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几乎是唾手可得的地盘,黄历短暂的欣喜过后,却还保持着几分冷静。日本鬼子收缩防线后,兵力比以前有所集中,并且也有了一支机动力量。把战斗力低下的印尼伪军摆在前面,是想当炮灰使,还是另外有其他的目的?反过来说,铁血青年军占领这广阔区域后,反倒显得兵力分散。再者,这里已经是平坦地带,从公路的状况以及运输工具的情况来分析,鬼子在机动xìng上还是超过铁血青年军的。
黄历心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矛盾,提前反攻肯定要损失军力,可要安稳地等到日本人战败投降,再轻松地接收政权,便要使历史上的西婆罗洲大屠杀变为现实。尽管在战争爆发后,自由党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动员西婆罗洲有抗日倾向、有名望的华人侨领富商向山区进行转移。但依然有很多心存侥幸,眷恋家产的华人犹豫不决,最终被困在了敌战区。而截止到目前,日本鬼子已经进行了两次有组织有预谋的屠杀。
1943年2月13日的夜晚,在坤甸的日本当局,以欢庆节日设置圈套,邀请荷兰殖民政fǔ滞留下来的官员,以及许多社会头面人物,包括一些华人侨领与商贾老板,前往皇后戏院参加庆祝。等到大批鬼子突然出现,在场的印华知名人士,尚未醒悟过来,便全部被早已埋伏多时的日本鬼子,一个不漏地用卡车把他们押走了,被秘密杀害。这是第一次被屠杀的人士,据估计约有三百多人。有包括坤甸土王在内的王公贵族、宗教领袖、社会贤达、医生教师,甚至连能工巧匠都不放过。
1943年9月(yīn历8月13日),在这明月当空的中秋夜即将到来之时,日军在西婆罗洲又再进行了第二次大逮捕,覆盖面则不限于坤甸,而是更为广泛了,波及整个西婆罗洲华人中小企业的“头家”与商店老板,有抗日嫌疑的华人,以及与荷兰人有过关系的华人。总计约有两千人下落不明,虽然日军当局也放出消息,说被捕人士,己押往沙捞越,等审查完毕,不日便可完毕,不日便可归来。但黄历知道,这些人已经葬身万人坑,任凭家里人望穿蓝天,却是“白云千载空悠悠”。
而最为残忍、最大规模的第三次屠杀也隐隐露出了苗头,据谍报人员刺探,鬼子宪兵确实正在暗暗布置,屠杀地点也初步查明,是在东万律。日本人选择在东万律,是因为觉得这里代表西婆罗洲华人的尊严,罗芳伯的墓地就在这里,能对华人构成最大的精神打击。
尽管前两次屠杀已经因为黄历和自由党的努力,使得人数大为减少。但此时,黄历依然不得不在消耗军队和听凭第三次屠杀之间做出选择。以前是力有未逮,现在呢,有能力而不去制止,听任惨剧发生,黄历是不是该受到良心的谴责。
而要阻止或破坏鬼子最后的疯狂,又涉及到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做,也是一个令人冥思苦想才能找到答案的问题。
“现在按照民兵的人数和战斗力,如果在少量正规部队的配合下,是否能击败印尼伪军?另外,郭支队要集结在北婆罗洲南部,需要多长时间,有何种困难?”黄历沉思良久,没有回答作战参谋的问题,而是象自言自语地说道。
“老黄,你嘟囔什么呢?”区忠听得不甚清楚,好奇地询问道。
黄历抬头看了看区忠,自失地一笑,走到大沙盘前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麦克阿瑟除了在解救战俘和侨民之后给铁血青年军发了一份表彰电报,并给予了一次数目不大的物资支援后,现在正专心于收复菲律宾,实现他仓惶逃离时的诺言。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得到美援的机会已经不大。而对西婆罗洲的日军来说,获得增援的可能xìng也很微小。因为日本海空军都投入到了菲律宾战役,以及加强内防务圈的战场上。
半斤对八两,铁血青年军还占着优势,但想步步推进到沿海,依然有着不小的困难。正如当初尼米兹和麦克阿瑟一样,看着海图,想着一个海岛一个海岛地与日军厮拼,脑袋都大了的感觉一样。
第六十一章最后一战的设想
第六十一章最后一战的设想
日本鬼子收缩防线,集中了一支机动兵力,不外乎是想及时增援各地,以快速弥补兵力的不足。WWw。同时,想让铁血军因为占领了大片地区而兵力分散,他们可以瞅准了破绽,突然扑上来猛咬两口。
但鬼子同时也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铁血青年军的低估,准确说是估计严重不足。
这是日本鬼子的通病,从太平洋战争开始就根本没放在心上。因为日本鬼子始终坚信,武士道jīng神是无敌的。人少没关系,否则也不会以七千万人口的岛国,去对抗九亿人口的亚洲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被包围缺乏粮食,怎么可能,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是草食民族,你们被那么茂密的丛林包围,居然报告缺乏食物?开玩笑;缺乏弹yào,不是还有刺刀,还有棍bāng吗,甚至还可以用牙齿咬,死了也可以用灵魂继续作战。
从占据西婆罗洲开始,川口支队不仅没有增加一个援兵,反而还曾被调走了一个jīng锐大队。又经过两年多的消耗作战,即便川口清健把侨民都组织起来,总兵力也不到五千了。而铁血青年军却一直在不断吸收着新鲜的血液,在战火中成长壮大。正规部队已经突破了八千大关,这还不包括在北婆罗洲坚持抗日的郭支队,一支多民族hún合部队的四千余人,另外还有根据地广泛的民众组织,也达到了六千余人,加在一起的话,总体实力已经超过了西婆罗洲的日军。
人数上的优势还只是一方面,铁血青年军从开始创立时的两三千人,到现在的八千多人,两年多来,扩充的速度与所占领的区域并不成正比。究其原因,便是黄历一直所强调的军队的战斗力。只有真正符合要求的才能被编入正规部队,而只有得到实战锻炼的才能进入主力部队的行列。
所以说,与日本鬼子决战的条件是具备的,关键便是如何着手,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日军的这支机动兵力才是我们要重点对付的目标,一旦消灭了这支日军,那西婆罗洲西部城市的日本守军就只能坐以待毙,被我们个个击破。”区忠针对黄历提出反攻的建议,经过了良久的思考,得出了自己的看法。
“日军想让我们分散兵力,去攻取守备虚弱的南部和中部地区,然后再寻机打击我们比较孤立的一路。”作战参谋徐志也分析道:“我们要yòu其出战,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仅是要消灭敌人的机动兵力,还要尽快地给予西部城市的日军以最快速度的歼灭xìng打击。”黄历缓缓说道:“这可能是最后一战,奠定我们在西婆罗洲的主导地位。”
“你的意思是要倾尽全力?我刚才好象听你说到郭支队,难道要他们参战?”区忠疑huò地问道。
“有这样的想法。”黄历轻轻点了点头,手指着地图,说道:“日军的防守薄弱之处在哪,就在北面,因为北婆罗洲驻守的日军,川口不太可能想到有一支军队会从沿海公路一下子杀入他们的腹心地带。”
区忠和徐志看了一眼,对黄历的决心都感到有些惊讶,但北进英属婆罗洲,绕过古晋,再猛然向南杀入西婆罗洲沿海城市,确实是可行的,也是最有威胁力的攻击。
“恐怕单凭郭支队的力量,还不足以完成这样的任务。”徐志思索了一下,如实说道:“军长是不是还要派出主力部队与其一块行动,反正北出英属婆罗洲的路线已经建立起来,部队行进并不困难。”
“郭支队短时间内不可能全军参战,据我的估计,最多能有两千人能够支持我们的行动。”区忠作为参谋长,对各部队的分布情况比较熟悉,得出的结论也比较客观。
“以一个月的准备时间为限,郭支队出动两千人,主力部队chōu调两千人,组成一支四千人的南进纵队。”黄历微微皱着眉头,将自己脑海中刚刚完善起来的计划讲述出来,“另外,yòu敌的任务由两个部队完成。一是沈栋率一千主力部队,hún合民兵两千人,进入西婆罗洲南部地区;另派一千主力部队,hún合民兵两千人,进入西婆罗洲中部地区;其余主力则分成两个机动集团,在南部的楠阿皮诺和中部的锡拉特一带潜伏,随时准备反击或合击日军的机动兵团。大致的想法便是这样,你们看,可行吗?或者需要怎样的修改?”
……………
埃德文慢慢学会了走路,起初两手各柱着一根棍子,在屋里跳来跳去,爬到chuáng上时已是筋疲力尽,又出汗,又头晕,软弱得连脚都抬不起来。不过在摆脱了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