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谋心-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一句话虽像是含在嘴里似的嘀咕,不过赵敏禾还是听了个一清二楚。

    赵敏禾没说话,却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不光小吴氏了,连吴氏也是这么跟她说的。

    赵敏禾倒是挺理解吴氏小吴氏的想法。

    世人皆崇尚多子多孙,男人若只有一个儿子,任谁都会认为子嗣单薄。别家就算了,怎样都是关起门来的事,嫁在皇家却有太多的人盯着,尤其韶亓箫和韶亓荿两个如今除了她和阿苒再无她人,孺人的位置至今空悬。

    现在的承元帝看着是没有给儿子塞女人的兴趣,以后的皇帝会不会为了政治目的这么做,可就不一定了。虽然给自己的兄弟送女人,这名头不好听,史书都很少记载,但也不是没人这么做的。尤其若他二人子嗣少,那么连现成的理由都有了——怜兄弟子嗣稀少嘛!

    所以,于吴氏和小吴氏而言,她和郑苒若只有一个儿子,确实不保险呐。

    姐妹俩各自叹息后,赵敏禾转头看了看兀自低头解着一个九连环的长生,也反手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心想也许自己也该趁着年轻多生几个?

    *

    承元三十八年的春猎,被承元帝取消了。

    因为自入春后,大周从南至北发生了大面积的旱情。

    不同于赵敏禾刚入京那年发生的酷暑天气造成的旱情,这次显然要严重得多。

    毕竟那一年只是入夏后天气酷热,雨还是照下的,平民百姓的庄稼地也在瞧着势头不对时将收成收了个十之七八,又有朝廷适时减税,起码果腹度日是没问题的。

    但如今,好多地区滴雨未下,早春时百姓播在地里的粮种几乎都遭了秧,这一波庄稼能收到原先出产量的十之一二都是好的。

    南方河流众多,靠着抽水灌溉好歹能挽回一点损失。北方就不行了,百姓大多面如土色。

    事态严峻,承元帝四月起就命人加紧清点各地粮仓,还要预防旱灾之后可能发生的疫情,做好布医施药的准备。再有大灾之后人心不稳,若是处理不好演变成乱民暴动也不是没可能。

    朝中一扫去年刚发生北翟之案时的人心惶惶,变得忙碌辛劳,人人脸上换上了愁云惨淡、忧国忧民的表情。有些事可以忙,承元帝也不再心情不佳到常常骂得人狗血喷头,众人纷纷出力,朝上人心倒是空前一致。

    这些日子来韶亓箫也早出晚归。

    承元帝带头节俭,要做出表率捐银两给遭了灾的百姓。他的内库里有多少银两可以动用,从哪些地方抽调,这些事情自然是韶亓箫这个殿中省右少监来总揽。

    承元帝捐了,其他勋贵们和官员们自然也纷纷效仿,皇子们也不例外。

    所以韶亓箫除了着手整顿承元帝的内库,他还得抓紧时间整顿他的商行,拿出可以流通的银两来。人人都知他身家丰富,他自然得捐得多一些,但也不能多得太出挑。韶亓箫想了又想,最后才决定明面上捐一些,私底下留够商行里众人的口粮后,将多余的粮食暗中捐一部分到灾地去——既不显得突出,也算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心。

    之所以只捐一部分,是因为韶亓箫经历过前世,明白今年的大旱因朝廷重视得早,众人齐心,造成的损失并不如想象得那么大。

    真正惨绝人寰的大灾该是发生在明年!所以他得留一部分到明年用,除此之外,药材、衣物等物他之前也暗中搜集了一批,分别收拢在京畿的几个仓库里。

    *

    在韶亓箫忙得□□乏术中,时间已悄悄来到六月盛夏之时。

    老天爷却仍是不赏脸,各地旱情频发。有朝廷救济,饿死人的情况倒是少,但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却也是事实。

    承元帝这一年自然又没去襄山避暑。

    襄京城热得像个大蒸笼。其他人倒还好,肚子里已经八个月身孕的郑苒就受罪了。

    “水帘”的法子不好用,今年京里上上下下都在提倡节俭,用了恐韶亓荿被人弹劾奢侈是原因之一;再有京中现在也开始缺水了,各家各府中的池子水位也在下降,即使用了也怕用不了几日。

    旭郡王府里的冰现在是郑苒独享的,赵敏禾将自己府里的冰也分出了一部分给她用,但天气太热了,又滴水不下,这些冰的效果也不大。

    郑苒只好每日多擦擦身来降温。她也不敢叫自己心情不好,怕影响了肚子里的孩子,便在每日早晚时多走走,白日多是躲着暑热不出门。

    韶亓荿倒是想请旨送郑苒和两个女儿到襄山避暑去,却被她拒绝了。

    “我要是一个人在襄山,那该多闷呐。团团和墩墩都还小,能陪着我做什么?况且看不到你,我和团团墩墩都不会开心,她俩闹起来我可照顾不过来,还不如咱们一家子都在京里,平平安安的就好。”

    韶亓荿闻言,感动又担忧。最后只好每日都问上好几遍郑苒的身体状况才安心。

    这样不平静的日子里,赵敏禾自然将她原先打算再怀一个的想法抛诸脑后了。

    但天不随人愿,刚进了八月,她便又被诊出了喜脉。

    她蹙眉摸着肚子,韶亓箫却很高兴。

    他亲自送走了老太医,将她抄在怀里缓缓抚着道:“等这孩子也是聪明,过了最热的时候才来,倒叫你少受了不少罪。”

    赵敏禾抿抿嘴,道:“今年大周不太平,他来得不是时候。”

    “不会。”韶亓箫斩钉截铁道,“等他再大一些,这次的大旱也过去了,到时候也是个好兆头。”

    赵敏禾没有注意到他话里的漏洞,兀自摸着肚子,心中倒是庆幸自己不是平民百姓,否则这样缺衣少食的日子里,她的孩子也会跟着吃苦。不像现在,府中的伙食虽比以前简陋了,但好歹吃得饱,营养也跟得上。

    韶亓箫欣喜于赵敏禾的再次有孕,倒是忘了其他一些事。

    直到八月中秋之后,老天爷总算留了几分情面,各地零零星星下了一些雨,虽不大,但好歹秋季的粮种能成活了。

    但朝中欢欣鼓舞的气氛还没过,八月底太史局便上书称,明年极有可能有大涝,提请朝廷拨款修缮大周两大江河的怒江、嘉河的水利。

    消息传到璟郡王府,韶亓箫心中咯噔一下——来了!

 第180章

    上一世,韶亓箫能将五皇子韶亓荇、温琅一行人投入御史台的牢狱,靠的两个最重要的把柄,其一是前两年发生的北翟一案,这次整治水利之事便是其二。

    就跟前世一样,太史局提出的是紧急修缮怒江、嘉河两大江河的水利,而非只针对一小片区域的治水之事。怒江、嘉河均源起大周中西部地域,延绵千里不绝,直到注入大周东部的大海为止。

    那么广阔的区域,即使只是紧急检修年久失修的错漏之处,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所需银两一定甚巨!

    大周从建国伊始就采取高薪养廉的政策,官员俸禄很高,与之相对的,便是一向对贪官污吏绝不姑息。一旦遇到贪墨案,不单犯事官员本身会罢官下狱,还会祸及家族与子孙三代。

    所以,在大周朝发生这类贪墨的案件很少。

    很少,但不代表没有。

    就像这次的修缮水利一事,所涉的银两太多了,牵涉区域又甚广,若手脚动得好,要神不知鬼不觉贪了一部分银两会很容易。所以前世韶亓荇才会那么大胆地指使温琅、再联合地方官员贪下了嘉河中游的一段治水银两。

    大周两大江河,怒江如它的名字一般汹涌澎湃,暴雨一下水势便势不可挡,因而每年大周都会从国库掏出一笔银两用于怒江沿途堤坝的检修。相对而言,嘉河水势平缓,流经的区域灌溉了无数良田,养活了不知多少百姓,被誉为大周的母亲河。

    太|祖皇帝年号嘉元,原先所有人都以为“元”是首位之意,而“嘉”则代表的是嘉河。但后来才有小道消息传出——太|祖皇帝当年恋慕的江南傅家的女家主,名叫傅明嘉,字元珵。这个年号,是太|祖从她的名与字中各取一字而来……

    当年流言蜚语传得满京畿都是。傅家主因此毅然携夫携子离京,打算避居海外,谁料却在海上遇上了暴风雨,一家三口葬身大海,尸骨无存。太|祖皇帝闻讯,罢朝七日,将自己关在了明光殿没有走出一步,不理朝政,不见朝臣,连正懿皇后也被挡在殿外拒不相见,整个明光殿变得死气沉沉。

    整整七日后,明光殿才重新迎来光明,在殿外等候的群臣看到的,却是一个眼下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