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女学堂-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
  “那如果有不想嫁的人怎么办?”高洋问出对她而言最重要的事。她也是十五岁,甚至超过十五岁的人。只是登记年龄时,少登记了。对她来说,如果不是有她合意的对象,她是不肯嫁的。
  但金麦的人,她大抵熟悉,基本上她没有看得上眼的人。对这个相亲会,她倒是没有什么期待,而且她知道,除了钱汝君这里,没有人能正视她的能力,让她的能力能最充份的发挥出来。
  因此,她也不想远嫁。此时,她打得出主意,要嘛是单身,要嘛就近嫁个好人。可惜,她的眼光也被养刁了,一般人还看不上。
  要说金麦,每个人都读书,从老到小,个个识字,偏偏缺乏读书人。要不然,高洋觉得,嫁过有文化的读书人也好。金麦城底缊还是浅了点。虽然有钱汝君挑选出来一百个写字比较漂亮的人,而且这个队伍还在扩张之中,但是这些人并不算读书人。只能说是抄书匠。或许是书法大师罢了!
  “不想嫁?那很好啊!想嫁的时候嫁,又没有人逼她们。我恨不得大家专心留在我这里工作。以后有小孩来抢她们的专注力。我不开心的很……不行,以后我要开设托儿设备,让她们专心工作。要不然,整天心思就不在这里了。”钱汝君说道。
  她突然发现,婚姻问题解决之后,还要替员工解决小孩问题。


第三一二章 轨道
  相亲的方案很快的得到钱汝君和高洋的认同,再来就是通知钱汝君的三十二个手下。
  要通知到这三十二个手下可不简单。这三十二个人负责的就是钱汝君的产业帝国的核心人物。也就是说钱汝君的事业有多大,这些人的分布范围就有多广。
  如今跟钱汝君有事业往来的就分布在六州,青、幽、冀、兖、徐、豫州。在有高铁的时代,这种距离可能没什么,但是在大汉,这就是超长距离。
  要不是钱汝君的轨道已经铺设出去,而且采用马车来运势,并且兼做客货运输的生意,把支出和收入打平,着轨道,早就经营不下去了。
  关于轨道的事情,钱汝君特别请示过皇帝刘恒,取得路权,并且跟沿途经过的州郡县都采用了按比例分红的制度。早就经营不下去了。
  不说别的,钱汝君遇到后世盖铁路遇到的问题。有无知的农民,或者土地被切割的农民,说规道的通过,会破坏地理风水。是的,大汉已经有风水,且更为看重。
  幸好钱汝君没弄个大火车头来开,要不然,他们更会把规道视为巨兽,现在只把规道当毛毛虫,靠官府的安抚和强制力量,总算通过。
  而且钱汝君采用的是边铺设,立即通车的方式,很快的,他们就认识到规道的好处。
  很多铁匠认为这是上天给予的任务,拉帮结伙的到金麦城来。
  可惜,这些新铁匠,大部分没有达到标准,需要在金麦城回炉重造一个月。学一些新东西。
  而学到新东西的铁匠,开始对踩在技术尖端的金麦城有了膜拜和认同感。渐渐的,金麦城铁匠之都的风声,也逐渐传开了。
  倒是木匠对金麦城的木匠很有意见,不过也没几个会千里迢迢得跑来金麦城骂街,跟网路时代不一样。这时候,一个消息能传出一个城市,就算是了不起的消息了。
  对于听不到的意见,钱汝君全当做没听到。她知道,想要做超越时代的事,难免会受到很多的批评,这些批评,有的好,更多的是说风凉话的狗屎蛋,钱汝君只好摀着耳朵,全当听不见。等做完了,再来评估后果。
  毕竟,她要做得事,做不好,损失的是她自己的口袋,也说不上什么口计民生。
  手下的人,大部分都可以见情况不好,半路溜走。这些人的依附还是迁走,就是钱汝君的判断标准。
  或许来自于后代,语语纷扰的时代,让钱汝君比较相信数字证据吧!要不然,都不知道谁的话该信,谁得话不该信了。
  不过轨道路线,往长安去的目标,还差了不少。眼看,跟皇帝约定的年限也就到了。
  钱汝君目钱是把轨道,成立了一家商铺负责,想要使用规道的,像客运、货运等等,都要付一些交通使用费。包括她自己,都要付钱。然后用这笔钱来维护、生产、支付薪资。里面工作的人,只有最上头的五个人,是钱汝君的部属,其他都是外面招的。
  然后用盈余的钱来继续开展铁路。
  马拉车的轨道,虽然在地形上面,比较没有限制。但运量,少了不少。但比原始的运输方式,要方便许多。在铁轨倾斜高度上,也没有仰角十三度的限度,能够达到十五度。
  规道分成一段段的运务段,每走完一段,就会有运务人员帮忙换马。马匹是运输的主力。
  至于比较缺乏马力,又平坦的路段,则用上了脚踏货车。不过,大概都走些分支路段。因为马拉的车子,和人骑的车子,比起来,还是马匹速度较快。而两个车子,目前还没有实践换挂的方式。目前,还在研究中。
  因为,在大汉,马匹数量这几年虽然变多了,但还是属于比较稀少的。不得不用人力取代。
  而以人力取代的结果,让大汉产生了一种新兴行业。运夫。一个新的行业诞生,就多一种金钱流动的方式。
  而人又比马贱,并且,雇用一个人,不是买下一个人,其实在成本上,是比较低的。想到后世的人力车,钱汝君忍下了不想把人奴役化的想法。选择遵重人的劳力输出。其实,让更多的人有农业以外的工作,也是商业化的开端。就是目前大汉大部分的地方,还没有人力过多的地方。
  当然,跟后世的老美比起来,农地是小了点。但比起欧洲,也就差不多。
  但有一个先提条件,人家有机械化的基础啊。应付起那么多田地没什么问题。
  因为这个关系,钱汝君忍下了进一步发展马达的冲动。想想,时速十五到四十五公里的速度,或许比较适合大汉。要是太快了,或许大汉中国的味道就会失去了。反正大汉此时并不太弱,也没必要逼着它快速奔跑。
  不过,想起她未来的旅行计划,房车的构想,还是在她的脑海里不断升腾起来。
  “要将所有人集合起来,估计要花一个月的时间。这方面倒不是问题。问题是,对象呢?”钱汝君头疼道。基本上,她没有买过男**仆。就算因应需要买了一些,到金麦城之后,她也让男性恢复自由。只不过,把买身费,换成借据,要分期付款还给她罢了!
  “这个简单,想娶她们的男人多着呢!很多人为了娶她们,特地保留正妻的位置不娶。”高洋无所谓地说道。
  钱汝君皱皱眉头,问道:“保留正妻位置?这不是说他们娶妾了吗?多大年纪啊!还娶小老婆……”
  “小老婆?”高洋奇怪地问道。还是回答钱汝君的话说道:“能娶妹子们的,当然必须是有成就的人。要不然就是优秀的人,这样的人,早就被很多家有女儿的人看中了。能保留正妻位置就不错了。这里不像长安那地方,许多男人到十五岁以后才结婚。妹子们都十五岁了,要找的人年纪太小也不适合。对了,长安那里的妹子,也该帮她们找对象了。”


第三一三章 艺人
  钱汝君的脸皱成一团。这个问题是大问题。长安那里还好,有比较多的晚婚青年。有比较多有追求的家族和对象。但钱汝君还是对高洋说道:“不能厚此薄彼。她们想嫁还是让她们嫁吧!不过长安那里的人,都属于我的财产。她们要是嫁人,还是恢复她们自由。并且给一定的嫁妆吧!不过我希望换一个契约。她们必须留在我的商铺工作到至少二十岁。有孩子的话,开家育儿机构教育吧!不,强制规定他们要进我们的育儿机构。”
  “育儿机构?”高洋显然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等钱汝君详细解释她的方案后,高洋点点头道:“自己人免费,外人收费的模式很好。有些人虽然在钱家农场工作,但算外人,那些人算半价吧!这样,能够免除后顾之忧,并且给孩子统一的教育。不过,学堂都挑学生。这么小的孩子,我们要筛选吗?”高洋知道,钱汝君提出这个想法,不会只用在长安,说到底,金麦城才是钱汝君的根子,钱汝君必定会在金麦施行。着也是钱汝君坚持要给金麦学堂的学生上课的原因。
  钱汝君给学生上的大多数是思想课,还有部分先进技艺。
  来金麦城的人,只要登记为常住户口,在金麦有一份固定工作,就必须到金麦大学堂上两个月的课,除非他是金麦小学堂的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