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李自成竟然这么快,就在西安称帝建国了,看样子他想坐皇帝,已经等不及了。
更可笑的是,张献忠这厮,竟然也马上在长沙称帝建国了。
看样子,张献忠是一点不想输给李自成啊!”
李子霄笑着摇摇头,说道。
在李子霄看来,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倒是还说得过去。
但张献忠这么急着,在长沙称帝建国,根本就没什么必要。
这个时候,以李子霄的手中的实力,想要像张献忠和李自成那样,在开封登高一呼,也称帝建国,完全一点压力没有。
可是,李子霄并不急着做皇帝,这么长时间他都等了,还在乎这十天半个月嘛!
在大明不灭,崇祯未死之前,称帝建国,对于李子霄来说,绝不是一个好的决定。
很快,关外鞑子们,也知道了李自成和张献忠称帝建国的消息,这让鞑子王公贝勒们意识到他们新的机会到了。
此时关外的清国,新皇帝福临刚刚继位,基本上就是个象征,所有政事军务全都由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和豪格掌管。
此时清国的朝政,基本上由代善代为掌管。
而清军八旗,汉八旗,甚至是蒙古八旗人马,却被一分为三,分别由多尔衮,豪格和济尔哈朗三人统帅。
这一世的历史发生了重大改变,多尔衮在上一次入关作战中,数次惨败给李子霄的白龙军。
让他损兵折将的同时,在鞑子中的声望,也遭受重大打击,远不像前世皇太极死后那样,权倾朝野。
这一次,保存了大部分实力的豪格,并没有被多尔衮轻易搬倒,反而和他平起平坐起来。
此时,鞑子八旗大军中,除了正黄旗留守盛京,由代善替顺治帝掌控,保护整个盛京城防务外。
其余的鞑子七旗,分别有多尔衮,豪格和济尔哈朗三方势力瓜分。
其中,多尔衮这边的势力,除了他的正白旗外,还有多铎的镶白旗,以及实力最弱的镶蓝旗。
而豪格这边,以镶黄旗为主力,外加正红旗,济尔哈朗则掌控嫡系正蓝旗的同时,也掌管了镶红旗。
三股实力中,依旧是多尔衮最强,济尔哈朗对于顺治皇帝最为忠心。
除了鞑子八旗外,他们也将汉八旗和蒙古八旗,按照同样的方式瓜分。
三方势力互相牵制,才确保了此时年幼的顺治帝可以稳坐皇位,这也是正是代善和大玉儿希望看到的。
而此时,鞑子麾下的汉八旗已经开始装备新式火炮和燧发枪,其实在实力上,已经开始超过鞑子八旗了。
鞑子发展汉八旗的重点,也放到了火器上面,鞑子高层们,也指望未来汉八旗能够在火器上,对抗李子霄的白龙军。
这是皇太极临死前制定的政策,顺治帝继位后,代善也继续执行了下去。
虽然,在这些鞑子高层心中,依然不会让鞑子八旗将士,放弃他们的骑射。
但代善和多尔衮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燧发枪的出现,确实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威胁。
但是,鞑子多为骑兵,如果让他们此时放弃骑射,改去使用火器,他们难以接受不说,也浪费鞑子士卒从小练就的骑射本领。
而且,这些鞑子高层们始终认为,即便是燧发枪的出现,也不可能彻底淘汰骑兵。
在战场上,他们骑兵依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于是乎,皇太极才会在生前,制定下了鞑子八旗,蒙古八旗继续以骑兵为主,汉八旗则着重发展火器的战略。
不得不说,皇太极,多尔衮这些鞑子们,可比后世他们那些鞑子子孙强太多了,至少战略眼光还是有的。
毕竟,他们是从刀枪剑阵中杀出来的,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敌人强大的东西,他们也要学过来。
这和后世承平已久,完全被奢靡生活腐化透了的鞑子子孙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这一日,年迈的代善亲自主持会议,召集了多尔衮,豪格,济尔哈朗,多铎,阿济格,杜度,阿巴泰等一众鞑子王公贝勒,议事。
“诸位,想必你们也都已经知道了,明国内的李自成和张献忠两大匪寇首领,已经全部称帝建国了。
接下来,想必那位明皇崇祯,就该和李自成死战了。
想必到时候,明廷必然要从山海关调兵回去,镇压李自成。
这可就给了咱们新的机会,新的入关机会。
只要明廷从山海关调回回去,咱们就有机会拿下山海关,打通入关之路。
等到明廷大军和李自成杀个两败俱伤的时候,正好咱们过去收拾残局。”
对于入关,多尔衮是最积极的,所以会议刚一开始,他就站出来说道。
多尔衮说完这番话后,在座的众多鞑子王公贝勒纷纷点头,他们的想法和多尔衮差不太多。
这些鞑子高层们,从没放弃过入主中原的心思。
此时明末由于处在小冰河时代,关外的温度气候,可远比后世冷的多,生活环境远没有关内中原,甚至是江南舒服。
所以,这些鞑子高层们,一直渴望杀入关内,获得中原,江南的富裕,繁华,舒适的土地。
“嗯,睿亲王说的没错。
这一次,确实是咱们大清的机会。
不过,咱们这次可要万分小心李子霄此人。
咱们在想着坐收渔翁之利的时候,恐怕李子霄也是这么想的,而且他比我们更方便。
在我看来,李子霄给我们的威胁,比明廷,甚至是李自成,都要大。”
随即,济尔哈朗也站出来,提醒众人道。
最近看的读者都留言,让加更,大家放心,一定会加更的,等五一回来,老云就为大家加更!!!
(本章完)
第833章 大明,不议和()
833大明,不议和
“郑亲王,你难道是被那李子霄打怕了?不想入关了?”
多铎此时讥讽的说道。
济尔哈朗白了多铎一眼,沉着的说道:“本王不是怕,而是谨慎,我大清已经输不起了。”
“郑亲王说的没错,李子霄一直都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也不知道谁,接连被李子霄击败。
甚至还曾经当过阶下之囚,要说怕,也不用说郑亲王怕啊!”
豪格突然开口,声援济尔哈朗的同时,言语中也故意讽刺多铎。
“豪格,你说什么!”
果然,多铎被豪格揭开往日伤疤,直接炸毛了,站起身来,指着豪格的鼻子,怒吼道。
“多铎,你急什么,我说你了吗?”
豪格淡定的坐在座位上,看着对面暴怒的多铎,心情很不错,他就喜欢揭多铎的伤疤。
联手济尔哈朗,打压多尔衮及其手下人,一直都是豪格制定的对策。
要不是,因为豪格和多尔衮之间的死仇,豪格也不可能顺利获得代善等人的支持,让他执掌两旗人马。
代善等人扶持豪格,就是为了制衡多尔衮,鞑子之间的内部争斗,其实也一直存在着。
豪格这次的话,再次激怒了多铎,多铎站起身来,指着豪格的鼻子骂,一副不依不饶的模样。
豪格也不是好说话的主,听到多铎如此咒骂他,血气方刚的他直接怼回去。
要不是两边有他们麾下将领拦着,估计两人就要直接打起来了。
眼看一场会议,就要变成两人的骂战了,一直坐在首座上,老态龙钟的代善敲了敲拐杖,呵斥道:“闹够了没有!”
随着代善开口,多铎和豪格两人才停下骂战,坐回自己的位置。
“今日,本王召集你们来,是议事的,不是看你们吵架的。”
代善的声音很冷,周围没人答话,多铎和豪格也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也不敢冒犯代善。
看着双方都已经冷静下来,代善继续说道:“入关,乃是太祖,先皇和我们的毕生所愿。
本王也希望,能在临死之前,见到我八旗勇士可以杀入关内,入主中原。
现在,本王不想看你们争吵,而是希望看到你们团结一心,成就大事。
刚刚郑亲王说的没错,李子霄此人乃是我大清大敌,不可不防,但也不必太过在意。
接下来,你们商讨一下,该如何在明国接下来的动荡中,为我大清获得入关的机会。
不要再让本王看到你们,为芝麻绿豆大点的小事而争吵。”
“是,礼亲王教训的是。”
有了代善出面,算是压下了多铎和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