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奇怪。
现在想想,那有可能是因为和他们都不熟的缘故,才克制情绪。
他还不至于连这个都不体谅,当下就减少了和黛玉的“交流”。
这也是因为最近的水域,来往的商船、客船增多了的缘故。
来往客商都要赶在运河结冰之前,走较为方便的水路返乡,或者赶在年前以较为方便的水运做一笔大买卖。
在时不时就有客船商船擦肩而过的情况下,也就不适合两个小姑娘出来眺望风景了——从窗口往外看就成了极限。
当然,若只有林家人,还不用这么忌讳。哪怕是租的船也是一样。但还有贾府随行的婆子,那就不一样了。跟过林夫人贾敏的丫鬟都知道,这贾府的规矩,或者说京城勋贵人家的规矩,比外地的高官显贵都严得多。
只要听那几个婆子说几句话就知道了,她们还颇以此为傲。
既然林家姐妹要在贾府接受教养,住上几年,这些东西是不能不考虑的。连墨玉在见过那几个贾府的婆子之后,也不能不考虑。
至于青玉么……
她这段时间被逼着看书,对于兄姐两个减少经义辩论一事,是只有松了口气的份。
随着时间的流逝,她是越来越感觉到了大家闺秀生活的不如意之处。
一开始还有各种新奇,多样期待,可随着黛玉和林墨玉总是说些她听不懂的话,和后世全然不同的拘束感,就越来越是鲜明,让她无比的憋闷。
她也试着用后世的一些见识尝试和黛玉聊天,内容当然只能是内宅管理、日常用品一类的事情。本意是想联系到外面庄铺经营,那是她目前最有兴趣的东西,也是她认为,她最有优势的东西!
想想她以前看过的那些穿越小说,穿越到古代的女主,除了跑去宫斗(或者包括部分跑去宫斗的)和极少一部分宅斗的,谁不是靠着商业上的点子赚钱得赏识的?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当然也和年龄限制有关,不能说些后世的笑话名句什么的……
可即使如此,也并不成功。黛玉对钱财一事极为淡薄,说起商人,虽没什么鄙弃的口吻,但对着那些来来往往的商船,也是很不以为意的。
说得难听点儿,这姑娘虽然也知道要墨玉节俭,也知道安排房中的银钱,但本质上,对“挣钱”这种事没半点概念!
青玉发现自己目前没有能力说服她什么。
林家太有钱是其一——这次上京带着的钱就都在她和墨玉手里,她的口才不足是其二。
虽有后世的见识,但到底没有精研,口才再好,说些浅薄的道理,也说不动已有定见、被四书五经洗脑的黛玉。这让青玉在穿越后第一次真正感到了挫折的滋味,也让她似乎有点明白了墨玉的做法。
古人的见识也许不足,可他们的三观也独立完整、自成体系,几千年的发展下来,哪里是那么容易动摇的?她一开始就想用自己也了解不足的东西去改变那些想法,倒有点以短击长的味道了。
可惜她没有随身带着个图书馆这样的金手指,也不可能说回到现代去补充现代知识,那就只能多了解一些古代的东西,找“敌方”的弱点了。
————————————————————————————
明天元旦,预祝看文的大家元旦快乐!
过节事情比较多,于是提前更新……有事的话,都会提前更新的,目前还有点存稿撑着……
第十五章 儒门风骨()
这一船在野渡停泊。
墨玉照例四下走了一遭,防止下人懈怠。他到底不是真正的小少年,前生特种兵的见识和气势加上今生的身份,足以让他管住雇船上的老油子。
而管住了船上的这些人,墨玉其实也就不是很担心出什么差错了。
大楚立朝已近百年,按朝代轮回,正是到了由盛转衰的关键点上。墨玉这几年也常听说,有小规模的盗匪团四处为乱。
但这运河沟通南北,虽已无宋时地位,却依然是大楚命脉,一路治安都有严管。盗匪水寇一类,还无力在这条水道为患。
等巡视一遍,墨玉也就自带了小厮寒秋回房,准备看书。
经过他连敲带打的,如今船上的人连小声抱怨都不敢了。已经知他脾性的人都一个个不停手的干着活,就是他主仆两个经过,也顶多就是弯弯腰。
故此,当远方的钟声传来时,在寂静的夜空中,竟是清晰可闻,空远寂寥。
墨玉的脚步就顿了顿,“这附近有寺庙?”
寒秋是个伶俐小厮,听见他问,忙去找了人问。
这船是常年跑这条水路的,故此他很快就问了回来,“……回大爷,正是有座寺呢。就建在对面山上。原是英灵寺,如今说是英灵皆已超度,改了名叫做圆光寺,听说还挺灵验,常有人绕路去拜。以往的船主到了这儿,也往往会停下来祭拜一番。”
墨玉就点头。
这楚朝的历史和他记忆中的明朝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说,都是以驱元而立国,比如说,太祖都是起于寒微,更比如说,都有一场靖难之役!
甚至,目前亡故的三个皇帝,连采用的年号和被追封的庙号,都和明朝的前三个皇帝一模一样!
成祖登基后,在不少靖难之役的战场附近建了英灵寺,以超度靖难之役时的亡魂。但那时不少战场都在野外,英灵寺也就有不少建在人烟罕至之处。如今数十年过去,朝廷早已不再拨粮拨款,这些英灵寺也只得自谋出路了。
明了了来历,墨玉也就不再在意。
毕竟,楚朝的历史到了现在,已经和明朝大不相同。
成祖之后,在他的记忆里应该对应仁宗朱高炽的皇帝不但没有一年而亡,甚至直到现在也还好端端的坐在皇位上,还占了明朝对应的第五个皇帝的时间与年号。
而他也没个“好皇孙”,能最终坐上皇位,过程可是艰苦之极,只怕至今也还在为当今太孙苦恼呢。
话说回来……
想到这里,墨玉轻轻皱了下眉。
这一点,其实还是黛玉提醒他的——为什么林如海要在盐政的位置上多镇上几年?当然只能和现在的朝局有关!
但她再聪明,也不可能在这时候就懂这些吧?
他那继父或者那贾雨村难不成还教这个?
真是想不通。
跟在墨玉身后的寒秋见墨玉听了他的答话就沉思起来,心中也是一动。他可没想过,墨玉给自己起这样的名字有怎样的寓意,在他看来,讨好主子才是做小厮的本分。
当下便笑道,“大爷,我们也走了这么些天了,总没怎么停船。既然这圆光寺灵验,不知道大姑娘、二姑娘会不会想去拜拜?”
墨玉挑挑自己略嫌锋锐的眉毛。
若从之前的情况来看,他觉得黛玉不见得会喜欢这样的提议。但当今世上,最喜欢烧香拜佛的,大抵就是那些官宦、富豪人家的女眷了。
他看了自己的小厮一眼,“你倒是个有心的。既如此,你去寻了那叫雪雁的丫鬟说说。晚上一天两天的,倒也没有什么。”
如今墨玉也是知道了,日常出来端三餐,帮着黛玉传话的丫鬟,叫做雪雁。年纪虽小,做事也算是利落了。
然而,寒秋回房没多久,从黛玉那边过来回话的,却是朱鹭。
黛玉身边最倚仗的丫鬟。
朱鹭跟在黛玉身边的时候最多,墨玉也有印象,记得她一向是温顺沉静的模样。但这会儿走进书房的她,却显得有些迷惑、有些茫然,一双娥眉微微的皱着。
“怎么,你们姑娘怎么说?”墨玉有些好奇了。
朱鹭行了一礼,张了张口,大异寻常的、欲言又止了好一会儿,这才道,“姑娘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干浮屠何事?”
朱鹭本是个利落的丫鬟,但这话她说得极为生硬,显然是死记硬背来的。墨玉甚至能看出,这话其实一点也不能得到朱鹭的认同。
可他听了,却简直想要大笑一场!
这可真是……文人得不能再文人的口吻!
在这个年代,能对神佛扬起眉来轻蔑的说一声“干卿底事?”的,也只有正统的、重现世的儒者了。
墨玉甚至能根据之前的经验,想到这小姑娘说这话时骄傲的、略带些睥睨的模样。而至少在这一点上,他没有融入时代的勉强。
这种生死观,正是他在后世成长时被家中灌输,自己也接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