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大人,卑职遵命。”
两人互看了一眼,都知道这是李子霄要夺他们的权了,可是他们却不敢拒绝,只能接受。
毕竟他们被李子霄抓住了把柄,李子霄没立即追究他们的罪责,就已经让他们两人松了一口气。
两人战战兢兢的站了起来,脸上却露出苦色,为难的说道:“大人,要想让那些军户吃饱肚子谈何容易啊,朝廷是不会再给我们下发粮食的了。”
“本官昨日去你们的卫所视察中发现,你们两大卫所的田地,大多数都荒废着,唯一耕种的田地,不过区区数百亩。
其余数万亩良田,竟然全都变成荒地,现在咱们是指望不上朝廷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要重新把那些荒地开垦出来。
现在马上就要春耕了,只要将这些荒地开垦出来,夏收之后你们两大卫所才能摆脱现有的困境,摆脱靠朝廷救济的窘境。
日后,你们两位就主要负责组织军户开荒,这可是关系到你们今后的吃饭问题。”
“开荒?”
听到李子霄的话后,刚刚站起来的霍、刘两人也是愣住了。
两人脸色更是为难,要是能开荒,他们早就开了,这个办法又不是多么难想,既然他们一直没这么做,就足以说明这招行不通的。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大人有所不知,卑职等人当然也想多种点地,那些良田荒废了,我们也觉得可惜。
可是我们这边,除了那些靠近河流的田地,还能耕作,其余的田地根本就长不出粮食,缺水缺的太厉害。
如果单单靠人力从河里担水,那得需要多少人力啊,我们也是无可奈何啊!”
霍长正苦着脸,说道。
“哼,邱知府就不曾组织民工修建水渠吗?”李子霄冷哼一声,问道。
“大人,我们军户和那些普通百姓不一样,邱大人忙乎其他百姓耕地修建水渠的事,都忙不过来,怎么会顾及我们这边。”
李子霄不耐烦的,打断了他们两人的话,冷声说道:“行了,别说这么多废话了,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借口。
你们卫所的那些荒地,必须开垦出来,否则谁来养活你们,既然缺水,那就想办法解决。
最好的办法,就是修筑两条从河边,通往你们卫所耕地的水渠,不过修建水渠,非一日之功,短期内是指望不上了。
现在救急的法子,就是在田间多打水井,这样才能在短期内,解决你们耕地里缺水的难题。”
“可是大人,要想开垦荒地,首先就需要让那些军户吃饱肚子,他们才有力气干活。
另外,不管是开垦荒地,修建水渠,还是挖水井,都是需要银子的啊,可我们卫所是真没银子啊!”
听到李子霄的话后,两人心里更是不以为然。
毕竟,不管是先让那些饥肠辘辘的近万军户吃饱,还是开垦数万亩的荒废天地。
亦或是从周围黄河,运河里,修建水渠到离他们十余里外的两个卫所耕地,这是多么庞大的工程啊!
没有半年以上的功夫,花费数万两银子,那可是连想都别想,朝廷怎么可能拨给他们这么多银子呢!想都不要想。
可以说,在霍、刘两人看来,李子霄这个办法,说了和没说一样。
不过,他们两人也知道,如果真能做到李子霄说的这一点,日后他们卫所真的能不再挨饿。
(本章完)
第360章 温火慢炖,粗盐()
360鞑子的关注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了!!)
“本官可以再调给你们一批粮食,拨给你们一笔银子,支持你们完成荒地的开垦和今年的春耕。”
李子霄看着眼前霍、刘两人,脸上露出冷笑,开口说道。
“大人此话当真?”霍长正激动的说道。
“你觉得本官像是在开玩笑吗?记住,这是你们能从本官手里领到的最后一笔粮食和银子。
等夏收结束之后,你们两大卫所就要自给自足,我不会再拨给你们一颗粮食一分钱。”
“卑职代手下军户,感谢大人的大恩。”霍、刘两人跪拜,喊道。
李子霄冷眼看着两人,当然不会被他们这种作秀蒙骗。
如果这两人真的在意手下军户的死活,就不会克扣粮食,造出那么多军方外逃和饿死了。
而且,这次李子霄下拨的粮食和银子,他可没打算再交给这两人手里,他会交给专人负责。
“好了,你们下去准备吧,我待会会让人先拨一笔粮食过去,分给那些军户们,让他们吃饱肚子,准备开工干活。”
李子霄对着两人摆摆手,示意让他们退下吧。
“卑职告退。”两人离开。
“哼,酒囊饭袋,要不是情况还不允许,老子早就宰了你们了。”等霍、刘两人离开后,李子霄冷哼一声,寒声说道。
“大人不用着急,这次大人几乎削掉了他们两人一半的权力,已经不足为虑,日后时机成熟了,再将他们踢出去就好了。”
这个时候,李岩站在后面笑着说道。
按照李子霄之前和李岩商量的,未来大明这种军户制,他们是要逐步取消的。
好在霍长正和刘国平两人,比较识抬举。
面对李子霄这次几乎削掉了,他们两人手里过半的权力,只让他们负责率领军户开垦荒地。
这两人竟然毫无怨言的接受了,让李子霄一阵失望。
他倒是希望两人抗拒一番,让他能找到正当的理由搬掉他们两个。
“李岩,待会你拨一笔粮食,送到两大卫所去,发给那些军户,不要走霍、刘两人的手。”李子霄对着李岩吩咐道。
“是,大人。”
而就在李子霄忙着徐州的大小琐事时,此时他的名字也因为朝廷的封赏嘉奖,传遍了大明南北。
甚至,在崇祯的授意下,李子霄数次战胜鞑子的战绩,也被曝光,很多大明青年才俊,都寻思着过来投奔李子霄。
让李子霄的声名大涨,特别是徐州一带的青年才俊,这两天投奔李子霄的人可不少,李子霄让钱广元收下,加以考核。
………………………………………………
崇祯十二年,四月十三日,清国都城盛京。
在盛京中央的皇宫,这是就是鞑子皇帝的居所。
这座皇宫,被鞑子修建得,非常有满蒙民族那种,“宫高殿低”的建筑特色。
宫殿内,用鞑子兵从关内抢来的金银珠宝,装饰得富丽堂皇,珠光宝气,极度奢华,与此时简朴的崇祯,可谓是鲜明的对比。
自从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几个儿子经过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明争暗斗,最终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成了这座皇宫的新主人。
距离鞑子大军入关劫掠返回,已经过去近一个月的时间。
今天,皇太极召集了鞑子的文武大臣,在崇政殿里齐聚一堂,商议政务。
参与这次议事的,不仅有礼亲王代善,英武郡王阿济格,扬武大将军岳托、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皇太子豪格,饶余贝勒阿巴泰。
还有大学士宁完我,范文程、马国柱这些汉奸,鞑子的大部分高层全到齐了。
这个时候,一名年约四十,身穿明黄色龙袍的中年男子,正站在大殿上,怒视着台下的多尔衮和多铎两人,大殿上正回荡着他愤怒的声音。
“多尔衮,多铎,你们两人也算是军中的老行伍了,怎么会犯如此大的错误。
这次咱们南下竟然损失了这么多人马,整整一万多名咱们大清国的勇士啊,其中还包括四千多咱们八旗子弟。
我们八旗有多少个四千人,能供你们这样挥霍,这四千多勇士,又要多长时间才能补充回来?
朕记得,上次咱们入关劫掠,总共不过损失两千余人,咱们八旗子弟更是不过损失四五百人。
可是这次呢,你们打算如何向朕交代。你们不要以为抢了些东西回来,朕就会饶恕你们,休想!”
这个怒吼的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此时鞑子大清国的皇帝,皇太极。
皇太极的声音,震得整个大殿都嗡嗡作响,所有入都噤若寒蝉,垂着头不敢吭声。
多尔衮和多铎更是全程铁青着脸,这次并没有出言反驳皇太极,一旁的肃亲王豪格看到皇太极训斥多尔衮,也是冷笑不已。
英武郡王阿济格看了看一旁的大贝勒代善,发现他依然站在原地,没有出声的意思。
阿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