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红楼-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被冠以“正气”之名后,自己也常被贾府中人冠以“酸腐”之名的黛玉说起这个词来真是毫不客气,语气还很刻薄。

    一时间,青玉和宝玉都不由得侧目。

    更何况,青玉说得那句话,在后世简直可以说是人人皆知,视为当然,他们也实在是不知道,到底有哪里不对啊!

    再说了,目前的话题,就这么转到了那里去,真的没问题吗?

    倒是墨玉咳了一声,忽地念道,“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

    黛玉点头,认真叮嘱道,“就是这个道理。我不知竟有那样的戏,哥哥小心莫被那样的戏移了心性。”

    宝玉眼神游移的咳了声,犹疑道,“左传?”

    墨玉笑道,“原来你还是看过儒家经典的……青玉你也要记得,臣子又不是奴才,哪有君要臣死就非死不可的道理?大妹妹说‘酸腐’,还说得太客气了些。非得是那些数典忘祖、自甘下贱的奴才, 才能说那样的话呢。”

    墨玉说得更不客气。

    青玉不自禁的缩了缩,心知一不小心又给代入错了,就再不敢说话。

    ——想来那话又是清朝宣扬扭曲的?

    青玉也不是全不知道的。墨玉说得那“数典忘祖、自甘下贱”一词,肯定是说的清朝的所有文人。她忍不住有些恶意的想,要是这墨玉穿越到了清朝去,会怎么做?

    这时候,她忽地听见,黛玉仿佛自言自语般的重复道,“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

    青玉顿觉奇怪。

    墨玉也奇怪了,“妹妹的意思是?”

    黛玉蹙起眉,依然叹道,“天生民而立之君,以利之也。”

    不过,念完这一句,她却没有再念下去,却也没回墨玉之前的话,反笑道,“哥哥也莫要沮丧。如今的事,对我们来说倒未必是坏事。只怕如今是天下的目光都汇聚京城,也没人来管我们这些小鱼小虾了。之后的路途,多半平静。”

    顿了顿,黛玉又道,“虽是太孙若败,我们都要成覆巢之卵,但如外祖母,如父亲,难道眼光竟不如我们不成?又怎么会让两家轻易倾覆?肯定会有所作为的。”

    墨玉倒是一怔。

    是啊,那贾家的太君不谈,他的养父可不会是那等只知道一味忠君的愚昧之辈。往日里他把他带在身边,言语中透露的东西是什么?

    秦始皇焚书坑儒,以立皇权。

    所以千百年来,儒臣心心念念的,从来都是制衡皇权!即使是各种制衡都不能成功,他的养父也觉不可能说轻易的说为忠君而死。

    可是,现在他在远在京城千里之遥的扬州,他想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墨玉的脑袋不由得飞快的运转起来。

    他想起了被推出去的叆叇,想起了临行时那个要尽可能打听皇帝身体状况的叮嘱……还有,刚才黛玉感叹般的那两句话……

    不知为何,墨玉觉得,自己能想到的东西,似乎不大美妙。虽然这么一想之后,他几乎是能肯定了,他的养父对目前的局势早有打算。

第一百二十五章 重逢之惊() 
接下来的旅途果然平静无波。

    和之前相比,哪怕是云家的普通标师,也更注意各方的消息。但他们得到的情报,听来并不糟糕。

    据说太孙遇刺后,皇帝几天没有升朝,甚至一度有过昏迷的状况。但是,太医院院判李深维护了他的“神医”之名,据说他数次为皇帝针灸,成功的让皇帝从昏迷中清醒。

    并且,李深让皇帝每天都能接见一两个大臣,以让世人确认,皇帝依然有清醒的思维。

    一时间,太医院判的名声大噪。

    而在同时,宝玉担心的“一场大败”,显然不可能这么快就有消息。倒是鞑靼目前的情况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据说自从十三年前,鞑靼的大汗亲征失败还受伤后,身体就一直不好,几个王子正忙着争夺王位,其实无力南下。

    又据说,这次的刺杀有可能是更北边的瓦刺的陷害——中原人也分不清鞑靼瓦刺的差别。

    不过,这些都是民间流言,一时间却也难以断定,是由什么人推动的。

    总之,在中秋之前,林家兄妹并宝玉一行人赶回了扬州。久未见到女儿,林如海显然十分高兴激动,本是个勤于做事的人,因提早得到了消息,却是事先就请好了假,亲自迎到了城外。

    父女相见,激动自不必多言。

    黛玉见父亲虽有些清瘦;却相当精神,其丰神气度更是比她这辈子之前离开扬州时还要好些,远非前生记忆中可比,就更是欢喜。

    如今黛玉也摸到了几分玉佩的“脾性”,对别人的外伤基本没有效果,除非是她自己身上的。且如秦氏那样自己不想活的,或者是如贾母那样正在自然老去的,都没有什么效果。

    但要说普通的疾病。便是她自己没心思,但凡碰见了,那玉佩只要先前吸了些草木之气或者药力一类,多半也会给些动静。

    如今她就是集中了精神去催促玉佩,那玉佩也不过从父亲身上吸走了一丝半缕的病气,黛玉如何不喜?

    料想这终究是香火有继。又不用担忧女儿的缘故,黛玉就对墨玉多了几分感激。

    此后叙过些日常闲话。林如海又见过了宝玉和一路护送的鸿雁标行,便自邀了宝玉到官邸去住,就是鸿雁标行的人,竟也已为他们定好了客栈。

    云家的人早在路上就知道了,这林家在扬州做盐政,竟是没有为自家置房产的,一家人只住在官衙中,听了这样的安排,倒是诧异。一一谢过,这才先去了。

    墨玉和宝玉与他们处得还好,又都不免说起“相互往来”、“共游扬州”等语。

    黛玉和青玉也自然和云萝别过。

    只是,因到家、父亲身体尚好等事而心情激荡的黛玉却是没有想到,不过才按礼别过,刚和青玉上了马车。自家骑马出城的父亲居然也就跟了上来。

    且之前相见时难掩的激动,此时竟也完全收敛。

    一在马车里坐稳,林如海就很是郑重的问女儿,“玉儿,你把你在京城里碰见那些僧道的事情都再说一遍。”

    黛玉倒是诧异起来。

    一来,她觉着自己的信里已经写得十分清楚明白。

    二来,她父亲的郑重其事。倒还在她的预料之上。可是,只要不被妖化,神化固然很不好,却也不是全不能处理吧?

    连着青玉都被林如海的态度小小的吓了一跳。

    和贾家的那几位不同,林如海做了几十年的官,常年掌着实权,身上着实有几分威仪。不露出来也就罢了,旁人只能看到他一身书香、气质儒雅。但他一旦郑重起来,却是颇有几分慑人。

    青玉的记忆里本就和父亲相处得少,也少得父亲的疼爱,就全不能习惯,竟是不免往黛玉的方向靠了靠。

    她想想看,她前生却也是没见过什么官的。

    何况那时候的官儿,好歹还要披一张“公仆”的外衣呢。可不敢明目张胆的宣扬什么不同阶级、等级之类的话。

    倒是黛玉虽然惊诧,但也只是诧异于林如海的急切罢了。

    故此,她便说起了自己对秦氏身世的疑惑(只是到底说不出口自己从俩俩那里知道的真相),又说起前面遇见两位和尚,后面遇见张家张玄阳的事情来。

    因父亲的态度,她说得又比之前写信时详细了些。

    谁知她一说完,林如海就问道,“即如此,这张玄阳的弟弟,一个叫做张滦的人,你是否见过?”

    黛玉一愣。

    这个名字,她当然不是全没印象。当初在净居寺慧远被叫走的情形,她至今也还记得。而“张清源”这个名字,就更是久闻大名了。

    在太孙遇刺一桩事上,这两个名字合二为一,固然解开了她心头的一些疑问,却也给了她更多的疑惑。

    但即使如此,她可从没想过,会一回到扬州,就从父亲的口中听到这个名字!

    “女儿倒是知道这个人……”黛玉在这点上没想着隐瞒父亲,故此,倒是有条有理的将对这个名字的印象说了出来。

    “……要说见过,却实在没有。女儿和妹妹两个自到了京城外祖家,不过就跟着出门两次,哪能见得许多外男?”

    说到最后,黛玉有意活跃气氛,倒是撒起娇来。

    如今宝玉不再,大约也唯有在贾母和父亲的面前,黛玉会自如的撒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