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黛玉笑道,“二嫂子也会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熙凤却似乎真有些不好说。她觑觑四周,让平儿之外的丫鬟都退远了,这才小声对黛玉道,“真不好问。只是不问你,又不好问别人。我问你,你们南下、北上的路上,珍珠是不是和晴雯吵架、打架了?还是冲撞了宝玉?”
之前黛玉听熙凤那么说,简直怀疑她变了性子,要打听那蛊虫的事情呢。却又到底不敢肯定。直到熙凤这么问,才知道不是。
可怎么会找她问这个?
黛玉对熙凤是相当了解的,虽有些奇怪,但她也听得出,应该是真有事。她也不是个太分不清轻重的人。
如今贾家的前程,大半取决与元春与宝玉的未来……
可要说这珍珠和晴雯……
“珍珠怎么会冲撞宝玉?”黛玉摇头道,“一路上都说她服侍得尽心尽力。”
黛玉不喜珍珠,却不会无端污蔑。这个事实还是要认的,“若说冲撞宝玉,晴雯倒有可能。她人是极好的,可惜性子犟些。”
熙凤果然不是在试探什么。
听见黛玉这么说,她皱起一双眉,轻声道,“这就有些奇了。”
黛玉奇怪道,“怎么了?”
熙凤先是摇摇头,随即还是“唉”的一拍掌道,“得了。他那房里人多口又杂。我便替他瞒着,过两日也自有人传到你耳里,我费那个劲做什么?你知道的,这珍珠原是老祖宗派到宝玉身边的。早就是宝玉身边贴身伺候的人,就是媚人在时,都要让她一步。谁知前两日,宝玉也不知想了什么,命换成晴雯贴身伺候。麝月秋纹那几个给珍珠说了几句话,这宝玉近两日连她们也不怎么理会了。昨儿晚上。珍珠向宝玉告罪,更是被宝玉一把推开。你知道他年纪虽小,却是个习武的。一时没收住力气,竟把珍珠给推多宝阁的角上了。摔了几个瓷器珍玩是小事,珍珠的头上也伤了。哭得好不可怜……今早上宝玉又一早走了,若是老太太、太太知道了,还不知道怎样呢。”
黛玉更是奇怪。
至少在回来的路上,一直到京城,她日日里和宝玉相见,也全不觉得宝玉对珍珠有何不满。
且她本来有用珍珠来搅乱宝玉后院的意思。只是可惜晴雯罢了。谁知……这两日里。宝玉竟发现珍珠的真面目了不成?可这珍珠。表现得远没有她前生那么明显啊?宝玉又不过是早晚在家。
黛玉不由问道,“珍珠最近做什么了?”
熙凤叹道,“要我知道,还问你做什么?只是这两个都是老太太给的丫鬟。闹出来不好看。”
这倒是,宝玉的年纪还那么小,要是这时候就闹出丫鬟争风吃醋的新闻来,何止是不好看。
不过,黛玉这会儿却也觑着熙凤,她摇头笑道,“二嫂子欺我。这珍珠近几日里必然做了什么。”
说到这儿,黛玉自己都怔了怔,忽地道。“我知道了……”
熙凤也一惊,忙问,“你知道什么了?”
黛玉看看她,到底还是以平淡的语气说道,“二太太找了珍珠去问事。是吧?”
熙凤的脸色,顿时变得不妙。她没想到黛玉这么快就猜出了这个。虽然宝玉和王夫人不亲近,算是贾府中人尽皆知的事实,但在这件事情之前,熙凤真的没想到,宝玉和王夫人之间,会有很深的隔阂。
就是熙凤,她又不得邢夫人喜欢,也不喜欢大房。倒是在贾母这儿如鱼得水,加上王夫人到底是她的姑母,也是她的后台,她是一点也不想看到这种事的。是以,才希望从黛玉这儿得到不同的答案——宝玉这是在秋后算账。
可惜……
倒是黛玉,在得到答案之后,自己反而奇怪起来。在猜到了现在这个宝玉的来历之后,她也就确认了他对王夫人的厌恶。
但是,王夫人找珍珠问事,算是正常的举动。除非珍珠在王夫人的面前表白投效,且这事儿又被宝玉知道了,否则宝玉也不该发火啊!
黛玉倒没有把这个疑问说出口,依然和熙凤一起去看了大姐儿。
可大姐儿不过几个月大,如今天气又冷,小手小脚都裹得紧紧的,其实也没什么好看。黛玉年纪又小,也没人会让她抱。其实倒和看见熟睡的大姐儿没多少区别。
等到从熙凤的院子里回来,一路回到自己的屋里,她先派了紫鹃去大厨房拿点心,这才找了消息最灵通的雪雁过来,问她,“之前二嫂子说,我才想起来。你也就罢了,你紫鹃姐姐,并珍珠晴雯几个跟着走了那么远的路,也着实辛苦。这两日里,可有什么赏赐下来?”
雪雁愣了下——都多少天了,怎么才想起来问这事?
不过这地方,这种事情一向传得飞快——因为说明了主子的心情、喜好。因此雪雁笃定的说,“一点儿都没有……难怪姑娘要支开紫鹃姐姐。可珍珠和晴雯姐那儿也什么都没有呢。”
那就更奇怪了。
如果珍珠如前生那般投靠了王夫人,那么事情显露之后,贾家的其他人肯定会比宝玉更先知道才对……
不过,虽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黛玉却暂时没有多管。
真正的宝玉有了下落,她对于现在这个宝玉的报复之心,立时就淡了不少。至少,这事儿远没有真正的宝玉重要。
只是,还不等她再次接到真正宝玉的信息,贾家倒是先迎来了一件大事——元春果然奉命先行前往忠烈亲王别庄,可竟然在此之前,得到了恩准,回贾家省亲!
第一百七十二章 突如其来()
元春回家省亲的消息,提前一天传到了贾家。
和黛玉记忆中的那次省亲相比,如今太孙仍是太孙,元春只是才人,那声势阵仗,自然远不能和“贵妃省亲”相比。
那一次贾府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建了个大观园(也不知花了多少从林家得的钱),不过就迎得元春回来坐了一坐。
且说是“省亲”,事实上元春却几乎一直都高坐上位,就是有心想要和家人亲近也是不行的。旁边一堆宫女太监看着呢。
不过,这一次,元春依然只是东宫才人。回贾家,也只是顺路而来。固然也算“恩典”,可总没有黛玉记忆中那次那么“重”。
但是,对贾家来说,这依然是大事。且时间紧张,倒显得更忙碌些。
头天接到夏太监送来的消息,整个贾府立时就都忙乱起来。四处打扫不谈,王夫人和熙凤又忙赶着聚拢了府中所有管事的婆子,细细的叮嘱了一番,务求进一步隔绝内外,肃清闲人。
也不知有多少事情吩咐下去,除了贾母的院子,这一晚上贾家真不知有几处折腾,又有多少人没能睡觉。
黛玉却是自然不在那等或忐忑或期待的人里。她更惦记的是,倘若宝玉是不好表露身份也有这个能力隐瞒的人,他现在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姓甚名谁?难道他觉得,这么卖个胭脂方子她就能猜得到么?
可惜的是,她的心里千头万绪,一时间却也不能将之串联。
等到这一日醒来,早有贾母院子里的小丫鬟来告诉,不用晨昏定省了,只等着会不会传唤就是。
黛玉自也没有异议。之后,因着元春到底还不是贵妃的缘故,黛玉在衣饰上也依然如故。只是在梳妆时,她的目光却是不禁意的再次落在了梳妆台一脚摆放着的小盒子上。
那是俩俩留下来的,有些粗陋的瓷盒。与红木精雕的梳妆台有些格格不入。毕竟以俩俩现在的身份还拿不到什么好东西。迎春让人做这个,也只是实验罢了。
——她倒是好,如今不用守在这里“听候传唤”了。
黛玉又想起俩俩在贾府拘手拘脚的模样来,心中不免叹息。看来俩俩倒是更喜欢芳园那个“主子”没那么多,“副主子”更少的地方。
在背后给黛玉梳头的紫鹃见黛玉的目光扫过,却是不知黛玉心思。
自从俩俩拿了这个来,紫鹃自己也试过一次,确实是十分好用。当下便问道,“姑娘今日里可要上个妆?”
黛玉摇了摇头。
“姐姐。”这时,青玉毫不见外的走了进来。她倒是精神奕奕。一脸等着看新奇的表情。还对着黛玉行了个礼,“今儿不去外祖母那,我来姐姐这儿定省了。”
听她说得有趣,几个丫鬟都跟着笑起来。
黛玉本还担心。从扬州回来之后,青玉会不习惯,不高兴。谁知自从船上出了向礼衍的事,青玉沮丧了两天,倒是一天比一天开朗活泼起来。
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