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丹薇拊掌笑道:“可不是么?真是难得的好机会!”
谢琰自己便很是推崇崔子竟,也曾忍痛割爱送过好几回他的字画与李遐玉,自然知道她难得流露出几分小女儿心思,笑道:“眼下都督与崔公都在正堂内,说不得待会儿便会过来看马球。你们三人待在此处太过拥挤,倒不如选一处视野好些的坐席。”
“十娘姊姊,十二郎带我们坐在那边,不如同去?”李遐龄终于得了机会说话。孙秋娘忙跟着颔首:“此处前头都坐满了人,一到击球的时候便都跳了起来,弄得我们什么都瞧不见,只能心里干着急。”她身量最矮,每到那个时候,满目都是人,哪里还能看见马球场的边边角角?
李丹薇、李遐玉自是答应了。来到李十二郎、孙夏所在的观景台上时,两人看球看得太过入迷,竟完全不知李遐龄出去了一遭。孙秋娘不免掐了自家兄长一把,对上他茫然的目光之后,心里长叹不已。李遐玉与谢琰倒是并不在意,李遐龄已经将满九岁,并不是稚童,也无须看顾得太紧。
坐在此处安安稳稳地一边用吃食浆水一边看球,自是比方才安逸许多。李遐玉对马球并不算狂热,在看球的间歇中,仍不免挂记着方才之事,悄悄问谢琰:“阿兄,崔公可是生得雅致得很?”
“……”谢琰仔细一想,道,“崔公常年在边疆行走,便是曾经再雅致不过的世家公子,如今也早便不雅致了。不过,若论容貌,确实很是不错。不然,崔公之弟也不会尚了真定长公主。”数百年来,品评世家子弟一看才华一看容貌,只有才貌双全者方能名动天下。久而久之,这样的习俗流传下来,容貌昳丽者无论是仕途婚姻或是名气,都会更高一筹。世族子弟说起容貌,也绝非羞耻之事,而是骄傲。他虽然厌恶那些个空有什么容貌气度的绣花枕头,却也并不认为容貌出众是坏事。不过,当才华压不住容貌,只能凭借着容貌走上歪路,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原来崔公之弟居然是驸马。”李遐玉道。提到“驸马”二字时,忽觉有几分艰涩复杂,仿佛这个词很是沉重,心中有一股盘旋的信念不愿她提起似的。她想起无数次做的噩梦,很淡定地将这些感觉暂时放到一旁。“阿兄居然连这些都知道……”
天底下背过世族谱系的人都知道——谢琰心想着,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李丹薇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们,接道:“若是有心人,别说六部尚书了,便是诸位侍郎、刺史的家系,亦是一清二楚呢!想来,谢郎君也很费了不少功夫。”
谢琰瞧了她一眼,并未继续说下去,只道:“你们瞧,那头走来的,正是都督与崔尚书。”
李遐玉立即转首看去,果然见两位精神奕奕的老者领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走过来。左侧的正是灵州都督李正明。他已经年逾七十,依旧很是健旺,龙行虎步间赫赫生威,却也自有出身世家的风仪。右侧的老者年约五十余岁,须发斑白却毫无老态。他确实生得一付好容貌,然而,相较而言收敛含蓄的气息,却令人一眼望去便会忽略他的脸孔以及高大健硕的身量。在他身上,文人的儒雅气息与武人的坚毅执着奇异地融合在了一起,让人丝毫不敢轻视,却也不会过于防备。
李遐玉端详半晌,叹道:“天子之使当如此。”锋锐无匹之人易令人心生提防,风度雅致之人胡人却不懂欣赏。崔尚书果然不愧是常年与胡人打交道的使节,连外貌气度都仿佛是天然为此而生一般。
谢琰亦低声感叹道:“男儿亦当如此。”当年博陵崔氏二房人丁凋零,只剩下崔敦、崔敛兄弟二人时,谁又能想到,他们今日竟能满门煊赫?振兴家族,绝非死抱着贡举一途不放,而是需要更具有冲击性的功勋,需要谋划,需要经营,或许亦需要牺牲。
☆、第四十二章 知交遇阻
崔尚书并未在灵州停留太久,不过两三日之后,他便领着由数百府兵充作的扈从,启程前往漠北薛延陀牙帐。若非须得给灵州刺史一个面子,参加他家早便筹备好的宴饮,恐怕他拔营离开的日期会更早。不过,也正因此,李和得了闲暇带着谢琰回了一趟别院,与家人团聚之后,这才远行而去。
也不知李和究竟与柴氏说了些什么,李遐玉发现,祖母竟然生出了长留灵州的打算。且不说连续的宴饮活动,柴氏场场不落;亦不提端午竞舟的热闹,孙夏、李遐龄与孙秋娘都很是开怀;便是因天候渐渐炎热的缘故,灵州官眷们的活动少了许多,柴氏也并未流露出半分回弘静县的意图。
她心中疑惑,却并未出声询问,而是仍旧有条不紊地继续磨练武技。至于那些纷繁的帖子,千篇一律的宴饮活动,于她而言已经毫无吸引力。柴氏见她接人待物泰然自若,很快便学了几分为人处世的手段,也并不再勉强于她。倒是孙秋娘为了观察世家贵女们的衣着装扮,便于她做出更时兴的衣衫长裙,偶尔会陪着柴氏出行。
这一日,李遐玉正独自在别院中练习刀法。只见她身姿轻盈地腾挪移动着,手中的刀却干脆利落毫无花哨之势,寒光闪烁之间便是夺人性命的杀着。她所学的刀法是柴氏传授的,拢共也就四十八招,使起来走的是轻灵一路,杀伐之气却丝毫不减。这路刀法很有些借力打力、闪避奇袭的意味,在战场上拼杀,便是对上好几个莽汉也不会落在下风,十分适合女子。
思娘、念娘也只穿了一身短打,一个手执长枪,一个甩动长鞭,在旁边对战。长枪左冲右突,长鞭残影如虹,一时间不相上下。另外几个年纪小些的婢女侍立在一侧,目光中充满了敬畏之色。
“元娘,都督府家的十娘子、十二郎君来了。”李家二管事李败禀报道。大管事李胜留守在弘静县老宅中,只他带着数十仆从跟着柴氏来了别院。平时他也只是打理些外院事务,但因来客身份尊贵,所以才特地将贵客引了过来。
他话音未落,便听李十二郎惊道:“想不到元娘你居然会刀法?连你家婢女也使得一手出神入化的枪法和鞭法?!”他毫不掩饰脸上的惊讶,侧首望向旁边的李丹薇,嘟哝道:“说不得还能和阿兄他们打上一场呢!”
李丹薇戳了戳他的额头:“不许转什么奇怪的主意。元娘修习刀法不易,也并非是为了炫耀,不需要引起旁人注意。说来,我倒是越来越羡慕元娘你了。当初我想学祖父的剑法,祖母、阿娘却说小娘子不必学这个,死活拘着我不让学。若是那时候当真学了,或许还能与你对战呢。”
李遐玉又从头到尾将四十八式都练了一遍,这才收势停了下来。婢女们立即上前替她拭汗,捧上水盆供她洗手。待简单收拾一番之后,她方对着李家姊弟二人笑了笑:“十娘姊姊若是不嫌弃,刀法、枪法、鞭法都尽可随意学。只是,每日须得抽出几个时辰来我家,让祖母亲自教你。”练了一上午,她的气息并不纷乱,脸颊却涌动着红晕,一双明眸也晶亮灿然,容色比平常还更盛几分。
李丹薇禁不住抿嘴笑道:“元娘这模样可上不得战场罢?没有半点威慑之力,反倒会让人看得呆住,只恨不得将你抢回帐篷里去呢!”她的打趣相当随意,根本不似闺中小娘子的顽笑话。李十二郎听得一怔,脑海中不由得浮想联翩,脸上也微微一红。
李遐玉却半点也不在意,应道:“那十娘姊姊可得给我打造一张面具。我可不想戴着厚重的头盔,便仿照兰陵王破阵之舞,拿面具遮了就是。说来,我手底下那些女兵,也须个个都戴着张牙舞爪的面具才好。”若是一群芙蓉玉面的小娘子,冲出去杀敌确实少了几分威势。不若戴上鬼面獠牙如驱傩的面具,让敌人大惊失色甚至惊吓连连得好。
“我亲手给你做罢。”李丹薇有些跃跃欲试,上前把着她的手臂,“今日来,是想给你说个好消息。昨天听祖父偶然说起,崔尚书一行人已经越过了大漠,正整装待发继续往北去。我又让十二郎去探了几回消息,据说这一路都平安无事。”
“多谢十娘姊姊记挂着。”李遐玉笑弯了眉眼,转念想到柴氏的举动,叹道,“说不得祖母也是牵挂着阿爷与阿兄的安危,这才不想回弘静县罢。”毕竟,一回到弘静县,打听消息便十分不容易了。此事到底重大,谁也不能笃定那些反复无常的薛延陀人到底会不会幡然后悔,敢不敢对大唐来使下手。当然,他们若还想在漠北安生下去,八成是不敢这般招惹大唐的。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