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秘密见面又分道扬镳,只是这个所谓的秘密,苏名章并不认为会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此番,一起回京的将领并不会全部留下,他们原本就有部分属于地方,受了封赏,自然就要折返边境继续保家卫国。
按常理,苏名章应该也是其中的一员,不过兵部的人似乎善于揣磨圣意,苏名章自然而然就留了下来,当然,这原本也是睿亲王等人的意思,如此自是皆大欢喜。
苏名章跟曾经的傅云庭一样,都成了一个挂着虚职的闲人,有人着急,于苏名章而言却是正好,毕竟他本来就不擅长武人的事情,有了足够的时间,他就能做一些别人不能做的事情,当然,现在还有不少的人盯着他,所以只能缓一缓,相信再过一段时间,还能想起他的人,大概屈指可数,毕竟,没人看重,手上也没权利,谁还会去搭理他。
届时,苏名章相信,睿亲王也不会放弃他,反而极为可能转到暗地里,做一些更为私密的事情,甚至是解决阴私,那些事情对于大局而言或许不是很重要,却会非常的要命,而这些,稍不注意,就会成为致命的把柄。
以前做这些,苏名章不会愿意,还会心有怨言,便是睿亲王估计也会认为是大材小用,现在,谁看来都是再合适不过。
而在那之前苏名章已经递上了一份投名状,那就是那些投效了睿亲王的大臣的具体名单,这样或许不算大,至少还是得到了晋亲王的肯定,如此,苏名章也稍稍的松了一口气,就怕自己成了废物。
在所有的事情看似有条不紊进行的时候,迎来了今年的会试。
李鸿渊前世,这个时候西北的战事还没有结束,会试倒是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只是处在西北的那一片的举人基本没有参加,不过,地理位置也造就了教育程度的不同,每次参加会试的人都不多,而且即便是过了会试,参加最后的殿试,能入二甲的都很少,更别说一甲了,几十上百年都未必能出一个,至少在启元王朝建立至今,最好的成绩也只是二甲第六。
每三年一次的会试,每一次都是顶顶重要的事情,也是读书人最为活跃的时候,不管自己会不会参加,都会参与进去,激烈的讨论,乐此不疲的竞猜最后的名次,那些那些人又被看好,风头最胜的那几个,往往都有自己大批的“粉丝”。
“考题为夫基本上还记得,婉婉想不想要?”李鸿渊一本正经的逗弄婉婉。
靖婉只是斜了他一眼,没有搭理他。且不说他前世与现在有多少事情已经发生了改变,就他自己所言,这个时候,他虽然是在京城,但貌似正处在水深火热中,要应对一堆豺狼虎豹的兄弟,还有那个想要他死的老子,有那功夫去关注会试考题?唬弄谁呢!
谎言被拆穿,李鸿渊也脸不红心不跳,“好吧,会试的题目确实不知道,不过殿试却是知道的,婉婉确定不想要吗?”
“任何事情不到最后都可能发生改变,这一点,阿渊你应该比谁都更加深有体会,如果我没有猜错,在上次的殿试,这考题应该就出现了变动的。再说了,就算题目不变,我那三个哥哥,也不需要用作弊的方式来取得成绩,相反,如果三人的成绩都太好,那不是直接送了一个活靶子,遭人攻讦吗?”
李鸿渊笑了笑,不置可否,大概认可了靖婉的话。好吧,反正一开始就是一个玩笑。
“阿渊,我倒是挺好奇,最终进士及第的三个人。”
“榜眼跟探花都不记得了,至于这状元,你也认识。”
靖婉眉宇一挑,“江万里?”
李鸿渊转瞬冷了脸,冷哼一声,“瞧着婉婉也是很看他。”
又随随便便的打翻了醋坛子,这都成婚两年了,怎么可能还不习惯,这样的情况,他也最多在嘴上说一句,不会真的就做出丧心病狂的事情,所以,靖婉也不以为意。
她知道会参加今年会试的人就那么几个,不是自家三个哥哥,跟骆家有关系那几个同样不太像那块料,那就是现在被很多人看好的江万里了——自家叔祖的最小弟子。
“阿渊既然记得他,想必江万里在日后的成就应该是不错的,至少在你执政期间应该如此。”靖婉的眼眸微微的眯起,“阿渊应该偏爱使用青年才俊吧。”
靖婉既然这么说,那么就表示对李鸿渊有足够的认知,这一点,无疑是取悦了活阎王,将靖婉拉入怀中,阴阳怪气的语调不再,还有心情说起一些事情,“江万里少年成名,当年是他们郡的解元,此次会试乃是会元,殿试乃是状元,货真价实的三元及第,没有一个人有异议,而非为了图一个好彩头,才在最后将他定为状元。”
如此说来,那就是真的厉害了。
三元及第这种情况,可以说当真是非常的难得了,一个朝代未必能出一例,或者几百年都可能没有,即便是出现了,那么都可能跟阿渊所言一般,是为了好彩头,真真正正考出来的,都可以当成稀世珍宝看了,毕竟,现在的科考,越到后面,主观性就越强,而阅卷的人,基本上都是各有各的喜好,能让他们一致的认为好,甚至到了能让他们不得不摒弃立场的程度,可不就是珍宝。
还好,靖婉的这想法李鸿渊不知道,不然,就不是嘴上“酸了”,估计真的要出手将这个“珍宝”给和谐了,反正,在他的认知里,再能耐的一个人,也不能扛起一个国家,而一个国家真的只依靠一个人,那么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所以,能人,也照样可以多他不多少他不少。
三年前就已经经历过自己人参加会试的情况,所以,心态很平和,半点不紧张。
倒是靖婉的四叔,三年前才考上,名次还不是很好,这个时候又被骆沛山提溜出来训斥,当着一众兄弟侄子的面,骆四爷那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训完了,骆沛山看向将去考场的三兄弟,“如果名次比你们四叔差,回来后,等着家法伺候吧。”
三人闻言,立马绷紧了皮,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第518章:热闹,黑马
当然,关注骆家三兄弟科考的人,肯定不会只有靖婉以及骆家人,三个人那都是已经成婚甚至当爹的人,这岳家肯定也会异常的在意,哦,除了定国公府的人,虽然孙老夫人雷厉风行解决了大半的问题,但剩下的就能消停了?天真!
就孙宜嘉的两个兄长,那都是斗的你死我活,而且异常的白热化,明面上可是比之皇子之间夺嫡还要热闹,哪有功夫管骆靖博科考不科考,外面天大的事在他们眼里那都是小事,在某种程度上,康亲王那里都要排第二,皇后在病中没法管,康亲王的话又不太好使——阳奉阴违,当面好好好,回头就不当一回事,继续将他们之间的事放在首位。
康亲王的势力本来就是以定国公府为首,这兄弟二人如此不分轻重,其他人怎能放心将前程压在定国公府身上呢?于是,一部分人心生动摇,考虑要不要另择良木,也有人生出更大的野心,欲取代定国公府的地位,从龙之功也要分主次不是,最终的利益也截然不同,正所谓蛋糕就那么大,谁不想吞下最大的那一块。
而这些变化,定国公府的人暂时还没有发现,而康亲王,大概也因为自己那些表兄弟不将自己放在心里而是心生恼怒,有人想要取代定国公府的位置,他就当不知道,甚至是顺水推舟,显然是准备好好的冷冷定国公府的某些人,让他们知道知道厉害,以免自视甚高,连主子是谁都忘了。
因此,最近,康亲王在私底下与秦天鸣打得火热。
要说秦天鸣是武将,但是,为人也是无比的圆滑狡诈,使得康亲王半点没怀疑他的忠心。
仔细的算算,康亲王跟定国公府生了嫌隙,自以为的忠诚良将实际效忠的主子是晋亲王;睿亲王连番的受到打击,苏名章已经背主成为一颗要命的定时炸弹,妻子与他离心意味着岳家与他也可能出问题,而右都督所在的沈家,沈书韩其实算是光杆司令,因为沈家的其他人早就被李鸿渊算计剪除了七七八八;恭亲王跟岳父闹翻了,大厦倾了一半,好吧,实际上原本就是危房。剩下的那些,即便是已经封王的,也全都不足为惧,更别说那些还没封王的,也就是说,现在的启元,看着依旧斗得凶狠,实际上已经是晋亲王一家独大了。
他如果这个时候谋朝篡位,成功的几率不要太大,不过,显然李鸿渊暂时还没有这个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