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火影卫,曹cào的态度很暧昧,一方面,他很希望能够借助火影卫的能力,火影卫在荆州铺陈开去了的刺探、密查等各种方面的能力和势力对曹cào帮助很大,对于荆州对付黄巾贼很有作用;可是另一方面,曹cào对于火影卫又很忌惮,尤其是在得知了这火影卫是凌巴的,再一直眼看着火影卫在荆州落地生根、发展壮大,曹cào心中不可避免就起了一些歪心思,尤其在他现在心态还真是模棱两可的时候。
曹cào甚至想过,能不能够将火影卫完全收归己用,而不是现在自己看着眼红,但真正还是有郭嘉在两者中充当桥梁,他始终接触不到火影卫控制的核心,而且火影卫中许多的秘密,也远远不是曹cào所能够了解的,他曾经想过收买其中的人,或者一些其他的手段,只希望能够让其为自己所用,想必真到了那种时候,凌巴就算是气愤也无可奈何,也不至于因此而和自己闹翻,可作出的一些努力和尝试都付诸东流了之后,甚至还遭到了郭嘉隐隐的警告,曹cào也干脆抛开了这个心思,但因此对于火影卫却只是忌惮更深。
不过再怎么样,现在在荆州好歹曹cào也是说一不二的,和火影卫也属于合作的关系,双方在同一阵线,曹cào也不必总是想着怎么去对付它或者招揽它,况且这个由曹cào和郭嘉、荀攸、蒯氏兄弟等人共同商讨出来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就算是在现在要收网的过程中,要借助到火影卫的地方还多的是,曹cào也不至于因为心中芥蒂这种xiǎo节失了大义。
火影卫的情报系统,在荆州甚至比在洛阳还要完善和广泛,尤其在凌巴专mén还派了“晓”和“隐”的成员来这里统筹全局,专mén由凌巴亲身培训并且灌输各种思想理念的“晓”、“隐”之成员,年纪一般都不大,毕竟年轻点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但他们在凌巴专mén培养下,却熟知各种情报探查工作和流程,当然就将荆州火影卫进一步武装起来,如今的力量比之一两年前则更上了一层楼,也时不时带给曹cào等人一些意外惊喜,像是和黄巾军中那个所谓能人也是程昱故jiāo的联络,就是全赖荆州火影卫之功了。
而曹cào在荆州铺设开的局面,究竟成功与否,又究竟会对往后天下大局、历史走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此时谁也不知道。
唯一知道的就是,荆州这五路近五十万黄巾贼军,已经成了瓮中之鳖,只等着曹cào收网来捉一天了……
第466章、一年(上)
第466章、一年(上)
历史的河流奔腾不息,在岁月勇往无前的洪流面前,人却是显得那么的渺xiǎo无力。
连绵的战事中,时间倒是过得很快,近一年的时间,却几乎是转瞬即逝,那光yīn就好似指间流沙,往往于人极不经意间,就已经悄悄溜走了,等到人再想要去追回来的时候,却已经是韶华不再。
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整个大汉天下,各处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
首先自然是中原大地上,中原这一地区,是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而通常所称的中原,也有广义狭义两种:其中广义的中原,指的是以河南四大古都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为中心以及河南六大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开封、郑州、南阳、商丘和濮阳为重心,的黄河中下游一带;狭义的中原,却仅仅是指河南了。
在这里,则取前一种中原大地的解释。
此时的中原,因为种种关系,却并没有受到黄巾起义战火的太大*及,即便是洛阳都城,在四年前那一次洛阳围城之后,也没有什么新的战事或者是兵祸,而且即便是在那一次,战火其实也并没有bō及到洛阳城本身。
不过真要说唯一比较在洛阳城内造成大规模恐慌的,恐怕还是两年多以前由神秘文士贾诩制造的一系列洛阳城内动luàn,不过后来也一一被凌巴平靖,如今却是两三年仿佛眨眼间过去,而洛阳人也忘记了曾经的伤痛,达官显贵且不用说,从前的奢靡生活照旧,从没有想过改变更无需改变,世间之事、天下之理,即是如此,凌巴也没有办法改变得了;而就算是贩夫走卒、市井之徒们,生活依旧照过,其实在那场兵祸动luàn中,除了几场制造视觉错觉的火灾之外,也并没有多少真的威胁到了他们,并不是说贾诩变得仁慈了,只是他手上人不够,而且准备的条件其实也不够,只能更多的依靠障眼法,其实造成不了太多的伤害,至少比起其人在历史上制造的另一场“洛阳火灾”,就要简单许多了。
而对于如今中原人尤其是洛阳人来说,茶余饭后一些战争之事的谈资,却是少不了的,虽然远离兵祸,但时不时有前线战报传来,或者有些人的亲戚朋友赶来投奔,又或者那些个足迹遍及天下的行走商人,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消息,这其中一条消息,却足以引起洛阳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和情绪。
这个消息,便是关于大半年前,在冀州邺城外西园大军与bō才黄巾贼遭遇所发生的战斗,这场战斗本身并没有什么,即便听说黄巾贼军数目达到了此前史无前例的十八万,但荆州那边传来的消息,还有什么近五十万黄巾大军压境呢,对于洛阳人来说,便是光光用听的,都感觉似乎有些麻木了,起始自然还会有些惊叹或差异,但到得后来,那对他们而言就真的只是一堆数字了。
真正令这些人注意的,却是战后的一件事情,其实也是意料得到的,说的便是战后朝廷军俘获黄巾俘虏五六千人,却被三军主帅凌子卫下以全部屠杀之命。
屠杀,是屠杀,真正一面倒的杀戮
当时既然已经身为俘虏,那么那些黄巾贼必定已经被缴械,都是手无寸铁、毫无反抗之力之人,即便是敌人,但就这么被杀,却也值得同情,须知就算是前线那些刀头上tiǎn血的西园军将士,在真正动手的时候也有不忍心的,也是实在经历得少,还是后来凌巴吩咐那些火影卫暗藏于其中之人做出表率,而后才完成这一场屠杀,说明屠杀其实也是不容易得,虽然完全是一面倒的;更何况是这些完全不知“人间疾苦”的洛阳安乐众。
于是,从洛阳开始,中原大地上便流传起了“凌屠夫”的传说,比如说:
“话说这凌屠夫啊,你们是没有见过他,我有一次曾经远远的望到了一眼,就看到此人身高一丈,腰围八尺,力大无穷,浑身更有无数利刃般的尖刺,嘿……你们还真别信”
“那你怎么还有命活?不是说,这凌屠夫是见不得的吗?见过的人都死了……”
“凌屠夫是见者即死,可我又岂是寻常人?不要拿常理来看待我好不好……”
……
“这凌屠夫,当真有那么恐怖?倒真想要见一见啊,看看传闻是否属实。”
“哼,那凌屠夫岂是你说见就见得,传闻见者即死,你以为是虚言么?想要去见凌屠夫,先做好掉脑袋的准备吧。”
“呃,那算了,还是不见了,我还没活够呢……”
……
总之,这些市井巷口的jiāo谈,说起来倒也不太重要,更多也都是以讹传讹,当不得真,甚至许多传来传去的人,也不过当成是一时笑谈,甚至也怀疑其真实xìng,但是真正影响大的、也比较可信的,却还是那些朝廷上面文臣的口诛笔伐。
当初对于大汉兴兵,朝廷里的态度都是一致的,这些文臣倒也没有太大意见,甚至还是有支持的,毕竟本来黄巾起义就是叛逆了,不管对于皇帝刘宏还是这些朝臣来说,都属于不忠不臣之举,不过对于组成第二次剿贼大军,而后令凌巴出征,却抱有不xiǎo的怀疑,此人既非大汉顶梁将皇甫嵩,也非大汉军中新锐曹孟德,将八万西园大军jiāo到他手中岂非一着臭棋?
不过事实既然已经造成,除了等着看凌巴的笑话,他们也别无他法,再说了,当初的皇甫嵩、朱公伟、卢子干,这第一次征剿大军朝廷的三大郎将,其实都是从这些文臣中推举出来的,可结果他们并没有做到剿灭黄巾,反而两死一失踪,至今都下落不明;反而是宦官集团张让他们以及凌巴向皇帝刘宏大力举荐的曹cào在荆州定下根基,虽然其实也没有做到多大进步,但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荆州这一块儿,就是一个很好的整治黄巾的楷模,真正剿灭黄巾,或许也就应该这样做,这也使得他们无话可说,在刘宏象征xìng征集大家意见的时候,统一的保持了沉默,让凌巴终得独占鳌头。
结果没想到后来凌巴率领西园军一路西征过去,一直到邺城为止,都没有发生什么大错,他们想揪也没得揪、
但这一次可就不一样了,是完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