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子妃花事记-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顺子却哭死不肯出,一个劲地磕头求饶,说奴才一脚踏进紫禁城,今生生是紫禁城的魂,死是紫禁城的鬼,出了这座十米宫墙就是个空壳,活不成。
    那森青色的亮绸袖子垫着手,趴在地上磕得满额头开花,求四殿下开恩,念在奴才多年服侍的份上,让奴才在您跟前做个卑贱的扫洒,那也是奴才的造化。
    宫女阿云也爬过来,拽着小顺子的袍摆一起磕头,哭诉不想被逐出宫。
    在宫里虽是奴才,到底四季两套衣裳、材米油盐不愁,出了宫算什么?那是路边的一坨屎,断了半截的玩意儿补不回来,一样做不成真男人。
    但不论是皇帝还是皇后,都不会再允许有污点的太监留在皇四子的身边。小顺子末了被罚去直殿监做了个下等的扫洒,那阿云本已是尚食局的掌膳,也被革职沦为卑贱的洗菜宫女。
    楚邹求了母后发话,赏他们做了一双对食。只是在那之前,小顺子还得再挨一刀,这一刀子下去,他一辈子便再没可能长出来了。
    但这是他自个选择的路。
    应该也是所有太监的命途。在最初的那一刀子下去后,便注定不能、也没有了回头路。
    原本还怕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在楚邹岌岌可危的声名上又抹黑一把。但少见的却被压抑了下来,阖宫静悄悄的,就好像没有什么发生过。
    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在无声地告诉人们,沉寂了三年多的皇四子要复盛宠了。
    从前楚邹在撷芳殿下课回来,路过东一长街,宫人们只对他点头擦身;现在都是恭敬战兢地退开在一旁,默默地迎候他过去了才敢动弹。
    腊月的天气冻得呵口气都能成冰,没有下雪的早晨寒意尤盛,吸一口冷风,能把整个鼻管都酸了。
    御膳茶房里新杀了两只黑羊,胖大厨子爷爷用枸杞、当归、水发木耳和淮山药,加了两碗绍兴黄酒在大灶上炖,炖得一长条屋子里白雾腾腾,香气撩人。
    角落小麟子的矮灶上也在滚水扑扑,是个新砌的小灶,先头的糊泥巴换成了结实的红砖,架上油光发亮的小口铁锅。当差的“同僚们”这下可不敢再小瞧她,每天不用她起早,辰时一脚跨入门槛,她的灶上早已经生起了火。也不用天天做,几时有兴致了,或者她柿子爷点单了,那就给他做一点。
    御膳茶房里没谁比她这差当得更悠闲。
    这会儿正垫脚踩在凳子上,跟她的老朱师傅在学捏如意面。快过腊八了,腊者,接也,新旧交替时候要图吉利,宫里头更是讲究这些细枝末节,做出的糕点面点都要讨喜庆带吉祥。
    朱师傅把寸长的面团头尾一捏,拔一拔长短顷刻就变幻出如意的雏形。她瞧得目不转睛,轮到叫她试,怎生头尾一捏一拧,再拔一拔,变成了一条长虫。问她这是什么?是条龙。是条龙怎没眼睛呐?她就从桌角缝里抠出两芝麻粒往上一摁,得,这下连头都摁没有了,还龙呢。
    叫她捏元宝必捏成大头乖宝宝,捏风筝必捏出一只丑兽,眼睫儿轻颤轻颤,满天花乱坠。朱师傅瞪眼珠子唬她:“淘气,不好好学,赶明儿柿子爷不要你,学劈柴去!”
    已经有许多天没得柿子爷召唤了,她这才又记起自己的差事来,扑腾腾滑凳子跑了:“我捏的是胖师傅的大鼻孔,嘁嘁。”
    那边厢小锅上炖着个杯子,炖久了杯盖儿随着蒸汽咔咔咔咔乱跳,她把汤水倒出来,呱啷呱啷拎着她的新食盒子就去了坤宁宫。
    从景和门里进去,轻车熟路。
    难得天晴无雪,稀薄的阳光笼罩在坤宁宫外的单层露台上,孙皇后正命宫女把她的瓶子搬出来晒。抬头看见个矮凸凸的小太监,穿一身饕餮袍子晃悠过来,就戏谑她:“唷,今儿做的是什么?”
    柿子爷妈妈说话真好听,脸上笑容也是高贵漂亮,每一次和小麟子说话,小麟子就不自觉的拘谨脸红。她把盒盖子打开,恭敬地勾着肩儿:“是炖梨。”
    那裹锦绒的小食盒里汤水浅漾,一颗灰不拉几的大鸭梨像颗葫芦似的杵在正中间,梨帽儿一点点大,倒是风一吹,淡香扑鼻。
    孙皇后就好笑:“炖梨做什么?也不削皮。”
    小麟子一边提食盒,一边捏盖子,显得很吃力。用下巴点脖子:“柿子爷有哮喘,天冷了出气不舒服,吃了梨喉咙好,梨皮生津润燥,还养肺。”
    一板一眼,说得慢声慢气,尾音不自觉上翘。
    孙皇后忍不住刮她粉圆的小脸蛋:“那你懂得还真多,进去找他吧。”说着自己也站起来往里走。
    小麟子捧着食盒子小心迈过门槛,正殿的双龙挡板平头案上,皇帝楚昂头戴乌纱折上巾,穿一袭明黄修身团领袍,两肩绣金盘龙纹样,端端地坐在正首。楚邹曲腿坐在他右侧,正执笔低头写字。
    自四年多前入主紫禁城,这孩子基本就是放养。这些年没有去约束他,那笔下字迹便放达不羁而又矛盾内忍,没有章法。
    皇帝教训他:“自古观字识人,为人尊者,心思不能轻易叫人揣透,首先便体现在这一手字迹上。我儿虽正气持敛,却失之拘泥,有执拗之向,这不是个好兆头。”
    他的声音很轻,微微有些咳嗽。
    但在撷芳殿方卜廉先生的眼里,却是对楚邹有过盛赞的,只道不拘一格,主见分明,坚毅明秀。只是这话是私底下对楚邹的点评,并未敢放在明面上。
    但父皇既叫他改,他便只能按照父皇所说的一笔一划收敛。
    忽而侧头,看见一道影子,便问她:“你干嘛来了?”
    这么凶,自从见了小顺子那个后,柿子爷对太监总爱皱眉头,叫离得远远的。
    小麟子说:“奴才给主子爷送炖梨来了。”
    楚邹本来不想看,但是她已经自顾自打开盖子,她又把梨帽子捏起来,那里面挖空的梨心里炖着两朵冰糖银耳,莹白软糯的溢散出甜香。
    他就忍不住抿了抿唇:“搁着吧,你给我削成片片,我一会儿写完就吃。”
    字迹又微微有些张弛,讨厌这种被套牢的感觉。
    最是知道自个儿子味蕾的挑剔,楚昂看着一本正经的小豆丁太监,便勾唇戏谑道:“见者有份,给朕也削一块。”
    小麟子削了三四片,很是斟酌了一瞬给出去一片。
    果然是清润甜香,余味绵长,皇帝拿着那片薄梨,偏偏说再要。
    只好又给,眼巴巴看。又看正在写字的柿子,生怕再给皇帝要两块吃没了。
    孙皇后走进来:“好了,留着给你的柿子爷吧。没得御膳茶房里炖的不吃,偏和一个孩子抢。”说着替小麟子把盒盖子盖上。
    皇后揶揄人的功夫厉害,皇帝轻轻咳嗽,清削的俊颜上几许困倦,却难掩一分笑容。
    张福哈着腰:“御膳茶房里再怎么,也比不上娘娘您的厨艺。今岁浙南大雪灾,皇上已经两夜没阖眼了,这不,昨儿哪个当差的奴才窗缝没关紧,这就给咳上了。”
    孙香宁眼梢便睇了睇皇帝,平展的宽肩望过去,望到头还是那张英挺的脸。她是知道他这毛病的,一着凉一发热就容易咳,否则他的儿子当年也不至淋一场雨就落了病,都是随了他父皇的体质。
    病了还故意到人殿里来咳,她只做是不管。他害他儿子得了哮喘怎不说。问小麟子:“你多大了?”
    小麟子仰着下巴,矮矮地仰看黄柿子母后:“奴才三岁,过年该四岁了。”吴全有在桂盛跟前说过她三岁,她一直记着呢。
    四岁了……长得倒是快。孙皇后摸她软茸茸的小脑袋,笑眸里微微掠过一丝暗淡。站起来,复了容色:“可惜了是个太监。本宫问你,拨你去柿子爷跟前当差,做他的小跟班你去不去?”
    小麟子想起陆安海的叮嘱,直摇头:“我想给柿子爷做菜,呆在御膳房当差。”
    桂盛在旁嫉妒,连忙躬身插话道:“是还太小些,爬个床架子抱床棉被都太矮,怕是照顾不好四殿下。”
    皇后是不爱搭理桂盛的,便道:“那就把本宫身边的小路子派去吧,小路子勤快本分,总归老四身体落了不好,身边缺不得人。”
    这便是暗示皇帝之前的那些事了,才暖和一点的气氛立刻又冷下来。
    楚昂脸上笑弧便又敛尽,淡漠道:“朕已经安排好了,叫小榛子去伺候。”
    说着凤目往殿外一扫,就看见门口勾头弓背地站着个十五岁的小太监,看起来脸微黑,瘦弱。
    她晓得他的用意,无非是要将儿子掌控在他自己的视线之下。孙皇后便弯眉看楚邹:“老四你自个选吧,想要谁伺候?”
    作者有话要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