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人都爱容氏子[穿书]-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恪入院,执容奚手腕,翻看掌心,见其掌心指痕,眉头紧蹙,对陈川谷道:“有无伤药?”
  “不过小伤,无碍。”容奚抽离手腕。
  秦恪沉目,“容大郎。”
  “我去取药!”陈川谷立刻飞奔入房。
  秦肆之真是愈发一言难尽了。
  伤药未至,刘子实和梁司文已归。
  高夫子趴于刘子实背上,颠得直翻白眼。其家仆坠后狂奔。
  如今难民已被制服,容宅大门开启,刘子实背高柏进宅,梁司文与家仆同进。
  宅门再次关闭。
  高柏落地后,尚未喘过气,就听容奚关切之语。
  “夫子,您无事罢?”
  少年眉间染忧,以往稍显稚嫩的面容,似愈发坚毅成熟。
  高柏心中极熨帖,连声笑道:“子实与这位小友去得及时,老夫未受侵扰。”
  容奚却见他额上有青紫,遂温言:“夫子额上有伤,不妨进屋涂抹伤药。”
  众人同入正堂,依次落座。
  借明亮烛光方看清,刘子实与梁司文亦受轻伤。
  他们虽与难民相争,却不愿伤及难民,此些小伤,不过是难民捡石投掷而成,算不得什么。
  待几人俱抹药完毕,容奚忽问:“肆之兄未曾受伤罢?”
  堂中之人俱看秦恪。
  只见秦某人,神色柔和,唇角轻扬,“大郎勿忧,我无事。”
  高柏这才知其身份,欲起身行礼,被秦恪拦下。
  “高夫子不必多礼,”他淡笑道,“您照顾大郎良多,恪不胜感激。您乃大郎师长,大郎敬重于您,恪亦心存敬重。”
  高柏与众人:“……”
  是否有何处不妥?
  高柏恍然回神,“郡王言重,某受之有愧。”
  传言又误人!世人皆言秦郡王冷漠无情,他却觉郡王乃性情中人,温和有礼。
  日后他再也不信传言!
  “郡王,不知如何安置难民?”容连忽问道。
  如今难民集聚濛山,濛山县衙若无良法,致难民冻饿而亡,恐沈明府受天下攻讦。
  且秦恪与程皓同在濛山,若弃难民于不顾,朝野内外,定会流言四起。
  “此事待明日与沈谊商议。”
  秦恪于边疆骁勇善战,对难民一事,确无良法。
  “刘翁,家中存粮几何?”容奚忽问。
  魏人常于冬日储粮,刘和尤甚。
  他吃过苦,知晓粮食之重,故祖宅余钱充足后,他便常往坊市,采买米粮,如今堆满仓室。
  “郎君,可撑两年光景。”他诚实回道。
  如此,已足够。
  容奚神情平静,面向秦恪。
  “不知镇上百姓有无伤亡?”
  秦恪摇首,“虽难民突袭,然其身体疲弱,不及百姓勇猛,数名百姓受轻伤,其余皆无伤亡。”
  容奚心中稍安。若百姓有伤亡,其矛盾定不可调和。
  “今难民聚集镇上,露天席地,不及明日,便会冻饿而亡,有损濛山府衙之威。”
  他见众人未露拒色,继续道:“难民抢掠镇上百姓有罪,但罪不至死。可待其恢复气力后,施以惩戒。”
  若让难民今夜活活冻饿而死,众人亦良心难安。
  “阿兄所言极是。”容连深表赞同。
  因容连赞同,梁司文虽不太明白,亦狠狠点头。
  “大郎欲行何事?”秦恪问。
  容奚起身,“难民近百人,我欲布棚施粥,助其熬过今夜。”
  他并非吝啬米粮,而是难民如今饥寒交迫,食粥最佳。
  “郎君,仆这就去熬粥。”
  刘和躬身离屋,悄悄抹泪。郎君当真心善,难民有福气啊!
  近百人食粥,其量甚大,且碗碟不足,如何施粥?
  高柏毅然起身,“郡王若能令难民不再异动,老夫可说服镇上百姓,借碗一用。”
  他于镇上学堂教书育人已数十载,颇得百姓敬重。今夜他便豁出这张老脸,请受惊百姓,施以援手。
  秦恪颔首,“可。”
  言毕,与容奚对视一眼,起身离宅。
  虽护卫人数不足,然难民已无力反抗。
  秦恪备齐绳索,着人捆绑难民。有反抗者,俱被护卫武力镇压。
  难民误以为秦恪欲行惩戒,俱泣不成声。
  有愤慨者,不禁呼天抢地,破口大骂。
  一护卫嗤笑:“入室抢劫,本就有罪!”
  饥寒之下,难民又受惊,体弱者均昏厥于地。
  陈川谷一一诊脉,摇首道:“虽可恨,却也可怜。”
  镇上百姓虽恼难民行事,然高柏出面劝告,加上众人亦不愿门前死人,皆应允。
  且仅借陶碗,并非米粮,更易接受。
  近百只碗陈列门外,米粥清香,从灶房弥漫,随风至院中,继而飘出院外。
  难民俱鼻尖耸动,腹声如鼓。
  护卫得令,高声喊道:“容宅施粥!容宅施粥!容宅施粥!”
  绳索仅缚难民手腕,众难民闻言,俱精神一震,强撑而起,惊问是否为真?容宅又是哪里?
  经护卫指明方向,难民皆凭一股信念,往容宅而去。
  粥棚已搭,米粥入桶,陶碗齐整。
  刘子实、梁司文、洗砚、金吉利,正忙于舀粥。
  粥香于夜空下,勾人心魂。众难民面露痴迷,围拢而来。
  护卫令老弱妇幼排于前列,一一解开绳索。
  如今米粥在前,难民哪还顾得上抢劫?
  得粥者,皆蹲于地上,捧碗拼命吞食。
  幸白粥经冬日寒风,热气已散,不再滚烫,正适宜难民吞咽。
  一时间,容宅门前,唯闻难民吸溜之声。
  一碗热粥灌下,难民恢复些许气力,内心不再绝望,他们本是良民,非恶霸之徒。
  如今承受恩惠,从鬼门关绕行一圈,终得见阳间美景,顿涕泪横流,跪拜感恩。
  除金吉利,刘子实三人见此场景,已然热泪盈眶。
  护卫再次绑缚难民,肃穆道:“容郎君心善,怜尔等受天灾之苦,故布棚施粥,救尔等于危难之际。尔等抢劫镇上百姓,令百姓受惊,百姓不计前嫌,愿借陶碗,令尔等有粥可食。尔等若良心尚在,当承抢掠之罪责!”
  难民如今得以存活,俱心怀感恩,哪里会反抗?
  宅院中,高柏朗声笑言:“大郎慷慨仁善,实在难得。”
  容奚心中已安,神情温和,“夫子谬赞,奚惭愧。若家中无粮,奚也不会行此之事。”
  他只是恰好有能力为之罢了。
  容连摇首道:“阿兄不必自谦,世上有能力者不知凡几,若俱同阿兄般,大魏如何不盛?”
  秦恪一言不发,只凝视容奚,虽不语,然意已明。
  三人盛赞,令容奚羞惭至极。
  他只是不愿违心而已。
  一夜未眠,众人精神却足。
  早膳时,梁司文屡次抬首瞧容奚,见他面容温雅,君子端方,思及昨夜危急之时,他不忘高夫子,果断拯救难民,所行之事,皆为仁义,心中不禁升起敬服之情。
  膳毕,沈谊方携一众衙役皂隶,至容宅前。
  程皓亦同行。
  两人见难民皆被绑缚制服,百姓未曾伤亡,难民亦未身亡,心中大定。
  秦恪不欲多言,高柏德高望重,便由他为沈谊、程皓道明昨夜之事。
  两人闻罢,皆大赞容宅主仆数人,容奚尤甚。
  “昨夜之事,下官定奏明圣上。”沈谊对秦恪行礼说道。
  秦恪神色冷淡,“不必。”
  他昨夜已密奏一封,急至盛京。
  若沈谊上奏,奏折尚需经层层审核,至天子御案,恐已过一旬有余,且沂州雪灾,难民却奔至青州,可见沂州府衙定不寻常。
  沈谊不过濛山县令,奏折或无法至圣上面前。
  他冷漠以对,沈谊不明其意,亦不敢反驳,只闷声应答。
  “沈明府,此些难民如何安置?”程皓问。
  虽为沂州难民,沈谊也不能坐视不管。
  他思虑片刻,回道:“召集镇上百姓,指认昨夜行凶之人,定罪以示惩戒。其余数众,县衙开仓放粮,布棚施粥,以表救济。”
  程皓颔首,此法既予镇上无辜百姓一个交待,亦助难民逃离饥寒之苦。
  容连听闻,眉心一动,上前一步道:“小子敢问沈明府,欲如何惩戒?”
  抢劫为重罪,无论是徒是流,抑或沈谊念其情有可原,免徒刑或流刑,施以笞、杖刑,于难民而言,皆不啻天降大难。
  然法度如此,沈谊不敢妄断。
  他稍思片刻,回:“可劳役刑。”
  容连颔首又道:“敢问沈明府,其余难民,有无安身之所?”
  这倒令沈谊犯难了。
  开仓放粮之事,只要粮仓丰足,便可撑数日,待朝廷救灾粮款至。可避难安身之所,确难办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