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秀女们的宿舍居然是如此差劲。
宝容道:“所以才要选暖和的时候选秀,否则非冻出病来不可。”已经是第二次参选的宝容,也算是“过来人”了。
咕噜噜,小纳喇氏揉着自己肚子,露出赧色,“也不知什么时候能用膳……”
宝容道:“晚膳要等到酉时三刻,还得等一个时辰呢。”
听了这话小纳喇氏小脸都垮了下来。
宝容眼珠子骨碌一转,笑眯眯道:“你们坐着等会儿,我去弄点茶水点心来。”
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宝容便端着个四方竹木盘子回来,盘上有一壶茶、一大碟点心——虽只是寻常的太师饼,但对于饥肠辘辘的三人而言,已经是难得的好东西了。
便就着六安茶,一人吃了两块巴掌大太师饼,总算压住了饥肠辘辘的五脏庙。
小纳喇氏摸着肚子道:“我从前竟不知,原来太师饼竟如此可口。”
盈玥笑道:“饿了,自然什么都好吃了。”说罢,盈玥好奇地问:“茶水点心是从哪儿弄来的?”
宝容笑嘻嘻道:“西三所里本就有膳房,就在二所西北角,塞点银子就成了。”
原来是花钱买的。
宝容又道:“你们猜,我在膳房遇见谁了?”
盈玥与小纳喇氏互视一眼,耸了耸肩膀。
宝容神秘兮兮道:“我瞅见一个秀女,是镶黄旗的,总督爱必达之女,姓钮祜禄!”
盈玥一愣:“总督爱必达,我记得……”
小纳喇氏笑着道:“那位钮祜禄格格呀,我知道!她阿玛就是我阿玛的上司江浙总督。”
宝容外头问:“姓钮祜禄氏,她是太后的母族晚辈吗?”
盈玥摇头:“若我记得不错,总督爱必达,是遏必隆之孙,孝昭仁皇后的侄儿。”而太后,虽然也是钮祜禄氏,但只是旁支,八竿子打不着。所以,顺贞门排车候选的时候,这位钮祜禄格格才没有被引到前头,生生列在小纳喇氏后头了呢。
小纳喇氏飞快点头:“没错,钮祜禄格格的伯父,也是承恩公呢。”
这时候,门咚咚响了三记,小纳喇氏眼明手快,飞快将桌上一应物什尽数挪到了床底下,然后才去开门。
来着不是别人,襟上的绿头牌赫然是总督爱必达之女钮祜禄氏。
这人呐,还真不禁念叨。
此人观之年岁十六七,脸盘白皙,眉毛修得细细如柳,嫣红的嘴唇轻轻抿着,带着矜持的微笑,“我是镶黄旗的钮祜禄氏,阿玛是江浙总督。今年十七了,特意来跟几位妹妹打个招呼。”
十七岁,可见已经是第二次参选了。所以才熟门熟路,跑去膳房买点心,因此被宝容碰见了。这钮祜禄氏乍看上去很随和,但言语间颇有几分傲色,可见自恃出身得紧。
宝容忙笑脸迎上去:“钮祜禄姐姐好,这是我妹妹和纳喇家妹妹。”
钮祜禄氏微笑颔首,“方才在膳房外,便觉得妹妹面善得紧。”她目光打量着盈玥襟上的绿头牌,顿时了然一笑,“自家姐妹一同选秀,相互照拂,当真是令人羡慕。”
说罢,钮祜禄氏又上前,执着纳喇氏的手:“有些日子没见纳喇妹妹了。妹妹竟过了殿选,真是大造化。”
小纳喇氏小脸蛋上笑容有些不自然,“姐姐也同喜。”
盈玥皱眉,钮祜禄氏这话听着有点带刺啊,什么叫“竟”过了殿选?难道是觉得,纳喇氏的家世没资格留宫不成?
絮叨几句,钮祜禄氏才告辞了。
宝容好奇地问小纳喇氏:“你跟那位钮祜禄格格很熟吗?”
小纳喇氏立刻摇头:“虽然同在江浙,但也不过才见过两三回,话都没说几句。人家可是总督之女,我阿玛只是个三品参政道而已……”
参政道归属布政使麾下,而布政使是总督的下属。
也就是说,小纳喇氏的阿玛是钮祜禄氏阿玛下属的下属……
怪不得,钮祜禄氏对小纳喇氏的话,格外透着几分高高在上。
盈玥眼珠一转,“既然她与太后娘娘不是一支,那辈分问题便不需要太计较了。”
宝容一愣:“你的意思是,这位钮祜禄氏格格有可能被选为宫妃?”
盈玥莞尔不言。乾隆陛下可都五十多岁了,居然还有年轻小姑娘惦记着想睡他。
后来才听说,那位钮祜禄格格把西三所所有住在主屋的秀女,全都拜访了遍,倒是博得极好的人缘。
小纳喇氏笑着看着盈玥道:“富察小姐姐与我同岁,不知是几月里生的?”
盈玥忙道:“八月中。”
小纳喇氏听了,不禁大喜:“是吗?我是八月初呢!这样一来,我该管你叫妹妹呢!”
盈玥看着这个小脸蛋粉嘟嘟圆嘟嘟的萝莉小纳喇氏,心中泛起一阵无语。
宝容笑了:“是吗?我看你生得娇嫩,还以为你比月娘要小些呢!”然后又道:“月娘的额娘也是纳喇氏,算来该叫你表姐呢!”
小纳喇氏讪笑了:“我阿玛并非纳喇氏嫡支,曾祖父才是明珠大人的叔伯兄弟。自祖父一代便世居盛京,近些年才随阿玛去了江浙任上。其实我连纳喇家的门朝哪儿开都不晓得。此番选秀,额娘这陪着入京,才厚着脸皮登了一回纳喇家侍郎府的门。”
不过很显然,舒妃已经帮着打点了,所以小纳喇氏才能被排车到前头,还顺利过了殿选。
主要也是因为舒妃生了十六阿哥,这几年愈发得到太后喜爱,连选秀这样的大事,都让她从旁协理。自然,舒妃也就乐意顺手帮娘家亲眷一把。
第一四八章、国舅爷傅恒
接下来的三日,每天都有过选秀女被引来,三个所很快就被填满了,主屋算是好的,只有三张床榻,自然只能住三个人,而东西厢房都是大通铺,完全可以多塞一两个人。
满蒙汉各八旗,也就是二十四个旗的秀女加起来,足足留一百多号秀女,那叫一个热闹。
秀女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一所、二所的满军旗秀女瞧不起三所的汉军旗秀女,正屋的世家大族格格瞧不起厢房那些小门小户秀女,不过西三所有不少嬷嬷看顾盯着,倒是不敢有人造次,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的。
盈玥入住西三所的第五日,教习嬷嬷从指派了“任务”下来,因荣王初丧,若是字迹规整的秀女可领取文房四宝为荣王抄经,以作祭奠之用。
其次,令妃娘娘临盆在即,若是女红不错,可以领取针线,为令妃绣制祈福保平安的福袋。
说白了,就是考校写字和女红。
那嬷嬷扬声道:“不论是抄经还是绣福包,务必仔细,不求多,但求精。”
其实秀女的日子过得也不算太苦,也就是住的地方差了点、吃得清减了点罢了。
不过这对于娇生惯养的大家闺秀们而言,已经是极大的煎熬了。这些秀女,不论家世高低,无不是官宦千金,少不得身边有一堆丫鬟伺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如今,不但要跟旁人挤在一个屋里,每日还得自己穿衣洗漱,还得每日顶着日头在所内院学习规矩礼仪,午后还得仔仔细细完成嬷嬷布置的“任务”。
盈玥的女红,完全没法看,她也就会打个络子,难登大雅之堂。
因此毫不犹豫领了笔墨纸砚,便回屋抄写了。
宝容倒是好,笔墨、针赀全都带了些,“我瞧着那位钮祜禄格格就是两样都拿了,反正我字写得不丑、女红也还过得去,索性都做点,反正嬷嬷都说了,不求多、但求精。”
盈玥:你开心就好。
小纳喇氏坐在围子床的床头,正穿针引线,别看她年纪不大,三两下便裁好了素锦,绷在绣绷上,正犹豫着要绣什么,“上头只说要福包,却不知绣什么样式好。”
宝容微微一忖,便道:“五福捧寿、福寿双全什么的,虽然意头也好,但都是老样式了,不如背后在绣上龙凤和鸣,也贵气些。”
盈玥忙道:“我倒是觉得,与其绣龙凤和鸣,不如绣双龙戏珠。”龙凤隐隐有谕指帝后之意,未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光绣龙吧。
宝容一愣,顿时就明白了意思,她忙点头:“既然给即将临盆的令妃绣荷包,皇上太后自是盼着再添一位阿哥,而令妃娘娘前头已经有了十五阿哥,双龙戏珠的确正合适。”
小纳喇氏笑着道:“还是富察妹妹思虑周全。”
宝容沉吟,道:“我瞧着,大多数领的针赀,也有都领的,却甚少有只拿笔墨的。月娘,你……”
盈玥耸了耸肩膀,“没办法,我的女红的确没法拿出手。”
宝容眼珠子骨碌一转:“要不,我帮你……”
盈玥立刻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