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氏验尸格目录-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尸体,是最真实的死亡现场呈现,一定能告诉她更多东西。

    李老夫人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这个应该可以周旋……不过得略晚一些。”

    宋采唐“嗯”了一声,又问:“本案的相关人员,老夫人可知道?”

    老夫人人脉再广,也很难直接官场之事,且一般命案未查清结案时,按规矩,大多对外保密,卷宗不露,李老夫人想知道详情,怕是很难。

    李老夫人叹了口气:“其实案发当时,我也在场。”

    宋采唐就惊讶了:“您当时也在?”

    “当时法会结束,派发福饼,场面很热闹,”李老夫人看向宋采唐,“莫说我,当日正值休沐,这汴梁里信佛的,有头有脸的人家,也有很多在场。”

    李老夫人话不重,宋采唐却听出了一股似有似无的深意。

    “您是说——”她看向李老夫人,“当时有朝廷命官在场?”

    李老夫闭了闭眼:“所以说,这次非同小可,采唐啊,我怕是拖你下水了。”

    宋采唐就笑了:“老夫人都不怕,我怕什么?”

    人活在世,谁都有私心,谁都有算计,无非是私心算计大小程度不同。

    宋采唐很愿意能帮到李老夫人。

    如果时时怕事,随时都想避退,哪能有人生精彩?

    “那老夫人可记得当时谁离死人最近?”

    李老夫人摇了摇头:“人太多了,我不认识那死者,没有关注,人死时场面更乱,我被刘妈妈拉着避开,更没看到中心场景。”

    “那……”宋采唐换了个方向,“老夫人可有什么特别记忆深刻的事?不用与命案有关。”

    有时候人的潜意识非常出色,特殊事件发生时,你觉得你慌乱,不记得所有,但其实你看到了,注意了一些东西,只是没想起来。

    “记忆深刻的啊……倒是也有。”

    李老夫人拍了拍宋采唐的手:“我路上想想,回到家跟你说怎么样?我之前命人去查死者的事了,现在差不多应该有回音,回去你正好一起分析。”

    宋采唐不置可否:“那我今日就叨扰老夫人一顿了。”

    李老夫人笑话慈祥:“我让刘妈妈给备好吃的!”

    二人一路走回马车,刚刚坐上去,还未走,就看到有一个少年,朝这边走来。

    少年十六七岁的样子,个子很高,也不知是这年纪抽条抽的,还是饭没好好吃,瘦的不行,都有点皮包骨了,但他一双眼睛长的极好,极亮,极灼,极深邃,像天边的星,为他气质增色不少。

    宋采唐发现李老夫人也在看这个少年,而且看了很久……

    “老夫人认识这个少年?”

    李老夫人:“他就是谷氏的儿子,纪元嘉。”

    宋采唐顿时了悟。

    这里是京兆尹大牢,谷氏里在里面,纪元嘉出现在这里,不用说,肯定是来看他娘的。

    “这孩子翻年就十七了,幼年失怙,其父生前是嫡长子,身负家业,膝下只有他这一个儿子。父亲去的太早,稚儿年纪,寡母带着,如何不辛苦?”

    李老夫人说着叹了口气:“都说市井生活不易,高门大户也轻松不到哪去。谷氏为宗妇,替儿勉力支撑,掐断叔伯兄弟心思,好好守着这家业,这里头有多少苦……旁人不会知道。这纪元嘉小时候中过毒,差点死了。”

    宋采唐:“纪夫人很疼爱儿子?”

    “哪有当娘的不疼孩子的?她就这么一个孩子。不过谷氏有一点非常好,她疼孩子,却从不溺爱,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谷氏出身书香世家,自身学问极好,纪元嘉幼时被毒狠狠折磨了几年,是谷氏亲自给他开的蒙,一路教到他能自己去学堂上学。”

    李老夫人提起这些,对谷氏是相当欣赏的。

    女人心软,尤其对自己生的孩子,哪能不疼爱?可谷氏就能做到,疼爱与教导分开。

    “纪元嘉懂事明礼,人才好,又不失心计,只要继续下去,再几年长成,一定会是个好孩子,国之栋梁……”

    宋采唐看着李老夫人,觉得老人家里眼里流露出了很多慈爱悲悯,跟往常很不一样。

    她渐渐明白,李老夫人想帮谷氏,也想帮这个孩子。

    谷氏母子经历坎坷,感情很深,纪元嘉是个不错的人,但十六岁,远远未长成,很容易叛逆。如果这个年纪好好过去,待到二十多岁,整个人人生观构建完毕,自不用担心,偏在这种时候,他母亲遇到了这样的事……

    知事明礼的少年一旦叛逆,很可能撞的头破血流。

    李老夫人不愿看到。

    宋采唐看着李老夫人,不由心生敬佩。

    这样的老人家,怎能不帮?

    她想到一个方向:“这个案子,有没有可能同纪元嘉有关?”

    李老夫人顿了顿,又想了想,才道:“应该不会?纪元嘉这些年一直在书院读书,今年更是出去游了趟学,最近才回来,没听说过他惹了什么事,他一向……不怎么惹事。”

    说着,李老夫人又有些唏嘘,一回来就遇到这种事,也是惨了。

    宋采唐又问:“死的书生,和纪家有关系么?”

    “这得回去看查探资料才知道了,”李老夫人敲了敲车壁,示意可以走了,“不过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这些年,谷氏早把家里收拾的消停了,纪元嘉长成,是这一代小辈里读书行事最好的,已然能撑家——而且纪家的人事,我很多都知道,死的那书生我没半点印象……”

    二人说着话,时间过去的很快,不多时,马车就到了温家。

    宋采唐扶着李老夫人刚下车,就见管事的过来报,有消息到了。

    “慌什么,”李老夫人微微笑着,“去置了炭盆,沏了香茶,待宋姑娘暖暖身子,再说其它。”

第203章 死者蔺飞舟

    时间紧急; 李老夫人派出去查消息的人没法做成卷宗,带着一张嘴就回来了。

    匆匆行过礼; 跪在地上还没起来呢,就开始说话:“那死的人是个书生; 名叫蔺飞舟,二十多岁; 是个外来人; 本地无亲无朋; 没啥人脉关系,此来汴梁是为明年科考做准备……”

    科考在来年二月; 很多距离远的学子不会卡着点来; 大多提前出发; 哪怕适应一下环境呢; 这种行为并不突兀。

    但接下来的话……

    让宋采唐有点介意。

    负责出门打听的管事腰板挺直,声音细致:“他是自己一个人来汴梁的,没有跟同窗好友结伴,身边也没有照顾的书童下人; 独自一人居住; 生活十分简单。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家里闷头读书,偶尔出来,还是买书; 逛纸墨铺子; 从不往别的地方去; 性格很闷,所以来了这么久,也没跟周围人交上朋友,大家对他都不熟悉……”

    学子为了备考提前来汴梁适应,却并不愿融入圈子?

    宋采唐问:“身边一个走的近的人都没有?”

    管事拱手,似是十分惭愧:“我也觉得不可能,人怎么会不交朋友呢?生活不易,独立支撑难,总有需要搭把手的时候,但我还真就没打听到。”

    宋采唐顿了顿,放弃这个问题,问另一个:“死者什么时候来的汴梁?”

    “两个月前。”

    “住在何处?”

    “城东的金鱼巷。”

    “金鱼巷?”

    宋采唐微微偏头,看向李老夫人:“我来的时间短,仿佛听闻这城东金鱼巷偏僻拥挤,是三教九流聚集之所。”

    李老夫人点了点头:“没错。”

    说这地方是三教九流聚集之所还算轻了,那就是一个小混混小流氓,挑夫鱼贩汇集的地方,别说清高书生,一般普通居民都不会往那里住。

    但这里千条不好,万条不好,有一点好,便宜。

    只要你不挑,不嫌脏,那常年散发着腥臭之气的鱼肆小屋,几十文就能租到。

    宋采唐明了,这意思就是说,死者蔺飞舟非常穷。

    可是再穷,也要消费。

    宋采唐放下茶盏:“穿用物什可以自己带,出门采买,饭呢?他的一日三餐,怎么解决?”

    管事:“他对吃的要求不高,起初经常在外面食肆吃,后来就少了,有时候两天都不会去一回,大概是穷的没钱了,连最便宜的饭都吃不起……”

    宋采唐却觉得不然。

    书生穷,也会有一二谋生之法,卖个字抄个书,再不济代人写信,不可能穷得连饭都吃不起,否则怎么还有心思读书科考?

    人不可能不吃饭,不在外边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