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穿越女的倒掉-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饭后云秀便问阿淇日后的打算。
  阿淇只笑道,“等安置好了阿娘,便回姑娘身边。”
  云秀:……等下,什么叫“回”啊!
  然而吃人嘴软。看看这屋子里的情形,若无人接济,万一家里再有谁生场大病,迟早得再去举债。
  倒不如让阿淇去她身旁做工,赚一份月钱。
  何况……虽相处时间极短,但她和阿淇姑娘言谈甚欢,竟也有些小小的舍不得分开。
  便没开口反驳。


第32章 蓬山此去(二)
  反而主动提出,“道观里还缺人手做杂役,虽然钱少,但差事也轻快。”便对阿淇她娘道,“若婆婆您愿意,不如就和阿淇一道过去看看吧。”
  人吃饱了便觉得安逸。
  云秀对那骗子的怒火其实已消得差不多了,只是她见识的骗子少,难免就想去看看这骗子究竟有什么目的,又会使些什么骗术。
  在阿淇家略坐了片刻,便起身告辞。
  阿淇虽想和她同去,但毕竟是个小姑娘,不大方便出门看热闹。云秀直说不要她跟着,阿淇便不强求。
  大大方方的便送云秀出门了。
  这小姑娘既不强人所难,也不强己所难,和云秀真是投契极了。
  云秀回空间里易了容,便直往街角去。
  拐过街角,却先望见不远处大道上侍从如云的车队。当中两辆格外华美精致的四轮马车,分明是她二姨和十七哥的令狐十七竟又到华阴县来了。
  那车队不知为何停了下来。片刻后,云秀便遥遥望见有人在令狐韩氏的车窗下拜了一拜,和车中人说了些什么。
  短暂的应答之后,车队再度前行。
  先前拜见令狐韩氏的人则立在道边,望着马车行远了,才折返回来。
  竟是村子里的人。
  云秀略一想便也明白了。
  这村子山明水秀,且又临近京兆,多殷实富贵的人家。也许村子里就住着郑国公府的故旧知交,得知郑国夫人的车驾路过此地,特地过来打声招呼。这也是常有的事。
  令狐韩氏一行已然离开了,云秀便不纠结。
  直接找人打听,“今日来的那个活神仙去哪里了。”打算先把此间的事处理了再说。
  这“活神仙”实在很有唬人的本事。来了不到半日,整个村子就都知道他了。云秀一问,人人津津乐道。不过片刻功夫,云秀就已知道他这中午都做了些什么,去过谁家,如今正在谁家做客连他中午吃了哪些菜都没落下。
  倒是有些出乎云秀的预料,这人并没直奔村里最富贵的人家那个据说“连京中贵妇人也用他家胭脂”的杨员外家,而是先去给个“上个月砸断了腿”的光棍治好了瘸腿,然后忽然就盯上个来看热闹的读书人,不但凭空算准了他的生辰八字,说准了他家哪里哪月发生了什么大事,随即语气一变,就说人近来恐怕要有灾祸。
  再然后,自然就被顺理成章的请回家,施法□□除秽去了。
  如今许多人都围在他家院子里,等着看“活神仙”做法。
  街上的人,也正打算赶去围观。
  云秀:……
  她便跟着人群一道,往那“穷措大”家中去。
  跟着他们拐过了街角,先看见的是面朝街道的一扇朱漆大门,大门两侧围墙几乎占足了整条街,显然是个大户人家。
  云秀便有些发懵,问,“这是那‘穷措大’家?”
  便有人替她解惑,“这是杨财主家,隔壁才是刘措大家。”抬手一指,却是大户隔壁那个不起眼的小院子。
  云秀:……
  她好像有些明白骗子的套路了。
  正要跟着人进院子,忽就瞧见迎面走来个肥白高壮的锦衣汉子。云秀不由就在意起来先前就是此人在令狐韩氏车下拜见。
  那汉子见了人群,分明有些介怀。却没直接询问,而是同身旁下人略作耳语。
  随即那下人便上前来问,“都聚在我家院前做什么?”
  便有人笑着替他解惑,“不是来吃大户的,快放下你那颗狗腿心吧。我们都是来看神仙施法的。”
  下人又细问是什么“神仙”,问得七七八八了,才回头去回禀。
  那锦衣汉子听了回复,也没做声,只略吩咐几句,便穿过人群自回了家但那个下人却跟着人群一道挤进来,旁观“神仙做法”。
  云秀心想,果然不愧是有钱人,确实比没钱不怕骗的这些村民,要谨慎得多。
  此刻她其实一猜到这锦衣汉子是谁了。
  若他姓杨,是做胭脂生意的,又同她二姨认识,那恐怕就是长安西市杨记胭脂铺的当家人了。
  长安许多贵妇人都标榜自己从不用外边买的胭脂,嫌腌?。唯独对一家例外西市的杨记胭脂铺,原因无他,因为郑国夫人只用他家的胭脂。
  郑国夫人虽已是半老徐娘,但不论让谁来数长安的美人,掰手指数的第一个,毫无疑问还是她。
  多少年了,美艳的二八少女换了一茬又一茬,唯独她的地位,始终雷打不动。
  旁人年长了,是人老珠黄。而她,却跟美酒似的,年岁越深,韵味越醇。容颜仿佛不会衰老一般,总是以光彩夺目的姿态见人。
  郑国夫人本身,就是一面活招牌。
  凡她用的东西,外头人无不想方设法的弄明白,而后务必要弄到一模一样的。
  伯乐多看一眼的千里马,身价十倍。郑国夫人的一光顾的效果,也不下于此。
  自然便有许多商贩特别是绸缎庄、首饰铺和脂粉铺的都要想法设法的想让她用一用自家的东西。
  但郑国公府何等富贵?郑国夫人是什么眼光?
  到头来她肯用的,就只杨记的胭脂罢了。
  也因此,杨记胭脂铺简直把她当活财神一般供奉着,变着法儿的调配各种方子,亲自上门送给郑国夫人试用。
  云秀在郑国公府上,就碰到过他家去送脂粉。选用硬而无味的麻梨木精心雕刻打磨成一套十二件胭脂盒,一件件拧开,都是红色胭脂,但红与红又各不相同,云秀比了比,居然真的足足调配出了十二种不同红色来,而且还分作六种不同花香,实在令她大开眼界不论是对胭脂匠的技艺,还是对她二姨的骄奢淫逸。
  若真是他家,郑国夫人过境,当家的肯定得亲自前去拜见只怕过两日还要登门去送礼呢。
  杨家做着全长安贵妇人用的胭脂,也许在京城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在这小小的华阴县,无疑是首屈一指的豪富。
  但他心思缜密谨慎,恐怕没那么容易上当受骗,因此这骗子才没直奔他家去,而是选中了他家隔壁的穷秀才,先在他眼皮子底下亮一亮“真本事”给他看,动摇了他的心思,再徐徐图之。
  这骗子长得仙风道骨,足以唬人,却还如此深谋远虑的规划骗术。真是敬业得令人感动了。
  只不知道他的“真本事”怎么样。
  云秀便悄悄的挤进人群,去看他做法。
  那骗子先在院子里走了一圈,而后停在井边的杏花树下,道,“此山谷前窄后宽,形似漏斗。妙在是面山的一侧宽,出山的一侧窄,乃是一个倒漏斗。这种地势,在山谷,便叫凤喙,在江河,便叫龙爪。你道妙在何处?灵气都是顺着水走的,有流水处便有灵脉。这山上有水,灵气正顺着水流至此处山谷。经过这个村子,由此流出。因这山谷是个倒漏斗,故而进的多,出的少。天长日久,便凝聚起充沛的灵气来。倒是个钟灵毓秀的好地方。”
  围观的村民被吹捧得舒服了,不管信不信的,都先微笑起来。
  但那道士话风又一转,“可惜,可惜,空有灵气却不会使用,纵使常年浸淫于此,也不过比旁处略长寿少病些罢了。想要富贵起来,却还缺口‘气’。”
  众人心中一凛,稍一回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山上长寿者多,然而富贵起来的,还真不多……至少自家就是,距“发达”似乎总差着一道时运。
  那道士摸了摸胡子,又笑道,“唯独这条街不同。”
  众人点头全村的财运,好像都聚到杨财主身上了似的。杨财主弟兄四个,经商的有钱,读书的也有考□□名的。确实与众不同
  但也有人觉出不对,刘措大就羞愧的掩面叹息,“惭愧,惭愧。运势好的也只杨家罢了,某的时运倒比在列诸君差得多。连长寿少病也不能。”
  道士摇头笑道,“非也,非也。你并非是时运不济,只是运势被吸走了罢了。”
  那措大一惊,忙道,“此话怎么讲?”
  又有人笑道,“莫非是被杨财主家吸走了?他一个经商的,家里出了好几个乡贡举子了。倒比刘措大这个家传读书的还会读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