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红楼-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没人指望张滦和宝玉赢过。

    对他们来说,不输就是大胜!

    甚至,之前张滦的那番侃侃而谈,也让太多人心里腹诽了——说得那么好听,输得太惨也没用。

    但现在,京城的那些公子哥儿,纵然不能和羽林一般欢欣鼓舞,看他们的眼神也大为不同。

    张滦和宝玉两个,对四周传来的声音却没什么激动的表示。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疲累的缘故。

    他们都知道,接下来该做些什么。既然皇帝说不用比试了……

    两人依然没有对视,也都向两个瓦刺人抱了抱拳,翻身下马,然而并肩向弘治帝走去。

    也几乎就是在他们下马的同时,弘治帝也向身边说了一句,“请几位勇士过来。” 同时,他也没有落座。

    于是,就是那两个瓦刺人,在惊讶了一下以后,也在瓦刺使臣的暗示下,跟在了他们的后面。

    弘治帝当然不可能全无表示。

    张滦和宝玉的表现,是远超他预料的出色。虽然是个不胜不败的局面,事先也没说要分个胜负……但他总得说什么,否则,如何对得起他的雄心?

    见张滦和宝玉,以及后面的两个瓦刺人都已经到了台下,以武将的姿态单膝跪下,他的胸臆中甚至涌起了一种奇特的满足感。就像是他领着千军万马出征,领命出战的将领回营报捷……

    当然,他这辈子估计是不可能有那样的际遇了。

    如今到底已经不比成祖年间,不能随意御驾亲征。

    弘治帝迅速收拾了心情,笑道,“看来我朝果然不乏少年英才!”

    这话若是之前说,肯定没有现在这么说的效果好。就是那个有些阴阳怪气的日本使节,此时也不好说什么。瓦刺使节就更是只有赞同的分了——到底是宗主国,难道能步步紧逼?

    “清源本就是我东宫旧臣,因立功而破格提拔。”弘治帝向瓦刺使节道,“素来都是个弓马了得的,也早见过了血。倒是贾宝玉……”

    弘治帝说到这儿,顿了一顿。

    宝玉和张滦一样,其实算是“天有异象”之人。他一度也想过拿他做文章。不过,他每日里都只是安安分分的上下学,折腾了几次,他也不能太不管元春的心情。

    如今……若是要用他,倒是对此不好多提了。

    弘治帝对宝玉今日的表现,到底是有些惊喜的,接着便问道,“荣宁之后,终于又有了个能恢复祖上荣光的。”

    弘治帝也提起了此事,“只是以你的身份,倒不适合和清源一样进入羽林卫。既如此,可愿意到腾骧卫中,做个御前行走?”

    旁边礼部的臣子听了,都有些色变。

    ——张滦不说,这个贾宝玉,如今可是外戚啊!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同选择(六千补更)() 
没人注意到的是,在礼部的几个臣子犹豫着要不要站出来劝阻的时候——虽是外戚,但到底才当众长了皇帝的脸面,若无恩赏,皇帝的脸上也一样过不去——低着头的张滦,也为弘治帝的这番“招揽”皱眉。

    腾骧卫,比羽林卫还要名正言顺的天子亲卫。

    太孙可用羽林金吾等卫,腾骧却只在天子身侧。如今弘治帝之所以带着羽林金吾,有相当的原因是因为他还没往腾骧卫插上足够多可靠的高手。

    弘治帝让贾宝玉进入腾骧卫,这算是相当亲近欣赏的表现了。

    可对向礼瞻这个人认识已久,张滦早对他的品性深有了解。

    腾骧卫到底是什么地方?

    当初由成祖亲设的十二卫之一,最开始成立的目的,就是收容勋贵之后!貌似和贾宝玉的身份挺相配,但成祖难道会在荣养识趣勋贵的同时,大力培养他们的后代?

    腾骧卫从来不堪战。

    往腾骧卫里走一遭,后来成才得用的当然不是没有——王子腾就是成功的一例——但绝对极少极少。

    更何况,到底沾了个天子亲卫的名头,朝官都盯着。贾宝玉若是在如今以外戚的身份进去……

    可惜,他此时也不能提醒他。有个金盛在上面看着,就算是传音也并不安全。

    他也只能指望,现在的贾宝玉听进了他之前的话了。

    幸而,宝玉果然没有被冲昏头脑。虽然他也知道自己舅父的例子,但他还没愚蠢到认为自己能取得同样的成功。

    更何况。来自后世的灵魂,对皇权有天然的不以为然,他也决不至于向这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一得到皇帝的赏识、招揽。便兴奋、惶恐。

    皇帝开口之后,他也花了点时间来整理思绪。但他的决定下得很快。

    “……小臣敢不为天子效力?但小臣如今年纪太小,武艺不曾精熟,尚需在师傅跟前磨练,不敢分心!”

    宝玉以相当直接的语气如此说道。

    弘治帝倒也不以为杵,反笑道。“好!待数年后再来看!不……只要你明日里表现好些,朕必然重赏!”

    这话基本也是对张滦说的。

    说把,弘治帝便让两个少年站起归坐。对于两个瓦刺人,他倒是当场就夸了、赏了,语气却是平淡许多——再说这两个瓦刺人也听不懂。

    至于最开始那个吓得尖叫的公子哥儿,此时已经离席,似乎所有人都将他忘了。

    弘治帝便再命摆宴。

    不过,弘治帝虽得了个意外之喜,不打算再计较下去,却不等于事情能安然结束。与瓦刺人不同。日本使节带着的两个武士,却是听得懂汉语的。

    以大楚的“礼节”,弘治帝说起来虽然平淡得很,但赏给两个瓦刺人的绢、茶、瓷器,却无一不是名贵之物。

    就像每年赐给藩属国的那些东西——永远都是远超藩属国敬上礼物的丰盛!

    然而,那些赐予属国的东西。就算是再丰盛,也没多少能落到个人手里。更何况,还有一部分要变现成银两和粮食,来支援国内如今的内战……

    两个武士对望一眼。

    能够在本国国内正内战不休的情况下,护送使节到“上国”来上贡,这两人也是勇悍之辈,十分自信。

    再想想之前张滦说得那些话,一个武士也不问使节了,自己先跳了出来,“吾等也愿与上国的少年英杰比试武功。为天子助兴!”

    弘治帝都不由一愣,眉头皱起。

    &

    行宫之内。

    黛玉所在的万芳苑,算是比较靠近行营的位置了,本身就能隐隐的听见外面赐宴的喧哗,且打探消息也较为方便。

    更何况还有人对此大开方便之门?

    是以。黛玉都还在用晚膳的时候,就有不少姑娘打着“探讨诗书”之类的幌子,到了万芳苑来拜访迎春、宝钗二人。最后凑齐的竟有十余个。而剩下的、临近的院子里,想来还会有不少。

    在众人看来,迎春、宝钗两位的婚事,应该都是贤德妃有兴趣管上一管的,但不等于她们就对外面的那些公子哥儿没兴趣了不是?

    且这一次到底没有了那些夫人约束,皇后等贵人基本上是不管她们的。是以,在吴家的吴织有些大胆的提出了在苑中的一个亭子赏月之后,几乎所有姑娘都或羞涩,或不吭声的同意了这个建议。

    因着这个,迎春才遣人将黛玉给喊上了。

    都知道黛玉的婚姻如今还早,但既然面子上说是要办个小宴,可不能将她落下。

    而再之后……

    管事较多的元春那边,和本来不怎么管事的吴贵妃那边,都遣人送了些点心过来,这简直就是无言的支持了。

    送点心的宫女,和来往服侍的宫女们顺势说起外面的事情时,姑娘们也就顺势听了下去。

    黛玉虽对外面的大部分公子哥儿都没兴趣,但她自然也有关注之人。是以也安安分分的坐在了那儿,再没说什么惊人之言。

    消息在那个愚蠢的公子哥儿跳出来说要比试弓马之后,变得越发频繁起来。如张滦和宝玉等人,压根儿就没关注那个家伙的名姓,也认不得他,这行宫里的姑娘们倒是都知道了,这位也是勋贵之后,不过当初的祖上也就是个伯爵,并不十分有名,长辈又没有王子腾那般“长进”的,早就没落了下去。

    而接下去,自然是张滦和宝玉两人的大出风头。

    可惜,除了黛玉自己,其他人的关注点,多半都在宝玉身上。毕竟张滦是道门出身。身上又很有些神秘之处。对大部分的姑娘们来说,都太过陌生,也联系不上。

    倒是宝玉……

    是贤德妃的亲弟弟不说,迎春也是他的堂姐。而宝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