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迎面便看到了几十个少年,正在一个教头的督导下习武。
别看这帮少年们年纪都不大,但是却都很是认真。
一个个如同小老虎一般,在院子里面辗转腾挪,习练着各种武艺,同时还有两组人在组队厮杀,枪来刀往,杀得还挺有模有样的。
一见到李子霄过来,那个教头当即便叫道:“全体立正,列队!”
少年们当即便收起了家伙,飞快的奔到了一起,迅速的排成了队列。
一个个都用热切的目光,注视着李子霄,并没有因为李子霄的到来,便乱成一窝蜂,体现出了他们相当良好的纪律性。
“启禀将军,少年营正在练武,请将军训示!”
那个教头立即飞奔到李子霄的身前,对李子霄大声禀报道。
“稍息,这帮小家伙们这段时间怎么样?”
李子霄扫视了一眼这帮少年们,对这个教头问道。
“启禀将军,他们表现的都很好,这群小子们都很能吃苦,就是晚上不太老实,时不时的会闯祸,没少受罚!”
“他们到底还是孩子,难免贪玩胡闹些,也不能约束他们太严了。
只要他们没有犯大错,该让他们玩儿的时候,还是要让他们玩儿才行。
你不用这么紧张,放松一点,今天我只是随便过来看看,这帮孩子都是咱们白龙军未来的栋梁。
我把他们交给你,就说明我对你有信心,相信你能教好他们。”
李子霄背着手不紧不慢的,走入了院子之中,后面那个叫毛修的教头,也恭敬的跟在后面走进来。
这个毛修四十多岁了,曾经是朝廷京卫的教头,可惜得罪权贵而被迫离开京城,最后落魄潦倒,遇到了白龙军。
此人说实话,虽然精通十八般武艺,刀剑枪棍都耍的不错,但武艺相比起石英,李天霸这样的猛将,就差远了。
但是,此人就个本事,那就是善于教授弟子,而石英,李天霸这些人,自身武艺很强,可要说到教授弟子,他们可就差远了。
于是,李子霄便安排他,过来担任少年营的武教头。
少年营现在足有一百六十多名少年,其中还有十几个少女,他们大部分都是白龙军从流民中,挑选出来的好苗子。
少年营现在分为文、武两堂,文堂主要教授学问。
当然他们时不时也要**练习武,不指望他们能上阵杀敌,但只是也要身体强健,培练胆识。
未来文堂这些孩子,都是李子霄作为文臣培养的。
他日后要求的文臣,不但要学问高,还要有胆识,有担当,他不需要一群只知道高谈论阔,却贪生怕死,卖国求荣的文臣。
而武堂,主要教授少年们搏杀之术,以及领兵作战的战术,同样他们每天也要上文堂听课。
李子霄不求这些为了领兵的武将,能吟诗作对,精通诗词歌赋,但他们起码要能识文断字,看懂兵书,地图吧!
少年营,也是李子霄最看重的,这里付诸了他很大的心血,不惜耗费大力气从周围找了几个不错的私塾师傅,教授这些孩子。
而他自己,也时不时过来给孩子们上上课,卫宏,钱广元,罗超,齐威等人,也会定期被安排过来讲课。
很快,李子霄刚走进来,抬眼便看到了,站在队伍首部的赵子龙。
赵子龙略带顽皮的,对李子霄眨了眨眼,李子霄顿时便笑了起来。
赵子龙被李子霄用鲁元庆,从金陵鲁家交换回来。
本来以赵子龙的水平,足以加入白龙军正规军,但是李子霄鉴于他之前还未满十八岁,没有批准他提前毕业,加入战兵营。
而到了今年夏天,赵子龙和另外五名少年,也是少年营中最大的几人,已经都年满十八了,而且也差不多都达到了毕业的标准。
到时候,他们就会离开少年营,加入白龙军战兵营,成为白龙军正规军的一名基层军官。
而赵子龙有了这次金陵的战绩,更让他在少年营孩子头的地位,更加稳固,无人可以撼动。
(本章完)
第286章 科学的力量()
286春耕,良种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收藏和订阅啊!拜托了,兄弟们!)
挥手让大家解散之后,李子霄和这帮小子们说笑了一阵,然后将赵子龙带到了一旁,对他问道。
“子龙,你的伤势如何了?”
赵子龙挠挠头,笑呵呵的对李子霄问道:“将军放心,我身上的伤早就好了,哪怕是现在让我加入队伍,也一点问题都没有。”
李子霄当然也听得出,赵子龙的意思,便板着脸肃穆的说道:“一切按规矩来,等今年夏天,你和其他几个年满十八的人,便可以离开少年营。”
“你小子别一天到晚就知道大大杀杀,多读书识字,以后领兵打仗,不但凭借武艺,更多的是需要动脑子的。
再者,你可是咱们少年营年纪最大,你要给后面这些师弟们做个好榜样!”
李子霄立即板起脸,训斥道。
赵子龙一听到李子霄的训斥,赶紧不敢多说了,只得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子龙知错了,将军的子龙铭记在心。
这些日子,教习教授的我都记下了,还有一些数算之法,我也学会了。
我将领一定要在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的将军,就像将军一样。”
“你小子,好的不学,也学会拍马屁了。”
李子霄敲了一下赵子龙的脑袋,笑骂道。
李子霄点点头,对于教育这些少年们,他虽然很上心,但是他却没时间,亲自来教他们。
幸好李子霄找了一个识文断字的私塾先生,让他充任少年营文堂的教习,专门教授这些少年识字读书。
对于少年营学习的选材,李子霄没经验可言,他也不可能有时间,去自己设计出一套教材出来。
于是,他便先拿最简单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让先生先教授给他们。
华夏古代的教育,虽然确实有些迂腐,但是也不能全盘抹杀。
毕竟这里面,承载了太多的华夏文化。
要不然的话,也不可能造就出华夏璀璨的文化了。
所以李子霄也不抵触让少年营这群少年们,先学习一些这些知识。
当然,周天自己也会时不时的带着卫宏等人,来给这帮小家伙们,讲授一些军事上的战术的东西。
同时,他也会让钱广元抽时间,来给少年营文堂的少年们,讲一些管理知识。
总之,他是在潜移默化的,将这帮小家伙们朝着未来军官和文官的方向培养。
李子霄一开始就知道,人各有志,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同,他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喜欢练武打仗。
这里面的不少少年,肯定有人不喜欢这个,才给他们因材施教。
喜欢练武做将军的,那就进武堂,喜欢读书学知识的,那就进文堂。
到今年夏天,首批从少年营毕业的少年中,一半多都是武堂的,也有几个是文堂的。
武堂的,他会直接送到各营去,当见习小队长,让他们积累学习一番后,再提拔。
而文堂的少年,到时候,他会安排人,直接将这几名孩子送到了钱广元那里,让他们跟着钱广元,先学着处理民务的事情。
有朝一日,希望他们能成才,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帮着他处理民政方面的事情。
他暂时不会搞什么科举,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把有能力的人,放在他们该放的位置上去。
培养人才不能等下去,非要从孩子抓起才行。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他想要的专用人才,不求他们学识很高,只求他们知道事情该怎么办就行。
年后的日子,李子霄过的很悠闲,每天向自己的母亲乔氏问安,然后在白蛇寨内观看新兵营的操练。
而是每隔一段时间,李子霄都会收到一封来自扬州的信,而他每隔两三天也都会让来往于扬州和开封的商队,带一封信去扬州。
和李子霄书信交流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扬州的林婉儿。
李子霄在书信中,屡屡提出一些惊世骇俗的想法,和稀奇古怪的说辞,都让林婉儿惊奇。
比如说,李子霄告诉林婉儿地球是圆,月亮上没有嫦娥和玉兔,只有一片死寂。
还比如,他教授林婉儿制造一些稀奇的小玩意,甚至渐渐引出蒸汽机,汽车的概念。
而这一切的新鲜事物,都深深让林婉儿着迷,她感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