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年三十饺子宴,就成了“华夏帝国”宫廷里每年必然进行的一个仪式。倘若谁要是能吃一顿“华夏帝国”的皇帝陛下以及王妃们亲手包的饺子,那绝对是够吹一年的荣幸之事。这让世界上许多的贵族们,都在旧历年前赶到“华夏帝国”的都城。因为能够受到邀请,他们来年“盟国晋级”之事,就是一种现实的可能。
当然,还有一个传统就是,所有参加的人必须全都动手,一个都不能少。甚至这个传统在后来流行到了欧洲以及阿拉伯帝国、钦察汗国等等的王室、苏丹以及贵族的宫廷里。甚至有样学样的他们,全都是香葱与猪肉馅的饺子,至于羊肉那是奴隶们吃的东西。
而到那个时代,谁不会哼两句“华夏帝国”的戏曲,谁没吃过香葱猪肉馅子,谁就是个下等人。
这就是强者制定的规则!
且不说未来的事情,眼下赵伏波带着差不多70个人一起包饺子,比起当年赵伏波与三娘、舒钰儿在马房里的光景又各有不同。别看赵伏波十几个近卫,一个个如同狗熊般高大。但他们那粗手大脚,干些什么揉面、端馅之类的事情就成了。
至于包饺子,那手指快赶上擀面杖粗的他们,可没那个本领。倒是赵伏波的表现是令人惊讶的,甚至朱莉安娜看着赵伏波那粗手指包饺子,居然还包得十分快的时候,实在是惊讶万分。
“当家的,看不出来你还有这样的本领!”
“哎,那是。你是不知道,我小时候只有年三十这一天夜里,三娘才会对我笑,也只有这一天夜里……”
朱莉安娜脸上流露出注意倾听的神色,她是知道的,丈夫对于三娘十分在意。大约更是由于三娘的离开,他对于过去的那些事情回忆的次数也更多。对于赵伏波的童年,那一向是所有人都同情的遭遇。而令所有人同样震惊的是,三娘作为赵伏波的亲奶奶,可以那样安顿亲孙子。即让人赞叹她的眼光的长远,同样也让人感觉到她心思实在是够独到的。
“我真的没有想到,你小时候的生活会那样艰难!”
听到朱莉安娜的话,赵伏波又哈哈一笑。笑容之中即有得意,却也有着更多的回味。
“说是艰难也不错,但也有些很好玩的事情。就小黑炭那坏小子,吃起饺子来吃的比我还多。有一次年三十的时候,这小子连没煮的生饺子都吃去了一多半,害的三娘和钰儿几乎都没有吃呢!还有飞火燃天兽那东西,更是个吃货,所以我们今天要多包些呢。”
因为包的饺子太多,赵伏波干脆就要人在楼顶上架起油炉子来。几个行军大锅里的水也滚了起来,充当伙夫的近卫,把一盘盘的生饺子被倒进去,一股香味立即就弥漫在整个楼顶上。不但是赵伏波他们所霸占的,曾经属于蒲金书的执政官府里有着香香的饺子味,甚至此刻整个济州岛两样到处都飘浮着浓浓的饺子味。
为了年三十家家的饺子宴,光活猪与配菜、调料,就满满的拉了几船来。虽然济州岛上的人平时的伙食就很好,不像是大宋的百姓们能在年三十吃顿好的,就算是这一年的光景不错。但年三十在“华夏帝国”的“华夏人”心中,有着比其他节日更重的分量。
至于说其他宗教的那些节日,虽然有人过,但很少能够有什么真正的过节气氛。在“华夏帝国”建立30年后,“华夏帝国”已经看不到其他的节日,而整个世界上,“华夏帝国”的节日正在慢慢取代着其他国家原本旧有的节日。
饺子在滚水之中几起几落之后,负责煮饺子的近卫们捞出来,干脆就盛在放茶具的大瓷盘子里上桌。6个人一桌,不拘男女大家混座。而这时岛上的名声响了起来,随即各色的烟花、爆竹在岛上响成了一片。
观看着这热闹的场景,所有人都沉浸在这欢声笑语之中。
但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此欢笑的。当然去关心欧洲、阿拉伯帝国帝国,还是说非洲的原始人部落。赵伏波可没有那个胸怀,他的胸怀天下,那“怀”的是世界的资源以及国家的利益,至于其他国家与种族,相信他们会有自己的民族英雄、国家元首的,轮不到他赵伏波去关心。
但在这时,他接到了一个报告,而这个报告却是来自不远的大宋。
“什么,那些混蛋不会去抵抗蒙古人的进攻,你们确定这件事吗?”
赵伏波刚刚接到的是情报局的报告,他们此刻已经装成各色的人混进了“大宋”的角角落落。各地的官员尤其是京城临安的官员们,无论他们如何想、如何做,都已经无法再瞒住“华夏帝国”的情报机构。
“嗯,这些官员赞同抵抗,这些是赞同投降的,还有一些等着看朝廷的态度!”
听着情报官员的报告,赵伏波咬起牙来。投降的比抵抗的多,甚至还有更多人主张与“华夏帝国”交战。
“你们确信所有的人都看到《华夏律》的?”
“是的陛下,我们确信他人所有人都看到,并且明白叛国罪是要被绞死并没收财产的!”
赵伏波咬咬牙,在益州进行的试探是这样一个结果,够让他感觉到恶心的。他不明白大宋的那些狗官们脑袋是不是客串过粪坑。
“好吧,他们非要找死,我也不会再拦着他们!”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
请分享
177章 自己在找死
?蒙古人要发动进攻的消息,原本这该是让临安的狗官们心惊肉跳的事情。…… 。毕竟他们是赞同与蒙古人议和的,虽然议程的前提是,岁奉二十万两银、绢二十万匹。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蒙古人居然还发动进攻,不免让上至宋理宗赵昀下至赞同言和的狗官们心急。
为何叫他们狗官,也许有人说,大宋当时没有抵抗的能力,还要抬出当年汉朝的和亲来说事。那么不笑不禁要问一声,当时蒙古人有多少,宋人有多少。如果说从人这个角度来讲,宋人无论与辽人、蒙人、金人都没有配制区别。那么原因在哪里,难道是因为人口太多吗?还是因为经济凋敝呢?
可不管怎么说,狗官们与宋理宗赵昀这s。b皇帝急了。但他们不是急于向蒙古侵略军开战,一个是想要与蒙古人谈谈,送钱好不好?另外一个着急的地方就在于,倘若蒙古人也来攻,华夏人也来攻,这大宋可不就要亡了么!
真的亡了吗?恐怕有朝一日杀光了狗官、砍去了蒙古人的脑袋,那时的“华夏故土”才叫又见青天喜开颜了。
实际上不需要顾左右而言它,就如同不笑反复说过的一样,看透“爆炸”与“爆燃”的区别,别说一个蒙古汗国,即便是10个也同样让他亡国灭种。
可事实上历史是,最后反倒是科技落后、人口稀少、经济更加不堪的蒙古人赢了,还占领了整个中国将近100年的时光。而这只证明了一件事,大宋狗官祸国之烈,皇帝之s。b。不仅仅是在中国历史上,世界历史上都必须是要排头名。
而这种事情是要比的,成吉斯汗带着当时还是金人属下的蒙古人,居然可以建立庞大的帝国,那么与之同时代的宋家皇帝呢。这还真应了一句话,叫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这样的宋家皇帝还有人非说他们不s。b,难不成是想衬托的成吉斯汗比爱因斯坦还聪明吗?还是说汉人的脑袋,就笨到比别人多,也无法取胜的呢?
令人疑惑的是,为何此刻的宋理宗赵昀与他的狗官群臣们不愿意抵抗,反倒是要与“华夏帝国”开战呢?事实上当临安的狗官以及宋理宗赵昀,弄明白了这个消息来自于“华夏帝国”的时候,他们的想法居然是这样的。
“皇上,华夏贼之灾更甚于蒙古人入侵之祸。蒙人入侵,有军备完好之蜀地在前,大江在后大可以拖延一时。可如是我大军前往御敌,则恐华夏贼自海上乘虚而入,故此微臣以为可在蜀地凭山川之险守之。京畿之地大军尽力打造战船,只消除了华夏贼所据济州岛,到时大军在沿江而上,想来必可胜之!”
能够说出这样的战略手段,真不能不让人赞叹。为了个人荷包的利益,狗官们已经不顾这样脑残之计有多蠢了。说白了,看过《华夏律》之后,他们一个个感觉那个“华夏帝国”的皇帝赵伏波实在不是个好人,难道他不懂得“有钱大家花”的道理么,偏偏要替那些个屁民说话。
所谓的以“仁”治天下,事实上不过是对狗官们的仁而已。至于底下的小小屁民们,你们死了活了与狗官们有关系么?而最让狗官们接受不了的事情就是,他们的特权没了!
倘若赵伏波来了,像如下这样说话,可以肯定这些个狗官,那一定是要倒履相迎的。
“诸卿以往所为朕即往不究,以后所为依照旧律皆可!”
只要赵伏波愿意用他们当官,愿意给他们利益,愿意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