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嗖!
结果,一支箭镞飞来,直接扎进他的脖子,让他握着鲜血喷浆而出的脖颈,眼神绝望的倒地。
“将军,不行了,顶不住了,前面明军的攻势太猛了,弟兄们已经顶不住了。”
后面的宋献策大帐前,一名闯军将领跑过来,一脸惊慌的喊道。
“慌什么,我们还没败呢!”宋献策此时倒还显得镇定自若,呵斥那名慌张的闯军将领。
“明军还真的发动夜袭了,只不过没想到他们发动夜袭的时间,竟然这么晚,这眼看天就要亮着。
看来我还是大意了啊!”宋献策低声自语道。
其实,宋献策一直都在防备着明军的夜袭,根据李自成告诉宋献策的信息,宋献策知道明军绝对会向他们这边进攻的。
所以,他早就做了两手准备,防备着明军的突然袭击。
但是,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发动夜袭最合适的时间,应该是在夜间两三点时候,那时候是人们睡得最沉的时间。
可是,因为这一次方国安并没有按照常理出牌,他一直等到天色蒙蒙亮,才对着宋献策的大营发动袭击。
其实,这并不是说方国安提前谋算到了,宋献策可能有准备,估计将夜袭的时间推移这么晚才进行。
真正的原因是,朱仙镇内的明军几大将领,对于谁来执行这次攻击任务,而产生了分歧。
按照丁启睿最开始的打算,他是打算派左良玉手下全部人马,正好近六万人,执行这次北突任务的。
那样一来,丁启睿手里就能留下杨文岳,虎大威和方国安三支精锐明军人马。
如果能留下这三支精锐人马,到时候对于他们反击,掉入圈套的李自成主力,他们将更加稳操胜券的。
结果,左良玉竟然不接受丁启睿的这个命令。
左良玉不傻,知道这次任务完全就是个苦累活,可能打到最后,他手下六万人马都得搭进去。
虽说丁启睿开出的征北将军,外加一个总兵官的价码,也让左良玉心动,但最后他还是选择抗命。
一方面,是他不想让手下士卒,损失太大,左良玉也看的很明白,这年头手里有兵才是草头王。
只要他手里有兵马,就算他没有立下多少功劳,过几年,他相信自己也能从朝廷那里得到更高的官职。
再者,左良玉对于手下那些士卒,还真没多少信心,他担心自己手下人马,担不起这项沉重的任务。
这些任务可是非常凶险的,一个弄不好,他们就容易遭到闯军的围攻,到时候就算是左良玉这个领军大将,也有殒命的危险。
所以,左良玉选择不接受这个命令,反而他希望留在最后,等到李自成中了丁启睿的圈套,步入埋伏圈,他们再去做一个收割者。
对于左良玉的抗命,丁启睿非常气愤,甚至扬言要上报崇祯,治左良玉的罪。
可是,左亮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对于丁启睿的威胁,丝毫不放在心上。
最后,丁启睿也没办法,他对于左良玉的威胁,也就是说说,他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治左良玉的罪。
那样的话,会让他前面的一切布置,全都前功尽弃,还会让他们真正步入绝境。
所以,最后丁启睿只能将这个重任,交给了方国安。
正是因为,他们内部的争执,耽误了太多时间。
使得直到后半夜,方国安才真正集结人马,等到他们杀到宋献策大营时,天色已经快要亮了。
可以说,这完全就是个巧合,误打误撞,甚至可以说是明军的幸运。
同时,也因为这次左良玉的抗命,让他和丁启睿等明将之间,产生了巨大信任裂痕,这在关键时刻,将会是致命的。
正是因为随着天色快亮了,宋献策才放松了警惕,他不认为明军会在天色快亮时,发动进攻。
“李来亨听令!”
这个时候,宋献策对着身前一个青年闯军将领喊道。
“属下在。”
这个李来亨来头不小,他是李过的义子,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李自成造反,那时候他还是李自成手下孩儿兵的头领。
别看他此时年纪不大,但在李自成的闯军将领当中,已经算是老资格了。
此时,他跟随宋献策,宋献策手里仅有的五千精兵,其中有一半就在李来亨的手中掌控。
“我命令率领三千精锐,上前面挡住明军的攻势,我会在这里拦截所有溃兵,稳住阵脚。
你至少要给我坚持半个时辰,这半个时辰内,我不想看到明军杀到这里,你可能做到?”
宋献策看着李来亨,肃穆的说道。
“是,属下接令,半个时辰内,我绝不会让明军杀到这里。”李来亨郑重的说道。
“好。”
宋献策走到李来亨跟前,抱了他一下,低声说道:“李侄,此去小心,一定要活下来。
我会让张世杰率领另外两千精锐,在半个时辰后,从侧后方杀出。
那时候,我这边也应该能够稳住阵线,同时我也会率兵反击,此战能否抗住明军的攻势,就看你的了。
只要咱们抗到中午,闯王的支援人马,应该就会赶到的。”
“将军放心,属下一定不负所望。”
随即,李来亨便率领三千精锐闯军士卒,杀奔向前方的明军。
李来亨率领的这三千闯军精锐士卒,虽然身上的甲胄五花八门,并不是统一的制式,毕竟这些甲胄都是李自成从不同地方抢来的。
这些闯军精锐士卒,有的里面着皮甲,外面着棉甲,有的里面是皮甲,外面套着一层棉甲,最里面再穿一件棉袄负责防寒。
总的来说,就是这些闯军精锐士卒身上,普遍都至少着两层甲胄,手里全都是锋利的长枪或是长刀。
而李来亨自己更是穿着三层甲胄,最里面是皮甲,然后棉甲和最外层的铁甲,待遇丝毫不差给方国安这些明军将领。
毕竟,李自成从洛阳福王的府中,搜出了大量的甲胄,其中像精良的铁甲数量也不少。
李来亨此时穿的坚固铁甲,是华夏古代甲胄中,毕竟坚固的山纹甲,除非是明军将领,否则很少有人,能装备这种甲胄。
像山纹甲,明光铠,或是乌锤甲,锁子甲,光要甲等,都是毕竟精坚的甲胄,而且想要打造不仅难度高,而且代价高昂。
别看现在关外鞑子在甲胄方面,远远领先于明军,但他们那些甲胄,相比起这些精甲甲胄来说,简直就是垃圾。
只可惜,明军实在没有财力,给明军更换装备,而且随着火器出现,明军早就跟士卒替换成了棉甲。
毕竟,棉甲在防范敌人火器上面,性能更出众。
不过,现在像鞑子和李子霄的白龙军,真正的精锐,他们都是着三层甲胄的,棉甲和铁甲全都有。
很显然,就算是李自成此时手下的精兵,也无法做到全部着三层甲胄。
谁让李自成不事生产,他手中的甲胄全靠抢,不像李子霄和鞑子那样,可以自己生产。
但此时鞑子也只能生产普通铁甲,想明光铠,山纹甲这些精坚甲胄,此时只有大明在京城和金陵的制造局,才能打造。
李子霄这边,也在李子霄去年帮助手下的‘兵工厂’,解决掉了冲压冷锻的难题后,他们才能大规模制造明光铠。
甚至于,在李子霄得知他们能够打造明光铠后,便下令兵工厂全面开工,加班加点打造这些明光铠。
李子霄指着用这些明光铠,为自己打造一支具装重甲骑兵,重现当年大唐重甲铁骑‘玄甲军’的盛况。
像大唐‘玄甲军’那样的重甲铁骑,要是轮野战,他们完全就是无敌的存在。
像鞑子那些轻骑兵,射出的箭镞,根本就伤不到这些具装重甲铁骑丝毫。
而重甲铁骑在这个时代,就相当于后世的坦克,冲杀鞑子那些骑兵,他们根本不可能挡得住。
当然,随着火器的出现,在超近距离下,也是能破开这些重甲的,可是鞑子不怎么用火器啊!
就算是用,也是落后的火绳枪,对于重甲骑兵的威胁小的多。
所以,等再过段时间,等李子霄攒出一支,用明光铠装备的具装重甲铁骑,那也是李子霄为了对付鞑子骑兵,而精心准备的。
到了那个时候,李子霄手里握着燧发枪和重甲铁骑,他再面对鞑子骑兵,就完全不会被动了。
想当年,唐军就是用这种具装重甲铁骑,还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