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他们苦劝无效,只好赶快回城来保护人民百姓。
于是整个晚上,人民百姓总算又有新的话题。
讨论他们的长官,是不是真心对公主好。讨论此举,算不算英勇,还是逃避了责任。
讨论很多很多,到最后竟然八卦起来。
哪个官员带小姨小出门,想要进行女女战术。
其实百姓平时的生活也很无聊,以前没事,总要找些事来聊。
身为高层,他们就有了一个义务,就是制造话题让表性八卦。
对于官员来说,既然无法避免,也只能引导。
免得他们注意到不该注意的地方,引起他们的困扰。
至就他们聊一些是非,聊一些八卦,只要没有牵扯到大是大非,也就随便他们聊了。
皇帝都能够下旨,百姓不以言治罪,相对于官员不能乱说话的旨意,百姓的言论自由,充分得到保障。
他们都能够讨论到后宫,皇帝怎么进行性生活,谁又可能给皇帝戴绿帽子的事了。
官员对百姓的容忍度,也只好高一点。
晚上,官员虽然各自在家,其实也没有闲着。
他们虽然晚上不会出去乱走,但他们都养有几个人,充当他们的传声统。专门走夜路去传话。
就好像把手机、电话等等沟通工具变成人形。
用人取代电。
虽然讯息会延迟许多,但相对于无法通话的情况,他们已经很满意了。
但这个晚上,他们的通话,就显得很没耐性了。
为了早点得到回话,节省点时间,他们拼命的催促充当电话线的人,要他们快一点。
到最后,这些传达人,不得已只好用跑百米的速度,来往两地、甚至三地、四地,完成任务。
他们回话的时候,气喘吁吁,话音都在颤抖。
“你们平时是不是偷懒了,怎么现在的速度可以这么快?但平时就那么慢?以后要保持这种速度。”
传达人很想一拳打过去,但知道,这一拳下去,他很快就没命了。这个时代有连坐制度,他一拳下去个人没命也只能认了。他的家人都要被他连累。
所以他们也只好忍耐,在心里回话:
“都用这种速度,我们怎么维持通话品质?”
他们经过一晚的讨论结果,第二天集体出城。
他们认为,送公主是应该的,而且还能观察公主有没有出意外。
要是公主在他们城外出事,他们不旦视而不见,还不知不觉,那问题就大了。
所以出去,能做好礼貌,还能解决心下的担忧。
然而,他们来的昨天见到学员和公主的地方,却发现只看到一排排椅子和一个打扫干净,留下平整草地的舞台。
公主和那一千多名读书人却不见踪影,只留下一个整洁万分的场地。
令人觉得新奇的是,地上种了一排他们没有看过的小树。
严格来说,这已经不是树苗,而是小树。这些小树把会场与其他地方给开,给人这个场地是完整的感觉。
除了树苗上面结的话,他们觉得莫名其妙,但是非常还看以外,他们发现地上撒了焦黑色的泥土。
“你觉得这是什么?”骊城的城守问道。
他的职位,兼具武职和文职。
后世总觉得文人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但是在大汉以前,文人的标配是一把剑。
这把剑可不是单纯的装饰品,而是真的可以用的。
读书人的修养其实是不简单的,可不是后世你把书读好,就能出人头地了。
这是后讲究礼乐射御书术,也就是骑射的功夫,读书人也要娴熟。
因为这个时期的有钱人战争,就避不开射和御。
虽然没有西方的其实阶级,但是这个时代的标准读书人的修养,却包含了骑士所有应有的涵养。
为什人民总认为儒家读书人,还有贫寒学子,其实不算标准的读书人,就是因为他们往往没有办法把“射”和“御”两样功夫做好。
这个时代想要养马不只是要买马,还必须给马准备足够的草料,还有足够的训练,而骑射这种东西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做好的。
读经典书籍,反而是最便宜的方法。
因为这个时期没有版权概念,甚至作者本身,写文也不是为了赚钱。
他反而很高兴你去抄录他的文章,只要不把作者名抹去,就可以了。
这跟西方发展出的版权概念,完全不一样。
所以中国非常希望把他的学问传播出去,甚至想用他的文化,把四周都吃下来。
入华夏,习华夏之美,这华夏之。
这是大华夏概念。
可惜,太多的文化传播出去的时候,忘记交代对方,你要记得是跟谁学的。
导致于现在华夏人,看到什么都说:“啊!这个我们也有,历史还比你们悠久,你们是学我们的。”
“这是我们自己发展出来的文化。”
同时,很多国家,历史上根本没有记载,某年某月某日,我们跟华夏学了叉叉叉,再加以改进。
因为,受华夏文化影响,大华夏文化圈同时也是大抄袭圈,根本没有版权概念。
等版权概念传了进来,很多国家干脆去申请了智慧产权。
等华夏想申请,却申请不到,在大骂邻国无耻,也没有用了。
于是华夏人记取教训,干脆先把没有申请智慧产权的小吃,都申请了。让别人受到同样的苦处。
甚至他们把很多外国牌子的中文译名都申请了。
使那家公司,干脆放弃中国开设分行的打算。
第五三七章 陌生植物
“这些树苗我好像都没有看过,他们种的这些东西是什么?”
城守是在场的人里面最有资格说话的人。
因为要掌管这个区域建设,他又时常要替士兵调派粮饷,他算是在场众人里面,最常出外走动的。
跟身居内地,衙门都走不出去的人不一样。衙门的事情,他大部分都托给副手,而他大半的时间,都在外头晃荡。
甚至他用在外行走的这段时间,写下一些见闻录。
他本身有工于画,这个时代,还没有开始流行水墨画,很多画作是用不同的素材做出来的。
其中,很多画作的存在,只有短短的一瞬间。
例如,在沙地上,他们可以拿个树枝在作画。
时常在外面,自然就没有什么条件。
看到一样东西,他想要记录下来,时常是用树枝在沙地上描画出形态,然后再树皮上用瓦片或刀片作画。
等回去以后,他才会用笔在布帛上腾下来。
早期,他做的画不多,但自从几年前开始,附近的金麦城开始流行纸这种东西。透过轨道交通,他能够派人到蓟城买到这些纸。
纸很轻薄,派人去买,一次可以买很多。
而且据说金麦城那边有规定,根据距离,每一个地方有不同的最高售价规定,所以纸在蓟城,也不过比金麦城贵了四倍。
而纸这种东西,在金麦城是个便宜的东西。
据说金麦城人,连如厕的时候,擦屁股都用纸,极端的奢侈浪费。
不过,纸的价格在金麦城真的不贵。
现在,十张纸在金麦城只要卖一文钱。
在蓟城贵了四倍的结果,十张纸也只要四文钱。
一张纸,大概一个成人的手臂长,半个手臂宽。如果要大张一点的纸,那一张纸的价格就要四倍。纸张的价钱,会随着纸张的大小成倍数增加。
所以出现了一种新的行业,糊纸。
透过糊纸的技术,也能让纸变大。当然边边角角难免会出现问题。
而且比较容易破
因为原本的纸,越大会越厚。让纸张比较不容易破。
但价格的差距在哪里。除非要用在重要的地方。
否则用大纸张的大户,军方,还是会选择用糊的纸。
四文钱对一般老百姓来说,是好几天的饭钱。但是对他们来说,确实没有什么
比起布帛,即使是最便宜的麻布,也要便宜太多。
蓟城兜售纸的人,也不敢卖超过四倍,被金麦城知道,就会断绝生意。
别以为金麦城哪里管的到蓟城的商家,偏偏他们只把纸张卖到轨道交通能够到达的地点。
听说长安那边,纸张的价格要贵上许多,但是金麦城也没有去跟他们抢生意。
因为长安纸业的当今皇太子的同母亲兄弟刘武。
这个同母亲兄弟跟一般的兄弟含金量可不一样。
听说金麦城里的公主都不敢得罪对方。
说这么多,城守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确实学有所长。跟一般土包子城守是不同的。
他是真正的文武双全的贵族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