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1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回大皇子殿下功劳最大。报纸上都说了,若非大皇子提前败退西凉,一旦西凉骑兵同北荣汇合,西北军这回必定大败而归。鲁侯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别听报纸上瞎吹。我就不信,操练半年的边军,能比得上威名赫赫的西北军。即便西凉同北荣汇合,西北军照样能拿下这一局。”
  “吹牛不打草稿。西北军再厉害,也不可能独扛西凉和北荣,能保存实力徐徐退兵就不错了。”
  “不管你们怎么说,在我眼里,西北军最强,鲁侯威武。”
  难民因为谁的功劳大,争论不休。
  朝廷的态度却很统一,也很沉默。
  大捷,值得庆贺。
  但是,这场大捷,不能将功劳算在鲁侯头上,更不能替鲁侯父子张目。
  鲁侯旗下的西北军,本就尾大不掉,听调不听宣。
  宣传鲁侯的功绩,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朝廷不会干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情。
  那么宣扬大皇子刘诏的功劳,如何?
  朝臣们俱都沉默,这得看陛下的态度。
  陛下没有意见的话,将大皇子殿下拉出来宣传一波,未尝不可。
  好歹压一压西北军的威风。
  如今总算有支能打的军队,朝臣们也终于摆脱多年来被西北军支配的恐惧。
  不过看陛下的态度,似乎,好像陛下不太高兴啊!
  打了胜仗都不高兴,陛下可真难伺候。
  朝臣们暗自腹诽,却没有人站出来为刘诏说一句公道话。
  只是,打了胜仗,就必须论功行赏。
  不赏,怕是会寒了人心。
  朝臣们仿佛文德帝肚子里的蛔虫,知道文德帝舍不得赏赐爵位,就主动提议。
  “不如效仿去年,赏赐金银。”
  户部有点不太乐意,却也没提出反对意见。
  比起爵位,金银好歹是一锤子买卖。
  然而出人意料,文德帝竟然没有应声。
  众臣惊讶。
  莫非吝啬的文德帝,不仅不愿意赏赐爵位,连金银也不肯给吗?
  “还请陛下定夺,究竟该如何赏赐有功之臣。”
  文德帝不发一言,直接拂袖离去。
  常恩一声唱喝:“退朝!”
  然后也跟着跑了。
  朝臣面面相觑。
  诸位皇子内心偷偷发笑。这
  刘诏立了大功又如何,还不是得不到父皇的信任和宠爱。
  还不如他们这些留在京城的兄弟,既不用去前线过苦哈哈的日子,还能时常在父皇面前刷脸。
  文德帝是在为赏赐有功之臣生气吗?
  不完全是。
  文德帝回到兴庆宫,有眼睛的人都看的出来,他并没有动怒。
  “密折到了吗?”
  常恩躬身点头,拿出一个上了钥匙的木匣子。取出钥匙,当着文德帝的面打开。
  文德帝取出木匣子里面的密折。
  最终,文德帝还是派太监前往边关监军。
  他手中的密折,就是远在前线的监军写回来。
  翻开密折,文德帝细细看起来。
  战争情况,不再是战报上面的简短几句。
  密折里面,详细讲述了所见所闻,双方的矛盾,如何达成合作等等内容。
  事无巨细。
  文德帝一边看一边思考。
  “成立西北大都督府,还是很有必要的。至少能遏制住西北军的扩张。”
  “陛下英明。”
  “刘诏不管政务,只管练兵打仗,实在是不应该。”
  常恩低头,嘴角抽抽,内心偷偷腹诽:大皇子殿下真敢插手地方政务,陛下又该急了。
  “鲁侯着实跋扈,然而能力毋庸置疑。这回作战计划,就是鲁侯制定。很有大局观,也算是居功至伟。奈何,朕赏无可赏。”
  “陛下可否效仿上次的办法,赏赐金银。”
  “如此大捷,单单赏赐金银,已不足以酬劳功臣。”
  “陛下言之有理。”
  常恩不敢多嘴多舌。
  文德帝背着双手,在大殿内走来走去,独自思索这个问题。
  功臣要赏,但是该怎么赏,是个很大的学问。
  鲁侯的爵位,至少在文德帝这里已经到顶,不可能给他升到国公。
  不过裴蒙,身先士卒,理应厚赏。
  还有刘诏,立下如此大功,将来压制西北军还要靠他,也不能不赏。
  文德帝心头已经有了主意。
  “召陆爱卿,朕有要事同他商量。”
  陆大人前往兴庆宫面圣。
  君臣二人关起门来,谈了足足两个时辰。
  无人知道具体谈了什么内容。
  次日,文德帝又召见了各位皇子皇孙,考教学问。
  御哥儿很低调,尽量表现得平庸一点。
  文德帝对此不置可否,也没拆穿他。
  反而板着脸呵斥他,“年纪不大,想法倒是挺多。为何不想进宫读书?”
  御哥儿偷偷腹诽:明明他已经上本陈述过理由,怎么又突然问起。
  面上御哥儿还是老实回答,“启禀皇祖父,山河书院有大儒。孙儿想要印证夫子们的观点。”
  真能胡扯。
  文德帝胡子抖了抖。
  只是随口一问,“你打算找谁印证?”
  “回禀皇祖父,孙儿打算找三元公,还有孙先生印证。”
  “想法不错,就是太任性天真。你这是不合群,懂吗?”
  “孙儿谨记皇祖父教诲。”
  文德帝摆摆手,没有深究。而是继续考教皇子皇孙的功课。
  朝臣们都弄不清楚,文德帝这是唱的哪一出。
  不急着决定封赏功臣,反而有心思考察皇子皇孙们的功课,朝臣们大摇其头。
  “陛下莫非是在逃避?”
  或许有可能。
  “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如此大捷,不赏会寒了人心。”
  “御前请命,何人愿往?”
  “同去,同去。”
  朝臣们最爱干的一件事,就是逼宫。
  若能逼得皇帝妥协,那成就感,那满足感,简直无与伦比。
  当然,逼宫也是有代价的。
  遇到一个暴躁的皇帝,说不定咔嚓一下,人头落地。
  所以,逼宫一定要讲究时机和策略。
  现在时机刚刚好,相信那些勋贵武将都会站出来帮忙。
  问文官为何如此积极替一帮武将争取赏赐,有那么无私大方?
  当然不是!
  文臣的根本目的,是想试探文德帝的底线。
  事关鲁侯,事关大皇子殿下,两个人都是皇帝心头的绕不过去的坎。
  大好机会,不借机试探一番,这么多年的官场岂不是白混了。
  文官们鸡贼得很,上本逼宫。
  文德帝一律留中不发。
  文官们就越兴奋,大有要将文德帝逼到绝路的架势。
  正当他们摩拳擦掌的时候,两道旨意,犹如两道晴天霹雳砸下来,将朝臣们给砸晕了。


第901章 刘诏封王
  封爵!?
  陛下竟然下旨封爵,而不是赏赐金银?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吗?
  是什么让吝啬的陛下变得如此大方?
  总不能说是朝臣们逼宫,逼出来的结果吧。
  裴蒙封伯,封号“平西”,称为平西伯。
  刘诏封王,郡王,封号“秦”,秦郡王。
  封王的同时,还封了王府世子。
  刘御,身为嫡长子,当仁不让做了秦王府的世子。
  文德帝对鲁侯的赏赐,恩萌一子,赏赐金银若干。
  西北大都督府大都督李大人,同样得到厚赏,恩萌嫡长孙,赏赐金银若干。
  如此一来,李大人的嫡长孙,无需科举就可以做官。
  不过想做大官,还是得考科举。
  旨意一下,举朝震惊。
  当初嘲笑刘诏的皇子们,在封王旨意面前,一个个嫉妒得发狂,嫉妒让每一个人面目全非。
  凭什么?
  凭什么独独给刘诏封王?
  他们一样是皇子,凭什么独独刘诏享有这个尊荣?
  父皇偏心。
  各大皇子府,表面上平静无波,私下里不知打砸了多少东西,又打杀了多少人。
  顾玖接到旨意,都愣了好一会。
  容她冷静冷静。
  陛下吃错了什么药,为何突然给刘诏封王?
  没道理啊!
  文德帝那般忌惮刘诏,她都做好了刘诏被打压的准备,结果文德帝一改过去的作风,罕见的大方且表现出对刘诏的重视。
  揉揉眉心,脑袋有点晕。
  许有四在旁边提醒,“夫人还进宫谢恩。”
  顾玖摆摆手,“去将大公子请来。”
  许有四领命而去。
  顾玖一颗心扑通扑通乱跳。
  手里的封王旨意,犹如千钧重。
  封王是好事!
  却也伴随着风险。
  “母亲唤儿子过来,可有吩咐?”刘御一脸轻松,完全没有被封为王府世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