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是真正的好电影,让人心跳加速、血脉喷张、荷尔蒙飙升、性欲。大发……‘生死时速’生动地诠释了一部动作电影的精髓。
当雨果…兰开斯特出场时,帅气俊朗、气场蓬爆、机智英勇,简直是让一众特警队队员都弱爆了,而站在他身边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更是完美演绎了‘金发尤物’的真理。兰开斯特仅仅是留着一个圆寸,却帅气得让人忍不住想要尖叫,阳刚硬朗的男人气质彻底爆发。
如果仅仅是帅气,这样的花瓶在好莱坞一抓一大把,虽然西尔维斯特…史泰龙、阿诺德…施瓦辛格的外貌完全落于下风,虽然哈里森…福特、布鲁斯…威利斯的气场也完全比不上,但雨果…兰开斯特的帅气依旧让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可是更为可贵的是,这个角色上天入地、力挽狂澜,堪称完美:遭遇困境身先士卒,遇到危险临危不乱,生死当前置之度外,面对歹徒义正言辞,怀抱美人坐怀不乱,生死关头毫不畏惧,那双结实紧绷的臂膀仅仅拥抱着女人,豁出生命拯救所有人,即使是围观的群众都要坠入爱河了,更何况是与他生死共患难的女人呢?
而这样的男人除了对待女人勇猛非常之外,对待战友更是奋不顾身,当培恩告诉杰克他炸死了哈利时,杰克那崩溃的激动眼神简直将男人的友情推向了巅峰,让人不由自主想起杰克和哈利联手解决了电梯炸弹之后,他们的对话,‘好玩吗’、‘我很开心,你呢?甜心。’
兼顾爱情和友情的好男人,让女人神魂颠倒,让男人肝胆相照,这才是真正的绝世好男人!同时也演绎了一部精彩绝伦的动作电影!紧张程度让人想要尖叫,就像玛丽莲…梦露的裙角被掀起时一样。”
不得不说,“芝加哥论坛报”的影评充斥着浓浓的调侃,这种赞扬甚至让人无法区分到底是称赞还是嘲讽,但问题就在于,他们为电影打出了八十五分的评价,这就说明他们还是送上了好评的。于是,这篇影评就越发值得玩味起来,居然还引发了一股讨论热潮。
“生死时速”首批六家影评全部放出,最低的评价就是来自“芝加哥论坛报”的八十五分,最高的则是“洛杉矶时报”的九十三分,在如此声势之下,六月第一周的票房生死战也就拉开了序幕。
第889章 话题巅峰
六月第一周,北美电影市场迎来了一次火爆对决,“生死时速”、“乡巴佬征服纽约”和“天兵总动员”三部电影同期上映,虽然三部电影都是四千五百万美元以下的“小成本投资”,都不具备横扫千军的强者风范,但激烈的竞争还是点燃了1994年暑期档的第一次高潮。
除了这三部新电影之外,上周上映的“摩登原始人”和“比佛利警探3”,再上周上映的“赌侠马华力”也都依旧具备强劲的票房拉动力,这都足以让本周的北美电影市场进入白热化的对决。
在首映式结束之后,“生死时速”轻而易举地以黑马姿态横空出世,震动了整个北美地区的电影市场,不仅将首映式的话题性推向了巅峰,同时也将这部不被看好的动作电影一步步推向了经典位置。这种强势顺势延续到了周末全美公映之后,第二批影评火热出炉,“生死时速”再次以绝对优势领跑,毫无悬念地击败两位强大的竞争对手。
出人意料的是,居然有四家专业影评杂志给出了满分的评价,甚至比“洛杉矶时报”还要大方慷慨,其中还包括了“芝加哥太阳报”和“好莱坞报道”这两家权威媒体!
顶尖影评人罗杰…埃伯特在“芝加哥太阳报”的影评专栏如此评价到,“我们曾经见识过类似的题材——而且很多很多,但很少能够表现如此出色,也很少能够表现出如此高能量,并且将这种高姿态从头维持到底,罕见,罕见!”
虽然罗杰没有正面表示赞赏,但从影评的语句之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推崇了,满分一百分的评价也证明了这一点,而在推荐一栏之中,罗杰表示,如果“终结者2”是三颗星的话,那么“生死时速”则是四颗星。
毫无疑问,罗杰对“生死时速”的好感是全方位的,甚至超越了无数人心中奉为经典的“终结者2”。
“美国周刊”也是百分俱乐部中的一员,他们如此评论到,“这部电影看起来就像是经典的动作电影——比如说‘虎胆龙威’,但它却用更加出色的技巧将动作电影里一切元素融合在一起,这就像是一个刺激和克制、高潮和幽默的完美混合物,即使离开了电影院,大脑里也依旧无法从电影里走出来,那种持续不断的快感至今连绵不绝!”
虽然说“美国周刊”也被认为是“亲雨果派”的一员,而且他们主要报道也是以八卦为主,但不可否认,他们的电影评论还是受到了许多读者的欢迎。这一次,他们的评论显然比“洛杉矶时报”要大胆了许多,同时也将“生死时速”拿来与另外一部经典动作电影“虎胆龙威”拿来做比较,并且和罗杰一样认为依旧是“生死时速”胜,这绝对是难得的景象。
一向走专业、高冷、嘲讽路线的“纽约客”这一次也对“生死时速”刮目相看,不仅给出了一百分的满分,而且还在评论说到,“结果很明显,而且毋庸置疑,这是1953年亨利…乔治…克鲁佐执导的‘恐惧的代价’(Le。Salaire。De。La。Peur)以来,半个世纪里最出色的车辆动作电影!”
“纽约客”的立足点就更高了,要知道,“恐惧的代价”可是国际影坛最著名的动作电影之一,在当年国际电影节还不会互相排斥的年代,这部作品先后斩获了柏林和戛纳两个电影节的最高奖项,被誉为是五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法国电影之一。而“纽约客”现在将“生死时速”拿来和“恐惧的代价”做比较,绝对称得上是至高赞誉。
最后一个百分评价来自于“好莱坞报道”,“德…邦特和他的团队已经把视觉上的刺激和冲击推向了极致,但却又难以置信的合理和融洽,并且将这种刺激延续了下来。一部伟大的电影!”
“好莱坞报道”在整个北美电影界的影响力可谓是独步天下,他们的态度也可以看出目前整个好莱坞对于“生死时速”的态度。
此时此刻,如果有人再去翻阅之前大家对“生死时速”的预测,绝对会跌破眼镜,就好像之前“纽约时报”将雨果选择“低俗小说”称之为“愚蠢”一样,“生死时速”筹拍阶段面临的舆论狂潮也毫不逊色,甚至比“低俗小说”的待遇还更加糟糕——因为简…德…邦特的影响力、知名度、实力等全面比不上昆汀…塔伦蒂诺。
准确来说,就在“生死时速”上映三周之前也没有人可以预料到这样的情况,几乎所有人都在唱衰这部电影,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这部电影,就连二十世纪福克斯自己都自信心不足。
但结果,“生死时速”上映首周就迎来了赞誉狂潮,如此剧烈的反差实在是让人无法将脱臼的下巴扳回来,只能是目瞪口呆地走进电影院,然后目瞪口呆地离开电影院,最后再目瞪口呆地翻开报纸……下巴估计是要回不来了。
好莱坞电影行业另外一本权威杂志“综艺”虽然没有给出一百分,但还是给出了九十分的高分,“这是一个最为美妙的情况:第一次导演的简…德…邦特碰到了优秀的演员将一个出色的创意完美地执行到位,呈现出一部精彩绝伦的成品!”
一直与雨果不对付的“滚石”——事实上他们除了“辛德勒的名单”之外,就没有给雨果过好脸色,从电影到乐队,都是如此,但这一次破天荒地给出了八十八分,继“辛德勒的名单”之后连续两次为雨果点赞,着实是让人跌破眼镜。
“如果你想要寻找一部完美的动作电影,试试‘生死时速’吧,这是一部悬念、刺激和乐趣参杂的混合物,让人体验一次难忘的失控过山车之旅!”
而来自英国的“帝国”杂志则如此评价到,“只有很少很少一部分电影能够像‘生死时速’那样,利用如此凌厉而快速的剪辑将电影呈现出来,并且将那种刺激感保持长达两个小时!”八十分的评价也依旧可以看出他们的赞赏。
当然,爆米花动作电影想要获得万众一致的好评这就是不可能的事,“纽约邮报”在面临票房赌局的情况下,自然不可能对电影大加赞赏,“这就好像将拉夫…卡拉门登(Ralph。Kramden)幻想生活之中最糟糕的一天经过包装、打磨、美化之后搬上大屏幕,变成了主角们最美好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