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这些会识字,算账的书生,让白龙军里面紧缺的文书职位,得到了补充,要不然单单这次换装工作,也够卫宏他们忙活的。
“回禀大将军,这位兄弟是虎贲营步军的刀盾手。
按咱们换装的规定,他领取主要装备是八斤包铁盾牌一面,百炼钢刀一把,新棉甲一副,明盔一顶,另有三棱军刺一把,靴子一双。”
不得不说,李子霄对于这次士兵们的换装,还是准备的很充足的。
为了打造这片装备,可是花掉了李子霄整整近十万两银子,才打造出装备一万人的武器装备。
这要是朝廷,估计能打造出五万人的装备,毕竟偷工减料省钱多啊,而且朝廷似乎已经十几年,没军队更换过装备了。
之前李子霄装备士卒的装备,主要是从一些隐秘渠道采购进来的,多为从朝廷一些官员手里流出的军械。
晚明之时,朝廷腐朽,武备驰废,这些官员为了钱,什么都敢做,通敌卖国都是小儿科,更别说偷卖点军械装备了。
这主要也是因为大明的商业,前所未有的繁荣。可以说,在这个是时代里,只要有银子,很少有买不到的东西。、
就好比此时盘踞在东南沿海福建,称霸华夏东南沿海的郑芝龙,号称富可敌国,拥有超千万两银子的身家,远超朝廷的年度财政收入。
郑家拥有船队数千艘,每年的海上贸易额达数百万两之多,每年甚至能获利超过百万之巨。
郑家花费重金打造的船队,甚至根本就是一支极庞大的海上武装,就是海军,许多船都拥有数十门大炮。
正是因为通过海贸走私,郑家大发其财,富可敌国,然后轻易便能组建起一支,比此时大明国家水军都强大的海上武装势力。
这就是此时大明的现状,一面朝廷穷的快要当裤子了。百姓也穷的叮当响。
可另一面,许多官绅地主、海商盐商们,却都家财万贯,富可敌国,甚至他们的私人武装,都远超朝廷的军队精锐。
也正因此,这个时代,特别是在广东、福建等沿海之地,各种地下的军工坊,多如牛毛。
不说刀枪弓箭,甚至就是红夷大炮,他们也都能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来。
这个叫张生的白龙军刀盾兵,除了领取了包铁盾牌、长刀、棉甲,铁盔,三棱军刺,军靴一双之外。
还有双肩帆布背包一个,作训服两套,作训靴一双,外有雨蓑、牛皮腰带、绑腿,一床毡毯,一个水壶等。
此外还有一个挎包,一个手雷袋,战时配两枚手雷,干粮袋一个,战时配十天的干粮。此外还有火镰火石一套,工兵铲一把。
总之,零零总总装备了一大堆,就连张生自己,在领取完这么多东西之后,都快拿不了了。
同时,他也在疑惑,为什么他区区一道刀盾兵,要装备这么多装备。
在这以前的明军,随便发一根长枪,一副破烂甲胄,就武装一个士卒的情况,简直就是大相径庭。
“大将军,真要分这么多装备,都是这个刀牌手一人?是不是……”旁边的卫宏再次问道。
自从李子霄亲自制定了这么一份换装计划后,就差点惊掉了一众手下将领的眼珠子,让卫宏等人在心里直呼:老大真舍得在我们身上花钱啊!
“白龙军走的就是精兵路线,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李子霄点头说道。
这些东西虽然看似很多,不过全装备起来,其实也不是太重。
李子霄指导手下裁缝,做出的那重双肩背包,可以把帐篷、毯子、靴子、雨蓑都装进去,另外有一个挎包,也能装很多东西。
干粮袋也可以斜挎背上,水壶可以挂皮带上。全副武装的话,张生的负重可能达到三四十斤。
李子霄认为,宁愿多带一些,多负重一些,也比好过只拿着简陋的武器去打仗。
而白龙军的鸟铳手们,这次暂时没法更换燧发枪了,还是使用的新式鸟铳,但他们依旧人人分到了一份,较为轻便的皮甲,其他背包什么的也有。
白龙军里每个士兵的装备都不少,但真正比较花钱的,还是那崭新棉甲和铁盔与武器。
其余的背包啊,毯子。衣服之类的,并不值几个钱。
(本章完)
第368章 乱军兽行()
368淮安兵变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啊!!)
只不过,此时的大明朝廷军队,平时连点饷银都要克扣,岂又会愿意给士兵们置办这些东西。
而且,谁让李子霄此时手里有些银子呢,不将钱花到白龙军身上,他还往哪里花。
此时,要不是碍于朝廷,以及李子霄手里的地盘还太小,他绝不会满足于区区一万白龙军这个数量的。
但以此时李子霄掌控的徐州一地,一万白龙军精锐,是他认为比较合适的树木,如果再多些,他就会难以养活了。
这就让李子霄迫切希望扩大手里的地盘,地盘大了,他才有能力养活更多的军队。
所以,到了八九月份,李子霄一方面重点关注西面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乱军的动静。
另一方面,悄悄派张富贵去了淮安,他不想继续等下去了,李子霄决定在过年之前,将淮安和扬州的实际掌控在手。
就算到时候,不能掌控两府的民事权,但至少要将两府的防务,牢牢掌控在手。
如此一来,继续等下去就不是办法了,李子霄就只能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了。
而在这期间,李子霄还得到一个好消息,邱广明投效了他。
当邱广明收到李子霄派人送去的那封信后,一打开,邱广明就看到信上,记载的竟然是他收受贿赂的次数和时间,非常的详细。
当邱广明看到信中内容后,他脸色大变,阴晴不定,过了片刻之后,才叹息一声道:“他还是等不及了,我该如何选择呢!”
邱广明知道,李子霄将这封信给他看,就是明白的告诉邱广明:徐州,老子要了,你要不自己乖乖交出手里的权力,我保你平安无事。
要不,老子就用这种罪证,将你弄下来,到时候你是家破人亡,还是锒铛人狱,老子可不管。
可以说,李子霄已经比较给邱广明面子了,给了他退路,这主要是因为李子霄不想将事情闹得太大,他想平稳的接管徐州。
最后,邱广明还是屈服了,很快他就找到李子霄,准备交出手里的权力,向朝廷辞官,然后带着妻儿回老家。
当李子霄听到邱广明屈服后,也是欣喜不已,这意味着他将彻底掌控徐州。
不过,最后李子霄并没有同意邱广明辞官的请求,而是希望他继续担任徐州知府一职,这让邱广明惊喜万分。
但同样的,李子霄也明确的告诉邱广明,你继续做徐州知府可以,但有些事情必须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李子霄欣赏看重邱广明的能力,宽容他以前的一些贪墨行为,但不会纵容一个不服从自己命令的徐州知府存在。
邱广明不是一个迂腐的儒生,他极为懂得变通,而且他对于大明也早已失望,投效于李子霄并非不可以。
邱广明早就看出了李子霄的狼子野心,可惜看出来又如何,他也不能阻止什么,聪明的他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随着邱广明投效后,李子霄给邱广明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让他在徐州全境收取二十抽一的商业税。
至于怎么执行,如何解决商贾们的抗议等等,李子霄都不会去管,徐州依旧交给邱广明治理。
时间到了九月份,李子霄收到消息,张献忠连续挫败朝廷大军的围剿,朝廷的围剿失败。
而李自成也出了商洛山,正在往河南西部渗透,只不过李自成闹出的动静,远没有张献忠那么大,所以朝廷对他的围剿力度反而变小。
但李子霄却知道,等到来了李自成进入河南之后,势力会迅速膨胀,很快就发展到了数万之众,成为农民军的主力。
毕竟这个时候的河南境内,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其尖锐。
不过,这一世李岩投靠了李子霄,不知道李自成还会不会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但李子霄知道,一旦李自成进入河南,到时候也就是他出兵的时候,不管到时候朝廷给不给他命令,他都会出兵。
一方面,他不希望手下士卒平稳太久,战刀要时常打磨才能保持锋利,军队同样如此。
另外一方面,李自成一旦入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