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年代小富婆-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气渐渐冷了,即使是中午出门,还觉得口鼻只见有哈气。
  路上的行人也很少,墙根晒太阳的老头都钻家里炕上去了。赵晓晓转过弯,这次没有看见周天祥在等着自己了,她松了口气,可是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自己真的对那个臭小子产生什么感情了?
  不,不可能。她可是来自二十一世界的二十五岁大龄女青年,怎么可能和一个二十不到的小伙子谈恋爱。人生经历都还没攒够,如何来让自己崇拜。
  赵晓晓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对待感情,更是洁癖的很。这也是她在二十一世纪母胎单身二十五年的原因。不过她一直相信,只要是有缘人,一定会在某一天,像个浪漫骑士一样,降临到她的身边。
  想着想着,已经来到了孙家。孙中正最近陪孙可玩已经上了瘾,有事没事就往家里跑,和孙可培养感情。
  “爸爸。”孙可叫了孙中正一声,然后指着门口的赵晓晓,说:“晓晓姐。”
  赵晓晓欣慰的笑了,看来这么些天,自己没白费力气,终于把这个自闭症的小孩给教出点成效来了。
  “来,告诉晓晓姐,想我了没?”赵晓晓一把抱起地上的孙可,摸了摸他的头。
  这孩子长得粉雕玉琢的,又是生在这么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里,自然而然白净可爱,招人喜欢。
  “晓晓,这些天真是太感谢你了,你看可可现在也不那么怕生了,还会叫我们爸爸妈妈了呢,真是人不可貌相,当初我还以为你是一个冒充的小丫头,没想到我是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我还真得好好谢谢你啊。”孙中正有什么说什么,也是个爽快人。
  赵晓晓开心的笑了,说道:“这没什么,也是可可和我投缘,不然的话,我想接近他,他也得拒绝。我看等过一阵啊,可可应该就可以去学校上学了吧。”
  “对,我们正琢磨着给可可找一个好点的学校,重新开始上学。晓晓啊,你以后有什么事,一定要和我们说,我和你伯母,能帮上忙的,绝对尽全力。”
  赵晓晓听到这话,不好意思的一笑,说:“还真别说,孙伯父,我这倒是真有一件事,想问问您的意见。”
  “好,你说。”孙中正抱过孙可,一边摸着孙可的头,一边听晓晓说话。
  赵晓晓吧二姐赵晓芸能不能回学校的事说了一遍。
  没等孙中正开口,何爱萍端着水果过来了,直接说道:“这个事,可以找找老陈啊。”

  ☆、第三十八章钉窗户的张田喜

  “老陈?”孙中正不解。
  “就是陈大姐的老公,老陈啊。”何爱萍对晓晓说道:“晓晓,你有所不知,上午见的那个陈大姐,她老公就在咱们这中学的教务处工作。你二姐上学的事,我可以托他去问一问。”
  赵晓晓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个老陈是陈军的爸爸。虽然绕了几个弯子,但是这事似乎事好办多了。
  在那个年代,还是有些封建的。女人嫁人后,几乎就用不到自己的名字了。所以陈大姐虽然原名叫段彩铃,但是也只能跟着老公,被人称为陈氏,时间久了,就叫成陈大姐了。
  把这件事拜托给何爱萍之后,赵晓晓又好好的给孙可看了看病。等回到家,其他人还没回来,赵晓晓便早早去厨房准备晚饭。
  看到厨房里堆积起来的枇杷膏,赵晓晓心中有些着急。最近枇杷膏不太好卖,大家都去买艳红他们做出的便宜枇杷膏去了,导致她这的货都积压起来。不能挣钱不说,就是这么堆着,万一坏了,也让人心疼啊。
  “有人在家嘛?”门外有人在喊。
  赵晓晓出来一看,原来是张田喜来了。
  “张大哥,原来事你啊,快请坐。”赵晓晓把他迎进门,说:“张大哥有啥事?”
  “哦,我没啥事,就是过来看看。”张田喜带来了一块羊肉,还有一网兜的橘子。赵晓晓注意到,他手中还拿着一大捆的塑料布。
  “喝点热水,暖和暖和。这两天可够冷的。”赵晓晓拿着白色茶缸倒了一杯子热水给他。
  张田喜接过热水,道了声谢,说:“可不嘛,天冷了,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鸡鸭,腊九腊十,冻死小人。我这是来看看你家房子窗户有没有要修补的,顺便给你们订上一块塑料布挡风,省得过冬挨冻。”
  赵晓晓为大姐感到欢喜,这个姐夫真是老实厚道,做事贴心,想着大姐嫁过去后,定然不会受委屈。
  张田喜喝完水,没过多歇着,说干就干。让赵晓晓找来一把锤子和一盒钉子,就开始在窗户外面钉塑料布。
  赵晓晓连忙在旁边跟着帮忙。她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在老家爷爷那里,每到冬天,也事这样给窗户加上一层,用来保暖的。等来年春天的时候,再把塑料布一揭开,顿时外面的阳光就照射进来暖和了。
  “张大哥,我想问你个事不。”赵晓晓一边跟着干活,一边说。
  “你说啥事,我知道的都告诉你。”张田喜乒乒乓乓的钉窗户,说着。
  赵晓晓问:“我想知道,咱们这想自己开诊所做医生的话,有啥要求不?”
  枇杷膏滞销,做家教的活儿马上就要停止了,靠给左邻右舍看看小病根本收不到钱。再说了,二姐也要回学校念书,她和大姐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了,怎么也得好好吧这个家撑起来不是。
  想来想去,赵晓晓还是觉得做医生最适合她。
  “你咋的想开诊所了呢。”张田喜说:“也对,你这一身的本事,不干这个可惜了。不过咱们这儿不兴诊所,城里诊所开的多,在咱们这儿啊,还是信中医的多,你可以开个医馆试试。”
  “医馆?”赵晓晓想起了自己以前呆的医院,在医院旁边,就有一家装修的古色古香的医馆,从那路过,就能闻见里面中药香味。其实她也是喜欢这种中医传统文化的,如果不事自己本身学的西医,她倒也想开个中医医馆呢。
  “那开医馆要有啥证件要求不?”赵晓晓问。她知道,这个年代正是对人才不太重用的时候,很多老师、学者被打成臭老九,更有很多医院的专家被调查,关进牛棚。
  “得先考个从业资格证。”张田喜退伍后,就一直在医院里工作,这些事他自然是知道的多一些。“不过现在从医可不好干啊,尤其是咱们这边,大多数人家都还很穷,小病扛着不看,大病又看不起,索性拖着。拖来拖去,就只能等死了。”
  张田喜在部队里的时候,见惯了生死离别,在医院工作,也是看到了很多没钱治病只能等死的家庭。
  “那最快的考证时间在什么时候呢?”赵晓晓问:“对学历有要求嘛?”她自己在二十一世纪是本硕连读,可是在这个年代里,身子的正主是一个从来没有上过学的孩子。
  “对学历倒还真没有要求。现在干这个的人很少,卫生局那边也不太有人管。改天我给你具体问问吧,以你的水平,应该不成问题。”
  赵晓晓听到这话,就放心了。这段时间,她的枇杷膏也卖了不少钱,再加上自己做家教的钱和大姐的工资,做医馆的起始资金应该是够用了。
  两人正在一边干活一边说医馆的事,刘慧兰和赵晓芸买东西回来了,看到张田喜在院里干活,连忙招呼进屋。
  “没事,我这就干完了。”张田喜站在高登子上,钉完最后几个钉子。“姨,这不是天冷了嘛,怕你们冻着,我就把医院用剩下的塑料布拿过来,给你们订上一层,好过冬啊。”
  “好好好。”刘慧兰感激的说:“钉完了就赶紧进屋暖和暖和啊,我给你做饭去。”
  大院里的人纷纷下班回来,看到张田喜在,知道他在医院上班,纷纷跟他打招呼。
  王大妈还特意跟刘慧兰说:“她嫂子,你这可是有福气啊,这姑爷不错吧?”她是张田喜和赵晓兰的介绍人,俩人好,王大妈也觉得脸上有光。
  “还不是托你的福。给我们家赵晓兰介绍个这么好的对象。哪天啊,非得好好谢谢你。”刘慧兰打趣的说。
  这时候,大姐赵晓兰下班回来了,看见张田喜正在收工,顿时脸红了。
  “大姐,还愣着干啥,还不招呼张大哥进屋歇着。”赵晓晓推了大姐一下,笑嘻嘻的说。
  大姐白了赵晓晓一眼,说了句多嘴。这才慢腾腾的过去,和张田喜一起收拾。
  两人在收拾东西的时候,手不经意的碰到一起,两个人又闹了个大红脸。

  ☆、第三十九章有小偷

  赵晓晓跟着刘慧兰进了厨房,琢磨今天晚上做点什么饭来招待张田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