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及一小会儿,因为事发突然而一片静谧的殿内,就传进来皇上已刻意压制几分的兴奋虔诚话语,一句接着一句,声音只大不小,比黄口小儿还要闹人,实在是。。。有损圣容。
殿内与皇上并坐的高贵妃瞟一眼身旁的空位,摇摇头闭上眼不忍再看。
阶下众人除去颇有些目瞪口呆外,大多是看热闹,唯有左边第一列前几个位置是真陪着热闹。
左起第二个位置,四皇子的杯盏倾倒,酒水洒了一地,面色更是狰狞,握紧的双拳上青筋暴起。吏部一事他未曾得利,如今老五又想出进僧一招,着实可恶。
向右一扫,宁岸正朝着他点头微笑,一脸得意,再往右老九宁逸浑不在意,照旧吃喝,摆足了观鹬蚌相争的渔翁姿态。
四皇子宁朗的左边,宁致瞥一眼右边几位兄弟的暗潮涌动,举杯掩盖住嘴边轻笑,一切果真照赵白所言进行着。
接下来只用耐心等着好戏开场即可。
………………………………………………………………………………………
除夕夜,皇上与虚明秉烛夜谈至天明,第二日便专门收拾出了一个空着的宫,赐名“般若宫”,专供虚明一人居住,一应仆从用品皆同皇上居所一致。
自此之后,皇上不再召见其他僧人,更不踏足后宫,天天只和虚明谈论佛法,如果无人从旁提醒,连时辰流逝都不能察觉。要是不事先知会,就连赵宰相和吴侯去见他,也被拒之门外。
赵宰相吃过一次闭门羹后便学乖了,有事全都在早朝启奏完毕,绝不留在朝后去叨扰。
然而吴侯却不知为何,每每刻意扫皇帝的兴,早朝一声不吭,一下朝就递牌子求见说有急事要面禀。然而真面圣了,多半是边境哪儿哪儿又弄出些小打小闹之事,或是哪个村县来了一伙流寇,皆是可由他自决之事。
若是皇帝不见,他便跪在宫门登闻鼓前一动不动,皇帝不见,他便不走,大有国家危难时直臣死谏的派头。
可,此举却未见成效,每每皇城落钥前,就见吴侯沉着脸从那边走出来,浑身上下暴躁得厉害。
从此这僧人一路封赏,品级层层抬高,不过皆是虚职,只是加个尊贵好听的身份罢了。朝野免不了对此议论纷纷,然后皇帝依旧该上朝上朝,该批奏章批奏章,连年各地灾情赈灾也没落下,一来二去,臣民们也不好说些什么,没得自讨没趣。
总的来说,除了多了个僧人,大周朝野倒也没什么变化,只是吴侯在皇上那边越发不得喜欢。
此事不漏分毫传到赵白耳中时,他只是浅淡一笑,并未多言。事情才刚开局,后事还得慢慢发酵,不必急着到处嚷嚷自己的能耐功劳。
下边上报消息时,宁致正和赵白一块读书写字以打发漫长时日,反正金陵城里除去宁岸,无人疑心他和赵白,何必刻意避讳自找麻烦。
“你怎么知道宁岸一定会去找虚明?”见赵白这番反应,宁致一张冷脸透着半分不明显的好奇,突然问道。
赵白斜睨他一眼,一双黑曜珠子含三分风流,骄矜一笑:“宁岸手中吏部丢失,势力直直跌到几位夺嫡热门皇子末位,平东郡侯吴府虽厉害,却只是个挂名的,真有什么需要吴侯也不愿认真出力,照宁岸性子肯定慌得不行。这时候,送上门一个没人收的,甚至有可能强过吏部的助力,他怎么也得出手试试。”
“那又怎么知道吴侯一定会做得如此出格?”宁致继续发问,双眼直勾勾地盯着赵白,生生把请教弄出了几分调情意味。
品出其中暧昧之气,赵白偏作不知,一脸正直,认真回答道:“家父初入官场之时,吴闯便曾在朝堂上当众找茬,让家父下不来台。对恩人之子兼世交的家父尚且如此,何论对身为道门俗家弟子的吴闯最厌恶的僧人呢?”
言罢,赵白端正坐姿,捧一卷书认真翻阅,方才的闲散模样一扫而空,端的是个恭敬好谋臣模样,对宁致眼中呼之欲出的欲意视若罔闻。
宁致凝视许久无果,只能苦笑摇头,端起桌上半凉的茶水一饮而尽,以压制下腹火气。
……………………………………………………………………………
天德十六年入春前后,皇上突然卧病,没几天后就停了早朝,一应文事问丞相,武事问骠骑大将军,战功赫赫的吴侯却被刻意忽略了。
某休朝日深夜,平东郡侯府后门被悄悄打开,三刻钟后,城东的五皇子府也悄咪咪开了后门。
此时已达人定时分,整个金陵城除了花天酒地的灯笼街巷全都融入了夜幕之中,城东五皇子府就好似夜幕里的孤星,与灯笼街巷的一片银河遥相呼应,谋些见不得人的事。
方一转进书房内,吴侯看清屋内人,不由冷哼一声,眼里的不屑连藏一藏都懒得,讽刺道:“高僧夜里不凑到皇上榻前念经,来这儿做什么?”
说罢择了离虚明最远的位置坐下,歪着头看也不看虚明一眼,像是若看了就要长针眼似的。
身为主人的宁岸脸上尴尬,扫眼见虚明无甚反应,仍然那副冰霜模样,便朝吴侯笑道:“听闻今日侯爷被父皇召见至内室之中密谈,不知父皇身子现今情况如何?”
吴侯得意哼一声,一脸趾高气昂,假笑道:“虚明师父日夜在皇上身边念诵经文,五殿下何必舍近求远来问本侯。”
此言一出,宁岸眼中一闪而过的杀意,在吴闯注意到前便很好掩盖过去了。自宁岸将虚明引荐给皇上起,每每吴闯和虚明在五皇子府深夜相遇,总少不了一通嘲讽奚落,且常常将宁岸也连带进去,半点不留情面。
若非宁岸现手中势力单薄,尚需吴闯平东郡侯的身份帮衬一二,否则照他的性子,非要让这狂妄自大的外姓侯爷尝尝苦头不可!而且。。。他与青婉之间,也需要吴闯这个未来岳父点头才行。
思及此处,宁岸又想起两年半前丢掉的吏部,听闻这两年半吏部給老九带去了不少好处,宁岸心中恨恨,却又无计可施,不由对袖手旁观的赵白更添了几分恨意。
宁岸目光炽炽,分明面上无甚表情,却透出了几分狰狞可怖。
正肆意释放自己凶恶时,宁岸猛地和下首的虚明对上了眼,那双眼里像是蓄满了陈年不化的寒冰,冻得人发抖。宁岸猛地便想起了宁致和赵白二人,偶尔对眼时两人虽浅笑着,眼里也是这经久不散的寒气。
僵笑两下,宁岸招呼书房内两人,吸引过来两人视线后,便开始低声道来此次夜会的目的,无非是暗暗发展以谋大局,沾满了他扮猪吃虎的历来习性。
第26章 第三个世界(9)
不论平东郡侯吴闯在五皇子府夜会之时如何嘲讽虚明,也改不了虚明日渐受皇上喜爱,地位一日日拔高的事实。
一转眼便又是天德十七年的佛诞圣日,自本朝皇帝入佛门以来,这历来不甚起眼的日子便成了可与除夕比肩的大日子。每逢此日,皇上便要宴请所有三品以上的臣子,在皇城内大摆宴席,当然,菜品皆是斋菜,酒水亦用清茶代之。
过往佛诞圣日,惯例是要封赏宫中僧人,自天德十四年的佛诞圣日起,这惯例自然就缩减成了封虚明,赏其余众僧。
然而,两年佛诞,各类大小节日,虚明地位早已是本朝历来宫僧至高,再往上便要封侯。大周朝侯位、王位极其尊贵,本朝只得一个平东郡侯,而王爷更是十五位皇子一个也没讨到,只有皇上还活着的两位兄弟堪堪得了。
若是真封侯,可就是大事了。不论从哪个方面,宴会中众臣及皇家子弟默默在心里补上,同时偷眼去瞧武臣一列首位的平东郡侯吴闯。
吴闯自然也想到了这节,此刻脸色正阴沉得厉害,下边文臣武将来敬酒也大多不理,只有皇子和一品大臣还赏个脸。
宴至中途,气氛正盛,皇上亦被这热闹薰得三分醉意,一拍面前雕龙的长桌,朗声道:“此逢佛诞,举朝齐贺,焉有不赏佛门子弟之理?”
说着,呵呵一笑,手指在半空中挥舞:“佛门子弟百千万,若全封则太劳动,不若封个最好的!”
话到这里,皇帝还未察觉不妥,与宴的各位大臣皇子皆是心中一咯噔,暗道要出事了,不过这暗道一句有多少是真担忧,又有多少的喜闻乐见就未可知了。
皇上仍继续说道:“佛门子弟若推首位,自然是常伴朕身侧的虚明师父!朕已拟好,着封虚明师父为般若侯,般若侯居般若宫,诵般若经,甚好!”
糟糕!封侯也罢,偏还是个封号无前例的侯。这种侯和从大周立国起封了得有十几二十个的平东郡侯相比,虽品级无差,但真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