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我是郭靖,郭靖的一切我都要担负起来;郭靖是我,我要完全融入这个角色中去。
而几年后,我将迎来自己的七位怪师傅,这几个人虽然有着侠义心肠,但是性格确是让人难以拿捏的;回到中原,我将面对的人将更多,也更难缠,沙通天、彭连虎、梁子翁等人都是见了面就要命的角儿,欧阳克甚至还对蓉儿心怀不轨;这些已经够人受的了,欧阳锋这个老毒物呢?而且,我虽然没有什么汉人和蒙古人之间区分的概念,但是这毕竟是在南宋时期,长在蒙古却身为汉人的我有怎样面对成吉思汗这个野心勃勃的人?所以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降到了的一切挑战。
当然,我的蓉儿是重中之重。
我喜欢射雕,从小说到电视剧都看。而在这个故事中,黄蓉是我尤其喜欢的。
呵呵,男性观众、读者当然是应该喜欢女性角色了,这是我一惯的观点。先因为她是个美女,这点似乎是地球人都知道的。这小丫头古灵精怪的,行为举止不拘一格,随性而为,甚至很多时候在旁人的眼里显得十分荒唐的事情到了蓉儿这里都是无所谓,只要她喜欢,就一定会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其实不仅仅是柯震恶、邱处机这些人,即便在我们这些现代人的眼中,黄蓉的很多行为都会被认定为过火甚至无礼。黄老邪的女儿嘛,当然会与众不同了,连他自己都承认自己是有爹生,没娘教的孩子。
但是,黄蓉不主动为恶,不伤天害理,顶多只是戏弄人,所以她邪门却不邪恶,顶多是过激一点儿,她所做出的一系列出格举动,是因为自己经历的家教和父亲在江湖中的名声与地位所致,她的做法完全符合她黄药师女儿的身分,所以这其中反而是一种年少天真和绝对率性完全体现的成分比重更重一些。
最可贵的是,黄蓉的义之所在是实实在在的,绝对没有任何的水分或者一点的折扣。认定了自己的靖哥哥之后,他全身心地去爱,郭靖本来就不聪明,初入江湖的他更是个十足的傻子,这个阶段中,黄蓉给了他无数次的帮助,甚至数次以身犯险却对郭靖没有任何的责备,没有任何的要求。而且,面对着黄药师和江南七怪的误会,她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向郭靖证明自己父亲的清白。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爱死去无所谓,只要心底那份爱能够长存于靖哥哥的心里。——他为了郭靖会心甘情愿去做任何事情。
所以,在随后两人关系的无数次磨难中,无论是面对江南七怪等的人为拆散,危急时刻的生死离别,还是让人无奈至极的宿命安排,黄蓉都能始终不离开郭靖。一系列的风波过后,两人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一对痴男信女,斗过了人,也斗过了天,正是因为战胜了一切,他们的感情才是真正的坚如磐石。所以也难怪人们都将靖哥哥和蓉儿的故事认定为完美的爱情。
但文学作品终究是文学作品,作家在写作时往往会根据自己想要体现的主旨去塑造人物,以达到自己作品的主旨。但是作者们在看作品的时候则把主角当成了现实存在、有血有肉的的人,所以很多人就会想:如果某个主角怎么怎么样了,就不会有这样那样令人难受的情节和甚至是遗憾或者悲剧了。
也正是以一名读者的身份,我对原著中的郭靖极不满意。
这个傻子确实值得黄蓉喜欢,也确实配得上黄蓉,但是它却有着太多的痴,这些痴让他差点因为几个师傅的命令而娶了穆念慈,让他差点在全真教出家当了道士,让他的金刀驸马差点名实皆备。不仅是痴,他还傻,他的傻让他差点和全真七子一起错杀了自己老丈人黄药师。如果没有黄蓉的坚定和睿智,两人的最终走到一起是完全不可能的。换句话说,让两人最终相伴终生的决定性力量还是黄蓉。
所以说,郭靖和黄蓉的爱情虽然堪称完美,但是郭靖作为一个男人却给了自己的妻子太多的委屈和压抑。从小到大,黄蓉被他爹爹娇生惯养,放在头顶怕吹着,放在嘴里怕化喽,要星星不敢给月亮。蓉儿为了真心爱自己的爱人受这么多委屈,这值得,但是让这样一个天之娇女去受这么多、这么大的苦,我觉得很可惜,进而觉得不值,因为聪明的黄蓉为傻小子受苦的同时那个智商极低的家伙则是运气爆好。这正好印证了《九阴真经》中的那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吗?也太没天理了吧?
说来说去,这都怪郭靖,因为是他自己没有将自己的女人疼惜好。但是怪郭靖又怪他什么呢?太笨?太傻?但是郭靖天生就是那么的傻,那么的痴,虽然真心未必就肯定是这种傻、痴的人才有的,但是看待这种傻和痴中的真情义似乎更应该注重的是真情义层面的东西。哎!说来说去一句话,都是智商惹的祸!
而现在,我是郭靖了,在21世纪都被同学们认为非常聪明的我到了南宋的时代,肯定有着比这里的所有人都更深、更远的见识。所以,我要把命运的方向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让师傅们给自己太多的安排,不让敌人们再有那么多伤害自己的机会,我尤其要给蓉儿最大的爱怜和呵护!我要适应这里,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来创造熟土我的天地!
确定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目标,就马上开始行动
第三章 独自等待
自从小郭靖开始说话后,郭母愈觉得诧异,她现自己的傻儿子忽然间变得非常活跃,不但整天和邻家的几个小孩子玩儿摔跤,而且晚上回家的时候变得话特别多,总会讲自己白天玩了什么,和谁摔跤赢了的情况,睡前还老是缠着自己讲故事。对于这种变化,她是又惊又喜,惊的时儿子的变化之大的让她难以置信,喜的是孩子变得很有灵性,而且生活得这么快乐。于是,她自己也变得神清气爽,从平时干活的情形就能看出她每天的心情都非常好。
每天和邻家的孩子摔跤,是我的无奈之举,毕竟现在每有人教我武功,靠着我前世所知道的那些东西,对生活作一些改变还行,但是要想自己练武,那还差得太远,毕竟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是极少知道,也极难接触得到武功的。
所以我只有摔跤,通过这种方法,来增强自己的体质,而好的身体对于自己练武是能够有极大的帮助作用的。江南七怪个个性格偏僻,谁知道将来见到我之后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自己啊,作为一个孩子,我不可能过度的反抗他们,所以只有忍着,谁叫人家是自己的师傅呢?多摔跤来增强体质起码能够使我在面对将来可能受到的折磨时能够有更强的耐性,总归是有益而无害的。
时间转眼就过了三年,这三年的时间里,不能够看汉族流传下来的先进的书籍是我不能马上学习武功之外最大的遗憾,所以整天做着摔跤的游戏几乎成了我生活的全部。随着对这里生活的不断适应,我也逐步将郭母看成了自己的亲娘,他对我这个“孩子”的爱护真可谓到了无微不至的境地,但是他不溺爱我,还总是给我讲一些做人的道理,使得我对这个娘变得更加尊敬。我从没有将自己看成是一个小孩子,所以在力气逐渐变大之后我也试图帮着娘多做一些事情,毕竟她自己一个人支撑这个家十分的辛苦,但毕竟自己年龄还小,力气相对来讲还差得很远,娘总是拦着不让我去做。
所以,我出去玩儿的时间很多,也就有的是时间练习摔跤。蒙古人擅长摔跤,在没有武功学的时候,这是不失为一门很值得学习的技巧,而我也确实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了,为以后的武功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也自然是喜不胜收。
三年时间不停的摸爬滚打,我已经成了这一代著名的小跤王。六岁的年龄,并不是所谓的天生神力,身材和同龄人相比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上,居然在跤场上让十岁的孩子都不能在自己面前撑上几下,这确实算得上是个小奇迹了。三年的摔跤生涯,我对摔跤的各种套路都已经做到了十分的熟悉。
当然,摔跤的练习只是为日后学习武艺所做准备的众多方法之一。摔跤时,我用的不是完全的蒙古人的那种套路,后世在大学开学时军训时教官教授的军体拳我还记得一些,尤其是“挡击绊腿”和“挑砸绊腿”两种绊人的招数。这两招用到摔跤中十分的惯用,因此我的绊人技巧被认为是一项绝技。
我能够记得起的拳法几乎是零,但是太极却多少折腾能够这么两下,而这种拳法恰恰也是我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