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到六零来种地[穿书]-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过两天,郑教授就提出了离开学校,因为郑怡然的事闹得挺大的,校长他们也都清楚,虽然惋惜学校失去了这么优秀的一位教授,但也能理解。
  毕竟人言可畏,郑怡然确实不适合呆在这儿了。
  对于郑教授的离开,反弹最大的其实是那些学生,他们都喜欢郑教授,是不愿意他离开的。甚至还有想,虽然郑教授的女儿做了这种事,但不是也没对王思婉和许安有什么影响吗?
  所以,郑教授干嘛要带着女儿走啊?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郑教授是走了,可来接郑教授课程的,却是国内另一位国学大拿,论知名度,比郑教授的知名度还要高。
  于是,王思婉和许安逼着郑教授走了的议论声,才渐渐消失。
  作者有话要说:  来了来了,明天中午十二点见啦


第171章 
  十一月; 一场会议正在严肃的进行中。
  但远在云省; 却爆发了一场知青们的集体反抗,声势浩大; 远在S大的学生们,都根据从云省那边考进来的知青们,知道了部分消息。
  王思婉他们班的一位来自云省的知青,在学校里读了快一年的书了; 还是穿着那么一件单薄的衣服,听跟他一个宿舍的人说,他只有几件衣服,稍微冷一点的时候; 外面就套着一件薄薄的夹袄。
  他夏天的衣服只有一身,一般都是晚上洗完,白天再穿上,他每天都在努力的保持着自己的体面。
  他是来自云省的知青,一个条件特别艰苦的地方。
  “同学们,我们必须团结起来; 不能因为我们考上了大学,就不管我们那些还在下面吃苦受罪的知青同志们?他们只是想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你们知道吗?我在那边呆了十年,住的一直都是下雨下雪都要漏水的茅草房,到了冬天,墙缝里刮进来的风,能直接吹到你骨头里去。我的手脚; 在这十年里,烂了一次又一次,我们提过很多次,还是只能住在这样的地方。运气好,我们能分到粮食,吃上饭,但吃饱肚子,那是不可能的。运气不好,大半年的时间,我们只能靠喝盐水汤度过,我没有在夸大事实,我说的都是真的。当地的老百姓仇视我们,觉得我们抢了他们的粮食,我们就算干再多的活,分到的粮食也是有限的。”他说到这,声音都哽咽了,他狠狠的擦了一把眼泪,看着下面的同学们,继续说道。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我不知道你们之前是在哪做的知青,但我们那,医疗条件特别差,你们知道每年有多少人,因为治疗不及时,而失去生命吗?这次,唯一的一名医生,因为喝得烂醉,导致一位怀着身孕的女知青死在了医疗点的产床上,她徒步走了好几公里,就是为了想平平安安的在医院生下孩子。她怎么也没想到,她信赖的医生,才是断绝了她性命的终结者。”
  “我不知道该怎么和你们说,我们同一个知青点的关系很好,只有我考上了学校。但是我每次在吃饭的时候,能领到免费汤的时候,我都在想,这种加了蛋的蛋花汤,在云省,只有过年的时候,我们才舍得打上一份蛋花汤。”
  “我知道我的伙伴们,他们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他们只是想要生活得更好一点。他们没有抱怨什么,之前下乡,大家也都是自愿的。”
  这就是目前为止,云省知青们的现状了。
  王思婉听了之后,其实也是很震惊的,她以为自己去的第六大队已经是很穷的地方了,没想到还有云省,那么一个甚至只能靠野菜汤,盐水汤填饱肚子的地方。
  第六大队因为在山里,种植面积有限,所以能收获的粮食也是有限的。
  不过有一点好,那就是他们知青处于插队知青,归大队管理,如果队长够好,那知青们就受不了什么罪,而他们运气很好的,就是碰到了好的大队长。就算李大柱没有做得那么好,但他至少没有克扣知青们能分到的粮食。
  而且因为靠山,山上能找到的吃的也多,只要你勤快点,就算不说完全填饱肚子,但至少半饱是有的。
  所以,对比那位云省来的同学所说的话,他们的日子已经好到不行了。
  最终让云省知青彻底爆发的,是会议开完,颁布的一条政策,那就是让边疆农场(兵团)知识青年按照国营企业职工对待,,不再列入国家政策照顾。
  这说明了什么?他们连知青都不是了,只是农场职工。知青是可以回城的,但作为农场职工,他们就连回城都回不了了。也就是说,他们被抛弃了。
  云省的知青几度请愿,一直到王思婉他们放假,他们还在闹腾。
  王思婉和许安都清楚,如果不是云省知青们的奋力反抗,禁锢了知青们快二十年的禁令还不知道要到多久才能结束。正因为他们的坚持,从此知青能自由回城,而知青这两个字,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等到云省那边传来千人大绝食的消息的时候,王思婉知道,这场战役,快结束了,而知青们,会获得他们想要的。
  要么回城,要么死亡。在如此壮烈的抵抗下,他们胜利了,他们获得了回城了权利。
  全国的知青都能够自由回城了。
  等到S城再次开学,上了差不多两周的课后,那位云省的同学,有一天,狂奔着跑进教室,兴高采烈的挥舞着手里的信,“他们成功了,大家都能自由回家了。”
  自由回家?对,就是自由回家。就算在教室里的,因为考上大学,都已经获得了自由。但大多数人,都是做过知青的,他们都知道,这种真正的自由,有多难得。
  有女生在后面压抑着哭着,男生们也有不少忘形的在教室里高喊起来。
  他们都是高兴的,为了知青们的命运能被改写,为了他们的坚持,才让全国的知青都能真正的获得自由。
  除了王思婉和许安,没有人知道,有一个小村,在78年11月秘密的签订了一条协议,而这条协议,将是一个历史性的改革。
  2月底的时候,王思婉和许安因为张三虎的一封信,跟学校请了假,匆匆赶回了第六大队。
  因为一月底的时候,上面给地主还有富农分子摘帽子了,也就是说,他们将享受人民公社社员的待遇。
  许安家,当初因为他爷爷的及时捐出所有家产,才让他们免收迫害,不过有一个没有捐出去却被没收的地方,那就是原来的知青点,曾经是属于许安家的。
  这次上面摘帽子,许安这边就收到了张三虎写来的信。
  他的那套房子,要还给他了。
  所以,王思婉和许安让宋婶过来带许逸,他们俩则匆匆赶回第六大队,来处理这个房子的事。
  他们已经有差不多两年没回来了,除了知青们几乎都走完了之外,大队里的人,似乎都没有什么变化。
  也是有变化的,比如玉香婶,她的头发更白了。
  见到王思婉和许安回来,拉着他们俩都不舍得松手。硬是让他们在她家吃了一顿饭,才让走人。
  回到阔别已久的房子,王思婉随便收拾了一下房间,许安跟着张三虎去了公社,要去处理房子的事情了。
  他们在这呆不了多久,包括周末不上课的时间,其实总共也就请了两天假,加起来就是四天的假期。
  王思婉把房间整理好,也才下午三点多,没什么事干,就决定出门转转。结果走到蔡小燕家门口的时候,就看到了一个头发斑白的,面容苍老的女人,在蔡小燕家院子里坐着。
  她仔细辨认了下,才认出来那是汤玲。
  她不是去找刘天佑了吗?怎么现在一个人在这呢?而且,看她的样子,似乎,是在这住着的。
  王思婉不知道的是,当初汤玲确实去找了刘天佑,而刘天佑对她也确实有一点感情。但那感情,少得可怜。
  刘天佑毕竟年轻,汤玲那么大的年纪,跟她好这么多年,也就是他贪恋汤玲的身体而已。
  但当他拿着汤玲给的钱,找了关系,有了一份工作的时候,他就厌烦了汤玲那一副,要不是她出的钱,他是不可能找到这份工作的样子。
  他也受不了,汤玲对他管东管西,连他出去吃饭都要唠叨的态度。
  说到底,他和汤玲,一点关系都没有好吗?他俩只是偷情而已,虽然汤玲生的两个孩子都是他的,但那时汤玲不知廉耻的勾搭他啊。
  男人就是这样,外面的shi,他都觉得比家里的要香,更何况是人呢?
  当你是外面的人时,他会捧着你。当你成为屋里人时,他就厌弃你。
  汤玲很快就被刘天佑赶了出来,她不可能回娘家,所以就只能回到第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