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颜风华录-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妇,干脆住进我们家了,是不是心里高兴得都要翻天了?这些天,最好别教我再瞧见你们!”
  “九姊慎言!”李丹薇忍不住打断她,还待再说,李遐玉又重重地捏了她一下。她郁郁地扭头不语,李遐玉方挑起眉,笑道:“原来,这就是都督府的待客之道。这些话,我若是原样说给姑臧夫人听,想来夫人也不会勉强留在府中,免得碍了九娘子的眼。”
  李九娘一怔,脸上又恼又怒。她本只想借着姑臧夫人讽刺这对不知羞耻的寒门姊妹,哪里想到居然反被李遐玉威胁了?不过,便是受了威胁,她也不怕,这可是都督府:“你尽管去说便是,以为她会信你么?”
  李遐玉有些怜悯地看着她:“无论信与不信,我若与你无冤无仇,岂会平白指责你对姑臧夫人无礼?都督府这么多小娘子,怎么我却偏偏只说了你?到时候,恐怕谁都会想到你曾经欺辱过我罢?你觉得都督或者卢夫人是会护短,还是处罚你?就算我可能再也来不得都督府,你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堂堂陇西李氏,居然也能教养出这样的小娘子,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仔细论起来,李八娘的做派也比她高妙许多。只是,若没有李七娘、李八娘的默许,这李九娘如何能骄矜至此,竟敢对客人口出恶言?比起好恶明显的李九娘,她倒是更不喜李八娘姊妹二人的行事与性情,失之阴刻。
  李九娘咬牙,怒目而视:“你待如何?!”
  “不如何。”李遐玉道,“你也只能背着人说一说、逞一逞威风罢了,与我何干?我陪着夫人在都督府住下,逍遥自在的是我,气恼交加的是你,我又何必在意?”孙秋娘原本沉着脸,正打算要如何暗地里捉弄这李九娘一番,闻言觉得也有道理。还有什么比“看着我过得好,你似乎就很不好”,更教人惬意的呢?
  李丹薇也忍不住轻轻勾了勾唇角,淡淡道:“九姊记住自己的身份,别对客人无礼。我可不记得,祖母是这般教我们的。”
  李九娘无法,只得暂时偃旗息鼓了。下了兰舟之后,她跺了跺脚,便气冲冲地提着裙子走了,李七娘、李八娘悠然随在后头,仿佛一切都与她们毫无干系。李丹薇眼中却微微红了,低声道:“原以为你们来住几天,也能一同松快些时日。想不到,家中姊妹居然如此失礼。也不知她们是从何处来的成见,平日里瞧着还好,怎么突然便……”
  “不过是原形毕露而已。”李遐玉道,“她们做错了事,十娘姊姊又何必自责伤心?”
  “是呢。不过,有这样的姊妹,十娘姊姊平日也不好过罢?”孙秋娘越发觉得世家贵女也不容易,论起自在快活,远远不如她们这样的寒门之女。这样的生活,有什么可羡慕的呢?倒不如他们家中人口简单、其乐融融呢!
  李丹薇垂眸,拭去眼角的泪光:“若是习惯了,也似是平常。”
  “这都督府,看着就像是十娘姊姊的牢笼。”李遐玉举目四望,“再名贵,亦是牢笼。十娘姊姊若在家中过得不快活,又何妨与我们出去散一散心呢?”见李丹薇神色微动,她俯身过去,轻声道:“姑臧夫人痊愈后,便要启程回凉州。到时候,我们都会送她一程,顺便去凉州、甘州、沙州附近走一走。姊姊想不想去?”
  “……”李丹薇犹疑片刻,斩钉截铁道,“想!!”
  李遐玉弯起唇角:“想来,姑臧夫人一时间也是舍不得离开姊姊的。咱们去求一求她,她或许会替我们出面呢?”姑臧夫人是胡族贵妇,本便不甚在意繁琐的汉人礼节。她真心喜爱她们,想来也会怜惜李丹薇眼下的处境。


  ☆、第五十一章  凉州之行

  
  数日之后,休养得当的姑臧夫人病势减轻,遂提出返回凉州。李都督与卢夫人自是数度挽留,无奈姑臧夫人思乡心切,便只得答应派遣府兵送她归乡。由于舍不得几个一直陪伴她的孩子,姑臧夫人又提出带着小娘子小郎君们去凉州住些时日。除了李八娘以身体不适为由婉拒之外,其余人自是满口答应下来。当然,孙秋娘、李遐龄由于年纪太小,亦未列入其中。
  于是,九月下旬,姑臧夫人的牛车队便浩浩荡荡地离开了灵州州府,前往凉州。护送者除去数十位契苾部侍卫外,另有甫被提拔为队正的谢琰部下,都督府的一百部曲,李折冲都尉家的一百部曲。这般强大的护卫,自是震慑住了暗处蠢蠢欲动的许多人,令他们不敢再轻举妄动。
  凉州,位于灵州之西,属陇右道管辖。它地处要冲,乃是辖制河西走廊的边关重城。古时此地原属月氏,后被匈奴所占,成为匈奴人放牧之地,亦是频繁入侵中原的通道。直到汉武帝遣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二度击溃匈奴,使之哀唱“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开辟河西四郡张掖、武威、酒泉、敦煌,河西走廊方归中原所有。及五胡乱华时,河西更成为陇西李氏等世家大族避祸之地,儒道与佛家交相辉映,为战火遍地的北地留住了世家铮铮风骨与中原灿烂文化。
  凉州亦曾一度为汉十三部刺史之一,辖区囊括整个河西走廊及周边,共十二郡国——包括陇西李氏祖籍陇西成纪。而国朝之凉州,大抵相当于昔年汉时之武威郡,下辖五县:姑臧,神乌,昌松,嘉麟、番禾。契苾部蕃息所在地,便是姑臧县南部的姑臧山。
  “昔年西凉武昭王(李暠)为敦煌太守,后感于时局艰辛,方称帝立国。”牛车中,李丹薇如讲述故事一般,叙说着河西与陇西李氏的渊源,“如今定著四房中的敦煌房、姑臧房、武阳房都是武昭王之后。敦煌房为其次子之后,姑臧房为其六子之后,武阳房为其七子之后。”
  李遐玉先前做过许多功课,自是知道这位西凉武昭王李暠亦被皇室追为先祖,不过其中仍有多处存疑。然而,当时五胡乱华,北朝一片混乱,世家大族谱系失传者也不罕见——如太原王氏,历经南渡北归,亦曾一度失传。只是,李暠一支避祸河西,谱系保存应当相对完好。而没有谱系佐证,也只能说明皇室这一脉即便是武昭王之后,也不过是支脉罢了。“如此说来,定著四房中,只丹阳房与这位武昭王无甚干系?”
  李丹薇微微一笑:“可不是么?血脉已经离得很远了。便是他们几房之间,彼此往来也并不算太紧密。如丹阳房这般的大房支,光是背自家的谱系便足足有数千人。若将陇西李氏的房支都背下来,至少数万人,那可不容易。当初我年纪小,费了好些年才从稀里糊涂逐渐理得清楚些。”
  “原来姑臧李氏是都督府的亲戚。”姑臧夫人笑道,“他们与契苾部亦有些来往,时常帮我往长安捎带些消息。”略作沉吟之后,她又道:“如今契苾部有些混乱,我原便不打算将你们两个小娘子都带去族中。先前还想着,且让你们在姑臧县城中的别院住下,如今想来,倒不如让你们去姑臧李氏府中住些时日。”眼下契苾部一分为二,叛逃的三千余人仍在薛延陀牙帐,不愿随着可汗南归。剩下一千余族人则护着契苾沙门的妻儿留在姑臧山下,收拾残局。虽说已经过去数月,但契苾部族依旧不够安稳,亦不适合待客。
  “儿倒是宁可住在别院里。”李遐玉道,“姑臧李氏说来也只是十娘姊姊的远亲,贸然上门恐怕并不合适。何况,夫人在都督府住了这么些时日,不觉得世家大族中处处都是规矩么?好不容易松散些,岂能再一次‘自投罗网’?而且,咱们还带着那么些府兵、部曲,如何能住得下?”
  李丹薇禁不住抿唇笑了:“夫人,元娘说得很是。到底只是远亲,烦扰他们也不合适。祖父祖母也只吩咐儿带些表礼,上门问候拜访,并未嘱托其他事。”其实卢夫人也暗示过她,去姑臧房住些时日总比随着姑臧夫人住好些。但她此行是为陪伴姑臧夫人而来,岂有主动远离的道理?索性便当成未曾听懂祖母的暗示就是了。
  姑臧夫人蹙眉细想,摇首叹道:“确实是我想得岔了。住在别院里自由自在,总比寄人篱下,看人脸色强些。有那么些府兵部曲护着,你们的安危应当无碍。到时候,我给你们留下几个奴婢,也好提醒你们认一认姑臧李氏的人。”
  “多谢夫人。”小娘子们相视一笑。
  约莫十来日后,北地普降大雪,一行人终于赶到姑臧县县城。因忧心契苾部近况,又担忧大雪连降妨碍赶路,姑臧夫人便索性不入县城,就在城门前与孩子们暂时告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