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14031201-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混蛋,一群该死的混蛋,还有那个靖江知县杨凤融,也是个草菅人命的老混蛋。”

骂归骂,在破口大骂的同时,老雷示意一票弟兄全都把头低下,尽量俯下身体,从而不让敌人的战船发现。

至于此次的战略战术,莫说老雷只是个芝麻大小的九品官。

就是那靖江知县杨凤融。就算穿上那层官服,他本人也是一介文官,也要对水师营统领何鼎勋唯命是从!

正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若论民族大气。杨凤融颇有见识。若论领兵御敌,让他轮轮沙袋都嫌碍事。

此刻炮台上说了算的,只是那水师营统领何鼎勋!

此人之前还对老雷的突袭战术满口答应,只是当他看见江面上那三艘大船愈来越近。以及看见那高高悬挂的米子旗,就仿佛看见了牛头马面一样,立即脸sè大变、急不可耐地大吼道。“快、快开炮!一定要阻止洋鬼子泊船靠岸!”

在水师营统领何鼎勋的焦急督促下,靖江炮台的近三十门大炮一起发作,“咚、咚、咚、咚、咚、”

一时间火炮发作声震耳yù聋、使炮台下的整个堤坝都地动山摇。

然而,三十门大炮一起发作,三十枚炮弹打出去,就如老雷所预料的那般,炮弹溅起的水花,连三艘敌船投shè在江水里的yīn影都够不着,更别提‘亲吻’敌船上的洋鬼子。

“吗的、调转jīng度,快!”

三十枚炮弹打出去,没有起到任何的‘吓唬’作用,甚至丝毫不能抵挡西方蛮夷的战船继续靠近。

水师营统领何鼎勋顿时被气得气急败坏,抽出腰里的鸟筒子,大有一股看谁不卖力就枪毙谁的架势。

时至此刻,就连那靖江知县杨凤融也看出来了,水师营统领何鼎勋虽然平rì里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但是除了半年一次的常规训练,他根本没有过实战经历,更不用说击沉过什么蛮夷战船。

就在这个时候,靖江知县杨凤融多生了一个心眼,果断挥挥手,招呼三百多名临时召集的乡勇,撤离了土丘炮台,来到不远处的岩石地域进行躲避。

“哼、不知死活的家伙,等着去阎王那儿报道吧!”

老雷清楚的看见,江上悬挂着米子旗的英军主力战船,突然转舵,用船身的一面朝向靖江炮台,露出了一排黑黝黝、密密麻麻的战船炮口。

紧跟着是第二艘三桅快速战船,还有那艘最轻型的二桅帆船。仅使用船身的一侧,瞄准靖江炮台的火炮数量,就超过了一百门炮口还要多。

“砰砰砰砰砰砰砰”

震撼江面的巨响过后,英军战船的一侧,冒出大量的白sè硝烟。相比靖江火炮的声音,英军火炮的声响更加紧凑,更加具有威慑xìng。

转头回望靖江县的土丘炮台,早就化为了一片硝烟的火海。那坐镇指挥的水师营统领何鼎勋,在第一时间酒杯炮火所吞没。而幸存的水师兵勇们,在硝烟和爆炸中呼喊奔走,不吃传出一两声无比渗人的惨嚎声。

水师营能有这种下场,在刚才何鼎勋打响第一炮的时候,老雷便有料想。只是苦了那几百名水师兵勇,若是他们从一开始边听老雷的话,驾驶战船利用自身对江情的熟悉,与敌人死缠烂打,或许还能死得稍微有价值或者更壮烈点。

“弟兄们,水师营不停劝告,能有头这般下场,也在情理之中。接下来,靖江县的数万百姓,就要靠我们来守护了!鼓起勇气,誓与这道堤坝共存亡!”

老雷深知自己停留在‘临界战场’的时间还有不到一个小时。而在亲眼目睹了水师营的惨剧之后,老雷认为很有必要阻止恐慌情绪蔓延在一票敢死弟兄之间蔓延。



(新人新作,求一切点击推挤,求推荐票票!!!)(未完待续)

第六十三章临江枪战血债血偿

ps:求推荐票票!!!

炮火连天,血肉横飞,数百水师兵勇,有超过一大半横死当场。

“砰砰砰砰砰砰砰”

震撼江面的巨响过后,英军战船的一侧,再次冒出大量的白色硝烟。

又是新一轮的地动山摇,硝烟弥漫。

英国战船似乎对化为一片废墟的江岸仍不放心,直接将炮火打击,覆盖了炮台周围的方圆几百米。

如星的红点,一颗颗炸裂开来,像是掉进油锅里的飞虫,舞动着恐惧慌乱的翅膀,四处激射。

堤坝下面,一票绿营兵捂着双耳,纷纷低头闪避头上掉下来的碎石。

到了这种时候,任何热血的激励,都显得过于苍白无力,不论老雷如何大喊,却也是止不住手下弟兄的惊慌与恐惧。

“仅仅是一**炮的覆盖,便让清军兵勇胆寒如斯。”

“鸦片战争的实践表明,落后的封建军队,已不能战胜初步近代化的资本主义军队。”

可惜,作为进入‘临界战场’的老雷,亲身处在这个时代,除了硬着头皮苦撑,他在此时此刻,没有任何的选择。

“砰砰砰砰砰砰砰”

英国战船的火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直过去了好一会儿的时间,才逐渐消停、慢慢沉寂。

“hurrydock!(马上靠岸下船!)”

隐隐约约,耳边听到英国鬼子的鸟语,老雷从一大堆碎石尘土中冒出头来。

却是发现英国鬼子主要担任侦察与护航任务的二桅帆船,已经巡视完毕。

而那艘有三层到四层武装甲板,载炮数120门的三桅大帆船正在试图泊船靠岸。

一连数十名红衣高帽的英国鬼子,迈动着那标志性的尽显‘娘炮’的白色筒袜。抬着几门火炮等待在甲板上,想要上岸。

江船靠岸,近距离之下,威力巨大的火炮根本派不上用场。但是如果火炮上岸,那又是另一番说法。

“不能让洋鬼子的大炮上岸!”

老雷从碎石尘土中,抽出随身的鸟枪,却发现枪筒子早已经弯成了个直角。

二话不说,一把抢过身边30斤重的抬枪,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弟兄们,狠狠地打!”

在老雷的突然暴吼下。一个个斗笠圆锥的帽檐,不住地从尘土掩埋的堤坝下面冒出头来,让战船上正好看见这一幕的英国鬼子目瞪口呆。

三十几把抬枪,全部为前装滑膛、火绳点火。

用的也是散装黑药、如果距离稍远,这些抬枪基本上都是些毫无用处的废铜烂铁,但是在如此近的距离之下,三十几把抬枪,则全部是重型的杀人利器。

在战场上,士兵非常容易出错。

常见的错误之一。就是装填后,忘了将通条抽出枪管,一扣扳机,通条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自然无法再装填。

万幸的是,这种错误出现在战船甲板上扎堆的,红衣黑帽的英国鬼子中间。

英国鬼子使用的燧发枪,枪长1米5左右。

大射程是300码左右。有效杀伤射程约80码(约72米)。

“fire;allfire!!”

在独眼龙指挥官的暴吼下,战船甲板上的火枪声大作,立时升起一大蓬白色的硝烟。

咻——咻——

火枪弹丸擦着老雷的耳朵飞过。堤坝上三十几把抬枪的突袭火力。除了老雷当先打爆了一个洋鬼子的脑袋。

其他的弟兄,也仅仅打中了三个洋鬼子。

原因无他,这些抬枪的后坐力实在是太大了点。绿营兵中,稍微身体单薄点的,每一次发射,都会被实木枪托一下顶后去半米的距离。

后坐力大和精度差固然让人头疼,但是抬枪之所以能够成为清军独一无二的火器,自然也有着它的优点。

抬枪的优点就是,如果近距离被30斤重,差不多两米长的枪身发射出去的火药击中,那基本上是有死无生。

如果在平地上,抬枪发射时,一般都须两人操纵,一人在前充当枪架,将枪身架在肩上,另一人瞄准发射。

而现在有一米多高的堤坝充当枪架,自然也就免了这道工序。

由于英国鬼子暂时摸不准堤坝下究竟藏了多少个‘斗笠顶子’,一时间,等候抬炮上岸的鬼子,也全部原路退了回去。

“砰!”

就在老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找准机会,眼睛与准星练成一条直线,瞄准了手拿指挥刀的洋鬼子,却没想扣下扳机,看到的不是洋鬼子的脑袋稀烂,而是近两米长的枪杆彻底炸膛。

“吗的,坑爹的清制火器,关键时刻掉链子。”

这样的结果,如何让人不怒。

只见老雷一边破口大骂,一边毫不犹豫地,一刻也不停留一只手摸出背在腰里的一把祖传的神臂弓。

神臂弓,又称神臂弩,宋代大量使用的一种弩弓,式样是从西夏流入的。

其射程远达二百四十多步,号称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是当年宋军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

“丫的,希望这把老古董能够给力!”

老雷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