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8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玖嘴角一阵抽抽。
  陛下啊,你是皇帝啊,光明正大说自己爱钱,真的好吗?
  顾玖很果断,“儿媳知错。下次分红,儿媳一定准时将钱送到父皇手中。”
  文德帝满意地点点头,“钱带来了吗?”
  好直接哦!
  顾玖冷汗都出来了。
  幸好她早有准备。
  只见她从衣袖里拿出一个信封,“这是分红票据,可以随时到少府钱庄兑换白银或是银票。请父皇过目。”
  内侍从她手中接过密封的信封,几步上前,交给文德帝。
  文德帝撕开信封封口,从中拿出票据,看到上面的分红金额,十分满意。
  他突然问道:“你不是说你很穷吗?次次见你,都听你在哭穷。”
  顾玖一脸委屈,“儿媳是真的穷,虽然挣得多,可是花得也多。挣的钱,全都投入了其他项目。儿媳如今穷得就只剩下吃饭的钱。”
  文德帝脸色一沉,“你和少府家令是不是商量好的,一起叫穷,叫穷的方式还都一样。都说只剩下吃饭的钱。”
  顾玖心塞,竟然被少府家令抢先一步。
  她能怎么办?
  她只能硬着头皮上啊。
  “不敢欺瞒父皇,儿媳真的没钱了。儿媳可以将账本上交,账本上记录了每一笔开销。”
  “哼!你是怕朕打秋风吗?朕就算穷,也没穷到打儿媳妇嫁妆的地步。收起你的小心思。”
  “儿媳知罪。”顾玖认错特别干脆,特别有眼色。
  文德帝想发火,看在分红丰厚的份上,还是放弃了。
  “这回的事情,朕就不计较了。不过朕以后不想听你叫穷。”
  文德帝心道,顾玖如果是穷人,全天下就没有富人啦。
  一个二个,防他就跟防贼一样。难得他真有那么见钱眼开吗?
  真是岂有此理。
  堂堂帝王,被人想得那般不堪,过分了哈。
  “朕今儿和少府家令聊了聊,听闻你给少府出了不少主意。你和朕说说,存钱给利息,真能将地主老财藏在地窖里的金银铜钱搜罗出来吗?”
  顾玖一听,顿时放心下来,知道危险已经解除。
  她面对文德帝,侃侃而谈,“陛下可知,乡下的地主老财,在大户眼里不起眼,但是架不住他们数量多。一家存个五百两,一千两,全天下这样的地主老财,没有十万户,也得有五万户吧。
  这些地主老财埋在地窖里面的银钱,加起来少说得有几百万两,甚至有上千万两。而且据儿媳了解,他们存在地窖里面的银钱,大部分还都是铜钱。”
  乡下地主老财,获取金银的渠道有限。反倒是铜钱,攒了大把。
  顾玖一开口,就吸引了文德帝的注意力。
  文德帝一边回忆几年前看过的全国皇册,一边示意顾玖继续说下去。
  顾玖便继续说道:“乡下地主老财,除了种地外,其实并没有多少生财之道。最多就是在村里乡里放放私贷。因为乡里乡亲,也不敢弄高利贷。
  这些人一年到头,大部分收入其实都来自于土地。他们将铜钱藏在地窖,无非就是攒家业。
  若是他们得知将钱存入少府钱庄,即便年息只有四分,五分。一百两一年只有几两的利息,几百两就是几十两的收入,他们也是愿意的。
  对于那些乡下的地主老财,几十两,足够他们一家人几个月的开销。只需将钱存入钱庄一年,就能获得半年的开销,我想只要有人尝到了甜头,后面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将藏在地窖的铜钱存入钱庄。”
  文德帝蹙眉,“那些人,果真愿意为了一年几两,几十两的收入,将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钱存入钱庄?”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顾玖试着问道:“陛下可知,在那些偏远地方,一亩旱地值多少银子?一亩水浇地值多少银子?”
  “你知?”
  顾玖点头,“儿媳知道。就说西北那边,旱地只需一两银子就可以卖到一亩。水浇地,看土地肥瘦,从二两到五两不等。
  为何如此便宜,因为这些地方交通不便,出产的物资很难运出去。也就造成了土地不贵。
  但同时,当地百姓收入也极为有限,除了种地,几乎没有第二项收入。这种地方,世家大族是没有的,一村一乡的地主老财却不少。
  把钱存入钱庄,一年所得利息,就能购买几亩到几十亩不等的土地,这等好事,那些乡下地主老财绝对不会错过。”
  生财渠道有限,将钱存入钱庄吃利息,就成了最稳妥的选择。
  这就跟现代社会,老一辈人喜欢储蓄存钱一个道理。
  文德帝突然问了一个在顾玖看来很愚蠢的问题。
  他问顾玖,“这样的偏远地区很多吗?”
  顾玖嘴角抽抽,“陛下出京公干一年多时间,应该见过许多类似的偏远地区吧。大周九成以上的乡村,都属于偏远地区。”
  交通不便,注定了很多乡村缺乏同外界的沟通。
  没有足够的信息交流,这些乡村自然就成了偏远乡村。
  所谓偏远,不单单看地理位置,也要看富庶程度。
  大周有很多大户,不过这些大户,一般都集中在水源丰富的地方。他们置办田庄,也喜欢选择水源丰富的地方。
  实际情况,水源丰富的地区是少数。大部分地区,因为缺乏水利设施,土地都比较贫瘠。
  很多乡下地主老财,其实都是靠着省吃俭用,一代代积攒家业,加上和平年代,才能攒出那点家业。
  所以他们特别珍惜手中的土地和银钱。
  不过只要少府钱庄打出了名气,加上少府背书,大部分地主老财还是愿意拿出辛苦攒下来的银钱存入钱庄吃利息。
  文德帝观察顾玖,“你并未去过那些偏远乡村,你为何知道这么清楚?”
  “因为儿媳名下的伙计,早已经将京畿地区每一个村跑遍了,并且不止跑了一趟。京畿以外的地方儿媳不敢说,京畿地区内每个村的情况,儿媳都基本了解。”
  顾玖很坦荡,也很自信,整个人仿佛散发着光芒。
  文德帝闻言,大吃一惊,神色都变得郑重,“京畿地区每个村的情况你都知道?你确定吗?在朕面前说大话,是要负责任的。”
  顾玖肯定地点头,“陛下若是不信,可以将户部户曹的人叫来。随便抽查每个村,儿媳不敢说百分百准确,至少能保证八成准确。”
  “好,朕就考考你。来人,将户部尚书,户曹都叫来。叫他们带上京畿地区每个县的户籍文书。”
  “遵旨!”


第557章 吊打户部
  户部尚书赵大人,带着户曹,后面还跟着几个小吏抬着几箩筐户籍文书,急匆匆赶到兴庆宫。
  陛下一张嘴,下面跑断腿。
  光是开库房拿文书,就花费了不少时间。
  户口统计,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户籍文书,早就丢在库房不知哪个角落里面。
  还是靠着税曹帮忙,才把文书凑齐。
  大冬天,户部尚书赵大人愣是走出了一身汗。
  到了兴庆宫,一看,妈呀,诏夫人竟然也在,肯定没好事。
  就算是好事,也是伴随着风险。
  先是见礼,接着说起正事。
  “陛下,京畿地区下辖各县户籍文书皆在此。”
  文德帝说道:“顾玖说,她知道京畿地区每个村的情况。你随便翻一本,考一考她。”
  户部尚书赵大人瞪圆了眼睛,盯着顾玖,“诏夫人没说大话?”
  “这等大事,岂敢说大话。大人尽管问,我尽力回答。”
  户部尚书赵大人半信半疑,示意户曹挑选一本最偏远县的户籍文书。
  户曹心领神会,从箩筐最下面挑选了一本,“道济县麻花村。”
  顾玖张口就来,“麻花村是个杂姓村,足有十个姓氏。其中姓白的人的最多,里正就姓白,是上一代里正的儿子,度过三年书,能写会算。麻花村,共计八十二户,人口四百七十八人。其中五十以上老人……”
  “不对,文书上登记麻花村共计六十四户,人口不足四百。”户曹出声打断顾玖的话。
  顾玖:呵呵!
  “敢问你这文书上登记的情况是哪一年的?”
  户曹说道:“开耀十二年统计过一回,开耀二十五年又补充过一回。”
  顾玖含笑说道:“你那都是十几年前的老皇历。而我所说的数据,来自于去年的统计。据我所知,去年年底的时候,麻花村有四个孕妇,不出意外,今年麻花村又添了四口人丁。”
  户曹张口结舌。
  文德帝眼睛发亮,心情突然变得很美。
  户部尚书赵大人同样心情很美,而且很激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