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上不好立足,每个百工村的匠人都很珍惜这里和平共处的局面,帮颜青竹,也就是帮他们自己。
  颜青竹与阿媛一一向他们道谢,众人方拿了家伙离开。
  这天中午,阿媛在百工村多待了一个时辰才回去。心里担心那些人会再找上门来。还是颜青竹宽慰了她几次,她才顾念着家里的生意,离开了。
  晚间,两人在家里吃过饭,在洗碗刷碟的空档,阿媛就忍不住问道:“若是他们再找上你,怎么办?”
  正在烧热水的颜青竹赶忙走过来,搂住了她,“别担心。那些人成不了气候,百工村那么多人,还怕对付不了他们?”
  “那他们真是伞帮的吗?公公以前是伞帮的?”阿媛问。以前她听颜青竹几次提到过伞帮,可若没发生今天的事,她从没打算过细问。
  她知道,匠人行当里是有类似的组织的,一些有门路的匠人会成为工头,带领其他匠人去做活儿,也会从其他匠人身上抽取回扣。
  但帮派的话,应是有很多规矩要遵守的,也不是随随便便一个匠人就能加入,有的甚至会搞出歃血为盟这种郑重其事的仪式。工头可以有很多个,而帮主肯定是只有一个的。
  阿媛印象中,镇上还没有哪个行当有过这么雄厚的势力,厉害到能成立帮派。
  颜青竹撇撇嘴,不屑道:“说真也真,说假也假。”
  “别卖关子了!”阿媛急道。
  颜青竹方道:“你别急,这事说来话长。”
  说罢,便悠悠道来,“我家不是汐州本地的,是潭州迁过来的。我爹在潭州也是匠户,我祖父母早逝,只有我爹这根独苗。当时匠户是不允许置地置田的,因而匠籍的管理比农籍松懈。我爹听说汐州这边多雨,又富庶,想着一个人在潭州也过得穷困,便跟着一个同乡过来闯荡。
  汐州这里傍着大运河,机会确实多,我爹来了几年,小有积蓄,便娶了我娘,在南安村那处山脚下修了个小房子住下,之后便有了我。我爹技艺好,在镇上有了口碑,那时的伞帮便找了过来。我爹独自做工,有时候也会遇到人家欺负,心想入了伞帮,能得庇佑也好。
  当时还交了几钱银子才入得进去。哪知这伞帮**不堪,入前入后不是一个嘴脸,在外受了气不仅没人管,在帮里还有人明目张胆偷学我爹的手艺。我爹不甘心再受伞帮管制驱使,便卖了山下的房子,带着我和我娘搬到了南安村。”
  阿媛皱眉,“没想到你们是这么来到南安村的,从来没听你提过呢。看来,我们这些外来户,都有不为人知的经历呢。”
  颜青竹点头道:“当时的伞帮已是靠骗取帮众的入帮费度日,没想到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情况更加不堪。刚才那几个人,竟没一个是伞匠,就算是伞帮的,也不过是打着旗号来讹人的。”
  “你怎么知道他们没一个是伞匠?”阿媛好奇道。
  颜青竹笑笑,摊开自己的双手,“看手就知道啊。”
  阿媛吸吸鼻子,又补充道:“他们身上也没有桐油味儿。”
  “猫鼻子。”颜青竹捏了捏她小巧的鼻子,又道,“伞帮确实是存在的,也曾经盛极一时。你可知,如今我送伞的那几家伞行,老板都是当年伞帮的匠人呢。”
  阿媛有些惊讶,“你是说,柳老爷……付老板……他们当年都是伞帮的人?”
  颜青竹道:“不错。我爹是没赶上好时候,他入伞帮的时候,伞帮刚好经历了一次分裂。柳老爷,付老板这样的人,他们不甘心只做能糊口的匠人,便凑了本钱在镇上买了铺子,做了商人。剩下的伞匠是不屑如此的,他们继续做工,他们的希望是有了钱,能有办法置田做农人,而不是商人。”
  阿媛感慨道:“那是十多二十年以前啊,剩下的人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哪怕在今天,朝廷已把匠户,商户,农户都列做良籍,一些人也还抱着从前的想法。比如,南安村的人就是这种想法。”
  颜青竹叹了口气,抿唇道:“可是,一念之差,之后的生活便是千差万别。”
  阿媛也甚认同,“是啊,付老板如今在镇上有两处宅院了,柳家更是镇上首屈一指的富户。那些留在伞帮的人,后来恐怕并不好过吧?”
  颜青竹道:“有一部分人,后来也退出了伞帮,但他们没有本钱,只能去做工,所以……可能就是在付老板,柳老爷这样先离开的人的作坊里做工。还有一部分人,后来存够了钱,也托到关系改了户籍,买了田地,做了农人。或者,像王山泉这样,娶了农家女,自然就做了农人。剩下的人,留在伞帮,就做了吃烂钱的那一类。我只是没想到,伞帮十多年了,还在变本加厉做这种事。”
  阿媛忽而想到什么,道:“我记得你说过,张平和黄力就是伞帮的?今天这些人找上门来,不会和他们两个有关系吧?”
  颜青竹想想,道:“这个不好说。倒是那个张平有按时把钱送到监市铺,我每月都有去拿的。”
  阿媛道:“他表面上赔你钱,那是他惹不起监市铺。背地里却找了伞帮来对付你,这不是没有可能。”
  颜青竹听她这么说,也有了几分怀疑,却又不想她太担心,便不再接这话题,只一再宽慰她。
  第二日,中秋节。颜青竹本打算与阿媛一起回南安村,与石寡妇共同过节。
  阿媛却担心那帮人又找上门来,中秋节百工村有很多伞匠都会回家,一旦他们二人离开了,作坊又没有人帮忙照看,出了意外他们可赶不回来。
  颜青竹觉得,那些人倒不至于大过节的找上门来,但怕阿媛担心,便答应了她今日先不回南安村。
  中午,阿媛送饭,见半日过去,仍旧没发生什么事,便安下心来。
  颜青竹打开食盒,见食盒里除了饭菜,还放着一个金黄的酥皮月饼。
  “你做的?”颜青竹笑问。
  阿媛白了他一眼,“都知道家里没烤炉,还问?明年你才能吃到我做的。”
  颜青竹咬了一口,忙道:“太甜了,不如家里那个豆沙馅好吃。还好只带了一个,否则我腻得吃不完了。”
  阿媛嘻嘻一笑,“有了对比,终于知道我做的好了吧?”
  “娘子做的一直是最好的。”颜青竹笑道,“不过我粗心了,忘记让你多带些过来。昨天那几个匠人来帮忙,我们还没有谢过人家。”
  阿媛轻哼了一声,“不用等你说,我来时都送过了,你这个是剩下的。”
  颜青竹委屈地抓了抓后脑勺,“原来我吃人家剩的呀?”
  阿媛故作得意地笑着,又问:“对了,我送月饼给王大叔的时候,看到他在旁边盖新房,两个女儿也过来帮忙了。是要一起住过来吗?”
  颜青竹点头道:“邱氏要把两个女儿嫁出去,两姐妹不愿意,就来投奔王大叔了。王大叔还想把小蛟也接过来,但邱氏死活不同意。”
  阿媛并不觉得意外,“邱氏从来把女儿当草,把儿子当宝。她如今被休,恐怕就指望着儿子长大了孝敬她,怎么可能把儿子给王山泉?”
  “你说的对,倒是那个孩子还小,要是一直跟着邱氏,只怕长大了就是个没出息的祸害。王大叔要抢回儿子,还得多加努力。”颜青竹道。
  二人谈笑着,时间不觉流逝。阿媛担心作坊这里出事,推说家里那处今日没什么生意,大家都买月饼去了。
  颜青竹知她心思,也不点破。这日直到收工,仍旧风平浪静,阿媛方放下心来。
  回到家中,颜青竹将厅堂里的八仙小桌搬到天井处。阿媛沏了壶香气四溢好茶,又端了盘酥松甜软的月饼。夫妻二人相对而坐,望月闲谈,倒也自在。
  直到过去五日,伞坊那边也再没有人找麻烦,阿媛便彻底放心了。大抵那些伞帮的人欺善怕恶,见到百工村人多势众,不敢来犯。
  因着中秋节未陪石寡妇共度,二人心中有些歉意,这日便买了些东西,打算前去南安村。
  却是不巧,正打算出门,焦三柱带着秀儿上门了。
  二人带着一捆茶篓,抱着一卷布匹。茶篓是焦三柱编的,他父亲从前就是做这个手艺的,焦三柱趁着空闲编了十几个,想让颜青竹帮忙找找买家。至于布匹,是石寡妇托焦三柱带来的,也是帮忙找买家。
  秀儿也从包袱里掏出几样绣品,阿媛见了,不由感叹,原来秀儿的绣功这般好,比起她娘也差不了多少了,当下便对秀儿多了几分相亲之意。
  于是这日便不好的再提上山的事情,颜青竹带着焦三柱去了收购茶篓的地方,阿媛与秀儿去布庄问了布价,又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