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慈光-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源两只眼睛立即亮了……只有楚王是亲生的才好,最好了。
  他高兴坏了……他把皇宫内库都搬空了,继续做内库总管,将来新皇问他要东西,他哪里拿得出,不会被扒皮么?还是别回来为妙。
  天授帝又问包源:“寿王的原有产业你也清点了,有些什么?”
  包源还管着内库名下产业,宗室的大多数产业都是内库这头赐下的,因为都是包源过手,也十分清楚。
  包源如数家珍:“天京城南有三处连在一片的共三万顷大田庄;北方七马郡十万顷林场和一个小型马场;天京城东三百里外巨鹿郡有座巨鹿猎场;皇城外御河上最大的长寿码头;因这些都是御赐,没有被典卖。寿王在京的店铺田地也没有动,银钱都支空了。此外,寿王在京外的产业都已经被贱价典卖一空,只是过户文书被压住,并没有在官府入档。”
  原来寿王早就有反意,还密谋这么久。天授帝想到自己的亲弟弟这么处心积虑……就有点胸闷心痛,脑子也有些昏沉。
  他揉一揉太阳穴,努力保持清醒,吩咐:“把原寿王府所有产业,都写好了私契给九郎。”
  “是,”写了私契就属于楚王私人所有,以后新皇无法以公产名义收回。
  天授帝又道:“这些都不算御赐,另挑些好的田地、林场都按亲王例加一等赐下去。”
  因逼宫动荡,好些勋贵落马,御赐的产业收回,不用怕给不出。
  包源咋舌,却不知天授帝本意是全天下送给沐慈,如今只送这么点,算得什么?
  只觉得还送得还不够多。
  天授帝又问牟渔:“九郎的长吏官可有了?”
  长吏官类似王府管家,但权限很大,管王府内外所有事宜,一般不由王爷挑选而是皇帝亲封,属于朝廷的正式官员编制,这么做是为了更好监管王爷们,以防坐大。
  天授帝可不能让这么重要的人选,被新皇拿捏在手,到时候最讲规矩的沐慈,说不得要吃哑巴亏。
  牟渔回话:“还没有。”
  天授帝蹙眉思考了一会儿,问:“北海候是否能胜任?”
  因为牟渔没有多嘴,天授帝还不知道北海候对自家儿子的仰慕,只知道沐若松对沐慈很真诚,两个人相处不错。
  牟渔斟酌回答:“殿下十分亲近、信赖北海候,只是……没这个先例。”
  叫一个宗室子弟给楚王做侍读官已经很破格了,再一直拘着人家做长吏官,影响前途……只怕有人不满。
  北海候现在有情饮水饱,是愿意的,可人心最易变,时间长了,看旁人都功成名就,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因为前程,与沐慈反目呢?
  可天授帝只觉得定王府迟早是倒掉的,一个宗室子弟,弄来做长吏官有什么不好?
  皇帝有权啊,就是这么任性。
  天授帝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拟旨!任命沐子韧为楚王府长吏官,授银青光禄大夫,封北海郡王。”
  虽然皇室一贯做法,恩封等到以后让新帝施恩,可是沐慈不肯做皇帝……天授帝只好先封赏了沐若松。
  只要沐若松不是笨的,就知道自己能做二品郡王,爵位品级火箭般上涨,是沾了楚王的光,不愁他不忠心。
  且亲王府长吏是从四品,让一个正二品郡王来做,立即衬托得楚王身份比旁的亲王高大上了很多个档次。
  “是!”这个是外旨,牟渔就招了一个候在外头的中书舍人拟旨。
  这个中书舍人是这几日大换血,新上任的,还不了解情况,心道:就算是王府嫡长孙,这么年轻受封郡王,也是史无前例的高封了,人说宰相门房七品官,楚王的侍读也得道了。听说这嫡长孙还是定王府的弃子,为了留在楚王身边,和家里不来往的。
  看人家多会投资,不过……封这么高却任性得让人家做了个小小长吏官,有点大材小用,合适吗?挡了人家的前程,将来不会成仇啊?
  谁知天授帝还有更任性的,又说:“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家中,选出优秀嫡支子弟,列了名单,让九郎好好挑一挑,冲抵楚王府的长吏司与典仪所等各处。”
  中书舍人忍不住咂舌。
  高官勋爵家中嫡支子弟都是培养来做官的,人家是奔“封阁拜相”去的哇,结果被一句话都弄到了楚王府,还嫌弃得“好好挑一挑”……难道楚王家比朝廷还有前途?
  中书舍人刚来不了解情况,只敢腹诽不敢劝诫,乖乖写了旨意交给政事堂决议。
  红门省的官员胡子头发都要揪光了……这旨意要不要红纸封驳啊?大家偷偷看向王又伦,眼神都有点不对了。
  陛下这是啥意思?要是属意九皇子呢,就早点露意思,好叫大家挽袖子打一架好好讨论讨论这个人选是不是合适。
  要是有别的意思,也早点说啊。
  封个楚王,赐封地,宅邸,产业。还把长吏、典仪都配备整齐,这要是装样子呢,就没必要了。
  ……陛下您身体不行了,就别再玩诡计了会把自己和大家都玩坏的。
  反正没一个以为天授帝是不想让九皇子当太子的意思。
  所以大家会很奇怪,为啥又劳师动众让三品以上文武官都选拔嫡出子弟去给楚王做下属呢?那些小鲜肉将来不都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么?将来楚王继位,也会为他所用,多此一举啊。
  等等,官员们想起了一个自古的老传统,未登基前的王爷府邸的各属官,都是潜邸之人,将来都是心腹啊……哪怕只做了一天潜邸旧人,也是心腹啊心腹……
  普通官员和心腹,那升级速度可是不能比的。
  这是贿赂吗?难道把所有文武官员都打上“亲楚王”的标签,大家就不会反对“有长立幼”的不合理性了吗?
  这是要闹那样啊?
  大家犹豫了,要不要红门封驳啊?天授帝那破身体,气死了可不好玩啊。而且,大家已经开始盘算家中优秀子弟了,能到楚王那个逆天般的神人身边,学个一点半点的,也是好处啊。
  喂,大家的脑子发散也太快了吧!
  天授帝其实只想叫沐慈这个光杆司令有人可用,总之先把人才都拉过去,让沐慈自己挑一挑;其次是让沐慈集合这些青年才俊背后的家族力量,以后任何人,哪怕新皇帝都不能动他。
  万一将来沐慈被逼也好,自己主动谋位也好,也是有人可用的。
  皇帝根本不去想,这是妥妥的搞割据,分裂啊。
  将来……还不知道大幸会变成什么样呢。
  
  第181章 咱俩亲父子
  
  这会儿天授帝自觉时间不等人,也不考虑那么多,只管把人力物力财力往儿子身边堆。
  自古想要自身不可撼动,非钱、权、兵三者牢牢抓在手里,三足才能鼎立。
  他给了九郎封了楚亲王这种足够高的地位,整个内库那样足够多的钱,三品官员嫡系子弟绑在一块的足够多的人脉,就必须有足够多的兵权才能守住。
  否则就像三岁小儿抱金砖过闹市,越有钱就越催命。
  他想了又想,屏退了旁人,只招牟渔说话。
  起居郎再次写个“秘之”,气死了。
  天授帝说:“九郎新封楚王,还没有仪卫。你跟着九郎去楚王府,再从御林军中调集三千人,把可信的人员名单拟好了给朕过目,都去楚王府。还有……整个夜行卫也交给九郎,仍然由你掌管,你要辅佐九郎,兄弟和睦,别辜负父皇的期望。”
  牟渔郑重领命,把全国最顶尖的三千御林军送给了楚王,这不恐怖,最恐怖的是皇帝将自己打造的密探队伍——夜行卫交给了楚王。
  天授帝从未正式承认夜行卫编制,夜行卫核心几千,外围数万人一直是天授帝内库供养,从未用国库给过经费饷银,不属于国家财产,算皇帝私有,给了沐慈不算违规……只要沐慈养得起。
  天授帝已经把内库给了沐慈,不怕养不起哒。
  这样安排也最让牟渔放心,如果夜行卫还留在新皇手里,这对沐慈来说最大的威胁——正因他掌夜行卫,才知其力量的恐怖。
  ——情报部门,你们懂的。
  好在,天授帝早有了安排。
  夜行卫由天授帝一手组建,是保他顺利继位的耳目,后来天授帝坐稳王位,更依靠这把“剔骨刀”搜集许多人“罪证”,打败反对者。
  且夜行卫不仅探查国内,还有对外的军机司。因十一年前四邻国大举入侵,天授帝居然半点消息没收到,被打个措手不及,后来付出极大代价,御驾亲征才赶走敌人。
  之后,天授帝开始组建对外的军机司,和枢密院掌管的机要司一样,搜集天下军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