一声被吓了一跳,那份奏折被李渊丢在他脚边。皇甫无奇吓得哆嗦了一下,立刻跪下去道:“臣知道其中也颇多蹊跷之处,但从现场勘查的痕迹和仵作的推测来看,确实有这个迹象。而且臣只是推测……不敢定论。”

“你是刑部侍郎。”

李渊看了皇甫无奇一眼,语气不满的说道:“朕要看的不是你的假设和推测,朕要看的是定论。你上这份奏折的目的是什么?让朕帮着你想一想案情?帮你去假设推测?朕要看的不是这个东西,而是你结案的奏折。”

“臣知罪!”

皇甫无奇深深的低着头说道,语气惶恐不安。

“你初到刑部任职,做事有纰漏朕不怪你。但你可知道朕为什么生气?”

“臣不知。”

“因为你蠢!”

李渊忍着怒火道:“若宋宇真是燕王李闲派人杀的,你便不应该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时候写这样一份奏折。没有证据,你应该知道诬陷朝廷重臣是什么罪过。如果宋宇不是燕王派人杀的,那你就是彻彻底底的在陷害他,朕自然就要问问你,是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你跟着太子做事的时候,太子几次说你是个谨慎持重的,对查案也在行,所以朕破格将你提为刑部侍郎……但你没有让朕看到你的能力,而是看到了你的愚蠢。”

“臣知罪了。”

“这件事就到这吧。”

李渊似乎是不再想和他说什么,摆了摆手道:“朕已经看过了你的奏折,宋宇死于几个泼皮无赖之手,目的是为了劫财,刑部如此结案公正清明朕很欣慰。至于那几个泼皮无赖,自然是要明正典刑的……你明白了吗。”

“臣……”

皇甫无奇感觉后背上的冷汗真的如冰一样凉,他有些颤抖的说道:“臣明白了!”

他退出御书房的时候身上的衣衫已经被汗水泡透,走路的时候衣服粘在腿上极不舒服。出了这间屋子之后,皇甫无奇感觉自己一下子轻松的几乎能飘起来。只是出门的时候他隐约听到皇帝的话,让他心里又骤然一紧。

“怎么这么多蠢人?朕居然还用以为官!”

……

萧瑀回到自己府里之后,仔细回想了一下皇甫无奇的推测,总觉得也确实太儿戏了些,心说太子身边如果都是这样的蠢材,他被算计死也就不算什么太让人难以置信的事了。说来说去,太子的死就是因为用人不查用人不当。皇甫无奇和那个杀了太子的独孤一柔都是太子的亲信,看起来似乎确实都蠢的要命。

虽然皇甫无奇的假设有些道理,但他只需去查一查在齐王府外围戒备的人自然就知道。在宋宇死的那个晚上燕王李闲的那个使一柄巨大环首刀的侍卫确实出去过,但他只是很无聊的背着大刀吃了一碗热汤面。人和刀都有不在场的证人,而且这证人还是皇帝的人。

太子用的都是蠢人,所以才会有之后的遗憾事。

虽然知道这样想有些过分,但萧瑀却确实如此认为。独孤一柔出手太慢了些,若她早早的便刺死了太子,秦王怎么可能现在颠沛流离?只怕现在已经入主东宫,大唐的朝局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摇摇晃晃。想起秦王终究还是功亏一篑,他只能说是秦王运气太差了些。

只是他却不知道李闲曾经有过一番对运气的说法:如果将成功和失败都归结于运气的话,毫无疑问这个人是个愚蠢且懒惰的人。好运气不会帮任何一个人一辈子,它能在关键时刻降临一次已经是天大的福气。若是事事都想靠运气来完成,那么还不如事事都不要去想来的实在靠谱。

他才脱了靴子打算歇一歇,忽然外面的想起老管家的声音。

“大人,御史方正然求见。”

萧瑀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他来的来意是什么,对这个算得上心腹的人他最反感的便是此人的胆小啰嗦。他本是打算不见的,但转念一想日后还要用得到此人所以又将靴子蹬上吩咐道:“带他去书房等我。”

萧瑀到了书房的时候,方正然已经等的如热锅上的蚂蚁。看见萧瑀进门,连忙施了一个大礼道:“下官见过大人。”

“已经这么晚了,什么事不能等到明天再说!”

萧瑀语气微重的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