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过了一会耳,城头上终于传来了刘重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
“启禀将军,鸟铳兵们报告,现在鸟铳由于连续发射导致枪膛过度过热,已经不能再继续发射了,否则就有炸膛的危险了。”
“将军,炮手报告,火炮发射太过频繁,炮管都已经打红了!”
“将军,城头上的金汁和滚木礌石,皆以用尽。”
“将军,咱们手里的手雷还剩下三十颗了,其中纸雷二十五颗,铁雷五颗。”
刘重阴沉着脸,听着手下过来汇报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
噌……
刘重抽出腰刀,冷着脸,对手下将士说道:“弟兄们,最后的时刻到了,炮手带着所有火炮和鸟铳,以及伤员撤退。
剩下所有人,冲出你们的刀枪,给老子杀鞑子去,决不放一个鞑子进城,大将军很快就会带人来支援咱们了。
兄弟们,跟我杀啊!”
“杀杀杀!”
白龙军被刘重命令留下的士卒只有不足三百人,其中还包括一百多鸟铳手。
他们此时也放弃了鸟铳,抽出了长刀,准备和冲上来的鞑子近身肉搏了。
虽然白龙军人数不多,但此时他们依然士气高昂,战意腾腾,没一人露出畏惧之色,也没一人生出逃跑的念头。
而剩余的七百多顺德军民中,只有四百来人是顺德的守备官兵,剩下的全是临时被征召来的普通民壮。
他们也被每人发到了长枪或是长刀,但看着他们一个个眼神恐惧,手脚哆嗦的模样,刘重也就没对他们抱多少指望。
很快,一名鞑子就在城墙上露出了头,一名手持圆盾,右手拿着半月短柄斧的鞑子兵,率先冲了上了城墙。
他浑身披着两层重甲,全身孔武有力,满腮的虬髯,脸上还有几道深深的疤痕。
看他的盔甲与背上的旗号,竟是鞑子兵马甲兵中的一个头目,这是一名战斗经验非常丰富的鞑子老兵。
这样的鞑子老兵,也正是鞑子队伍中的精英。
他从云梯爬上城头后,并没有左顾右盼的四处张望。
而是挥舞着手中的盾牌,左右挥舞了一下,把自己护住,避免城墙后的敌军用利刃刺来。
然后连人带盾的跳上了城墙,随即厉声大喝着冲向前几步,试图用气势来吓住城头上的明军。
这种方法,他在以前的战斗中频频使用,依然是屡试不爽。
以前他们进攻明军的城池,只要被他们攻上城墙,他这么一声狂野的嘶吼,就能吓跑一大群明军。
只要鞑子兵踏上明军的城墙,那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拿下一座大明城池了。
接下来的战斗,将全都是一边倒的屠杀。
因为那些被吓破胆,无心战斗的明军们,早已经崩溃,只一心想着逃命,不被屠杀才怪。
但这次,这么鞑子马甲兵头目却失算了,他的一声嘶吼,并没有吓退对面的白龙军,这让他很诧异。
(本章完)
第321章 气到吐血()
321千钧一发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啊!!)
而且,这名鞑子马甲兵头目,此时就看到每一处城墙垛口处,都分别站着七八名明军士卒。
他们竟然没有逃,而一个个有的持盾,有的持枪,持枪的更多些。
这些人分别把守一处城墙垛口,似乎就在等着他们上来。
毕竟城墙垛口是鞑子登上城墙,必须经过的通道。
在这名鞑子马甲兵头目的面前,此时正站着六位手持长枪的敌军士卒。
他们在一名伍长的指挥下,笔直的站成了一排,齐齐发出一声大喝。
“杀!”
六名白龙军长枪兵手持长枪,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朝着这名鞑子老兵恶狠狠的刺去。
六杆长枪分别从六个不同的方位,朝着这个鞑子身上几个要害刺去。
这名鞑子老兵也是战斗经验丰富,甚为悍勇,并没有被吓倒。
他也知道此时他身后就是城墙,根本退不了,只能杀出一条血路。
这个鞑子马甲挥舞着盾牌,一下子挡住了四根长枪的攻击,另外手中的短柄斧也格挡住一支长枪,发出了一声沉重的撞击声。
只有一支长枪,透过了他盾牌和短柄斧的阻拦,刺中了他,但就是这杆被漏过的长枪,要了他的命。
白龙军长枪手的突刺,简直是又快又准,特别的凶狠,而且是六杆长枪同时刺出。
这个鞑子马甲老兵,能够挡下五杆长枪,已经算是非常厉害的了。
这些白龙军长枪兵们日复一日的苦练,而且他们只苦练三招,突刺、防刺和侧刺这三招。
这三招比较简单,但对于长枪手在战场上来说,却非常的实用,能最大限度发挥长枪兵的杀伤力。
他们将这简单的三招练得纯熟无比,此时有一根长枪的铁枪头,就那名鞑子马甲兵的的喉咙刺了进去。
这名鞑子兵脸色一下变得惨白,喉咙中发出了一阵含糊不清,仿佛有水噎在口中,才发出的“咳咳”声,嘴里冒出殷红的鲜血。
他双手一松,抛开了手中的盾牌和短柄斧,抓住了卡在喉咙中的枪头,全身打着哆嗦死死的抓着枪头不松手。
这个鞑子临死前的力气,出奇的大,以至于这名白龙军长枪兵一时间,竟然不能将长枪抽回来。
看到这样的情景,负责指挥的伍长又是大喝一声,自己端着的长枪,如同毒蛇吐信般再次刺了出去。
这名鞑子兵已经无力抵抗,枪头轻而易举的刺进他的胸膛,紧接着其他四杆长枪,也紧接着刺来,同样刺进了这个鞑子的身体。
这下子这名鞑子再也支持不住,全身渐渐软了下来,最后慢慢的松开了紧握着枪头的手。
沉重的身子轰然倒在城头上,身上的厚厚盔甲和城墙上的石头撞击后,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响声。
这名鞑子马甲精锐就这样死去,临时时还双目圆睁,似是死不瞑目!
这时,这处城墙垛口,又有两个鞑子步甲兵从垛口处登上城头,二人手持圆盾,一人拿着重刀,另一个拿着长柄大刀。
两名鞑子步甲兵就是跟在那个马甲兵上来的,当他们看到倒在地上的那个鞑子马甲后,发出愤怒的吼声。
白龙军的那个伍长,看到城墙上再度出现了敌人后,立刻命令道:“长枪兵立即后退,重新列阵!”
随着命令下单,包括那名白龙军伍长在内的六名长枪兵,迅速后撤几步,重新排成了一排。
他们举着滴血的长枪,枪头与喉咙齐平,两脚距离约与肩同宽,左脚中央线与右脚跟在一线上。
两膝自然微屈,上体稍向前倾,重心落于两脚之间稍前,两眼死死的盯着两名鞑子,只待那个伍长下达命令,他们就会同时突刺出去。
两个登上城墙的鞑子步甲兵对视了一眼,齐齐大喝一声,同时举起圆盾,向着面前的长枪兵扑了过去。
鞑子兵个人武艺真的非常强,临战经验也很丰富,因此他们对于打败前面这六名明军士卒,毫不怀疑。
以前他们对于明军士卒,一个打几十个有些夸张,但要说一个对手四五个,完全不成问题。
哪怕这支明军不太一样,但鞑子也仅仅认为只不过是这支明军的火器犀利点而已,对于近战肉搏,鞑子非常自信。
可是,当这两个鞑子一交起手后,他们才发现眼前这些明军不单单是火器犀利,就算是近战也不好对付。
他们的单兵战技或许不如鞑子,但他们之间的配合却是太默契了。
他们与两个鞑子厮杀时,进退之间颇有章法,两个鞑子步甲兵一时间,竟然也奈何不了他们。
而且,让这两个鞑子步甲兵打的非常难受,他们发现对面六个明军士卒,总算同进退,彼此配合默契,让他们总算找不到单个击杀的机会。
白龙军的长枪兵都是经过严格的操练,他们的配合技击的默契,己经深入骨髓,他们平日只练三招,不知反复练了多少遍。
一枪刺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你挡得住一枪,两枪,但你能挡住我五枪,六枪同时刺出嘛!
正是靠着这种决死一战的劲头,以及默契的配合。
他们这些数个月之前,还是一群拿着犁头铁锹的农民,这个时候才能和这些,从小就练习杀人技巧的鞑子兵,拼得旗鼓相当,不落下风。
最后,六名白龙军长枪兵在付出一死一伤的代价后,才斩杀这两名鞑子步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