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随死殉-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以为自己已经很彪悍,却原来这世上真有女人当家作主,女人抢婚男人的地方?
  “你六哥怕不是个土匪性子吧?”太后迟疑地问。
  谢茂就笑了:“那自然不是。主要还是六哥长得俊。”
  六王纳黑发狄人为妃,惹得文帝暴怒,把他爵位一撸到底贬为庶人,就六王那个最次等的璇靖王爵,还是谢芝登基施恩文帝诸皇子时给封的——谢茂这个最得宠的幼子是一等王爵,嘉号信王,实封八万户,六王比他年长且有战功,竟只封了个庶王,璇靖那地方只存在于古称中,谢朝地界上根本找不到,所以,六王实际上连个封地都没有。
  这种情况下,六王与六王妃一家其实多年前就彻底游离在皇室之外,太后压根儿就没见过璇靖王妃,也不可能知道六王家中的琐事。
  谢茂会知道得这么清楚,那都是他重生开挂,前两世谢范喝醉了跟他说的。
  “六嫂母族日益汉化,渐渐地与眉山北的狄人都没法共处了,又向往南边温暖丰盛的土地,一直琢磨着内迁。六哥若能替儿臣办成这件事,予她们几块土地栖息繁衍也不吃亏。”谢茂对此毫无压力,黑发狄人南迁的事,他前世也办过。
  太后听出他话中的玄机,他说的是“几块”土地,而非“一块”。
  很显然,皇帝脑子清醒得很,这群黑发狄人一旦南迁就会被朝廷分而治之,治而化之。
  儿子毕竟年纪小,太后还是多叮咛了一句:“狄人憨蛮无信,重利轻义,我儿慎用。”
  谢茂笑道:“儿臣明白。北面图谋乃是用奇,京中重整卫戍军才是正道。”一步一步稳扎稳打自然是好,就怕时间不够。——希望小衣去了西北,能压得住几年吧?
  大宫女送来新炊的汤饮,母子二人就停了话题,各自吃了一碗汤。
  谢茂看着碗里的虫草汤,想起往日同饮的衣飞石,忍不住想,小衣走到哪儿了?路上冷不冷呢?……前几辈子他儿子出门,他好像也没有这么牵挂。
  太后则在斟酌。
  林附殷离间衣家与皇帝,谋的是兵权。现在皇帝甫一布局就朝丈雪城伸手,究竟是因为丈雪城恰好有破绽好动手呢,还是示威给林家看?
  她对父兄皆无好感,却对被林附殷嫁了两次的侄女林质冰有一种同病相怜。
  “昔年闺中常饮兰汤,早年玉娘、冰娘未出嫁时,也常送兰汤进宫。如今玉娘殁了,冰娘也嫁去了丈雪城,宫中煮的怎么都差几分味道。”太后还是向儿子略提了一句。
  谢茂先前说丈雪城李家闹家务,主角就是太后的这位侄女,林相次女,林夫人。
  如今谢朝三大镇边将军,襄州衣飞金,丈雪城李仰璀,东州粟锦。
  势力最强盛的自然是西北的衣飞金,其次就是驻守丈雪城的李仰璀了。
  李仰璀出身北军世家,其高祖李玄曾随太宗皇帝伐陈,捞了个靖屏伯爵,到李仰璀时家道败落,怀才不遇多年,快四十岁时才被衣尚予慧眼识中,因勇武多谋、战功赫赫被一路提拔高升,随后娶了林附殷的闺女,顺风顺水混到了北督军事的位置。
  怎么个“顺风顺水”法儿?
  他这个北督军事的位置,代表着衣尚予、林附殷、杨上清(当时东宫)的利益。
  林夫人在嫁给李仰璀之前,先给比她大十五岁的杨家庶长子杨竘做了继室,杨竘去世后,林夫人回娘家暂住。数年后,林附殷给她重新找了门亲事,这就是年近五十岁的李仰璀了。
  林夫人嫁给李仰璀时,杨家将杨竘的两个庶子送到林夫人处,由她一并带入李家,成为李仰璀继子。李仰璀在迎娶林夫人之前,前头死掉的原配木夫人也有三个儿子。这一排五个儿子都在军中掌权,各占一股势力,可谓分庭抗礼。
  几方面势力都想在北境握权,还都通过林夫人的婚姻顺利地插上了手,文帝也乐见几方制衡而不是一家独大,所以,家里局势极其复杂的李仰璀就走马上任了。
  这么多年以来,丈雪城一直就没消停过。
  ——自从林夫人给李仰璀生了个儿子,局势顿时更加混乱了。
  林夫人出生高门,能文善武,能屈能伸,简直是另一个翻版的太后,把个李仰璀迷得三迷五道的,一心想把爵位留给林夫人所生的幼子。林夫人根本看不上他的爵位,她要的就是兵权!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兵权等于一切。
  如今先帝、先皇后都崩了,承恩侯府跌落尘埃,林夫人从杨家带来的两个继子失去了仪仗,前头木夫人所生的三个嫡子重新出头作妖,林夫人抱着刚生的小儿子,手里握着李仰璀,背后还有林附殷撑腰,眼看就是一场拼杀。
  谢茂就想捡这个漏。太后对林夫人同病相怜,林夫人可比太后凶残多了。
  他笑了笑假装听不懂太后的暗示,说:“叫慧郎回家学去。学会了给阿娘做。”
  太后就不再提了。任何人都不如儿子重要,何况只是娘家侄女。
  ※
  新春伊始,上元节大朝会。
  礼部上书奏请皇帝遴选淑女充实后宫,群臣皆附议。
  皇帝表示文帝丧期为过,暂时不考虑采选。再有人哔哔,他就问户部裴尚书有没有钱?有钱他先不选妃,先给皇太后修西郊行宫。唬得裴濮把所有劝皇帝选妃的大臣都哭了一遍,你们不知道现在两边开战打一仗就是几百万吗?还敢祸祸皇帝修行宫!
  选妃和修行宫有个屁关系。众人都奇怪裴濮是怎么被小皇帝收买了?怎么这么听话帮小皇帝咬人?镇国公府大小姐与裴尚书家三少爷订婚的消息就传出来了。
  这消息把所有人都弄懵逼了。
  衣家在西北有兵,裴家是给朝廷管钱粮的。一个有钱,一个有兵,你们居然敢联姻?什么?这居然是太后牵的线?太后到底在想什么?小皇帝被亲妈坑了吗?
  这局势让人越来越看不懂了。连义老王爷都颤巍巍地进宫,跟谢茂磕了两回头,话里话外讲的都是外戚祸国,后宫干政不祥的故事。
  谢茂没空理会这等琐事,他今年最重要的只有两件事,第一,是拿回丈雪城的兵权,第二,是西河“旱灾”。
  西河三郡本是前西河国故土,在文帝朝被衣尚予并入谢朝舆图。
  西河王室在战争中被西河旧族残杀殆尽,反倒是许多善于交际钻营的西河故族保存完好,顺利从西河世家变成了谢朝新贵。
  文帝擅抚生民,怜惜西河三郡因战减丁,减了十年赋税。先帝登基之后就不干了,要求西河三郡与谢朝诸多州县一样缴税服役。这一场原咸宁二年爆发的“旱灾”,其实就是一场根本不存在,却被地方官员奏报中央、用以骗取大量赈灾银粮的“旱灾”。
  背后主导这一场骗朝廷赈灾款闹剧的,有西河旧族,有谢朝世家,还有衣尚予帐下的兵家。说一句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毫不为过。
  这件事谢茂只能一件一件来办。
  理由很简单,只有拿回了丈雪城的兵权,他才敢真的去“查”旱灾。
  前世谢芝也是杀了衣尚予、衣飞金,收拢西北兵权之后,才敢去捅西河三郡的马蜂窝。当皇帝的,手里没有兵,诏命都走不出未央宫,还想干旧族世家?不被人干死就不错了。
  他现在只能耐心地等,等北境的好消息。
  ——希望不会出纰漏。
  ※
  张岂桢每天都会带着属下兵卒,去璇靖王府周围巡逻。
  他是卫戍军,原本没有巡逻城内的职责。
  卫戍军是负责守城的,正职是在京城各城墙上值守,后来被文帝分权架空,卫戍军拆分成十人队,分别受五城兵马司辖制,随时听候兵马司指挥使调遣。
  卫戍军军纪败坏,人浮于事,大家都是得过且过。张岂桢能打,能带兵,又不喜欢往上爬,从来不巴结上司,很多时候甚至不听上官调遣,换了别的兵衙,他早就被革职或砍头了,可是,他在卫戍军。
  他就这么特立独行,他的“上司”,一个十天里十一天都泡在青楼楚馆的裙带党,非但不管他,反而指望他在关键时刻撑面子,时常给他钱,请他喝酒,对他十分巴结。
  张岂桢一直都在等待他的旧主六王归来,他也不知道六王回来了能改变些什么,他只是不甘心把自己的忠诚和本事都交给……那个靠妹子才混进卫戍军当上兵尉,连马都不会骑的蠢货。
  这天张岂桢又循着固定的路线,带着部卒,准备去璇靖王府巡逻。
  一匹快马从长街上飞驰而来,马背上的骑士伏得很低,不断大喊:“让开!”
  这里是京城。
  除了加盖了加急的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