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晓晓没有别的办法来哄刘慧兰开心,只能多做点活儿,减轻一下她的压力。
糖瓜是传统过年常用的祭祀用品,用黄米喝麦芽熬成很粘稠的糖。抽成长棍叫“关东糖”,拉成扁的叫“糖瓜”,冬天的屋外,就是个天然的大冰箱,把凝固起来的糖瓜放在外面存着,想吃的时候,随时抓一把,对于贪嘴的小孩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零食了。
赵晓晓突发奇想,把之前周天祥送给自己的一大袋干果找了出来,想做点口味不一样的糖瓜。
可是把袋子拿出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所剩无几了。
看来,又是这群孩子给偷吃了。
赵晓晓无奈的摇摇头,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孩子们已经缺嘴缺惯了,所以家里这些零食,是根本留不住的。
“这几个孩崽子,看我一会不教训他们。”刘慧兰也看到了只剩下底的袋子,本来是打算过年能摆上桌的,谁知道这会儿就剩下这么一点了,塞牙缝都不够。
“妈,算了。大过年的,让孩子们也不开心干啥。”赵晓晓赶紧劝说:“再说了,是不是几个孩子吃的还不一定呢,您忘了三姑啦?三姑走的时候,咱们都不在家,谁知道她明里暗里都顺走了啥东西。”
刘慧兰无奈,只得默默的熬制着糖稀。赵晓晓把剩下的干果一股脑都倒了出来,切成了碎块,准备一会儿沾在糖瓜外面。
糖瓜粘的香气,飘的大杂院里到处都是,大家都眼馋着,尤其是院里几个年岁不大的孩子。
这大四合院里住着近二十家人,前院中院后院的,差不多每家都有几个孩子,闻到赵家的香味,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晓山哥,我去你家玩好不?”二虎子留着口水,蹲下身抱着瑞瑞,说:“你要是不让我去,我就把瑞瑞抱我家去。”
“你哪里是想去我家玩啊,是想去我家吃糖瓜吧。”赵晓燕瞪了他一眼,毫不客气的揭穿。
二虎一个七岁的娃娃哪里懂得怎么周旋,只能无奈的撅撅嘴,不过赵晓燕也只是跟他开玩笑,立刻就带他回家了。
家里赵晓晓正在和刘慧兰忙活着。最后剩下些糖稀,赵晓晓看糖瓜做的也差不多了,就把家里剩下的一筐小山楂给洗净了,做了好多的冰糖葫芦。
“哇,是糖葫芦啊!”二虎子一进屋,就看见了桌上那艳红色的糖葫芦,眼巴巴的看着刘慧兰,也不敢拿。
“看啥啊,吃吧。”刘慧兰扑哧一笑,觉得这孩子也瞒可爱的,赶紧往他手里塞了一个。“那糖瓜还烫嘴呢,得凉了才能吃。先吃糖葫芦解解馋吧。”
“谢谢婶。婶过年好。三姐过年好。”二虎子虽然看起来虎,可实际上一点也不含糊,该说的客气话一句也没少。
“你也过年好,去玩去吧。”赵晓晓答应着,脸上也带着笑容。
过年这段时间啊,每逢见着人,是一定要拜年的,说几句吉祥话,互相问个好,过年的气氛就来了。
二虎子拿着糖葫芦从赵家出去可不要紧,一下就招来全院小伙伴的嫉妒。
那会儿的孩子,没有大白天在家里带着的,不像现在,有很多电子设备可以玩。那时候的家家户户,只要能在外面解决的事,绝对不在家里。如果不是冬天的话,就连吃饭,很多人都端着碗在院里一边聊天一边吃。
这个糖葫芦,把全院的小馋虫都勾引到赵家门口了。
赵晓晓一看外面这个情形,无奈的摇摇头。
“小祖宗们哟,堵在门口算咋回事啊。给你们吃,都给你们吃好不好?”赵晓晓赶紧回屋拿了好多糖葫芦,给这些孩子一人一串。
“三姐,我想给我家里弟弟带一个,他去姥姥家没回来呢。”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儿喊着。
“成,给你。”赵晓晓爽快的给了她。
“三姐,我也想再要一个……”
“三姐,我也要……”
顿时,赵晓晓成了这个大院里的孩子头了,分发着糖葫芦,看着小孩们流着鼻涕,玩着擦炮,再嚼一口糖葫芦,那个开心劲儿,真是给金山银山都不换。
☆、第九十三章赵德刚回家
正看着一群小孩子开开心心的吃糖葫芦的时候,三姑出现在了四合院的门口。
“嘿,这都干嘛呢,给我家门口围起来了,吃糖葫芦啊,告诉你们啊,吃我家糖葫芦得给钱啊,白吃可不行。白吃人家东西,小心自己也变成白痴。”三姑扭动着肥胖的身子,把自行车停在家门口的白菜垛旁边。
二虎看了一眼三姑,毫不客气的说:“三姑,这不是晓山哥的家嘛,什么时候成你家了?”
赵晓晓一听这话,心里乐开了花,童言无忌呀,哈哈,看来这小孩儿也有用得到的时候。这不,就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哪能呢,二虎。这是三姑不跟我们家见外,把自己当成家里人呢。”赵晓晓留意了一下,三姑手上果然又是什么也没带,真是的,小年回家两天,现在又咕噜回来了。
“三姐,三姑是你家里人嘛?怎么之前没见她在这儿住过。我妈跟我说,只有爸妈爷奶姥姥姥爷还有兄弟姐妹,是一家人,怎么姑姑也算呢?”二虎说话真是口无遮拦。
“嘿,你这小兔崽子,还真能翻活,就你长个嘴会说话是不是。”三姑被二虎的话噎的够呛,憋了半天,也就说出这么一句不痛不痒的话来。
赵晓晓偷偷一笑,心想这三姑还真有怕的人。赶紧又从屋里拿了一串糖葫芦给二虎,“拿回去吃吧,想吃了再来,三姐给你做。”
“三姐,我也要,我也要!”
……
一群小孩儿又嚷嚷着叫要糖葫芦。
赵晓晓拍拍手:“没有啦没有啦,没看见嘛,三姑都没的吃咯!”虽然她没有办法赶三姑出去,但是说几句风凉话她还是敢的。
三姑看了一眼赵晓晓,当然听出了赵晓晓话里的意思:“晓晓,看来你这是不欢迎我啊。”
赵晓晓摇摇头,撇了一下嘴,转而笑着说:“哟,三姑您还知道那。那能怎么着啊,您来了我总不能把您赶出去啊。”
“你这丫头咋说话呢。”三姑白了赵晓晓一眼,直接往屋里走。
“还有啊,你们这几个猴崽子。”三姑刚掀开门帘,却又回过头对院里的孩子说:“你们吃了我家的糖葫芦,回去都告诉你们家里去,得给我家送花生瓜子啊。这大过年的,哪能这么吃亏呢。”
孩子们一听这话就傻了,都是几岁的孩子,谁知道三姑说的到底真的假的啊。
赵晓晓连忙对孩子们摇摇头,小声说不用。
跟着三姑进了屋,刘慧兰从厨房里看见了三姑,也没打招呼没说话。
这近半年来,三姑经常来,刘慧兰都已经习惯了,来就住着,还得管饭,只要她不捣乱,刘慧兰就阿弥陀佛了。
趁着三姑去屋里的空,赵晓晓对刘慧兰低声说:“妈,咱们买了何家那两间房的事先别往外说吧,我怕三姑知道了,又想占咱家便宜。”
刘慧兰点点头,对这个不着调的三姑,她也得是防着点。
正说着话,外面有人来了。
“老嫂子,这是咋了呢,给我们家妮子吃个糖葫芦还得要点花生瓜子。”一个年轻的小媳妇进来,手里拿着一大把花生瓜子。
赵晓晓愣了,这大院里的孩子还真是实诚啊,吃个糖葫芦还真跟家里说去了。
“嗨,那是我三姑开玩笑说的一句,婶你哪能在意呢。”赵晓晓连忙陪着笑脸。
谁知道,送走这个小媳妇后,又进来好几个大院里的妇女,都是来给瓜子糖块的。
赵晓晓没办法,只能应付着说了几句。
三姑拿了那瓜子花生糖块,都收进了一个小笸箩里,一边吃一边说:“不拿白不拿,咱家还拿了山楂和糖稀做了糖葫芦呢,这些个孩崽子们,不能让他们白吃了咱东西啊。”
“这邻里街坊的住着,不用非得……”刘慧兰说了几句。
赵晓晓看不过去,只身去了外屋。
正坐在凳子上发呆,突然门帘掀开,进来的人赵晓晓再熟悉不过。
赵德刚一副风扑尘尘的样子,手中拎着一瓶酒,还有一大袋的糖块。
“爸?”几个孩子看见赵德刚,叫了一声。
“嗯,吃糖去吧。”赵德刚把那一袋子糖块给了晓山,看了赵晓晓一眼,抚手说道:“晓晓在家那。”
赵晓晓点点头,不愿意和他多说话。
自己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就去艳红家找赵德刚要钱,他一分没给,还把赵晓晓骂了一顿。
赵晓晓忘不了他和艳红在床上那个恶心劲儿,根本不想搭理他。
“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