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目前北边冀州的袁绍,还有南方双雄淮南袁术和荆州曹操结成了所谓的“小三国”同盟,算是站在了同一阵营里,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仗还没开始打,袁绍却已经注定成为了瓮中之鳖,尤其是听说之前袁绍想要去联合辽东王公孙度的计划,结果被幽州公孙瓒根据朝廷指令派出的使者田豫的横插一杠下最终失败,让袁绍暴跳如雷的同时,自然也让作为盟友一道的徐庶感到忧虑。
怎么看,袁绍都没有指着的希望了,虽说从情感和关系亲疏上,目前说来,袁术和袁绍关系无疑要更加紧密,而且休戚与共,然而如果袁绍真的不可与之谋,那也只能够舍弃。
至于另外一个盟友荆州曹孟德,说心里话,对这个人徐庶有一种本能的不喜,尽管自己在颍川求学时候的一个好友程仲德此时就在他手底下,徐庶还是对他保持着足够的警惕,这曹孟德虽然实力强大,而且双方还是邻居关系,合作愉快的话,真的要阻拦下朝廷然后争取各自发展时间对双方都有着好处,是一个双赢的局面,然而徐庶不能够保证在这过程中不被对方占便宜,这种背后放冷枪的行为要尤其小心的。
而最近刚刚从江东那边传过来的消息,却足以让徐庶在听到的同时眼前一亮,他的头脑转得很快,自然立刻想到了应该的策略。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而在如今的天下局势中,已经不是简单的双方博弈的一盘棋局,而是朝廷为主,其他各路诸侯争相辉映的四路开花的局面。
这江东孙家虽然横扫大半个江东,但却一直没有向朝廷俯首臣称,甚至连必要的礼节都没有,而朝廷对于这个南方势力在中间还隔着荆州和淮南的时候,自然更是鞭长莫及,而这却也为徐庶创造了新的机会。
拉拢盟友,不惜代价
坐在渡江而去的一叶扁舟之上,一袭灰色长衫的徐庶心中默默决定……
另一方面,作为刚成立的“小三国”同盟之一、而且可以说占据大部主导地位的北方势力冀州的袁本初,并不出人意料地,率先感受到了来自于朝廷的巨大压力和恐怖势力。
大汉大元二年三月初,大将军凌卫诏令天下,渤海太守、冀州别驾袁本初不服电]脑}访}最快朝廷管教,外,乃是背叛之行,受天刘协御笔亲书下令,集结十万朝廷大军,号称二十五万大军,由大将军凌卫亲征任三军统帅,挺近冀州,冀州之战一触即发。
这些年来汉室多数时候都是被动挨打的典型,不管是之前黄巾之乱风雨飘摇的时候,还是后来董卓祸乱朝纲,这也使得很多时候朝廷的真正实力被掩盖在了这些屈辱之下,许多人包括连同曹操、刘备在内的人都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个已经腐朽不堪的朝廷有多恐怖,即便是后来随着凌巴穿插其中而逐渐焕发了一些生机。
而直到此刻大家才发现,朝廷的势力当真是其他诸侯势力所完全不能够比拟的。
随便出来就是大军以十万计数,这是什么概念?
而且人口多少还有地盘大小还是小事情,问题是占据着什么位置,本身的发展如何,还有影响力怎么样。
毫无疑问,这些点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朝廷都要占据了很大的优势的,首先以关中为中心的中原大部分地区,都尽在掌握,真的要论起地盘来,被朝廷实际控制的地盘当然还没有“小三国”同盟联合起来的大,但人口却很多,更为关键的还是在这些地方,自有国家建立以来天下的重心一直就都在北方,尤其是在西周开始,关中地区在天下的地位日重,秦朝更是直接以关中为根基建立的**,虽然这个王朝持续的时间实在太短,但影响力可真是不小,以至于后来楚汉争霸的时候,关中也一直是双方争议的一个焦点,最后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也是在关内的长安城定都。
这样数百年的时间发展下来的底蕴,显然不是其他地方能够比拟的,即便是大汉风雨飘摇的时候,这里大部分地方的发展,其实也并没有停滞。
如今开始焕发生机的朝廷,就好像是逐渐脱落了锈斑的超级机械,开始渐渐恢复运作,虽然有些地方是百废待兴,但大部分地区却是可以很快恢复并且投入运作的“零件”,当这台恐怖的机械整个全面运作起来,产生的威能绝不是一个小小的冀州所能够抗衡的,更何况现在整个冀州也不是全部都落入袁绍之手的,他的势力更多辐射范围还是以渤海为中心,但到边缘就逐次减弱了。
至于作为“小三国”共同盟友的另外两个势力,在这件事情上除了在朝廷控制势力范围的南部区域制造一些摩擦,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毕竟要打硬仗,他们也打不起来,更不愿打起来。
况且所谓联盟,但这个新生的联盟正如贾诩所说:“联盟不过是个好听的名头,真正到了生死关头,哪里还能够管得了别人的死活,没有祈祷为自己多争取一些时间就不错了。而且其实真要这联盟破裂也不是什么难事,不管是袁绍,还是袁术,甚或是曹操,都有其弱点不是么?”
抬起头来,和凌巴对视一眼,两人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笑意,这也许就是默契,不过随即两人都想到了另外一个人,眼神都略微有些变化凌巴怔了怔,而贾诩,却只是微不可查的叹息了一声。
回到三国当保镖第670章、徐元直出使南国,凌卫亲征冀州(正文)
推荐一本好看的新作《狗神》,稳定更新,质量还不错。闹书荒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呵呵。欢迎收藏订阅
第671章、贾文和巧施间计,袁绍疑田丰入狱
第671章、贾文和巧施间计,袁绍疑田丰入狱
从中平年“武林大会”最后时刻开始的洛阳祸乱,那次之后贾诩就归了凌巴手下,到今也算是有过了数年时间的相处,彼此都是聪明人,很多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默契,就好似一种本能的习惯一般。本章由为您提供(五月中文…打)
而说起贾诩和凌巴的默契,又总免不了还要提到另外一个人,自然就是此时已经被曹操掳去的郭嘉郭奉孝是也。
两人和郭嘉的关系都是匪浅,凌巴和郭嘉还要追溯到最早凌巴第一次到颍川寻访,而后数年时间,就算是郭嘉在远离凌巴的荆州的时候,两人之间的联系都从来不曾断过,尤其是那种君之交淡如水的相处方式,对两人来说都是很难得的;贾诩和郭嘉虽然相处日并不算长久,也没有表现出特别亲密的关系,但或许是惺惺相惜,使得他们两人之间也产生了一种并不容易为大部分人所理解的那种感情。
对于郭嘉被掳去一事,两人心中如何想法另说;不过现在这种时候,两人都默契的没有提到他。
只是经过了简单的商议之后,基本上事情却就这么定了下来,当然计划是一回事,具体实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凌巴负责决策,贾诩负责出谋,而执行和统筹安排自然都是另有其人,幸好除了顶尖的谋士之外,凌巴手底下最不缺的就是那些有着足够领悟能力的执行者,这依赖于这么多年以来尽管已经取得了小有成就,但即便是现在仍然孜孜不倦在继续着事业支持的火影卫发展和扩充的计划。
当然,没有凌巴的强力支持,这一切都是空口白话,也没有可能实现。
如今的凌巴地位和权势真不是白说的,明面上来说,整个天下间,大概除了当今天刘协之外,就要数他说的话最有分量最能够为人可信了,尽管大多数时候实力强大与否与诚不诚实并不成比例关系;而至于实际上如何,大家都懂的。
尤其是在最近,已经有人提出为凌巴的大将军加一个“前缀”,实际号上的稍微改变,但实质意义却已经会截然不同,而且采用的还是“卫国”这个名号,一来凌巴那由先帝汉怀帝刘宏御赐的字里面就包含着一个“卫”字,二来这么多年来凌巴所做的这些事情,有哪个敢说不是真正做到了卫国为民?不管本来出发点是什么,但实质取得效果就是如此,没有人能够否认。N提供本章节打书迷群3∴35
即便如此,凌巴一直以来都还是很克制的,行事既不张扬,做人亦不高调,很多时候都会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或者说一种在许多人看起来与其身份地位不符的错觉。
不过为人低调,但进军冀州这种事情,自然是要越张扬越好,这明显是在弘扬威势的机会,凌巴当然不可能放弃,须知对于天下不少人来说,如今的他一定程度上可也就代表着大汉朝廷了;更何况从心底里,就算再小心谨慎,但就没有将这一次当成是一次不会成功的出兵,袁绍在他心中,也基本造成了必死之人了,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至于这样的消息,自然也不可能瞒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