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293章 全歼,惨胜()
293斥候相遇
(今天的章节奉上,大年三十了,给大家拜年,求波收藏和订阅,谢谢啊!!)
李子霄率领着白龙军四千多人的队伍,浩浩进入徐州地界,徐州知府邱广明不可不不提前收到消息。
当邱广明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吓得他连喝茶的茶杯都惊落地上,砸了,他还以为李子霄是等不及对他的徐州下手了呢!
直到邱广明派人去找李子霄联系,最后才收到李子霄的回复。
“他竟然要北上打鞑子?”
这个时候,身为徐州知府的邱广明,也不过才刚刚获知鞑子入关的消息。
在得知李子霄派人如此回复他时,不由得呆住了。
如此一来,徐州知府邱广明那敢拒绝李子霄的要求啊,就算他拒绝,也没用,反倒不如提供方便。
李子霄没有派兵入驻徐州,而是直接军管了徐州北面运河码头,同时这里也是他等待其他各处白龙军战兵营,赶来集合汇聚之地。
即便是,李子霄早已经准备充分,在得到鞑子入关的消息后,他便率部启程,但为了在徐州集结全部人马,搜集船只。
最后,他们也整整花了三天的时间,此时这个时代时间已经进入了崇祯十一年的十月初,天地已经很冷了,尤其是北方更冷。
好在白龙军将士,全都穿着厚实的棉衣,并不会受寒,他们在徐州北面运河码头停留了四天后,终于启程北上了。
在这四天时间里,周大柱,刘重和罗超,戚威,徐魏,齐林等他全都率兵亲自到了,让这里白龙军的数量接近万人了。
而李子霄在运河上打造,调集的近百条船只,也全部到位。
这些船只有白龙军自己打造的,也有他们花钱雇的,总之李子霄将要通过水路,将自己的手下北运。
随后,李子霄便率领近万白龙军将士,登船沿着运河北上,但却在徐州和山东交界的昭阳湖地界停了下来。
“将军,卫营将他们到了。”
此时,在昭阳湖上,李子霄站在一条大船甲板上,旁边站着石英,正指着远处划来的几条小舟说道。
“放他们上船吧。”
很快,三条小舟载着十几个人登上李子霄的大船,其中领头一人正是卫宏。
而他身后跟着几个汉子,其中有几个身穿白龙军一样的甲胄,而另外几个人汉子,却穿着普通明军战甲,还非常破旧的那种。
其中有一个三十来岁的壮汉,此时看着昭阳湖上整整近百艘船只,绵延数里,看的眼睛都直了。
“将军,卫宏来见。”
卫宏带人登船之后,来到李子霄跟前,单膝跪地,恭敬的说道。
“起来,起来,卫老哥,你可辛苦了。”
李子霄走过去,搀扶起卫宏说道、。
“不辛苦,不辛苦。”
“这几位就是你书信中,跟我提到的昭阳湖上的几位好汉?”
李子霄将目光转向,卫宏的身后几个面生的汉子,开口问道。
“是,将军,这位是陆远,这位是洪生,他们就是昭阳湖义匪的首领,也是我在信中提到过,愿意归降将军手下的两位好汉。”
卫宏将身边两个汉子对李子霄介绍道,李子霄细细打量着这两个人。
“小的陆远(洪生)拜见将军。”两人对李子霄行礼道。
“两位好汉轻起。”
既然是归降自己的,李子霄怎么也要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将两人搀扶起来。
“卫宏在信中对两位好汉,可谓是非常推崇的,你们两位想必也已经从卫宏那里得知了我们白龙军不少情况。
我们白龙军军纪严明,将领不能克扣军饷,更没有多少油水可捞,现在你们确定愿意加入我们白龙军嘛?”
李子霄严肃着面孔说道。
“我们愿意。”陆远和洪声对视一眼后,立即答道。
“既然如此,现在我就宣布我们白龙军水兵营正是建立,卫宏暂代营将之职,封你们为两人为水兵营两队队将,另外允许卫宏再提拔一人为队将。
你们水兵营暂时驻扎昭阳湖,等我北上打完鞑子军之后,再对你们进行详细的安置。”
“谢将军。”陆远和洪生感激的答道。
原来,几个月前,李子霄就让卫宏带着白龙军新兵二营和四营北上,剿灭昭阳湖的水匪。
随后,卫宏就率领两千余人马,在昭阳湖一带与这里众多的乱匪,展开了较量。
这里的水匪虽然占据地势之利,但面对训练有素,战斗精锐,武器兵甲精良的白龙军,他们根本不是对手。
很快,卫宏到了七月份,就将昭阳湖很多乱匪剿灭,最后剩下陆远和洪生两人的队伍。
这两人早就听说过白龙军的大名,又见识到卫宏的厉害,加上他们并没有纵容手下祸害百姓,便生出了归顺白龙军的心思。
两人带着一群手下归顺了卫宏,随后也让卫宏在昭阳湖扎下基础,而李子霄更是秘密给卫宏送去命令。
让他趁着剿匪的机会,图谋昭阳湖,卫宏也已经猜到李子霄的深意,一直特别用心在做。
今天卫宏知道李子霄要带兵北上对付鞑子,便带着两人来面见李子霄。
“将军……”
最后,卫宏还想要说什么,但还没说出口,就被李子霄主动打断了,李子霄已经猜出卫宏要对他说什么了。
“卫宏,这次你的任务,就在昭阳湖彻底扎下跟,等我北征结束回来之后,要在你手里看到一支崭新的水兵营。”
卫宏听得李子霄的话后哦,便知道他这次是没机会北上带兵了,只能叹息一声无奈的说道。
随后,李子霄的船队,继续北上。
崇祯十一年十月十日,李子霄的船队抵达山东临清州,近万白龙军随后便在登陆,准备给那些扫荡鞑子的其中一路军,措辞锋芒。
而接着李子霄便派出韩铜的斥候队,北上寻找鞑子军的踪迹。
时间又一晃,数天过去了,白龙军北上搜集军情的一个斥候小队,在距离北直隶保定府四十里外,有个小镇叫平安镇。
原本这处小镇人口还不少,可是现在人已经都已经跑光了,只留下空挡的房屋和街道上不时出没的野狗
傍晚时分从东南边传来了一阵阵马蹄声过了一会,一小队骑兵出现在了这个小镇里
这队骑兵共有八人,他们身上穿着较为轻便的棉甲,连人带马尽是尘土,正是白龙军派出北上的斥候小队。。
他们到了小镇外退下来,一名一脸横肉的大汉,对身边几名同伴说道:“这里就是保定府的平安镇了。
现在分两个人去赶,紧给马喂食、喂水,恢复马力,其他人和我到旁边的山坡上观察敌情。”
这名说话的大汉腰间,挂着一把腰刀,背上还插着四根短标枪在腰带上,还套着一个装飞刀的皮套子。
这名大汉名叫杨州,是李子霄麾下韩铜斥候队的的一名先锋哨长,擅长使刀和标枪。
由于他武艺高强,在前些日子李子霄从全军中,挑选斥候的时候,被选了进去。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军队,侦查兵永远是由部队中最精锐的士兵担当,这点从古至今从未改变过。
杨州的话出口,旁边一名相貌平凡身材高瘦的白龙军斥候,有些的的问道:“杨头,咱们奔行了这么远,都没见到鞑子,咱们的马力可是快耗尽了。
即便是现在就给战马喂食黄豆和水,也至少要过几个时辰才能恢复马力,咱要是在这时候遇到鞑子的大队人马,怎么办?”
“我知道,但此时咱们不能再跑了,让兄弟们警惕些,被让敌人摸过来。”
俩人虽然说着话,可动作却不慢,很快他们就爬到了小山坡的上面,从山坡上往下望,从西北方面而来的道路,都在他们观察的范围之内。
尤其是现在已经进入冬季,地上还是一片枯草。
在山坡上的人,更是能把远处的那条路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后面的人陆续也跟着着上了来,五六个人各占据了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观察起前面的情况。
夜不收是明军中的精锐,对士卒的要求最高也最严格。
同时它也是伤亡率最高的一个兵种,不论什么军队,对于对方的斥候探子都是最痛恨的。
因此李子霄组建斥候队时的标准,也是极其严格的,甚至比大明招收夜不收还要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