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礼轩这才有些把话听了进去,却依然嘀咕了一句,“本来也是死仇了。”
这一次,被自己的父亲怒瞪,向礼轩还是很快就消声了。
可是,过不了一会儿,向礼轩又有些惫懒的道,“做都已经做了。那石逊也跳出来了吧?就算是查到我头上又能怎么样?”
向治生也是无奈。
愤怒归愤怒,他却不能不管这个儿子。
“罢了,他暂时也确实不能把你怎么样。不过你日后还是小心些,少流连青楼楚馆了,小心被人下了黑手!”
向礼轩有点儿奇怪的看着自己的父亲,“父亲,你连你儿子是不是常逛青楼楚馆都知道?”
向治生嘴角一抽。
他儿子还真不怎么逛青楼楚馆,因为他见鬼的和他的祖父一样喜欢的是戏子!相比之下,他还宁可他和向礼菡一样呢。
暗叹一口气,向治生还是拉回话题,“算了,现在向礼瞻只怕已经开始查了。你自己想想,这事儿你能不能栽到别人身上?”
&
林如海回到家中时,也已经过了晚膳时间。
不过,被祭天的消息惊扰,墨玉黛玉兄妹两个都在晚膳后到了书房,等着父亲回来。且黛玉知道,林如海多半不会跟着那些同僚去应酬,是以还特意留了晚膳。
果然林如海几乎是一进门就喊饿。
黛玉忙让人上了晚膳,林如海却又不急着吃,只对一双儿女道,“你们还站在这儿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难道你们不知道?”
墨玉笑道,“妹妹是关心则乱。父亲……你下朝之后,就没人请你去吃席?”
林如海知道他的意思,如今已经是用心在了解京城官场了。点点头笑道,“为父如今好歹挂着个阁老的名头,哪里能随意交游?至于为父那几个同僚,如今都各有各事。”
不过,说起这个,林如海倒也想起一件事来,看着黛玉道,“你虽在你外祖家住着,京城的事情也该知道一些。京城里那个传得沸沸扬扬的张滦张清源,你对他知道多少?”
黛玉一怔。她之前可怎么都没想到,父亲居然会在这时候提起张滦。
——若父亲是要追究他的那封信,似乎太晚了一点?
“……在群芳宴时倒见过一次,还有他的两个侍女。”
也不知道这是机遇还是其他,黛玉到底斟酌了一番言辞,才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做出了回应,“看来至少和忠烈王府并不对付。而且,应该也怜悯弱小。”
黛玉想起了张滦护住那个自诉下巫蛊的嬷嬷的举动。
——那是前生那个宝玉做不到的。尽管他也并非是冷硬之人。
“父亲怎么问起他来?”甩开了心中的心思,黛玉反问了一句。
第二百二十三章 行动()
“父亲问这个张滦做什么?”
黛玉还在那里奇怪,墨玉不像她关己则乱,没那么多心思,反而直白的问了出来。黛玉听出了他语气中有不以为然的意思,飞快的看了他一眼,心中也有些奇怪。
林如海也听出来了,反问道,“你见过他?”
墨玉笑道,“那倒没有。” 顿了顿,又接着说道,“虽不曾见过,却也知道一二,是因为天生奇貌,被人牵强附会视为异人吧。且他是道门嫡系,却自离道门,想着军功出身,实在没有什么成算。”
虽如今墨玉已经知道,这世上颇有些玄异之事,玄异之物,玄异之理,但他终究骨子是个唯物主义者。对那些迷信的看法是打心底不以为然的。他压根儿没想过,奇貌是不是真代表奇能。
不过,他后面那番话却是正理。
张滦出身道门,还是嫡系。就算逃家,在旁人的眼里,他也依然是张家人。儒臣们本来就多半都对僧道不待见得很,不过是借着僧道稳定民心罢了。有史上好几个教派作乱的例子,再加上武将的身份……道门出身的张滦天然就不会被待见。
他如今并无实职还好,今后若是想要仗着军功往上爬,只怕御史们的口水都能把他给淹了!
在墨玉看来,摆着家中铺好的金光大道不走,偏要另辟蹊径,走上死路都不知道……
“没成算”,那已经是往好里说的结果了。要是用后世的话来讲。那就是中二病作死啊!
而若是没有张滦的那封信,林如海的看法和自家儿子也不会有多少不同。
不过,那封信却是让林如海觉得,这个张滦没那么简单。那封信更是切切实实的说明了张滦是有些神通的。
至少自己好友看不出的东西,他能一眼看出不是?
可话说回来,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神通,也就更令人担心。
不过,张滦的那封信。林如海还是不会和自己过继的儿子说的。他略略盘算了一下近日里找镇虚一晤的打算,低头快速但不失礼节的进了几口饭菜,垫了垫肚子,这才抬头补了一句,算是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为父离开奉天殿的时候,你们的表兄贾琏来和我说了声,在奉天殿讨论禅让大典时,太孙召见了张滦。”
墨玉和黛玉两个都在等着林如海的答案。
而他们两个人,和大部分得到消息后的朝臣一样。都在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猜到了太孙召见张滦,最有可能的缘故。
于是。兄妹两个又同时皱了皱眉。
只是两人皱眉的原因却有不同。
墨玉皱眉。理由大抵和林如海一样——若太孙交代张滦暗访,让张家涉案,他们会不会借机扩大势力,搅风搅雨?
而黛玉皱眉的理由完全不同——虽说之前就已经有所料想,但再一次从太孙的做法中看出他对张滦的态度,心中还是不快。而且……
“太孙此举……”说了这四个字。黛玉到底只是用摇头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墨玉投来一瞥,兄妹两个对望一眼,却又在另一件事上达成了一致。
张滦会怎么做姑且不谈。
在皇帝已经将问题揽过去了的情况下,太孙就算要查,也该做得更隐秘一点。如果说召见张滦真是为了让他暗访。那只能说明一点——
太孙,未来的皇帝。气量不够啊!
&
太孙召见张滦,这事儿当然不可能做得隐秘。
就连贾琏,如今他是有了站在奉天殿的资格了。但就因为站位靠后些,便在散会前知道了此事,何况其他人?
而太孙的为人行事,京城中官员们多半也是有些了解的。
且才出了祭天的问题,大部分听说了此事的人几乎都能猜到,太孙这是要张滦查祭天的事情了。
是以,几乎是从当晚起,京城上下,就有不少人盯紧了张滦的举止。
然而,从紫禁城出来以后,张滦便直接领了自己的道兵出城,一路回了自己在郊外的庄子,此后再没动静。
——他一介小小的飞骑尉为何有这个财力置庄,这种事倒是没有任何人质疑过。张家统领天下道门,历经数朝不倒。各地道观基本都香火繁盛,虽少有显山露水,但张家豪富,几乎人人皆知。
而第二日,张滦第一个明面上的举动就让人吃惊。
他派自己的一个侍卫往忠烈王府递了帖子,请向礼衍出门游玩。
此时仍是年节期间,虽先后有祭天、禅让这样的大事,朝中百官如太常、礼部、工部等部的官员固然是忙碌无比,但若是没有分派的官员,倒确实是可以继续年节的游乐。
向礼衍在忠烈王府,除了在母亲身边侍奉,也就基本没了事,且母亲难免还要唠叨些婚姻的问题。是以他理所当然的欣然赴约,甚至没管张滦这是为什么。
至于在东宫已经开始准备禅让的向礼瞻,听见这个消息也只是微微的皱了下眉。
他本来希望的就是让张滦暗地里调查,指望的是他手中握着的张家的力量。张滦本人做什么,本来是不重要的。
但是他现在有和向礼衍越走越近的趋势……
向礼衍可是他准备捧出来对抗向礼荆的。
虽说在之前的两次召见里,向礼衍似乎没有那个意识,一副对功名兴趣缺缺的模样……
但向礼瞻可不认为,这世上的人,会一无所求。何况向礼衍那样尊贵的身份,却被迫去当了十来年的小道士,他心里怎么可能没有怨气!?
&
事实上,向礼衍还真的没什么怨气。他自小生活在山上,并没有什么身份尊贵一类的概念。他得到的所有赞誉,还都是因为他的武学天分。
在京城这样的名利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