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诏狱?会不会不妥。”顾玖含蓄提点。
湖阳公主笑了笑,“没什么不妥。几个泥腿子,本宫还治不了他们,本宫以后还怎么在京城混。”
“姑母误会了,我是担心御史闻风而动,弹劾姑母。”
“本宫不怕!”
有皇兄给她撑腰,湖阳底气十足。
顾玖见状,也就不再劝了。
陈家的远亲,因为堵公主府大门,被投入了诏狱,连反悔的机会都没有。
紧接着,正如顾玖猜的那样,御史闻风而动,纷纷上本弹劾湖阳公主。
弹劾她公器私用,欺压良民,为富不仁,草菅人命……
湖阳是谁?
皇帝的亲妹妹?
御史们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弹劾皇亲国戚。比如最近风头很劲的湖阳公主,皇帝的宝贝妹妹。
御史们来势汹汹,群情激奋。
一副皇帝不处置湖阳,绝不罢休的态度。
皇帝态度模棱两可。
一边命金吾卫调查陈家远亲,有罪治罪,没罪暂时关着。
一边对御史们各种拖延敷衍。
御史们愤怒了。
有胆子大的人,直接在大朝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指出文德帝做得不对,是在包庇湖阳。
文德帝偷偷翻了个白眼,他就是包庇湖阳,又怎么样。
身为皇帝,他深刻认识到了错误,但是他死不悔改,一辈子都不会改。
文德帝以一己之力,将战火从湖阳身上引到自己身上。
果然是世上好哥哥。
这样哥哥,请来一打。
朝中,无人讨论湖阳,所有御史都将炮火对准了文德帝。
陆大人暗中提醒文德帝,“陛下,适可而止。当心玩火自焚。”
文德帝并不在意,“爱卿放心,朕心中有数。北荣可有消息传来?”
“正如当日李大人担心的那样,北荣因为旱灾,国内极为困苦。主战派趁机上位,以强硬手段统一了不同的声音。北荣王室正在积极备战,最迟明年就会南下。”
文德帝蹙眉,“估计明年什么时候会南下。”
“冰雪融化之时,就是北荣大军南下之时。”
“西凉那边可有消息?”
陆大人躬身说道:“西凉同北荣关系暧昧,欲拒还迎。西凉到底会不会参战,微臣估摸着,西凉会根据战场形势做出决定。如果北荣所向披靡,大败我们大周,西凉肯定不会放过捞好处的机会。
如果我们能将北荣挡在关外,西凉就会变得迟疑,不敢轻举妄动。等到北荣退走的时候,说不定还会趁火打劫,杀北荣一个措手不及。”
文德帝连连点头,“粮草要加快储备。各个关隘,都要严加整顿,做好备战准备。边关弊端,朕深知。整顿边关军备,需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此人,朕属意爱卿。”
陆大人躬身道:“陛下托付,微臣不敢辜负。只是,微臣这个时候离京,恐怕不太合适。”
文德帝点点头,“朕身边也离不开爱卿,朕也舍不得爱卿此时离京。只是这事,除了爱卿,何人能胜任。”
陆大人斟酌着说道:“或许有一个人能胜任。”
“谁?”文德帝好奇,难道还有比陆侍中更合适的人选吗?
他想不出来。
陆大人迟疑了片刻,才说道:“李秉明!”
“他?”
文德帝面色犹豫。
李秉明何人?
就是前中书令李大人,目前在山河书院教书,等待时机。
文德帝蹙眉,显然对这个人选不太满意。
当然,论资历,论影响力,李秉明都不输陆大人,甚至更胜一筹。
但是文德帝不信任李大人。
将李大人放在眼皮子底下,都能搞出那么多小动作。将他放到边关,后果不堪设想。
陆大人郑重说道:“李秉明人品有缺陷,然而大节不亏。他这个人,微臣还是了解一二。他的确私心重,不过陛下交代他的差事,他也会全力完成。事关国战,微臣相信他不敢怠慢。”
文德帝背着手,在大殿内走来走去。
“除他之外,爱卿还有何人可以推荐?”
陆大人摇头,“微臣想不出比他更合适的人选。”
顿了顿,陆大人又提醒了一句,“西北鲁侯对这场战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鲁侯桀骜,不服朝廷管束,微臣以为需有个人坐镇西北,盯紧了他。”
文德帝连连点头。
鲁侯是他的大舅子,他对鲁侯这人还是比较了解的。
若非朝堂经不起折腾,承担不起逼反鲁侯的后果,文德帝早就想撤换鲁侯,让鲁侯滚回京城,随便给个闲差将他打发了。
文德帝一直克制着自己的欲望,不敢轻举妄动。
他曾偷偷给鲁侯下旨,让鲁侯回京述职。
鲁侯直接以军务繁忙,身体不宜奔波为由给拒绝了。
文德帝毫无脾气,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好在,这道旨意,朝中众臣这都不知道。
要不然,就要引起一次弹劾鲁侯的狂潮,讥讽他这个皇帝毫无威严。
文德帝曾无数次庆幸自己的英明举动。
现在陆大人提起鲁侯,文德帝浑身肌肉都绷紧了。
鲁侯此人,总能挑起文德帝最敏感脆弱的神经。
他问道:“的确需要一个人盯着鲁侯,尤其是在战争期间。爱卿的意思是让李秉明去西北盯着鲁侯?”
“微臣的确有这个想法。”
文德帝依旧迟疑。
陆大人又继续说道:“整顿军备,检查各地边防,此事事关重大。微臣请旨,可效仿江南大都督府设西北大都督府,总管西北一地一切军政事务。李秉明可任第一任西北大都督。如此,李秉明就可以名正言顺插手西北军军务,替陛下盯着鲁侯。”
文德帝暗暗点头,“关于人选,朕希望爱卿再多想想。”
“微臣遵旨。”
很显然,文德帝对李秉明不满意。
陆大人不着急。
……
朝堂上,御史们越吵越厉害。
文德帝不加干涉,却也不回应。
御史们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越发愤怒。
他们以更大的怒火,书写弹劾奏章,明着指出文德帝的错误。
即便被打廷杖,他们也认了。
皇帝怎么可以不回应他们,太过分了。
湖阳公主有些担忧。
此事因她而起,她是不是该站出来彻底解决这件事。
抽了个时间,她来到宫里,求见文德帝。
文德帝却安抚她,不用担心,一切都在控制中。
湖阳疑惑,“皇兄不是安慰我?”
“当然不是!”
“朝中那些御史?”
“不用担心,很快他们就没力气吵闹。”
湖阳不懂,也没深究。
她听皇帝的话,回府静观其变。
至于陈家远亲,已经没人关心。
有陈家远亲到公主府求情,都被门房赶了出去。消息根本没传到湖阳的耳朵里。
就在御史们群情汹涌,吵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文德帝突然在早朝上宣布,成立西北大都督府,总管西北一地所有军政事务。
此话一出,石破天惊。
御史们惊得下巴都掉了。
西北大都督府?
开玩笑吗?
这个时候,无人关心皇帝不回应御史的弹劾是多么的罪大恶极,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横空出世的西北大都督府上面。
文德帝下一句话,又让所有人的心跟着跳动起来。
“西北大都督府大都督的人选尚未决定,诸位爱卿,可有人选推荐?”
第820章 一切都在计划中(十五更)
砰!
李大人一拳头砸在墙上。
朝廷设立西北大都督府,这第一任大都督,舍他其谁。
李大人人在书院,心系朝堂大事。
朝廷那边刚有动静,他这里就得了消息。
他激动不已,心脏都快从喉咙跳出来。
谁给中书令陆大人吹了风,竟然主动提出设立西北大都督府?
是大皇子刘诏?
还是诏夫人?
总不能是陆大人和他不谋而合吧。
真是的,吹风前,也不知道给他透个口信。
李大人想约刘诏见一面,探一探刘诏的想法。
结果消息送出去,石沉大海。
刘诏根本没有回应他。
李大人生气了。
也慌了!
刘诏不回应他,几个意思?
难不成刘诏还能找到比他更合适的人选吗?
李大人纵横官场几十年,没想到老了,反而患得患失。
可见自身修养不足,定力不足。
三元公杨元庆约李大人下棋。
他拒绝了,“杨兄叫孙兄陪你下棋,我没空。”
“你明明有空。”三元公杨元庆当场拆穿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