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董卓霸三国-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此时若有一方豪强愿意相助主公,凭借其多年的经商经验,与其广大的人脉,定能为主公铺平此间的重重困阻,只是······”顾雍之意再明显不过,你虽独霸三州实力强大,却大杀四方士族,此时又有何士族愿意相助焉?
但是董卓听了却是大喜,喝道:“传令冀州甄家,令其派大量的经商之人,带好许多财物,到司隶来经商,本相必然不会亏待!”
“是,主公。儒马上就书写主公的将令!”
董卓对疑惑的顾雍笑道:“本相与冀州甄家早已有约,其原意依附于本相。凭借虎牢关一战,本相相信甄家知道该做什么样的抉择。”
顾雍叹道:天意都要帮董卓,看来我投kao董卓果然是明智之举!
“主公,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主公治下的刑法。”
董卓凝思道:“元叹可详细说之。”
“是,主公。主公现今治下之地,凉州,拥有百姓九十余万人;雍州,有两百万余百姓,而司隶更是拥有四百万余百姓。主公已经是称霸一方,掌握治下七百万民众的不世霸主。但是仍是沿袭着大汉的制度,不知主公对大汉的刑法可有何想法?”
儒家思想这玩意可以极大地巩固统治阶级地统治地位。孔孟学徒将天下万民划分为三六九等,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三纲五常”等严格地人伦礼义,这让历朝历代的君王都能享受到高高在上、接受天下万民顶礼膜拜的崇高感。所以自两汉之后。历朝历代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可谓不遗余力。
总而言之,儒家思想有着显而易见地优点,那就是能让天下万民各守本份。生活作息井然有序,对社会保持稳定繁荣有着极大的贡献!但儒家思想也有着致命的弱点。其尊崇地礼义之道很容易阉割掉汉族地血性。而且对不符合儒家思想的学说具备致命地扼杀力。
身为现代人,董卓显然更倾向于以法治国。
董卓冷哼道:“大汉之刑法不值得一提,本相又岂会用之!元叹既然这样说,想必心中已有计较,就请元叹说与本相一听吧。”
顾雍说道:“主公,法家原有三派:商鞅重法、慎到重势、申不定重术。及至韩非子博采三家之长而集大成。以为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某深以为然。法者,立刑法以治万民;势者,主君应有绝对之权势;术者。推行刑法之第略也。若是主公以此治世,必能成为一方霸主也。”
董卓大喜道:“好,就依元叹之言!元叹,本相授予你丞相长史之职,全权处理本相内政之要务。本相所辖之地,皆为你治理之地也!”
“谢主公!”顾雍跪地谢恩。
李儒谏道:“主公,此次我军大胜。众将还需封赏也。”
“贤婿有心了。传本相将令,二日之后,文武官员聚集在朝廷大殿之上,本相要亲自封赏本相的有功之臣。”
“诺!”
董卓向典韦说道:“传令贾诩与戏志才,本相还有一事要与他们讨论,李儒也留下吧。”
“是,主公!”
顾雍道:“如此元叹先下去了。”
片刻之后,戏志才与贾诩都以到齐。戏志才抱拳问道:“不知主公有何事焉?”
董卓开门见山的说道:“本相要组建军团!”
“军团?”戏志才与李儒疑惑道。贾诩的眼中亦闪过一丝疑惑,但是他并未言语,只等待董卓的解释。(他们是不知道军团的意思)
“所谓军团,就是由一个主将、数个副将与数万将士,并由这个主将一直统领那数万将士。直到这个将军老去,或是战死。”
李儒连忙说道:“主公不可,如此岂非有大乱之患!”
董卓静静的沉思,没有回答。
戏志才看着主公默然的表情,明显主公是执意要组建军团了。问道:“主公,不知组建兵团有何利弊也?”
董卓淡然道:“本相怎会不知也?兵团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好肆意的控制。”董卓冷笑道,“但是不是对本相绝对忠心之人,本相又岂会让其掌握兵权也?若本相不放开兵权,又怎会有今日的丰功伟业焉?”
“在这乱世之中,兵团却有许多的优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就是大汉朝的所谓的兵制。如此又岂能发挥出将士的战力也?此乃是其一也。”
“组建兵团,亦可缓和西凉铁骑与其他将士之间的冲突。让其在战斗之中培养相互之间的信任,做到和平的相处。此乃是其二也。”
“本相组建多个兵团,他们之间便会相互竞争,从而奋勇杀敌,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此乃是其三也。”
董卓自信的看着他们三人,说道:“本相对本相手下的部将与西凉铁骑有绝对的信心,本相相信他们是完全不会背叛本相的。”
董卓微微顿了顿,自信一笑,道:“本相会成立一个‘军事处’,由高顺为统帅,戏志才、贾诩副之。此军事处就是专门处理本相管辖之内所有的战事,并对军团有着直接命令的作用。”
“以后若有战事,便是由他们替本相前去出战征讨。并非本相不愿再参加战斗,而是本相学究天人,有许多的要事需要处理也。你等无需再议,只需商议由何人做主将便可!”
李儒叹息一声,说道:“是,主公。”
董卓笑道:“难道你等计这么不相信本相部下之忠心?其实对于此事,本相还有一个妙计。告知本相的将士,是何人给了他们女人?又是何人发给他们数倍的军饷?又是何人给他们抚养子孙?如此,将士又岂会反焉?”
李儒与戏志才微微一笑,但是又同时闪过一丝担忧。
李儒说道:“主公,此计只可为乱世之时使用,万不能用于盛世之中,不然极有可能有叛乱之险!”
董卓大笑道:“本相早已成竹在胸,你等只管放心便是。”
贾诩等人眼中同时闪过一丝惊异之色。!~!
..
第一百八十二节 水道
在军团之事讨论完成之后,李儒向董卓说道:“主公,顾雍还曾多处良谋献,此些良谋皆有利于主公的内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修筑水道。wWW。”
戏志才疑惑道:“不知顾雍所指,可是修筑水道,灌溉农田焉?”
李儒说道:“此只是其中一点。顾雍曾在这数月之间,仔细调查了司隶各处的水道,发现司隶之地水资源充足,特别是河内与河南两郡,尤其充备。若是能将水道稍作调整,令少量河水自动转入农田之中,不仅可以增加了粮食产量,还可在扩田数十万亩,足够再养活一百万人!”
“哦,当真如此焉?”董卓面lou喜色的说道。能再有一百万人口,对他的好处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一百万人口的税收、其中的人才,可招募的军队······
李儒道:“主公,据儒的仔细调查,河内与河南郡的情况确实如顾雍所言,有大量的良田可供开垦,若是再加上农田的灌溉,绝对能再养活一百万人口。”
董卓大喜道:“好!元叹果然是大才也!岳父蔡邕果然不负本相也。”
戏志才问道:“顾雍还有其他的良谋焉?”
“是也。”李儒继续说道,“主公,顾雍还曾言,三辅之地素是洛阳后备的粮仓,可见其产粮之丰富。而今士族皆灭,雍州三辅之地有着大量的良田可供耕种,尚可再养活百万人口。若是按大汉的抽丁方式,足以再为主公添加二十万将士。”
董卓大笑了起来:“既然如此,就按元叹之言,兴修水利,灌溉农田,为本相再添加二十万将士也!”
“诺!”李儒回道。
戏志才谏道:“主公,人口不是瞬间就能增长的。主公只需勤政爱民,主公治下的百姓自然会增加也。”
董卓愣了愣,笑道:“本相自然知晓也。”
李儒严肃的说道:“主公,顾雍还为主公思虑一件大事,于主公与生死成败之危。且亦是与水利有关!”
董卓直立而起,喝道:“此事定然事关重大,贤婿何不早说?”
李儒不紧不慢的说道:“主公放心,现在还没有任何人能威胁到主公,主公尽管放心。只是顾雍发现了我军的一个漏洞,若是这个漏洞被强大的敌军所发现,说不得就会出现败绩。”
董卓与戏志才、贾诩三人俱是仔细倾听着李儒下面的话。
“主公,汜水关乃是一处易守难攻之所也。此地有汜水为汜水关天险,加上汜水关城高且厚,若有万余大军把守,敌军十万将士亦过不得汜水关。但是汹涌澎湃的汜水,亦是一把双刃剑。”
“汜水既能够更好的为主公守护汜水关不假,但是猛烈的汜水若是被他人阻截,将漫天的水势冲向汜水关,那汜水关将不攻自破!”
瞬间,这么一个场景出现在董卓的脑海之中,“汹涌的大水像猛虎一样蓬勃而进,漫天的大水遮住了阳光,冲垮了城墙,携万钧之力,将汜水关所有的东西横扫而过。汜水关的百姓在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