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大人,您教弟子的能力太厉害了吧!您不用自谦,宁安县什么水平我们都知道,计知白去年为了宁安县童生能在府试取得好成绩,差点累吐血,结果只比前年多了一个秀才,今年倒好,您一出马,位列前三十的宁安秀才数竟然压过府城!”
方运微微一笑,道:“继续往下看,此次录取一百六十位秀才,前三十我宁安最多,但总数未必。”
两人继续往下看,方运是进士,万院君是举人,方运提前看完,发现一百六十个新晋秀才中,宁安县占了足足五十四位,超越府城的四十三位,更不用说其他六县。
方运抬头一看,就见万院君正盯着面前的传书,似是痴傻。
方运笑着摇摇头,走到书桌前,铺开早就准备好的金榜纸张,开始抄录本县秀才的名次。
“府试第五,张昀,乙中,乙中,乙上。府试第六,徐昌伟,乙中,乙中,乙上。府试第八……”
等方运抄录过半,万院君才醒悟过来,忙道:“下官没想到会是如此惊人的结果,失态了。”
“无妨。”方运说话间扫了一眼官印,从自己抄录名次开始,一直震个不停,估计又是许多友人的询问或祝贺。
方运也不去管官印,道:“文院外面的百姓还在等着,先抄完再说。”
方运足足抄录了三页金榜才写完五十四人。
“来人,张挂秀才金榜。”方运道。
“诺!”门口的两个差役走进来,两人因为听到万院君的话,表情有些诧异,往桌子上一看,吓了一跳。
“三页金榜?”那差役说完闭上嘴,往年一页金榜足够。
“去吧。”方运道。
万院君却前抢两步,抓起一页金榜,道:“下官亲自去张贴。”
“可。”方运笑道。
“这是宁安县的大喜事,大人您不亲自出面?”万院君道。
“本官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方运轻轻摇头。
万院君一愣,若有所思,意识到方运早就超脱了自己所在的层次。
“那下官便去了。”
就见万院君手持一页金榜在前,两个差役手持金榜在后,三人喜气洋洋快步走向文院前门。
一路上的官吏看到三页金榜无不愣住,随后个个两眼放光,快步跟上。
县文院正门缓缓打开,万院君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舌绽春雷道:“放……榜……喽……”
愉快的声音传遍宁安县。
第925章 微服私访
县文院的门口聚集着一部分宁安县的百姓,有的是参与本年秀才试的童生的亲友,有的是宁安县的读书人,无关人等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尤其是本县的读书人最为热切,上到七老八十的老书生,下到七八岁的小蒙童,对他们来说,每年的科举放榜是比过年更有意义的事情。
那些老读书人正在高谈阔论,说着往年的种种趣事,年轻人听得津津有味。
在三张金榜出现后,文院外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凡是多次看过县文院放榜的人,都本能地感觉怪异。
“怎么三张金榜?”
处处有人发问。
“不会是写大字吧?”
“不会,金榜字体的大小都有基本的规矩,不可能随便变大。”
“那只有一个可能了……”
“先等等看,别高兴太早……”
众人紧张地等待,等三张金榜张贴后,附近的人急忙向前涌,结果最前面的那些人和看守金榜的差役都被挤到墙上,脸贴着墙皮,苦着脸大喊别挤了。
后面的宁安县人哪管这个,一边继续挤一边仰头看着金榜,不断惊呼。
“好多秀才啊!”
“怕是有四五十!”
“我景国托文曲星变和方虚圣的福,科举名额增多,可一个宁安县也断不能有四五十,那几乎占了全府的三成,当其他城的童生在闭着眼睛答卷么?”
“不信你自己数数。”
“是周兄!周兄上榜了!天道酬勤!天道酬勤!”
“周兄竟然高中了,他去青乌府城前还说,今年若是不中实属正常,若是中了,那定然是方虚圣教化有功!”
“还有,小林那小子也中了秀才,才十七岁啊,他可是最喜方虚圣的诗词文章,完全当半圣之文来学习,他说今年只是去凑个热闹,谁知道竟然中了!”
“哈哈,我大侄子中了,全府排第七十八!哈哈……”
来看榜的许多人喜气洋洋,尤其是他们的同校同窗,最是兴奋。
“方虚圣的教学有大用啊!那些没来听的人吃大亏,吃血亏了!”
“我这就回去把方虚圣的讲学一字不差默写一遍,待到九月考举人,我至少比去年多了两成的把握!”
“对对对,我宁安县什么时候在科举中如此风光过?多亏方虚圣啊!以后每年我都去县衙门口拜一次狮先生!”
“嘿嘿,我听闻正知书院的那位欧阳公子因为与左相奸党的官吏有旧,不听方虚圣讲学,不去拜方虚圣亲封的狮先生,结果怎么样?他去年只差十几名就高中秀才,今年本来必然高中,结果呢?呵呵,金榜无他!”
“不能这么说,也许是他坚定追随左相,用自己落第不中来证明方虚圣管辖的宁安县不通教化,舍生取义!”
“哈哈哈……”周围的学子被这种刻薄的说法逗笑。
方运虽然稳坐文院中,但能听到门外众人的议论,轻轻点了点头,便拿出笔墨,道:“镜子。”
敖煌立刻取出一面镜子捧在方运面前,笑嘻嘻道:“又要微服私访?本龙喜欢,不过你不会是借着微服私访吃遍宁安县美食吧。”
方运也不答话,对着镜子利用画道二境的能力,配合才气和墨汁,把自己易容成新面孔,然后换上普通的粗布蓝衣服,连童生都不是,看上去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普通书生。
敖煌摇身一变,变成一个五六岁的顽童,笑嘻嘻跟着方运向外走。
走到外面,大多数人都不在乎这两人,文院管进不管出,而且亦有寒门学子在文院内读书。
临近门口的时候,有士兵发现两个人衣着普通,而且是生面孔,上来盘问,方运拿出官印,一震文胆,道:“是本县。”
士兵恍然大悟,立刻站直身体并低下头,目送方运和敖煌离开。
走出文院侧门,方运瞥了一眼文院前门,大量的人拥堵在金榜之下。
孩童敖煌擦了擦嘴边的口水,仰头用亮晶晶的眼睛望着方运,用脆生生的童音问:“方公子,咱们今儿个吃哪家店?”
“老张卤肉的卤酱极佳,下水更是一绝。”方运道。
“好!好!好!就吃那家了!”敖煌又开始流口水,一双懵懂的眼睛全被吃占领。
方运笑着看了敖煌一眼,敖煌不过一两岁,如果按照龙族的年龄算,现在还相当于婴儿,若不是变成人,很难把堂堂真龙当成小孩。
宁安城的文院街上,一个少年书生手持折扇,悠闲地前行。身后,一个五六岁的顽童用肉乎乎的小手揪着少年的衣角,踩着穿过树叶缝隙的斑驳阳光,迈着小短腿摇摇晃晃随行。
“不许吃太多。”
“就吃二十……不,三十盘吧?”
老张卤肉坐落在人流量较大的长白街上,哪怕已经过了吃饭的时间,一楼的十余张桌子也被占了一半,外卖的窗口有三个人在排队。
店里的伙计瞥了新进来的客人一眼,发现两人衣衫平平,本不欲去接待,随后看到少年的眼睛,这人不过是随意一扫视,伙计却觉得这人仿佛在虎视八方,睥睨天地,好似能谈笑灭敌,只手安天下。
腹有诗书气自华。
伙计心头一震,眨了一下眼再看,却发现少年已经扫视完店里,变成一个面带微笑温润如玉的书生,除了看上去成熟一些,没有丝毫的特别之处。
“客官请!二楼的雅座都空着。”
柜台后的掌柜抬起头,发现伙计竟然让一个身穿粗布衣的少年去雅间,略感疑惑。
方运微笑道:“就在二楼找个临窗的桌子便好。”
“好,小的给您带路。”伙计微笑着走到前面。
一楼的客人各吃各的,有人只是随便瞥了一眼。
走到楼梯前,方运回头笑道:“要不要我抱你上去?”
敖煌见方运调笑自己,立刻昂首挺胸,道:“本……我自己上!用不着你!”
“好。”方运先行上楼。
敖煌一步一步上楼梯,在别人看起来有些吃力,实则十拿九稳,只不过实在太小了,让伙计捏一把汗。
方运到了二楼后,一边向临窗的桌子走,一边道:“把你们店里的肉菜各来一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