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耍菹赂幔嗄芟允颈菹氯蚀刃鼗场;雇菹率窒铝羟椤!�
金蓝好笑:这态度,转变得也忒快了吧。刚刚还同盟着一心置人家于死地,这才过了多大一会儿啊,知道有求于人家了,立马就翻脸比翻书快了。这端木正,还真是理直气壮,一点都不觉得脸红么?
朱佑帝捧着下巴在那儿装为难:“可是,君无戏言哪。”
赵传赶紧帮口:“陛下为国民着想,谁敢置喙?”
诸葛文才接着道:“是啊,陛下只需再下一道以功代罪旨即可,比起那些喜欢把拉出来的屎再坐回去的人,陛下实在是高风亮节极了。”
金蓝忍了半天,才忍住不破功当场喷出来。
把拉出来的屎再坐回去?
诸葛三公子说话什么时候那么犀利,并且那么……低俗了?
他平常不是最鄙视她那一口没水平的市井之语么?
哎,这个世界发展变化的太快啊。
连诸葛三公子这样自诩风流的雅人也被逼成了这副神经病模样了啊。
果然,赵传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诸葛公子破口大骂:“诸葛文才,你敢嘲讽朝廷大员?好大的狗胆!”
诸葛文才很无辜:“宰相大人息怒。微臣刚刚话里哪一句刺激到大人了,微臣去掉还不成吗?”
赵传被堵得再也说不出话来了,他要是说出来了,不就是自己承认自己把“屎”给坐回去了吗?
连自己都承认的事情,还不让别人说,那岂不是更加此地无银了?
这个诸葛文才,句句话里都是陷阱啊!
赵传咬得牙齿嘎嘣嘎嘣响,心说等大舆退军,他一定要狠狠治理这个诸葛文才,绝对要让他生不如死,悔不当初。
不!他要治理的岂止是这一人。
他要让他诸葛家的人一个都跑不掉!
他要让诸葛家从此在世上绝迹!
他要让世人瞧瞧违逆他赵传的下场!
想是这么想,但现在赵传还是要倚仗人家诸葛惊才的,自然只能窝囊着把怨气怒火往肚子里头吞。
朱佑帝见底下闹腾得差不多了,这才勉为其难道:“既然众卿意见一致,那就按众卿的意思办吧。”
正说着话,外头又有“急报”呼喊声响起。
一士兵匆匆奔进了大殿里来:“启禀陛下,大舆四皇子令人送来和书。”
和书 ?'3uww'金蓝不禁蹙了眉头。
不仅金蓝惊讶,整个大殿的人都是讶然不已的。
现在是大舆军围关,分明正处优势,却没有一鼓作气攻取卧龙关不说,反而来求和?
这位四皇子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没人能想明白。
宫监把和书呈上给帝王御览。
朱佑帝打开折子,上头是用黑墨刻画的有力大字,字体龙飞凤舞,笔锋却是刚劲有力。
由字及人,能写下这字的定是胸怀宽阔并且意志坚定之人。
朱佑帝看得不住点头。
金蓝在帝王身旁,偷偷瞄了眼帖子,确实是小四的字没错。
帖子里内容官方而又简单,大意是不愿看百姓受苦,所以愿意放弃争战,两方派代表坐下协商谈判。
帝王看完信件,把帖子给众臣传看。
虽然不明白这位四皇子心思,但是是和非战,对此时的南周还是有利的。尤其对于一向主张议和的宰相赵传来说,简直是对了他的胃口。
于是,宰相大人首先进言,老调重弹:“微臣认为为天下百姓、为大周基业,应当以和为上。”
朱佑帝对此表现很是忧心忡忡:“只怕这里头有诈啊。”
端木正眸子一转,心里打上了别的主意,但是结果却是与赵传站在了同一战线:“微臣也认为既然他大舆来了和书,我们接下也好。不管他大舆到底有什么目的,此时对战确实对我们不利。不说其他,只说我军大部还在关外,根本不及回防。我们可以利用和谈,拖延时间,制订策略,等到关外大军回还,还能里应外合、内外夹击,打他个措手不及。”
朱佑帝缓缓点头:“爱卿说得有理。”
诸葛文才也发表意见:“不过,这和谈人选可是大问题。这个人,在朝中必须有一定地位,能够有权代陛下做决定。微臣觉得只有两个人合适,端木大人和赵大人。”
端木正跟赵传瞟了一眼诸葛文才,这位的心思,他二人自然是明白的。
明面上是推崇他二人,实际上是把他们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不说这前去和谈是羊入虎穴、极其危险的事情,只说这万一没谈下来,那他们就是丧权辱国的罪人了,那就更给了诸葛文才重击他们的机会了。
所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们才不会去干呢。
不过,虽然赵传冲动没脑,但是端木正向来是深思慎言的,他就等着诸葛文才把这个话头抛出来呢。
他正义凛然道:“我与宰相大人不过是一介臣子,哪里能替陛下做决定?诸葛大人这话若传出去,岂不是要让世人误以为我与宰相大人是奸臣贼子么?这个罪名,我可担当不起。我想,宰相大人也是承受不了的。”
金蓝默默腹诽:你们本来就是奸臣贼子好吗?
就听端木正躬身朝帝王道:“所以,微臣以为,和谈之事,微臣与赵大人都不合适,非太子殿下亲去不可。”
金蓝眯了眼:他果然说的是小太子!下载本书请登录
257 蓄势篇(V86)
257只为保护
一纸和书,搅乱的不止是南周朝廷,就连元魍的身边的那群人,也是难以理解。。
卧龙关门外数里,大舆将士们依山而建营帐,将卧龙关形成合围之势,已然做好持久作战的准备。
卧龙关守门官兵心里自是上下忐忑得紧,虽然说对方没有恋战、送来了和书,但是谁知道那位鬼怪似的四皇子是不是在耍什么花样呢?
毕竟任谁打到这个地步都会乘胜追击才对,哪里会有人于胜利在望的时候突然停却了脚步呢?
再进一步就是功成名就,偏偏这位四皇子一下子转了性子似的,绅士谦让分度一览无余,光是每天摇摇旗、呐呐喊,要么就是这位大舆皇四子脑袋突然被雷劈了,要么就是他有后招。
南周官兵一个个心里都比较倾向于后一种猜测,于是大舆这边越是没动静,他们就愈发得神经紧张,只盼临州城里那皇帝老爷赶紧做下一步指示,或者在外的刘云将军赶紧回还过来支援他们。
只可惜,在外方领人牵制住刘云的是连成玉。
之前连成玉随元瑾出征,不要说他自己是不情不愿,就连他手下那群将士,都是懒懒散散的——也亏得卫鸿秦武等人这几年的努力,连家军中早就是人心所向,只愿对四皇子效忠,对那位死去的元瑾太子,实在是不能信服的,因此此前连家军连三分力都没有使出来。
此时,这支队伍却是卯足了劲儿,在元魍的统筹下、连成玉的指挥下,虽然一举败了南周不是容易事;但刘云想甩开他们回卧龙关,也很困难。
刘云还不知回朝复命的诸葛惊才已经卷入了朝廷中的风起云涌中了,一会儿抓心挠肺得猜想这位屡出怪招的大舆四皇子肚子里到底灌着怎么样的坏水,一会儿又欣慰得想还好诸葛元帅回朝了,只要他驻守卧龙关,那位大舆四皇子即使腹藏阴谋,在那位天才元帅的手底下,恐怕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这边众人真真费了无数脑细胞来猜度大舆主帅的心思,可谁又能想到,那位鬼面皇子主帅所做的这一切,不过就是为了一个人而已。
符昊叉腰站在山顶上,远眺卧龙关,满目疮凉:“你们说咱们跋山涉水,从北跑到南,绕了这么大个圈子,这都到人家家门口了,咱们却不进去不提,还说要共建和平帮人家建设家园,这事儿不要说陛下不同意,就连咱们自己这关,也是过不去的。咱们殿下忍气吞声这么多年,不就是等着这一刻吗?你们说他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才不准我们攻关,等着议和啊?”
为了夺这功劳,他们还特地拐了大弯去了绥彝族一趟,等到他们壮志雄心终于可以一偿夙愿时,最后却告诉他们这场仗不打了。这心里头的气,就像一个胀满气的气球突然被扎破了一样,当真是一泻千里啊。
这还不算,他们还得编着理由,哄底下的士兵。毕竟这事,任谁都是接受不了的。
底下的人虽有疑惑,但还是坚信这位救大军于危急中的皇子爷此举肯定是有深意的。
蒙仲在叹气,虽然符昊用的比喻俗了点,但却是将这件事的精髓点到了。虽然对于元魍的心思,他们一直是猜不透的。但这议和之事,怎么想,怎么都是他们大舆吃亏啊。
而且,符昊说得对,陛下要是知道他们擅自与南周议和,怕是要大发雷霆啊。
周辰向来对元魍的行为持拥护态度:“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