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家和淑妃那边是敌对,互相之间自然盯得很紧。
有句话说得好,最了解你的人永远是你的敌人。
几乎是高家刚刚有了动作,淑妃这边就有了相应的动作。枇杷山这个地方,一定和高家有巨大的联系,甚至对于高家来说,是动不得的地方,否则高家不会是这样的反应。
几乎是和高家前后脚,淑妃一脉也悄悄派了人出去。
刘子新虽然守住了秘密,可是他却不能阻止别人自己打听。刘子新能够想到的问题,别人自然也能想得到,甚至很快,连刘子新抓了个人回来的事,都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一个个的,可真是热闹,”关于这两家的消息源源不断的被汇集到谢家。
为了能在第一时间看这些相关的消息,谢麒也难得拒绝了出门会友,乖乖的待在了家里,和谢笙一起等着外头回来的消息。
“高家有些急了,”谢笙道,“这件事太过重要,高家将这件事也看的太过重要,却反而失去了平常心。”
“也可能他们现在已经根本顾不上会不会暴露了,”谢麒猜测,“他们现在所要做的,应当是要保护太子,只要太子好好的,高家就一定不会有事,皇上总要给太子留些脸面。”
“如果刘子新查到的东西够多,说不定皇上已经怀疑到太子身上了,而高家这样的举动,反而让皇帝更加起疑心。”
谢笙继续道:“我更加倾向于刘子新已经查到了不少的东西,否则像刘子新这么谨慎的人,怎么会选择在那样的时候进宫。”
谢麒闻言也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谢笙的想法。
“不过暂时也不能就这么轻易地下定论。”
“没关系,”谢笙道,“只要我们的想法和高家一样就行。”
谢麒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他们并不需要考虑的太多,毕竟谢家是不会参与到这件事情里去的,他们只需要摸透高家的想法,然后注意这件事的动向,让事情按照他们所想的那样发展,就已经足够了。至于细节,自然就是没什么关系的。
“是我想的太多了,”谢麒道,“想的太多了,反而失了应有的准头。”
“大哥这样也挺好的,”谢笙笑眯眯道,“左右咱们只是在家里自己先猜一猜,做一个预判,并不一定非要拘泥于事情的是非对错。”
谢麒闻言笑了起来,正想要说什么的时候,捧墨进来回话,说是两位姐儿过来了。
谢笙兄弟两个赶忙把桌子上的消息都收拾好,放进柜子里锁起来。
“你们两个成日躲在屋里做什么呢,”大姐儿问道,“听说大哥今日连出门的宴饮都推了,这可不像你。”
“整日出门宴饮,去的也还都是差不多的地方。还没什么新奇东西,忒没意思得很,”谢麒道,“这样冷的天气,一旦出了门,今日还不一定能回来。何必如此折腾。”
大姐儿两个一想,也是这个道理。
能玩的东西也就那么多,何况这样的天气的确太冷了一些。若是在城里还好,用了饭就回,也不耽搁什么。可一旦去了城外,当日未必能回,就在庄子上或者别人家住上一夜,也就更麻烦了。
“大姐二姐,你们今儿怎么想到要到我这里来?”
谢笙有些奇怪的问。
“谁说到你这里来,就是来找你的,”大姐儿故意道,“我们是听说大哥在这边才过来的。”
谢笙闻言立刻做出一副不高兴的样子,惹得两个姐姐直想笑。
不过大姐儿也没说假话,她们是听说家中已经在准备给朱红玉下聘的事情之后才过来的。
“恭喜大哥,即将娶得美娇娘。”
“这还只是下聘,等真正过门还有好几个月呢,”被两个妹妹这样郑重的恭喜,恭喜谢麒有些不好意思。
“我们已经问过娘了,年前肯定是来不及的,可转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娶红玉姐过门。就连日子也是在蜀州时,就向顺安伯请好了的,可没多久了。”
两个姐儿说着,便善意的笑了起来。
这回谢麒不说反驳的话了,其实对于迎娶朱红玉过门这件事,他自己心里也期待得很。
“说来慎之哥和潘小姐的事情,也该定下了吧,”谢笙突然想了起来。
比起朱红玉,朱弦的年纪可是大了不少,就连潘小姐,如今也已经再拖不得了。
朱红玉在家时候,还能将家里的事情一把抓,可朱红玉一旦出了门子,就不好再管娘家的事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潘小姐什么时候过门,就显得尤为迫切。
“听说已经说定了,只差世子,也就是潘小姐的父亲进京,就可以开始正式走流程。”
大姐儿和朱红玉关系好,知道的事情自然就多一些。
“年前肯定是来不及了,但是两家也想着赶紧把礼走完,这日子初步也是定在正月初六。”
家里孩子越来越大了,这些人自然是不乐意孩子们这样一年一年的耽搁下去。
正月初六虽然还没过完大年,可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日子,不会耽误太多事。
“难怪娘赶着样在这段时间,先把给红玉姐的聘礼先下了,”谢笙道,“过段日子还要忙慎之哥的事,要是两件事凑到一块儿去,可有得磨。”
大姐儿等人也点头道:“可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几人很快又转而说起旁的,底下人很快捧了茶点上来,几人干脆就在谢笙这里开起了茶话会,左右他们兄弟姐妹几个,也好久没这么说过话了。
等到玩得差不多,该回去的时候,连二姐儿也不由感叹了一句:“都说一个人自由自在,可依我看,只有大家都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最叫人觉得开心的。”
等走出门,二姐儿难免又对大姐儿说了一句:“这样的日子,过一日少一日。过两年,等我们两个出了门子,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像这样聚到一块儿的时候。”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只要咱们几个好好的都在,就必然有再聚的时候,”大姐儿道,“何况就算是出了门子,这里也永远是咱们的娘家。”
二姐儿脸上堆起笑意点了点头。
等两位姐儿都走远了,确定不会再回来,谢笙才将先前锁上的柜子打开,将里头的消息拿出来,按照时间顺序摆好,放在一个预先准备好的匣子里到时候等谢侯回来,也方便查看。
“哥,明儿我再进宫一趟。”
谢麒点头道:“也好。”
谢侯今日回来的稍微有些迟,他带回了朝堂上的新消息。
“皇上已经派了慎之带人去私下接应刘子新,”谢侯道,“这几日你们就不要联系他了。”
“爹你就放心吧,我们都知道分寸的,”谢笙说完又道,“让慎之哥去接应,想必刘子新知道的事情已经很多了。”
“刘子新那个人小心谨慎,一旦知道了一点什么,必然会毫无保留的告诉皇上,”谢侯道,“不过他这样做,反而还省了我们的力气。”
刘子新将所有的一切都告诉皇帝,这也就意味着,皇帝对枇杷山一事知道的或许比很多人都要更清楚一些。
可是皇帝却只是让他按兵不动,私底下又派了人去接应。想来应当也是另有打算的。
所有人都在等,等高家的动作,等太子的动作。
这分明是黑夜前的黄昏,高家却以为是他们的好运气。一叶障目。
皇帝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了,他想要等待的原因,是因为太子。
“娘,最近是不是又发生了什么事,”二郎敏锐地察觉到了气氛的不同。
朱王妃点了点头,却没多说,只是道:“再等等,再多等一等就能告诉你了。”
二郎其实并不喜欢这样的感觉,所有的人都知道,可就是把你当小孩子一样,什么都不告诉你。
“娘,我已经跟着老师学了很多了,你就别把我再当成小孩子一样看待了,我已经可以知道那些事情。”
“并不是把你当小孩子一样看,而剩下全是本身就没什么定论。之所以要等待,就是因为所有人都在看,这件事情背后到底是什么人。”
朱王妃说完又道:“二郎,再有耐心一点。”
听了朱王妃的话,二郎也不得不点了点头,他相信自己的母亲。
事实上,提前将这件事情的原委告诉二郎也不是不可以,可朱王妃又有些犹豫。这些日子她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自己在孩子的眼中到底是什么样的形象。
她看多了这宫廷里,母子俩反目成仇的戏码。却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在自己和儿子身上上演,难免就要更花一些心思。
“娘娘,高祺进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