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他们也会从取出携带的大豆,喂给战马吃,白龙军将士需要补充体力,这些战马也同样需要。
李子霄喝了点水,也啃了两口干粮,便坐在那根枯木上闭目养神。
没过多久,李子武便领着一名斥候,过来了。
“属下斥候营三大队二旗旗将孙先锋,拜见爵爷。”
一名白龙军斥候营将领,单膝跪在李子霄跟前,喊道。
韩铜对于探查寿张这边情况非常重视,亲自派出手下一名很有才干的旗将,亲自带人为李子霄开路。
“孙先锋,好名字,今日你就是本爵的先锋官啊!”
李子霄听到这个斥候营旗将的话后,睁开眼睛,笑着说道。
听到李子霄这么说,孙先锋也是一阵激动,兴奋的说道:“愿为爵爷效力,万死不辞。”
“哈哈,忠心可嘉,孙先锋,来跟本爵说说此时寿张这边清军的情况?”
随即,李子霄的脸色也严肃下来,不怒自威,对孙先锋问道。
看到李子霄收起笑容,如此威严模样,孙先锋也认真回复道:“回禀爵爷,属下在昨天下半夜抵达寿张的。
属下便将带来的人马,分成三支队伍,两支外出侦查,一支负责休整,三队人马轮换休息保持体力。”
听到孙先锋说着,李子霄微微的点点头,认可孙先锋的这个做法。
斥候队连夜奔袭,同样很辛苦,作为一名将军,必须时刻想办法,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要让自己手下将士,保持最佳状态。
孙先锋见到李子霄微微点头,心中一喜,继续说道:“属下在带人连夜勘察了寿张周围的情况,发现清军驻扎在寿张城内。
属下一开始以为,清军是全部驻扎在寿张城内,城外并无驻军。
可是,随着今早天色微亮,属下带人扩大了侦查范围,就在半个时辰前,有了重大发现。”
“什么发现?”
“属下在寿张城南面的大清河,发现一支清军。
他们还驱使着三千余青壮,在大清河上搭设了三座浮桥,昨晚他们就守在那里。”
孙先锋的话,让李子霄眼睛一亮,立即询问道:“鞑子在大清河搭设浮桥的地点在哪里?哪里有多少清军驻扎?”
李子武立即从后背上,抽出一个圆筒,从里面取出一副无比详细的兖州地图,在孙先锋跟前摊开。
“爵爷,在这里。”
孙先锋手指朝着地图上,寿张城东南方向数里的大清河边上一指,说道。
“爵爷,因为寿张处在大清河的上游,这里的河面不是很宽。
清军不需要太多人手,只带去三千青壮负责搭建,由一千余名清军骑兵看押。”
听到孙先锋的话后,李子霄眼中闪出寒光,冷声说道:“多铎看样子是没打算止步于寿张啊,他还想继续往南劫掠。”
李子霄通过鞑子搭设浮桥,就猜出了多铎的意图。
毕竟,对于骑兵来说,平原是他们最佳的战场,但如果遇到河流,搭设浮桥是最快的渡河方式。
(本章完)
第725章 半渡而击,摧毁浮桥()
725半渡而击,摧毁浮桥
“孙先锋,寿张城内的鞑子,天亮后可有动静?”
李子霄再看向孙先锋,询问道。
“回禀爵爷,暂时没有发现寿张城内鞑子有动静。
不过,天亮之后,寿张城内派出不少鞑子哨骑,他们分布在寿张城周围,也有少部分前往大清河上的浮桥点。
由于这些鞑子哨骑的出现,属下没敢再派人靠近,以免被鞑子哨骑发现,暴露了咱们大军的踪迹。”
“这么说,寿张城内的鞑子,此时并没有察觉到你们的踪迹,也就更不可能知道本爵已经率军赶到了。”
“是的,爵爷。”
“很好,孙先锋,你这件事办得不错。”
听到孙先锋的话后,李子霄再次点头,很满意的赞赏道。
“现在看来,多铎停驻在寿张城内的清军,是打算继续南下劫掠了,不然他们就没必要在大清河上搭设浮桥了。
如此一来,清军渡河之时,就是咱们大军出击的最佳战机。”
李子霄眼神中闪烁着战意,目光灼灼,他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孙先锋,现在本爵要你回去,带着你手下斥候,想办法在不让鞑子发现的情况下,监视寿张城,以及大清河浮桥处的一举一动。
一旦鞑子大军离开寿张城,你要派人第一时间回报,你能做到吗?”
李子霄眼睛盯着孙先锋,沉声说道。
“属下一定完成任务。”孙先锋激动的喊道,他知道自己立功的机会到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你去办,你俯耳过来。”
然后,孙先锋便侧脸,将一只耳朵凑近李子霄,听取李子霄对其低声叮嘱的任务。
“明白了嘛?”
“是,爵爷,属下明白了。”
“好,你去吧。”
“是,属下告退。”
随即,李子霄便继续让手下五千骑兵,躲在这处树林中休整,等待战机的到来。
李子霄相信,此时多铎是真不知道他率军而来的消息,同时李子霄也相信,多铎在大清河上的搭设浮桥,也绝不是搭着玩的。
或许是这几日,多铎连续横扫东昌府和兖州西北十余座城池,让他变得膨胀,贪婪起来。
这个时候,李子霄就要让手下五千精骑,继续休整,补充体力和精神,等待多铎离开寿张城,渡河之时,就是他们出击之时。
而李子霄所率骑兵此时所在的这处树林位置,也是极佳的。
这处树林距离西面的寿张城,只有十里地,距离鞑子在大清河上搭设浮桥地点,只有不足七里地。
只要多铎率领清军骑兵渡河,像这样的短途奔袭,得到消息的李子霄,能够率领骑兵从树林出发,不用一炷香便可抵达浮桥点。
结果,李子霄这一等,就足足等到了中午,都没见寿张城内清军出城。
“怎么回事?难道是本爵猜错了,还是多铎有了察觉?”
这个时候,就连李子霄心里也不由得发慌。
毕竟,时间拖得越久,对李子霄来说,就越发不利。
李子霄还不知道,此时在平阴的多尔衮率领的清军主力,有没有朝寿张这边进发。
如果有的话,时间拖上一两天,等待多尔衮率清军主力赶来,别说李子霄没机会袭击多铎了,甚至还有可能被清军发现围歼的危险。
“报,爵爷,清军出城了。”
就在李子霄考虑着,要不要继续等下去的时候,终于孙先锋派回一名白龙军斥候,送回了李子霄想要的消息。
“具体情况,详细说来。”
李子霄亲自召见了那名回来的斥候,急切的询问道。
“回禀爵爷,就在刚刚清军骑兵大约七八千骑,离开寿张城,正在朝着大清河浮桥点赶去。
孙旗将立即便派属下前来汇报,孙先锋带人先一步,前往大清河上游去了。
按照清军骑兵的速度,属下赶到这里的时候,他们差不多也应该快要赶到大清河畔了。”
那名白龙军斥候平缓下呼吸,对着李子霄详细说道。
“七八千骑?这不是多铎手下鞑子的全部兵力啊!”
李子霄在听到那个斥候的汇报后,眉头一皱,疑惑地说道。
“清军这次离开寿张城,是不是没有携带他们裹挟的百姓和劫掠来的钱粮,牲畜等?”
紧接着,李子霄便想到了什么,立即对那名斥候,问道。
“回禀爵爷,是的,这次清军离开寿张并没有携带百姓,只有清军骑兵。”
“原来如此,这就对了。”
李子霄听后,便恍然大悟。
“本爵早应该想到,多铎多半不可能继续带着那些裹挟的百姓,以及他们抢来的钱粮南下的。
要不然,太不方便了。
如此看来,多铎是将那些裹挟来的百姓,以及掠夺来的钱粮物资,全都储存在了寿张城内。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今天上午,多铎迟迟没有率军离开寿张城了。
原来,他是在城内安排留守寿张城的清军。”
李子霄自言自语着,眼睛便越发明亮,他心里突然有了更大的谋算。
而李子霄这次的猜测,一点都没有错,确实被他猜中了大半。
多铎确实将裹挟来的百姓,和抢来的钱粮物资,准备全部留在寿张城内,不准备带