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嗡!”
艾伊贝克和费萨尔两位马木留克军团的最高统帅都是浑身剧震,神色陡然变得凝重起来。
“属下领令!”
两人齐齐低下头来。
……
时间缓缓过去,呼罗珊城,所有的大食工匠不分日夜,争分抢秒的打造着一套套马木留克最新的天外星辰铁铠甲,而前线黑森林的艾布穆斯/林则带领大军,全力的克制着,避免与大唐之间有任何的交战,等待着后方的两大总督以及马木留克军团的到来。
每一日都有新的消息传来,每一日都有无数士兵从开罗和塔苏斯赶往后方的呼罗珊,和马木留克汇合,再前往黑森林,与艾布穆斯/林汇合。
与此同时,遥远的怛罗斯城里,同样是火焰熊熊,浓烟滚滚,数万大唐/军队在城中日夜演练,不断的训练着。而谁也不知道,一支从安西都护军、碛西都护军以及各部族雇佣兵中迅速挑选出来的近万人数,组成了这个世界前所未有的第一个“陌刀武士军团”,正在积极的操练着。
每一日,怛罗斯城里都有全新的气象。
所有大唐的士兵,都在王冲的调度下,全力的备战。
而相隔几十里外的地方,都乌思力日夜操练着阵法天象,利用阵法天象中的雷霆,锻炼着自己,增强实力,以图达到更高的境界。
而就在二十里外毗邻的地方,乌斯藏人的营地里一片平静,大钦若赞正坐在营帐里悠闲的喝茶。但是谁也不知道,跨过葱岭,越过西域,登上遥远的乌斯藏高原,一支四万人左右的乌斯藏新军正在厉兵秣马,从高原各个世家、贵族汇聚而来,准备前往怛罗斯。
四大帝国,三股势力,虽然表面平静,互相克制,但私底下,却比之前的任何时侯都要更加的暗流涌动,凶险诡谲!
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而当怛罗斯上空战云密布的时候,另一侧,遥远的中土神洲,京师帝都之中,此时却是另一种气氛。朝堂上,关于恒罗斯的争论也达到了激烈的地步。高仙芝和王冲关于增兵的奏折,始终没有通过。
“陛下,臣反对!”
朝堂之上,两鬓霜白,已过天命之年的户部侍郎郑成礼,手举笏板,从班列之中走了出来:
“自古只听说过败仗增兵的,从没有听过打了胜仗还要增兵。而且朝廷年年用兵,所费靡巨。前年,兵部总耗费粮食八千万石,牛羊畜牲一千万头,布匹二百四十万尺,军饷一亿三千七百万两。去年,兵部耗费粮食九千四百万石,牛羊畜牲一千七百万头,布匹三百六十万尺,军饷一亿五千七百万两。今年只会耗费更多,而这其中还没有算上士兵阵亡发放的抚恤。”
“大唐六十万兵马,频繁对外作战,耗费大量国帑,已经成为大唐和百姓的重大负担!”
“不止如此,频繁的战争,使得士兵死伤惨重,为了补充边兵,只能从百姓中征调兵源。微臣偶然得知,有些地方因为兵员素质极佳,军伍长年征调,甚至罕见的出现了田地青黄不接的现象!”
“不错!”
户部侍郎郑成礼声音刚落,另一道班列之中,早有太常卿周太钦,手执笏板,神色严肃,跨步出来:
“微臣刚从河东道巡视回来,途经潞洲,其中有一个周庄,一路所见,整个村子除了老弱妇孺,居然不见一个男丁。微臣心中诧异,就上前询问,结果得知周庄的男丁全部被征调,加入了军伍。前年,北庭在对*厥汗国的战斗中吃了一场败仗,结果整个村子九成以上男丁在那一役全部战死。剩下一成左右的男丁,被征调到了其他地方,其中就包括安西都护府。”
“周庄的事情虽然只是个例子,但却是大唐的缩影。安西都护府每年已经消耗了大量国帑,中土内陆每年输送的战士不知道多少,而现在,怛罗斯居然还要用兵,难道非得潞洲的情况遍布大唐,连男童都拉上战场吗?臣奏请安西、碛西两府兵马,全部回撤内地!”
说到最后一句,周太钦声色俱厉。一句话,引得朝内众多文臣纷纷附和:
“不错,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
朝堂内,一名名文臣纷纷激动不已。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高亢、冷峻的声音,有如珠玉般在整个大殿内响起。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朝堂发难!(二)()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圣皇二十三载六月,北庭都护府对*厥用兵,阵亡七万九千多人。圣皇历二十四载三月,安东都护府对奚、契丹用兵,阵亡三万五千人,同年七月,对高句丽帝国用兵阵亡六万人。圣皇历二十五载,开春,碛西都护府对乌斯藏用兵,阵亡二万四千人,同年补弥四万兵员,九月,被都松莽布支偷袭,阵亡五万余人。圣皇历二十六年,时任安南大都护章仇兼琼对乌斯藏阿里王系用兵,阵亡四万九千人,征用民役六万人,死伤七千人。”
“今年,西南之战,累计死伤十四万三千多人,而现在,一年未过,怛罗斯便再启战端。”
“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没有不战的时候!陛下,是时候停止了!”
“怛罗斯并非大唐的领土,而是化外之地,不毛之土,边陲作战也就罢了,难道现在还要让将士陨命他乡异国吗?而且,西域之地,全数都是胡人。为了难持大唐的西域统治,每年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兵马、钱粮,那简直是一个无底洞。但是反观西域对大唐提供的利益,却寥寥无几,是葡萄吗?是石榴吗?还是京地遍地的胡商?”
“陛下,微臣本不该言,但怛罗斯的战事,真的该停止了!”
最后一句,朱红的蟠龙柱下,那名胡须花白的老臣双手执着笏板,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而半个朝堂内,一片肃静,所有的文臣纷纷看着他,目中透出尊敬的神色。
太史令颜文彰,参与起草朝廷文书,负责记载史事,编写史书。所有的公侯大夫,包括皇室亲王在内,一言一行,全部都由颜文彰起草,并且记入史册。在整个大唐,文武百官之中,颜文彰算是最特殊的存在。
因为,不论文武,如果一言不当,被太史令载入本朝史书之中,很有可能遗臭万年。这是谁都不想的。
而同样的,文官如果想名留青史,即便做得再好,也不能自己记载,而必须经过太史令的手笔。
太史令是历史的记录者,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所以一般不主动参与朝堂的议事。不过,太史令毕竟也是文武百官之一,在出了某些重大事情的时候,太史令同样会参与其中,履行自己身为朝臣的职责。
一名太史令,一生中参与朝政,发言的次数不能超过三次,否则的话,就需要自动卸任,由继任者接任。这也是为了保持太史令的公平和客观,使得史书的记载尽量不受个人感情左右。
颜文彰一生之中,这是第二次参与朝政发言,上一次,是先皇病逝的时候。
历朝历代,文武之争并非没有,但很少闹得这么激烈,显然就连这位太史令也被惊动。
太史令是儒家出身,所有人知道儒家讲究修身治国平天下,归根到底就是“太平”二字。颜文彰自然也是坚决的反战派,有他的附议,朝堂文臣的发言,分量顿时完全不同。果然,太史令颜文彰的声音一落,整个朝堂顿时为之肃静,满朝的武官也明显露出了忌惮的神色。
“文官一只笔,杀人不留形”,如果“得罪”了太史令,很有可能被记入史册,成为“彪柄”误国之将,这是所有人不得不考虑的。
“哈哈哈……”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大笑声突然打破寂静,班列中段,一名五十许的老将突然走了出来:
“颜夫子,老夫豁出去了,你愿意记就记吧,老夫死都不怕,还怕你的一支朱笔,遗臭万年?”
“前朝的旧事,我们这些武臣比不上你们这些笔杆子,但是本朝的事情,老夫还记得清清楚楚。圣皇历二十三载,*厥兵马屡次寇边掠劫,杀戮百姓,甚至深入到关内道、河东道一带,正是为了阻止他们,所以才有了那次战争。虽然那一战阵亡了七万九千多人,但*厥汗国也阵亡了十一万多精锐兵马,更重要的是,自此之后,*厥汗国心中有了顾忌,终于不再南下。”
“七万九千多人的阵亡,换来的却是此后关内道、河东道二十多年太平,挽救的百姓又何止七万九千人?那一战老夫记得清清楚楚,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